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當年我有幸和愛因斯坦聊了1.5小時,可惜沒獲得任何智慧

2020-11-21 騰訊網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於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 —— 培根

毫無疑問,愛因斯坦是上個世紀全世界物理學界的最高泰鬥,他提出的相對論為物理學開闢了新的領域和紀元,如今現代社會光怪陸離的各種先進科技,無不是在愛因斯坦的理論下誕生的。

作為時代的標杆,愛因斯坦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物理人。後世不少物理學家都將其視為偶像,希望將來的成就能超過這位偉人。而我國當代的物理學泰鬥楊振寧也是其中一員,同時,他也是華人物理學家中最有資格談論,或是最接近愛因斯坦的一個。

也許有人會質疑楊振寧是否能和愛因斯坦平起平坐。兩人都拿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榮譽上完全等同。不過,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的最大貢獻,還不是獲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衡定理。

在獲得諾獎之前,楊振寧還提出過一個楊-米爾斯的規範場論,這個理論在當時沒引起重視,隨著時間的流逝,該理論在物理學裡的地位越來越舉足輕重。如今,楊-米爾斯的規範場論已經逐步發展成了當今統一三大力的標準模型。其對量子力學的價值就好比牛頓三大定律之於基礎物理學,可見其含金量早就超過了諾貝爾獎。

所以,不誇張地說,楊振寧的物理學成就一點都不比偶像要低。而這兩位在世界物理學界舉足輕重的泰鬥,還曾有過一次歷史性的對話。

根據楊老的口述,他這一生曾和愛因斯坦有過3次交往。一次是在1949年,楊振寧從芝加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受邀前往美國四大名校之一的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研究所,而當年70歲高齡的愛因斯坦正在研究所裡當教授。

不過,由於愛因斯坦當時從事統一場論研究方向,而楊振寧專攻核物理方向,兩人學術方向相去甚遠,並沒有成功對上話。

直到1952年,兩人才有了更深層次的接觸。這一年,楊振寧和李政道的宇稱不守恆論文剛剛出爐,其中涉及到的相變理論引起了愛因斯坦的興趣。他便主動讓助理考夫曼邀請楊振寧來辦公室詳談。

這場談話進行了1個半小時,也是楊振寧第一次如此近距離接觸自己的偶像。不過,事後他卻表示自己並沒有從這場談話裡獲得任何智慧,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楊振寧太傲慢了嗎?

其實不然,當時楊振寧因為是見偶像,內心必然緊張激動不已。追過星的都知道,這種情況下人是無法正常思考的。此外,愛因斯坦這個人說話很有意思,雖然早在二戰初期就從德國跑到了美國。但多年美國的生活依然沒能讓他改變德國口音,他喜歡說英語是夾雜幾個德語單詞,而楊振寧沒學過德語,自然是完全聽不懂。

事實上,愛因斯坦給楊振寧講了很多內容,還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麥克斯韋電磁曲線圖。但由於語言的隔閡再加上楊振寧興奮緊張,最後他一句都沒聽明白。也難怪走出辦公室後,楊振寧說自己沒有獲得任何智慧。

