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領域,特別冒尖的女性科學家並不是特別多,屠呦呦算是一位,她曾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獎而被大家熟知。而在年輕一代的科學家中,大家知道的女性科學家可能並不多,顏寧算是名氣非常大的一位女性科學家了。當然,這可能也與她最近幾年頻繁現身網絡有關。
顏寧,1977年出生,她算是最近幾年在網絡上的知名度非常高,媒體常常報導與她有關的新聞,她自己也頻繁現身於網絡,比如她的社交媒體上就擁有很多粉絲,時不時會更新。
顏寧是山東人,本科曾就讀於清華大學生物系。2000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後,開始赴美留學,僅用了4年時間就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了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繼續留在普林斯頓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她是著名生物學家施一公的女弟子。
作為施一公得意的女弟子,2007年顏寧在博士後出站後,在施一公的建議下,她回到了清華大學任教。2008年,施一公辭去在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職務,全職回到了清華大學,擔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
從2007年到2017年,顏寧在清華大學從事科研工作的時候剛好10年。在這短短的十年裡,天賦異稟的顏寧在清華大學創造了屬於她自己的輝煌。
一、她曾是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那一年她才30歲,這在清華大學這所頂級學府是不敢想像的。
二、她曾破解了世界級的生物學難題,她帶領團隊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三 維晶體結構,這個問題困擾了世界該領域科學家很多年。那一年,顏寧才37歲。之後,她當選為長江學者。
三、顏寧發表高水平論文如「探囊取物」,顏寧帶領的團隊,在CNS上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2019年情人節,顏寧團隊在Science背靠背發表了兩篇研究長文,顏寧表示團隊10篇Science的目標任務完成。
十年,可能是人生的一道坎,也是每個人人生中的一個小小裡程碑。在回到清華大學剛好十年,2017年傳來消息,顏寧接受了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的邀請,她離開了清華大學。
顏寧離開清華的消息,一時間在網絡上傳得沸沸揚揚,也引發了很多人對原因的猜測,是負氣出走還是另有隱情很多人說,顏寧是負氣出走的。那一年,顏寧入圍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名單,最後卻落選了;也有人說,顏寧申請國家基金委項目被拒,一氣之下,離開了清華。
在網絡上的各種猜測和聲音都有,顏寧曾在網絡上對於「負氣出走」的聲音進行過回擊,說完全是「莫須有」的事情。但對於真正的原因,她也沒有解釋,至今大家也不清楚。
顏寧離開清華大學,去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當時在整個科學領域還是引起了不少關注。後來,有人採訪了著名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對於此事的看法。因為楊振寧先生曾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如今回到清華大學擔任物理學教授。
顯然,楊振寧先生當時也關注到了此事,他這樣評價:
我不認識顏寧,我只是聽說她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普林斯頓大學請她去做講座教授這件事,當然就代表了她確實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不過,她在大家看好中國發展前途的時候,突然跳槽到普林斯頓,這裡面一定有很複雜的原因。不過我想這件事是很奇怪的,不過我希望網上不要亂講,在那亂講閒話我認為是非常不好的。
可見,楊振寧先生首先肯定了顏寧的科研成績,他認為顏寧離開清華一定是有她自己的原因,只是大家在不知情的情況,最好不要亂講閒話。
顏寧到了普林斯頓大學後,科研工作繼續順風順水,不僅繼續發表了多篇高水平論文,在2019年更是當選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同年也獲得了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有人說,科學無國界,在哪從事科研不重要,只要能夠為人類科學進步做出貢獻,都是好的。當然,也有人說,目前國內科研正在蓬勃發展,正需要大量的科技工作者回國效力,這時候出走,確實是一大損失。
對於顏寧的出走,你們認為會是什麼原因呢?歡迎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