想當楊振寧第二?顏寧等留美學者的願望能實現嗎?美國人願意嗎?

2020-10-03 良心老師

說起現今還活著的世界上最偉大物理學家,估計大家應該會想到到楊振寧,其在物理領域的卓越貢獻是舉世矚目的。而現在中國有很多優秀的留學生到美國後,學成之後不回國,希望能在美國繼續進行科學研究,以期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比如大家熟知的天才少年尹希,也有回國任教十年後重返美國的顏寧,他們都希望能在科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為全人類做出貢獻,成為楊振寧第二。但是在現今這種中美競爭的形勢下,他們的願望能實現嗎?

一、楊振寧的科學成就舉世矚目。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在物理上的成就應該是全國第一人。因宇稱不守恆定律而獲得諾貝爾獎,其楊-米爾斯理論是繼麥克斯韋電磁理論、愛因斯坦引力理論之後對於「力」的起源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論。 1995 年 5 月,美國富蘭克林學會將上一年度的鮑爾科學終身成就獎頒發給了楊振寧先生,獎額是 25 萬美元,是當時美國獎額最高的科學獎。

晚年回國後,其對中國的貢獻也非常巨大,由於其的回歸,作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創始人,該研究院已在理論凝聚態物理、冷原子物理、理論計算機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匯聚了眾多國際一流學者。他還讓更多留美國學者的回歸,比較典型的是姚期智院士。

大家都在想,如果楊振寧當年學成之後回國,是否能取得如此高的學術成就是一個未知數,而楊振寧做的是基礎研究,其對世界科技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對全人類是有益的。而晚年回國,其實對國家的貢獻也是巨大的,不是一般科學家所能比的。因此可以說楊振寧是一個非常值得敬重的科學家,我們一定要給其客觀評價。

二、眾多優秀留學生學成之後留美工作,希望能成為楊振寧第二。對於每一個有遠大抱負的優秀科研工作者來說,摘取世界科技的桂冠是願望是非常強烈的,都希望成為對世界級的科學家。天才少年尹希、清華教授顏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尹希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是一個天才少年,18歲大學畢業到哈佛大學留學。尹希在哈佛大學非常刻苦,他很快便完成了博士學位的考核,被授予物理學博士,並且被哈佛大學破格讓他留校進行研究。在2008年,年僅24歲的尹希博士被哈佛大學聘請擔任物理系助理。2015年,哈佛大學正式將不滿32歲的尹希升格為正教授,是現在哈佛最年輕的正教授之一。

為了更好地融入美國,做好自己的科學研究,尹希放棄了中國國籍,加入了美國國籍,並且還娶了一位美國女孩,成了一個美籍華人。

尹希加入美國國籍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弦理論,量子引力中的黑洞熵、弦論中的超對稱束縛態等。2016年12月5日,科學突破獎基金會宣布尹希獲得2017年科學突破獎-物理學新視野獎。

而清華教授顏寧則是留學後回到清華大學工作了十年,取得了相當高的學術成就,但依然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之後到美國任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並評上了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因此有人認為因為中國院士評選論資排輩而落選,顏寧出走美國負氣出走,但這種說法是不可信的。她只希望能在良好的科研環境下取得更大的學術成果。

三、他們想當楊振寧第二的願望能實現嗎?如果在以前,以他們的聰明才智,他們當然可以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但是時代在變化,中美科技變成了競爭關係,因此美國對華人或華裔都有了防範,他們的科研環境會有比較大的變化。

美國梅斯納議員主張完全禁止中國學生留學美國,對已經來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要立即遣返。他還認為,中國留學生大部分都不會留在美國,他們學習了我們的高端知識後就會回國,去幫助我們的敵人。

今年7月份,中國的博士後因為美國的籤證問題被迫離開美國,而且手機電腦都被沒收,無法繼續從事科學研究。這兩位來自中國的博士後在紐約大學尼爾實驗室從事卵巢癌、乳腺癌相關的研究。

冉昊是朗格健康的高級博士後研究員,一直在做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相關的研究。而張爽是去年10月,進入紐約大學朗格健康擔任研究科學家,研究卵巢癌和細胞相關的內容。看得出來這兩位科學家從事的純粹科學研究,是造福於人類的科學研究,大家都說科學無國界,但就因為他們是中國人而被無情的打壓。

在中美科技競爭的背景下,美國不但對中國國籍的留學生及學者進行限制,對於加入美國國籍的華人學者同樣也有防範,不讓他們參與最前沿最頂尖的科學研究。這對於一心想攀登科學高峰的美籍華人學者的科研環境是非常不利的,被人為地製造障礙,又如何能實現科學夢想呢?