其實,能和愛因斯坦這樣的偉人見上一面,就足以讓無數同行物理學家羨慕不已。至於聽沒聽懂,也就無所謂了。各位,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從中獲得任何「智慧」
    愛因斯坦就算沒得過諾貝爾獎也絲毫無損他的偉大,但是諾貝爾獎因為頒發給愛因斯坦而增加了自己的權威性。愛因斯坦在1905年(科學史上稱之為奇蹟年)發表的5篇論文,篇篇都是諾貝爾獎級的成果。而當年他只有26歲。
  • 楊振寧:跟愛因斯坦交流了1.5小時,卻沒從中獲得有智慧的東西
    愛因斯坦,一位物理學界的宗師級人物,我們只能通過課本上他留下的一系列物理學知識點來瞻仰他的智慧。不過有位中國人曾有幸和這位科學巨佬見過一面。但是他卻聲稱自己和愛因斯坦交談的一個半小時,卻沒有從中獲得什麼有智慧的東西,這個人就是楊振寧,而他這句話讓旁人聽來也顯得有點狂,然而真是這樣嗎?
  • 楊振寧:我跟愛因斯坦聊了1.5小時,但沒有從中獲得一點「智慧」
    事實上,兩人確實見過面,他們甚至有過長達1.5小時的交談,不過沒有人知道具體內容是什麼。,「自己並沒有從中獲得「智慧」」。那麼當年那場談話的內容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楊振寧會說自己並沒有獲得「智慧」?愛因斯坦:出世天才,難以匹敵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他天生就對物理和數學有著莫大的興趣,他甚至在十二歲時就開始自學歐幾裡得幾何,同時他也開始涉及文學方面的研究,這時的他雖然年幼,可是他在科學方面的天賦已經可見一斑。
  • 楊振寧:我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流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時刻
    文/行走天涯楊振寧:我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流1.5小時,但卻是我人生最後悔時刻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曾經兩次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事實上,愛因斯坦對於科學領域的貢獻,以及太空領域的探索。完全不止會獲得2次諾貝爾物理學獎,據說愛因斯坦留下的手稿,都讓三位以上的科學家得到很大的啟發,最終榮獲一定的榮譽和獎項。這樣的一位科學家被無數人奉為心中的偶像,只可惜偶像距離當下人太過於遙遠。愛因斯坦早就已經成為了書本上的偉人。有幸能見得愛因斯坦的人寥寥無幾。不過這其中竟然包括了一位華人科學家。
  • 楊振寧:我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從中收穫一點「智慧」
    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個永恆的謎——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紀元。這樣偉大的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崇拜者,他擁有遠超常人的智慧,在科學領域,能夠和他交流論道,那都已經幸福又幸運的事情。
  • 楊振寧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什麼都沒學到,他們到底聊的啥
    因此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更被美國的《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的「世紀偉人」,他就是愛因斯坦。 世界上有許多人崇拜著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這其中就包括著楊振寧,一位同樣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物理界新星。可就是這位物理界新星卻能被愛因斯坦這位久負盛名且相差幾十歲的物理學家邀請進行了一次1.5個小時的談話。
  •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的時間
    對於說楊振寧的成就大家應該是鮮為人知的,在偉大的科學家終於我們大部分都熟悉牛頓、愛因斯坦、霍金等,但是對於楊振寧卻顯得格外陌生,其實楊振寧的真正實力早已經超越了諾貝爾獎,楊振寧最大的貢獻是楊-米爾斯理論。楊-米爾斯理論太重要了,這是現代規範場論和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基礎。
  • 楊振寧曾言:我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小時,是我人生中最後悔的
    人人都為認識他,成為他的朋友和感到榮譽,但楊振寧晚年的時候卻透露,自己一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就是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個小時,稱自己什麼也沒學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再加上愛因斯坦是德國人,對英語不熟悉,而楊振寧又聽不懂德語。哪怕有翻譯在旁邊,楊振寧也沒在和愛因斯坦的近距離交流中獲得什麼,甚至就像個愣頭青一般,等愛因斯坦都離開了,才知道交談結束了。
  • 1949年,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面談1.5個小時,卻成沒得到一點智慧
    任何一個國家都會珍惜為這個國家所付出的科學人才,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值得尊重。  世界上的科學家數不勝數,其中愛因斯坦曾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名字響徹全球,是不可多得的物理天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量子論。
