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談顏寧「出國」:這事奇怪 望大家不要亂講

2020-11-24 搜狐網

  今年2月,中國科學院表示,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正式轉為中國院院士。

  5月11日,面對百萬名直播觀眾時,楊振寧又被問及,在他的眾多頭銜中,這一頭銜的轉變,對他來說是什麼分量。楊振寧還首次在公開場合談到了顏寧遠飛普林斯頓一事。他表示其中肯定有很複雜的原因,但希望大家不要亂講。

  從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正式轉為中國院院士,這對自己來說分量幾何?楊振寧說,這個回答很清楚。「中國之所以在清朝末年一直到我成長的時候,一直那麼樣子地被人欺負,那麼樣子地被人看不起,是因為中國沒有發展近代科學。在17世紀以前,中國的科技發展不差於西方,可就是因為17、18世紀開始,西方引進了近代科學,高速地發展,而中國停滯不前。所以科學對於中國(當時)的不成功和今天的復興是密切關係的。中國科學院可以說是中國科學發展的旗手,所以我很高興,我能正式成為中國科學院的院士。」

  「當然可惜,我現在已經不能做真正前沿的工作了。但是我想,把我的一些經驗,關於我的一生、物理學發展的歷史介紹給中國的年輕科學家,這還是有點用處的。」楊振寧說。

  但楊振寧的選擇也引來一些爭議,網上有言論對楊振寧年輕時在美國從事科研,晚年才回國表示微詞。

  對此,楊振寧說:「我知道網上對我有種種奇怪的非議,我想其中有非常複雜的成分,我的態度只好是不去管它了。」

  在直播中,楊振寧還被問及對同在清華大學的顏寧教授近日宣布跳槽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有何看法。

  楊振寧說他在報紙上看到了這一消息,他不認識顏寧,只是聽說她做了重要的(科學)工作。

  「普林斯頓請她去做講座教授這件事,當然代表了她確實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不過她正在這個時候,大家都在看好中國前途的發展(的時候),她突然跳槽到普林斯頓去,這確實裡頭一定有很複雜的原因,我不敢講這原因是什麼。不過我覺得關注這件事的人,或者對這件事有影響的人,應該去想想到底這裡頭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只能講,這裡頭有我沒法做想像的道理在裡頭。」楊振寧說。

  顏寧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時的導師是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在楊振寧看來,如今顏寧做了和施一公恰好相反的選擇。「這件事情是很奇怪的,但我希望網上不要亂講。這件事情需要了解,但在那講閒話、亂講,我認為是非常不好的。」楊振寧說。

news.sohu.com false 澎湃新聞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82966 report 1165 今年2月,中國科學院表示,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正式轉為中國院院士。5月11日,面對百萬名直播觀眾時,楊振寧又被問及,在他的眾多頭