因此我覺得,對於受到美國限制的科技工作者,與其在惡化的科研環境下工作,還不如換個思路,換個環境,回國或者到其他科技發達國家從事科研工作,也能為全人類做出貢獻。

你們覺得像尹希這樣的美籍華人學者會取得更高的成就嗎?他們的科研環境變壞後能出成果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如果顏寧沒有遠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她最終能成為中國院士嗎?
    在中國宏偉龐然的科學宮殿中,眾多普通學者只能做基石,只有極少數頂級的科學家才能躋身神殿之中,受人頂禮膜拜。然而,擠在殿門外的學者就沒有才學斐然,有資格進入殿堂的嗎?未見的。其中不乏因年紀、閱歷、關係等諸多因素漏下的精英。被人津津樂道的一個便是清華美女教授——顏寧。
  •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火藥發明到火箭升空,從鴻雁傳書到信息通訊,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可以說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史。上至國防建設,下到衣食住行,科技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而科技的創新突破則離不開科學家的努力研究。
  • 顏寧回國10年重返美國,是負氣出走還是另有隱情?楊振寧這樣評價
    2000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後,開始赴美留學,僅用了4年時間就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了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繼續留在普林斯頓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她是著名生物學家施一公的女弟子。作為施一公得意的女弟子,2007年顏寧在博士後出站後,在施一公的建議下,她回到了清華大學任教。2008年,施一公辭去在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職務,全職回到了清華大學,擔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
  • 施一公學生顏寧:回國十年之後為何出走美國?楊振寧先生給出答案
    施一公有五個學生,分別是顏寧、白蕊、萬蕊雪、閆創業、柴繼傑。每一個學生,都在各自領域中有一定奉獻。在施一公的學生當中,顏寧知名度比較高,但爭議性也比較大。主要爭議的兩個點,一個是顏寧為何評不上國內院士,第二個是顏寧為何出走美國。
  • 一天,82歲的楊振寧問28歲的翁帆:你願意嫁給我嗎?
    一天,82歲的楊振寧問28歲的翁帆:你願意嫁給我嗎?翁帆撒嬌說:哪有人求婚連玫瑰花都不送的嘛!楊振寧趕緊說:放心放心,我會補上。2004年,28歲,青春正當年的翁帆,嫁給了已經82歲,蒼蒼白髮的楊振寧,二人年齡差了54歲,典型的「爺孫戀」不是。如今已是2021年,期間有關他們的新聞,從未間斷過。
  • 北大許晨陽,清華顏寧,學成歸來卻再次出走美國,這4方面要反思
    顏寧獲得了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後學位,她沒有像其他學生那樣留在美國,而是毅然回到母校清華大學,當年她是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10年來,她先後在《自然》、《科學》、《細胞》三大國際期刊發表論文17篇,被評為「中國科技之星」。她曾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並獲得了諸多獎項。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我說這麼多,就是想說,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她就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第一:天才都是百年不遇的,也是改變世界的人。很多人常常說,中國人多,唯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顏寧這樣的科學家是普通的人才嗎?人家是天才,天才有幾個,放眼世界也沒有幾個人,說白了,天才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才的研究是可以改變這個世界,改變人類命運的。
  • 她是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任教後再返美國,楊振寧這樣評價!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火藥發明到火箭升空,從鴻雁傳書到信息通訊,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可以說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史。上至國防建設,下到衣食住行,科技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而科技的創新突破則離不開科學家的努力研究。