  • 楊振寧曾言:我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小時,是我人生中最後悔時間
    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深受全球人敬佩愛戴。若不是愛因斯坦早已去世多年,將會有無數人渴望去見愛因斯坦一面,若是有幸和他交流一二,餘生都倍感榮幸。愛因斯坦是人類文明發展最大的財富之一。人人都為認識他,成為他的朋友和感到榮譽,但楊振寧晚年的時候卻透露,自己一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就是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個小時,稱自己什麼也沒學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既然兩人交流上1.5個小時,就不是點頭之交了。而事實確實不一般,並且還是愛因斯坦讓自己的助手主動邀請楊振寧以及李政道一同來自己的辦公室暢談。當得知愛因斯坦的邀約,楊振寧和李政道都非常激動。
  • 楊振寧寫完《點單環》理論,之後和愛因斯坦交談,卻沒獲得任何智慧
    楊振寧是我國著名科學家之一,算得上是一名天才,,同時他獲得過諾貝爾學獎,國內楊振寧是響噹噹的科學界,國外愛因斯坦在科學界受到很多人仰慕,1922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多項有意義的時代論文,刷新了眾人對愛因斯坦的看法,他提出了很多理論,讓人類對宇宙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他可謂是拉快了人類科技的進步。
  • 愛因斯坦請楊振寧一聚,兩人交談1.5小時,楊振寧:啥都沒學到
    就連楊振寧也不例外,深深崇拜著這位比他大了43歲的前輩。不過楊振寧現如今也是被不少人敬佩,他同樣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物理學界一顆閃亮的星星。而這樣年齡相差甚大的兩人,卻在幾十年前有過長達1.5小時的交流。
  • 楊振寧:我和愛因斯坦交談1.5個小時,卻並沒有從中獲得有用的內容
    雖然楊先生的在學術上的地位如此崇高,很多人甚至把他跟牛頓,愛因斯坦等物理大師相提並論(實際上楊振寧也的確是最頂尖的那一批物理學家),可也不乏一些「鍵盤俠」進行反對,認為楊振寧只不過是和其他人合作才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僅僅從這一點來看,就不配和牛頓等人齊名。面對外界的種種質疑和吹捧,楊振寧始終保持著坦然的心境。
  • 楊振寧感慨:和愛因斯坦交流1.5個小時,是一生中最遺憾的事情
    而能夠與愛因斯坦交流可謂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幸事,而我國唯一獲得此般殊榮的只有同為赫赫有名的科學家的楊振寧,他曾與愛因斯坦交流了整整1.5個小時,然而事後卻聲稱自己很遺憾,什麼也沒有學到。
  • 楊振寧感慨: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一個半小時,卻沒有獲得「智慧」
    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是在1921年,因提出了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但是他最令人所熟知的成就卻是1905年創立的狹義相對論還有1915年創立的廣義相對論。《相對論》的出現可以說是直接顛覆了傳統力學,開創了現代物理學的先河。
  • 楊振寧受邀與愛因斯坦交流,過程1.5小時,楊振寧:啥都沒學到
    楊振寧先生的研究宗旨非常超前,能夠為全世界做出勞績。美國優越的科研條件為楊振寧先生的研究提供了幫助。楊振寧先生後於2019年恢復中國國籍。他曾經說過:「父親臨終時都沒原諒我曾放棄中國。」大師會面之遺憾我們能夠了解楊振寧先生的偉大科學精神,那麼他當年很幸運受邀與愛因斯坦進行了交流,有何見解呢?答案可能會讓許多人感到遺憾。
  • 楊振寧與愛因斯坦,曾進行一個半小時談話,為何卻說並未獲得智慧
    在這一年之中,愛因斯坦一次性發表了五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任何一個的分量放在今天都足以斬獲諾貝爾獎,不過因為某種原因,愛因斯坦並沒有獲獎,直到1922年,他才因為光電效應的研究補領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 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個小時,為何說沒有獲得「智慧」?
    雖然還是比不上愛因斯坦、玻爾等科學界泰鬥。但楊振寧曾言,他跟愛因斯坦見面交流的一個半鐘頭,是他人生中最後悔的時間!李政道合作完成了統計力學的論文,之後被全世界物理界所關注,站在科學界頂峰的愛因斯坦當時也注意到了這篇論文,於是便叫助手邀請楊振寧與李政道到辦公室進行交流,這是楊振寧第三次見到愛因斯坦,也是時間最久的一次。
  • 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都說了什麼?楊:我沒得到智慧
    楊振寧和愛因斯坦,在1952年曾進行的一次近距離交談後,本可能暢談並深入交流,楊振寧先生回憶卻說這次交談沒有使他得到什麼智慧,這是什麼原因呢?楊振寧,美國華裔,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等多個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
  • 楊振寧坦言:我和愛因斯坦曾交談90分鐘,但沒從中汲取到「智慧」
    我們在上高中時,會在課本上學習到「相對論」,而「相對論」的提出者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曾如此解釋:「把你的手放在滾熱的爐子上一分鐘,感覺起來像一小時;坐在一個漂亮姑娘身邊整整一小時,感覺起來像一分鐘。這就是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