相關焦點

  •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
    所以,人們對顏寧的行為感到疑惑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後來,有人採訪了楊振寧先生對此事的看法。普林斯頓大學請她去做講座教授這件事,當然就代表了她確實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不過,她在大家看好中國發展前途的時候,突然跳槽到普林斯頓,這裡面一定有很複雜的原因。不過我想這件事是很奇怪的,不過我希望網上不要亂講,在那亂講閒話我認為是非常不好的。
  • 施一公學生顏寧:回國十年之後為何出走美國?楊振寧先生給出答案
    另一方面,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都是我的母校,能夠在這兩所讓我驕傲的母校任教是我一直以來的理想。在顏寧教授看來,在這兩所大學裡任教,都是極好的。沒有國界之分,只有科學。純粹做科學,這才是顏寧一直以來的夢想。
  • 顏寧回國10年重返美國,是負氣出走還是另有隱情?楊振寧這樣評價
    在科學領域,特別冒尖的女性科學家並不是特別多,屠呦呦算是一位,她曾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獎而被大家熟知。而在年輕一代的科學家中,大家知道的女性科學家可能並不多,顏寧算是名氣非常大的一位女性科學家了。當然,這可能也與她最近幾年頻繁現身網絡有關。
  • 她是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任教後再返美國,楊振寧這樣評價!
    似乎顏寧的人生軌跡都在大家的預想之中:天才科學家學成歸國、任教母校,並取得重要研究成果,這應該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但世事總與人願違。我不認識顏寧,我只是聽說她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普林斯頓大學請她去做講座教授這件事,當然就代表了她確實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不過,她在大家看好中國發展前途的時候,突然跳槽到普林斯頓,這裡面一定有很複雜的原因。
  • 13年前毅然回國的超級博士顏寧落選院士「負氣出走」?顏寧:扯淡
    此後的10年清華的研究室一直有個忙碌的身影,顏寧把自己的青春揮灑在了研究室,獻給了科學。每天最少14個小時泡在實驗室,到了攻克階段忙到凌晨5、6點也是常有的事。2014年顏寧帶著自己的團隊,攻克人類50年都未解決的難題「膜蛋白」,這也為了收穫了眾多榮譽,2016年她被《Nature》雜誌評為「中國科學之星」,2017年她被評為影響中國2017年度科技人物。
  • 幸虧愛因斯坦沒生在中國,否則比楊振寧、顏寧還要慘
    一件事情是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執教一年多之後,獲得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榮譽的顏寧老師,因為2020年又發表了兩篇CNS論文,而被很多網友罵成是「叛國」:就因為她出國執教並在美國發表的論文。
  • 幸虧「渣男」愛因斯坦沒生在中國,否則比楊振寧、顏寧還要慘
    一件事情是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執教一年多之後,獲得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榮譽的顏寧老師,因為2020年又發表了兩篇CNS論文,而被很多網友罵成是「叛國」:就因為她出國執教並在美國發表的論文。
  • 施一公的歸國與顏寧的出國以及清華學人的歸去來
    施一公回國已經十多年了,顏寧出國也已經兩年了,當年造成的轟動與震動至今仍餘音繚繞,以至於總有人拿他們說事,甚至把清華學生出國留學的事也和他們掛起鉤來了,說什麼施一公對大批清華大學的高考狀元都去了美國感到痛心疾首,還說什麼顏寧因不滿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而出走清華。
  • 出國僅3年,顏寧又斬獲世界級大獎!最大成就是培養一批年輕學者
    拋開網絡上紛紛擾擾的爭議不談,不可否認的是,清華北大的確是我國最好的兩所大學,為我國培養出許多傑出的世界級人才今年不過40出頭的顏寧,就已經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雪莉蒂爾曼的終身教授。顏寧是全球科研領域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2017年,她辭去清華大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出國僅3年,如今又斬獲世界級大獎。女科學家組織公布了2020年度三大榮譽會員獎,將其中的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授予了顏寧,以表彰她在科研領域的傑出成就。
  • 北大許晨陽,清華顏寧,學成歸來卻再次出走美國,這4方面要反思
    就是這本書讓他覺得數學變得特別有趣,從此開始痴迷於數學,開始探索數學的美。的確,喜歡任何科目都是有理由的。很多熱愛數學的人,都有和許晨陽一樣的經歷,因為一本有趣的數學書,就愛上了數學。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教授是世界上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 「默默無聞」的莊曉瑩,「風口浪尖」的顏寧
    很多關於顏寧發表了論文的文章,又開始刷起了屏。我提取了一下文章標題的關鍵字,基本上是這樣的:棄國歸美、為美立功、解決50年難題、重大突破。這還得了?眼瞅著這不就是當代的那啥麼。說實話,同為自媒體作者,我當然也清楚這是「標題黨」。
