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渣男」愛因斯坦沒生在中國,否則比楊振寧、顏寧還要慘

2020-05-25 高維宇宙觀

最近兩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

一件事情是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執教一年多之後,獲得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榮譽的顏寧老師,因為2020年又發表了兩篇CNS論文,而被很多網友罵成是「叛國」:就因為她出國執教並在美國發表的論文。

幸虧「渣男」愛因斯坦沒生在中國,否則比楊振寧、顏寧還要慘

另一件事情是我之前寫過文章介紹過楊振寧先生的成就,直到現在還有網友留言甚至給我發私信,對楊振寧先生橫加指責和詆毀:就因為他與比他小很多的年輕女子結婚,還有就是年輕的時候沒有回國效力,再一個獲得諾獎的時候不是「中國人」了(這是明顯胡扯,後面會說)。

幸虧「渣男」愛因斯坦沒生在中國,否則比楊振寧、顏寧還要慘

到了後來,我連回復和解釋的力氣都沒有了,心中充滿了悲哀,不由得想到,幸虧既是「叛國者」又是渣男」的愛因斯坦沒有生在中國,否則在中國「鍵盤俠」眼中,豈非就成了罪不容誅?

愛因斯坦是誰?

為了避免有些鍵盤俠連愛因斯坦的成就還不夠了解,我簡單做一個介紹:愛因斯坦是全球公認的與艾薩克·牛頓比肩的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以一己之力打破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並為人類離開地球邁向宇宙中星辰大海提供了關鍵的基礎科學支撐。他一生中開創了物理學的四個領域: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宇宙學和統一場論,他還是量子理論的主要創建者之一,在分子運動論和量子統計理論等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貢獻。

最能說明其傳奇色彩的無疑是他所策動的第二次物理學大奇蹟年。

在牛頓實現第一次大奇蹟年的239年之後,在瑞士專利局蝸居的年僅26歲的愛因斯坦在1905年這一年發表了6篇論文,其中,3月18日,關於光電效應的論文這成為了量子理論的奠基之作並使得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4月30日,關於測量分子大小的論文,為他贏得了博士學位,而這篇文章曾經因為只有17頁太短而被蘇黎世大學退貨。5月11日和後來的12月19日,兩篇關於布朗運動的論文,成了分子論的裡程碑。6月30日,發表題為《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的論文,這個不起眼的題目後來被加上了一個如雷貫耳的名稱,叫做「狹義相對論」,它的意義就不用我多說了。9月27日,關於物體慣性和能量的關係,這是對狹義相對論的進一步說明,並在其中提出了著名的質能方程E=mc²。單單這一年的工作,便至少配得上3個諾貝爾獎,當然,相對論的偉大意義根本不是諾貝爾獎能夠衡量的,而這一切也不過是在專利局的辦公室裡,一個人用紙和筆完成的而已。

幸虧「渣男」愛因斯坦沒生在中國,否則比楊振寧、顏寧還要慘

2016年,引力波的發現再次印證了愛因斯坦的正確性,能夠將科學預言穿越百年的時光,也唯有這位大神能夠做到了。

但就是這樣一位全世界敬仰的偉大科學家,也有另外的一幅面孔,就看你能不能接受了。

他背叛了自己的祖國

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烏爾姆市(Ulm,Baden-Württemberg,German )。無論在中國曾經的小學課本上流傳的「三個小板凳」的故事是真是假,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當時人看來(現代人看也一樣),小時候的愛因斯坦的確不夠聰明,他的語言發育非常遲緩,直到五歲才會說話,他的家人一度認為他是低能兒。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愛因斯坦應該是艾森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患者(智商較高發育遲緩思維活躍)。

上中學後情況並未有什麼好轉,除了數學能力超群之外,他的其他功課都很一般,尤其是拉丁語和希臘語課都學的一塌糊塗。老師認為他不會有什麼出息,於是就勸他退學。就這樣,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天才之一就這樣退學了……

1895年,16歲的愛因斯坦來到了瑞士蘇黎世準備報考那裡的聯邦工業大學,結果再次失敗,無奈只能進入離蘇黎世不遠的阿勞鎮中學,深感瑞士好山好水好快樂的愛因斯坦就在這個時候他放棄了自己祖國的國籍——德國國籍(注意,這個時候沒有人迫害他),並孜孜以求的於1901年獲得了瑞士國籍。

高潮部分來了,因為從時間線上看,這離1905年的第二次物理學大奇蹟年只有4年時間了,我為什麼要突出這個呢?

