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科技始終是一個國家進步的原動力。任何一個國家都會珍惜為這個國家所付出的科學人才,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值得尊重。
世界上的科學家數不勝數,其中愛因斯坦曾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名字響徹全球,是不可多得的物理天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量子論。
▲愛因斯坦
世界有愛因斯坦,中國有楊振寧。楊振寧在物理學方面也有顯示出了自己的成就,也是中國唯一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很多人都在想像,如果愛因斯坦和楊振寧相遇,會不會擦出更大的火花呢?
其實二人真的想見過。愛因斯坦一直都是楊振寧的崇拜者,二人有過一次長達1.5小時的交談。但具體談了什麼,沒有人知道。在之後的採訪中楊振寧說過這樣的話:「自己並沒有從中獲得「智慧」」。這樣的一句話代表了很多,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無限想像。
▲楊振寧
愛因斯坦的智慧
愛因斯坦是德國人,從小就喜歡物理和數學,在他12歲的時候,自學了歐幾裡得幾何,在常人看來,一個12歲的孩子能夠自學並學懂,已經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了。
1905年,愛因斯坦第一次提出光量子學說,為全世界的物理學研究打開了新的創新,之後也因此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成為了萬世矚目的科學家,在這之後,愛因斯坦開始週遊世界,與各國的物理學家們進行交流,希望能夠帶給大家新的思路和想法,共同突破更具有挑戰的難題。
▲愛因斯坦
中國的楊振寧
楊振寧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他從小的願望就是成為一名科學家。1945年去美國留學,學習美國的先進科技理念,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學習研究,在1957年,他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之後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對於中國來說,這是一份特別的榮譽。之後楊振寧也一直在從事粒子方面的研究工作,希望在之後能夠有進一步的突破。
▲楊振寧獲獎
歷史性會面
不論是愛因斯坦還是楊振寧,都為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49年,楊振寧來到了美國,專門受邀在普林斯頓大學參加一場講座,讓他沒想到的是,那次講座主人公就是自己最為崇拜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講座結束後,二人私下交流了1.5小時。大家都特別期待兩大巨頭之間的爆發,但是楊振寧表示,並沒有擦出大家想像的「火花。」
是真是假,只有當事人知道了,但是想想,愛因斯坦是德國人,楊振寧的德語並不好,二人一同交流,在語言上也會存在少許的障礙,可能會存在一些理解方面的偏差,如果說沒有獲得「智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年輕時的愛因斯坦
楊振寧說,其實當時自己也是準備好了很多的問題,想要向愛因斯坦請教,當時由於自己的緊張,有些問題沒有被問到,還是有些遺憾的。而愛因斯坦之前也是對楊振寧有所了解的,認為楊振寧青年才俊就獲此殊榮,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在與楊振寧交流時,愛因斯坦特別的開心,絲毫沒有緊張拘束的感覺。甚至還認為找到了知己,覺得楊振寧特別理解他的話,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但是機會錯過了就是錯過了,之後的楊振寧專心於在統計力學,光電子領域的研究,也算是沒有辜負愛因斯坦的期望。
▲如今的楊振寧夫妻
綜述:
時代也正因年輕人的成就在一點點的進步。雖然楊振寧對與愛因斯坦的交流有些遺憾,但從這次交流中,楊振寧也感受到了愛因斯坦對自己的期望值有多大。
同時愛因斯坦的話也給楊振寧樹立了很大的自信心。楊振寧說,希望今後能夠在光子領域中與愛因斯坦肩並肩,甚至超過愛因斯坦。心中有夢,才能砥礪前行。未來世界的發展,屬於每一個青年人。
【參考資料】
《中國科技人物傳》《時代弄潮兒》
【圖片來源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志小花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