  • 顏寧透露自己「棄華留美」真實原因
    或許她可以給我們答案,曾被稱為清華最年輕的美女教授-顏寧。談起顏寧,也是在大眾視野出入次數比較多的。他出生於山東章丘,中國結構生物學家,200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2007年-至今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國外什麼最吸引她,其實只有兩個字
    我們真的不會感到可惜嗎?通過華為被制裁,我們該清醒了,中國在很多領域遠遠沒有什麼高科技,我們距離發達國家還遠得很,像顏寧這樣的人才如果能為我國所用,對未來社會的發展意義是非常重大的。第二:我們要深刻反思並改進,為什麼顏寧會出走?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上)
    我說這麼多,就是想說,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她就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第一:天才都是百年不遇的,也是改變世界的人。很多人常常說,中國人多,唯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顏寧這樣的科學家是普通的人才嗎?
  • 國寶級學者——楊振寧
    許多國人一聽到「楊振寧」這個名字,腦子裡很難想到關於他的光輝事跡,能想到的只有網上的流言蜚語。國人對楊振寧先生的評價褒貶不一,其中大部分貶低的評價是關於楊振寧先生當年未像鄧稼先先生那樣,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毅然回國;當然,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楊振寧先生與翁帆女士的愛情而貶低他。
  • 楊振寧談顏寧「出國」:這事奇怪 望大家不要亂講
    今年2月,中國科學院表示,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正式轉為中國院院士。  5月11日,面對百萬名直播觀眾時,楊振寧又被問及,在他的眾多頭銜中,這一頭銜的轉變,對他來說是什麼分量。楊振寧還首次在公開場合談到了顏寧遠飛普林斯頓一事。
  • 幸虧愛因斯坦沒生在中國,否則比楊振寧、顏寧還要慘
    一件事情是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執教一年多之後,獲得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榮譽的顏寧老師,因為2020年又發表了兩篇CNS論文,而被很多網友罵成是「叛國」:就因為她出國執教並在美國發表的論文。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該對國內科學家再好一點
    「誰也不怪」嗎? 第二,此後的離開,雖然沒有當事人直白的佐證能看出什麼體制性的癥結, 正因如此,我們不得不反思:如果我們的科研環境再友好那麼一點點,顏寧還會選擇回到美國嗎?:如果顏寧繼續留守在清華,她的學術科研還會有今日之「高光時刻」嗎?
  • 楊振寧後代全在美國,他卻在晚年恢復中國國籍?真是為養老嗎?
    這時候其子孫都已經定居於美國,他回國真的只是因為「落葉歸根」,想要回國養老嗎?楊振寧其人楊振寧生於安徽合肥,他的父親楊武之是知名數學家,是中國第一位因數論研究獲得博士的學者,父親的引導和家庭的薰陶使他從小熱愛數學,這也為他之後踏上科學之路打下了基礎。
  • 楊振寧的子孫全部定居美國,他為什麼晚年回國?真是為了養老嗎?
    提起楊振寧,可能還會有人不認識,但提起中國首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那麼沒有人會不知道吧。楊振寧的一生始終與科研聯繫在一起。他是首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卻在早年加入美國國籍,又在晚年選擇回國。這時候其子孫都已經定居於美國,他回國真的只是因為「落葉歸根」,想要回國養老嗎?
  • 為什麼像顏寧這樣的天才科學家不在國內效力?僅僅是待遇嗎?
    她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生物系博士畢業後,回到自己的母校清華大學當教授,攻克了膜蛋白研究領域內多年來沒有解決的問題,被評選為&34;。但不知為何2017年顏寧從清華辭職,回到了普林斯頓大學,成為了終身教授。
  • 顏寧離開清華大學,是因為在國內沒評上院士嗎?
    顏寧可以稱得上是國內的明星科學家了,她是一名結構生物學家,曾在清華大學工作十餘年。她在《Cell》《Nature》《Science》上發表過將近30篇論文,這個數字是很驚人的,國內的高校從建校到現在發表在上面的論文數量,沒有幾所能夠達到顏寧一人完成的數量。更讓人追捧的是,顏寧還是一位美女科學家,被很多人尊為學術女神。
  • 幸虧「渣男」愛因斯坦沒生在中國,否則比楊振寧、顏寧還要慘
    一件事情是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執教一年多之後,獲得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榮譽的顏寧老師,因為2020年又發表了兩篇CNS論文,而被很多網友罵成是「叛國」:就因為她出國執教並在美國發表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