是的,你沒有猜錯,愛因斯坦的那個諾貝爾物理學家是歸屬於瑞士的。

這裡要插一句的是,很多人以為楊振寧先生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時候不是中國人了,這是徹徹底底的胡扯,他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64年才加入美國國籍。

再往後大家應該知道了,愛因斯坦之後又加入了美國國籍(美國、瑞士雙重國籍),並公開與自己曾經的祖國——德國對著幹,如果沒有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和他寫給羅斯福的那封信,根本不會有曼哈頓計劃,更不用說原子彈了,可以說,愛因斯坦正是壓倒法西斯國家的最後一根稻草。

幸虧「渣男」愛因斯坦沒生在中國,否則比楊振寧、顏寧還要慘

按理說,德國以及德國人會恨他吧,恰恰相反,2005年是愛因斯坦奇蹟年100周年,德國政府將愛因斯坦的政治名言「國家是為人而設立的,而人不是為國家而生存」刻在政府大樓上,以紀念這位偉人,而德國人民就更愛戴愛因斯坦了,都以曾經在這個國土上出過這樣一個科學巨匠而自豪不已。

他是一個拋妻舍子的「渣」男

你肯定想像不到,在這個天才無與倫比的學術成就背後,混亂成為愛因斯坦私生活的代名詞,他始亂終棄,拋妻棄子,風流成性、毫無責任感。

美國國家地理曾經拍過一個系列紀錄片叫《Genius》,第一季就是講愛因斯坦的,其中記錄了他的兩次失敗婚姻和十幾個情人,

通過解讀愛因斯坦寫給歷任妻子和其他女人的書信,紐約大學的一位教授評價說,(愛因斯坦)終其一生都追求簡單,但他的私人生活卻混亂得不能再混亂了。

從現在已知的史料看,愛因斯坦在讀大學的時候就讓還沒有與自己結婚的同學——米列娃懷孕,在那個年代,這對於年輕女子來說這實在不光彩。為此她遠離父母並寫信告訴了愛因斯坦,但這位天才在回信表達了自己的喜悅,卻表示還沒有做父親的準備。他還在信中對米列娃訴說了自己將要發表一篇物理學論文,之後才能考慮與米列娃的將來。

最驚世駭俗的事情來了,1902年初米列娃生下了一個女兒。由於難產,她身體極其虛弱,連給愛因斯坦寫信的力氣都沒有了。不得已,憤憤不平的米列娃的父親寫信將這事通知了愛因斯坦。很快,愛因斯坦在回信中表達了對情人的同情,並在信中提出了一串問題:女孩兒健康嗎?胃口好不好?是誰在餵養她?卻並沒有對女孩的未來做任何保證,事實上,沒有任何資料表明愛因斯坦一生中見過自己的女兒麗賽爾,他似乎更關心怎樣從父親的責任中解脫出來。幾個月後,這個女孩便從他的生活中消失了,他們遺棄了自己的孩子。

幸虧「渣男」愛因斯坦沒生在中國,否則比楊振寧、顏寧還要慘

據說可能是愛因斯坦當時的收入微薄,感覺養不起孩子所以才會出此下策,當然,如果這也算理由的話。一位傳記作者引用愛因斯坦的兒子漢斯的話說:「女兒一事成為他們婚姻中的一個疙瘩。」米列娃時常反省和自責。可見,她並不想與女兒分離,認為是愛因斯坦逼她走了這一步。