  • 想當楊振寧第二?顏寧等留美學者的願望能實現嗎?美國人願意嗎?
    說起現今還活著的世界上最偉大物理學家,估計大家應該會想到到楊振寧,其在物理領域的卓越貢獻是舉世矚目的。而現在中國有很多優秀的留學生到美國後,學成之後不回國,希望能在美國繼續進行科學研究,以期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
  • 顏寧出國後當選美國院士,科技被「卡脖子」、科學家出國,應反思
    導讀:科技被「卡脖子」、科學家出國,應反思。對於很多出國的科學家來說,作為中國人有著複雜的心情。反思曾經著名科學家顏寧,2017年離開清華大學之後,在2019年4月30日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引發了網友的熱議,甚至將矛頭指向了中國院士選拔制度。
  • 清華顏寧、北大許晨陽,歸國人才再度出國,我們的教育怎麼了?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學生在完成本科學業後選擇出國深造。然而,每年留學歸國的碩士研究生人數僅佔當年出國留學人數的一半。多數留學生選擇留在國外,利用國外資源繼續進行學術研究。一部分留學生選擇學成之後回國,但是在歸國數年之後選擇再度出國,先是清華大學教授顏寧,後是北京大學許晨陽,國家太多青年人才已經流失,導致很多領域後繼乏力,只有幾位老教授還在苦苦支撐。顏寧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的一個小村莊,上世紀90年代,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攻讀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成為村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之一。
  • 科研女神顏寧,不像科學家的科學家
    2000年出國深造,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繼續博士後工作,後師從著名結構生物學家、如今的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教授。2007年,年僅30歲的顏寧從普林斯頓大學學成回國,回到清華大學任教,成為當時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在回國後的十年時間裡,顏寧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於膜轉運蛋白的結構和機制相關的生物學研究,在《科學》,《自然》,《細胞》等國際頂級期刊雜誌上發表多篇論文。
  • 顏寧與施一公是什麼關係?為什麼顏寧回清華大學十年後出走美國?
    1977年出生,1996年19歲的顏寧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學習;大學畢業後,施一公把顏寧從清華錄取到普林斯頓大學,保送她一路碩博,指點論文,順利畢業。施一公是顏寧的導師,恩師。之後,施一公回國,博士畢業的顏寧也追隨導師回到清華大學。由於有施一公的幫助,最好的實驗設備,最好的科研條件,讓顏寧帶領其研究團隊做出很好的成績,從而成為中國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
  • 楊振寧獲終身成就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獲頒「求是終身成就獎」,成為第二位獲此獎項的科學家。在求是科技基金會創立25周年之際,今年的「求是終身成就獎」授予97歲的楊振寧。此前僅有「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獲此獎項。楊振寧表示,他還記得1993年在查懋聲先生的家中與陳省身等幾位科學家商量設立這一獎項的情形。他參加過歷次求是獎的頒獎,對1996年屠呦呦獲獎、2011年張首晟獲獎印象深刻。
  • 清華顏寧留學之後回國,落選中科院又出國,入選美國科學院
    2005年到2007年,這兩年的時間裡她都在普林斯頓大學從事博士後科研工作,逐漸聲名鵲起。有人指責他「崇洋媚外」,有人指責她氣量狹小,還有人指責她辜負了祖國的培養等等,面對這些流言蜚語,顏寧從未正面回應。顏寧曾經在微博上澄清過,她表示自己只是希望促進中美之間的學術交流,給自己一些新的壓力,也希望能夠在新的環境收穫靈感,取得突破,她希望自己可以在科學這條路上走得更遠。而在遠赴美國後,她的學術之路繼續「開掛」。
  • 關於楊振寧,除了翁帆、國籍、諾貝爾,還該知道這些事
    作者:李巖2月21日,各大媒體都被這麼一條新聞刷屏:《楊振寧、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 轉為中科院院士》。雖然新聞提到了兩個人,但大家最關心的自然是:那個拿過諾貝爾獎,80多歲娶了年輕漂亮老婆的美籍華人楊振寧,又變成中國籍了!
  • 楊振寧和李政道的功勞之爭,為何大家都公認楊振寧是偉大科學家?
    說到楊振寧,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中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在物理學上的成就可以跟霍金、居裡夫人 等人相提並論,作為中國人,很是自豪。有人說楊振寧是二戰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因為楊振寧所處的時代,對於科學研究並非易事,但他仍能做出史詩級的成就,確實不易。不過,同為華裔的科學家,楊振寧和另一位科學家李政道,卻有著一段恩怨。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