之後米列娃又為愛因斯坦生了兩個兒子,但愛因斯坦並不因此而感激為自己付出了青春時光的這位塞爾維亞姑娘,在他們結婚的第十個念頭,愛因斯坦果斷的出軌自己的表姐艾爾莎並與米列娃和孩子們分居,直到1919年與後者離婚並與前者結婚。

二婚之後的愛因斯坦也沒有閒著,依然是「亂花叢中過」,直到晚年的時候,還和自己的女助理滾床單,也算是渣男中的「戰鬥機」了。

落後不是進步的障礙,無知和狹隘才是

必須聲明,我絕對沒有黑化自己心目中的大神愛因斯坦的意思。我只是想說,人無完人,就算愛因斯坦這樣,德國人依然愛戴他,全世界物理學界依然推崇他。而我們呢?我們口口聲聲盼望著國家科技強大,期待著中國科學家有出息,然而面對著自己的同胞獲得了如此之大的成就,不僅不歡欣鼓舞,反而老是揪著一些小事極力詆毀,這到底源於什麼心態呢?

更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只知道顏寧去的是美國頂級名校普林斯頓執教,但很少人了解她被邀請擔任的那個普林斯頓大學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是什麼。說句實話,如果沒有這麼牛掰的講席教授的教職,估計也請不動顏寧。雪莉·蒂爾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學家、普林斯頓大學建校200多年來的首位女校長(2012年才卸任),這樣的頭銜在美國教授序列裡都被認為是獨一無二,備受尊崇的,這也是中國人的驕傲!

楊振寧先生就更不用說了,1994年,美國富蘭克林學會將北美地區獎額最高的科學獎(25萬美元)——鮑爾獎頒發給楊振寧。文告中明確指出,這項獎授予楊振寧,是因為他:提出了一個廣義的場論,這個理論綜合了自然界的物理定律,為我們對宇宙中基本的力提供了一種理解。作為20世紀理性的傑作之一,這個理論解釋了亞原子粒子的相互作用,深遠地重新規劃最近40年物理學和現代幾何學的發展。這個理論模型,已經排列在牛頓、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的工作之列,並肯定會對未來幾代人產生相類似的影響。

「一個廣義的場論」和「這個理論模型」,指的是楊振寧和米爾斯合作提出的楊—米爾斯理論(提出時還沒有加入美國國籍),也是規範場論和量子理論(尤其是弦論)的重要基石,這項理論被全球公認為跨時代,可以與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並肩的成就。

說句實話,我們中國人(華人)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從來都是西方科技文明的跟隨者,何曾有過如此輝煌的時刻,楊振寧可以與三位物理學殿堂宗師級人物並肩,足以證明中國人也能做出偉大的學術成就,這難道不是我們的驕傲嗎?

相關焦點

  • 幸虧愛因斯坦沒生在中國,否則比楊振寧、顏寧還要慘
    一件事情是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執教一年多之後,獲得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榮譽的顏寧老師,因為2020年又發表了兩篇CNS論文,而被很多網友罵成是「叛國」:就因為她出國執教並在美國發表的論文。
  • 楊振寧談顏寧「出國」:這事奇怪 望大家不要亂講
    今年2月,中國科學院表示,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正式轉為中國院院士。  5月11日,面對百萬名直播觀眾時,楊振寧又被問及,在他的眾多頭銜中,這一頭銜的轉變,對他來說是什麼分量。楊振寧還首次在公開場合談到了顏寧遠飛普林斯頓一事。
  • 施一公學生顏寧:回國十年之後為何出走美國?楊振寧先生給出答案
    施一公有五個學生,分別是顏寧、白蕊、萬蕊雪、閆創業、柴繼傑。每一個學生,都在各自領域中有一定奉獻。在施一公的學生當中,顏寧知名度比較高,但爭議性也比較大。主要爭議的兩個點,一個是顏寧為何評不上國內院士,第二個是顏寧為何出走美國。
  • 愛因斯坦請楊振寧一聚,兩人交談1.5小時,楊振寧:啥都沒學到
    然而他們顯然是多慮了,年幼的愛因斯坦並不把這些當一回事,比起和其他孩子們一起玩什麼"木頭人","打水槍"的遊戲。愛因斯坦還是更喜歡擺弄一些機械玩具,或者看各種書。而在他四、五歲的時候,不幸生了一場大病,只能躺在床上休養。他的父親怕他無聊,就送了他一個羅盤——指南針。
  • 楊振寧受邀與愛因斯坦交流,過程1.5小時,楊振寧:啥都沒學到
    在此背景下,毋庸置疑,楊振寧先生是中國人的驕傲。楊振寧先生在攀登科學高峰上取下的明珠,彰顯了中國人民的自信心。實際上,不僅楊振寧先生,而且他的重要合作夥伴李政道先生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楊振寧先生的研究宗旨非常超前,能夠為全世界做出勞績。美國優越的科研條件為楊振寧先生的研究提供了幫助。楊振寧先生後於2019年恢復中國國籍。他曾經說過:「父親臨終時都沒原諒我曾放棄中國。」
  • 想當楊振寧第二?顏寧等留美學者的願望能實現嗎?美國人願意嗎?
    說起現今還活著的世界上最偉大物理學家,估計大家應該會想到到楊振寧,其在物理領域的卓越貢獻是舉世矚目的。而現在中國有很多優秀的留學生到美國後,學成之後不回國,希望能在美國繼續進行科學研究,以期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
  • 愛因斯坦是個徹底的渣男
    我沒有想到愛因斯坦是個渣男,這讓我大哭了一場,眼睛都哭腫了,我真的沒有想到,他是個不負責任的男人。43歲的愛因斯坦,在洪堡大學任教,有一天上午,愛因斯坦悄悄地從背後抱住自己女助理,女助理很高興吻了吻他,愛因斯坦卻大膽地對她說:「親愛的,我們生活在一起吧!」
  •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火藥發明到火箭升空,從鴻雁傳書到信息通訊,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可以說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史。上至國防建設,下到衣食住行,科技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而科技的創新突破則離不開科學家的努力研究。
  • 楊振寧坦言:我和愛因斯坦曾交談90分鐘,但沒從中汲取到「智慧」
    1964年,楊振寧加入了美籍,7年後楊振寧回中國訪問,在當時中美關係稍微緊張的情況下,楊振寧成為海外華裔科學家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愛因斯塔是物理學上的一塊裡程碑,楊振寧對愛因斯坦也是十分崇敬,在美國留學時,只要愛因斯坦發表學術演講,楊振寧就會跑去聽,後來,愛因斯坦也注意到了楊振寧和李政道這兩位年輕新生,於是進行過過一次面對面的交流
  • 作為渣男的愛因斯坦
    因為給學生上的課文,有關愛因斯坦和他的相對論,於是去找相關資料,找到一部英文紀錄片片就叫做《愛因斯坦和相對論》,我如獲至寶,立即看完——除了了解了相對論以外,還有意外發現,那就是,用今日的中國流行語來說,愛因斯坦是個渣男。
  • 1949年,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面談1.5個小時,卻成沒得到一點智慧
    ▲愛因斯坦  世界有愛因斯坦,中國有楊振寧。楊振寧在物理學方面也有顯示出了自己的成就,也是中國唯一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  ▲愛因斯坦  中國的楊振寧  楊振寧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他從小的願望就是成為一名科學家。
  • 窺探渣男天才愛因斯坦的一生
    該劇對愛因斯坦的一生作了細緻的介紹,除了讓人們看到愛因斯坦在科學方面的天才以外,其在生活中展現出的強大渣男屬性與把妹技巧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兩人在一起後,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考試結束,愛因斯坦剛剛及格,米列娃卻沒能及格,一個活生生的學神帶跨學霸的血的教訓出現了。
  • 顏寧入職清華年薪10萬住周轉房真相,並非賣慘,本人發聲闢謠
    顏寧曾說過自己吃食堂,住學校提供的低房租周轉房。很多朋友在看到這樣的表述時,內心一直在為顏寧鳴不平,心想著這樣的高端人才好不容易學成歸來,怎麼就只有這樣的待遇?這也太慘了點吧?另外,吃食堂住低房租周轉房也並非賣慘。用顏寧的話說,這是在「嘚瑟」。
  • 楊振寧:我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從中收穫一點「智慧」
    其實,他們的時代是有交集的,愛因斯坦1879年~1955年,楊振寧出生於1922年,這兩個偉大的物理學家曾見過一面。 而如今楊振寧,談起此事時,依舊會非常遺憾的說,自己沒有獲得任何智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從中獲得任何「智慧」
    愛因斯坦就算沒得過諾貝爾獎也絲毫無損他的偉大,但是諾貝爾獎因為頒發給愛因斯坦而增加了自己的權威性。愛因斯坦在1905年(科學史上稱之為奇蹟年)發表的5篇論文,篇篇都是諾貝爾獎級的成果。而當年他只有26歲。
  • 顏寧回國10年重返美國,是負氣出走還是另有隱情?楊振寧這樣評價
    那一年,顏寧才37歲。之後,她當選為長江學者。三、顏寧發表高水平論文如「探囊取物」,顏寧帶領的團隊,在CNS上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2019年情人節,顏寧團隊在Science背靠背發表了兩篇研究長文,顏寧表示團隊10篇Science的目標任務完成。十年,可能是人生的一道坎,也是每個人人生中的一個小小裡程碑。
  • 愛因斯坦都沒實現大統一理論,完成75%的楊振寧有多偉大?
    但是悠悠歷史長河中,又有著這麼一群開智者,哥白尼在熊熊烈火中以身驅打破神學的意志;推動船艦的不一定是隨風起舞的帆,也可能是瓦特發現的高溫燃燒所產生的的蒸汽動能;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讓世人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使人們奔襲宇宙成為了可能。一心想把引力和電磁力的相互作用統一的世紀先驅愛因斯坦,直到生命的盡頭也未能有一篇終筆。
  • 請問楊振寧對中國有什麼貢獻?
    請問楊振寧對中國有什麼貢獻?楊振寧在國際間的地位首先,楊振寧並不是一個普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對於他來說,只是他人生中所經歷的第一座高峰,在獲得了諾貝爾獎之後,他的人生中還曾數次攀登過其他高峰、提出過不少對世界物理界震動極大的理論。憑藉著這些理論,他斬獲了眾多國際間重要的獎項,在世界各個國家都獲得了非常崇高的學術地位。
  • 楊振寧:跟愛因斯坦交流了1.5小時,卻沒從中獲得有智慧的東西
    但是他卻聲稱自己和愛因斯坦交談的一個半小時,卻沒有從中獲得什麼有智慧的東西,這個人就是楊振寧,而他這句話讓旁人聽來也顯得有點狂,然而真是這樣嗎?也正是因為這樣,鮑爾獎(美國最大的科學獎)在為楊振寧頒獎時對他讚不絕口,一下就把他推到了和愛因斯坦一般的高度。
  • 愛因斯坦都沒實現大統一理論,完成了75%的楊振寧有多偉大?
    筆者-小文提到影響物理界的偉大科學家,除了愛因斯坦、霍金等人以外,當然也少不了楊振寧。作為物理學界泰鬥界別的大人物,1949年,楊振寧與諾比爾獎得主恩利克-費米合作,一起提出了基本粒子第一個複合模型。但你是否知道,在楊振寧獲得的諸多獎項之中,哪一項成就最為傑出,足以影響世界嗎?這項成就就連愛因斯坦都沒能達成。提到楊振寧的成就,宇稱不守恆原理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過去,許多科學家都認為宇宙是守恆的,物理學家沃爾夫岡·泡利更是提出「上帝不會個左撇子」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