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的時間

2020-08-03 秘境科學

科學是我們探知社會前進的步伐。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到現在的信息化社會無時無刻都離不開科學的作用,而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在某些方面能夠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推動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甚至有可能能夠決定某些方面的前進的方向。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的時間

楊振寧先生是中國一位傳奇人物也是世界近百年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雖然說絕大部分國人是從楊振寧個人的婚姻中而熟悉他的,

之後也在網上遭受了眾多的謾罵,但是我們想要說的是,每個人都有個人的生活我們無法決定他人的生活方式,我們不能夠因為和我們的觀念不相同決定一個人的價值。

對於說楊振寧的成就大家應該是鮮為人知的,在偉大的科學家終於我們大部分都熟悉牛頓、愛因斯坦、霍金等,但是對於楊振寧卻顯得格外陌生,其實楊振寧的真正實力早已經超越了諾貝爾獎,楊振寧最大的貢獻是楊-米爾斯理論。楊-米爾斯理論太重要了,這是現代規範場論和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基礎。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的時間

如果說物理學這棟摩天大樓是愛因斯坦蓋的,那麼霍金只不過是造了一扇窗戶,而楊振寧卻可以說是為這棟樓造了升降電梯。

「20世紀物理學的三大貢獻中,兩個半都是愛因斯坦的」,這是楊振寧對愛因斯坦的評價。楊-米爾斯理論如此重大的成就使得楊振寧排到了牛頓、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之列,並必將對未來產生可相提並論的影響,這是1994年,楊振寧斬獲美國最大科學獎-鮑爾獎,鮑爾獎給他的獲獎評價。就是這樣兩位偉大的科學家,如果在一塊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的時間

其實楊振寧和愛因斯坦當年確實有過數面之緣,但兩人只有一次交談,時間約一個半小時,對於這次談話楊振寧評價說:我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流1.5小時,但卻是我人生最後悔時刻。

早在1952年,由於楊振寧和李政道發表過一篇關於統計力學的文章,愛因斯坦對此非常感興趣,為此還曾邀請過楊振寧和李政道來到自己的辦公室進行交談的,但是這次卻被楊振寧說道沒有得到任何智慧,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因為楊振寧太過於狂妄了嗎?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的時間

其實,在當時愛因斯坦早已經是物理界的巨人了,而楊振寧和李政道只不是是剛剛闖蕩江湖的新人而已。當然作為「小弟」的楊振寧說到:第一次接受到物理界的巨人邀請談話,內心那是十分激動的,再加上當時的愛因斯坦口音非常重,在交流過程中時不時的出現德語,根本無法能夠記住交談的內容。

為什麼要說是最後悔的時間呢?這是因為後來楊振寧說到,當時太多於緊張,沒有能夠和尊敬的前輩合影,留下遺憾。

相關焦點

  • 楊振寧:我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流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時刻
    文/行走天涯楊振寧:我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流1.5小時,但卻是我人生最後悔時刻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曾經兩次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甚至這位華人科學家也榮獲過諾貝爾物理學獎,並有幸接到愛因斯坦的邀請,和愛因斯坦在辦公室中,長談了一個半小時。這樣的榮譽可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擁有的,然而這位華人科學家在晚年的時候,卻表示這一個半小時是他人生中最後悔的時刻,因為他什麼也沒有學到。這位科學家便是在1957年,因為和李政道先生共同發現的楊米爾斯理論,從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了。
  • 楊振寧曾言:我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小時,是我人生中最後悔時間
    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深受全球人敬佩愛戴。若不是愛因斯坦早已去世多年,將會有無數人渴望去見愛因斯坦一面,若是有幸和他交流一二,餘生都倍感榮幸。愛因斯坦是人類文明發展最大的財富之一。人人都為認識他,成為他的朋友和感到榮譽,但楊振寧晚年的時候卻透露,自己一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就是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個小時,稱自己什麼也沒學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既然兩人交流上1.5個小時,就不是點頭之交了。而事實確實不一般,並且還是愛因斯坦讓自己的助手主動邀請楊振寧以及李政道一同來自己的辦公室暢談。當得知愛因斯坦的邀約,楊振寧和李政道都非常激動。
  • 楊振寧曾言:我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小時,是我人生中最後悔的
    人人都為認識他,成為他的朋友和感到榮譽,但楊振寧晚年的時候卻透露,自己一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就是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個小時,稱自己什麼也沒學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而事實確實不一般,並且還是愛因斯坦讓自己的助手主動邀請楊振寧以及李政道一同來自己的辦公室暢談。當得知愛因斯坦的邀約,楊振寧和李政道都非常激動。畢竟彼時的兩人還只是普通的大學生,而愛因斯坦早已是世界名人了。在此之前,楊振寧為了見愛因斯坦一面,只能去聽他的講座,讓楊振寧都不敢想像,自己人生中可以和偶像近距離接觸。
  •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從中獲得任何「智慧」
    但鮮有人知道,楊振寧真正的實力其實早已超越了諾貝爾獎,因為對於他而言,最厲害的成就並非「宇稱不守恆理論」,而是「楊·米爾斯規範場論」。楊振寧靠前者只不過得到了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而靠後者卻帶出了數十個諾貝爾獎,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許多諾獎獲得者都是他的徒子徒孫。由此,楊振寧的學術水平,以及在現代物理學界當中的地位便可見一斑。
  • 楊振寧:我和愛因斯坦交談1.5個小時,卻並沒有從中獲得有用的內容
    雖然楊先生的在學術上的地位如此崇高,很多人甚至把他跟牛頓,愛因斯坦等物理大師相提並論(實際上楊振寧也的確是最頂尖的那一批物理學家),可也不乏一些「鍵盤俠」進行反對,認為楊振寧只不過是和其他人合作才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僅僅從這一點來看,就不配和牛頓等人齊名。面對外界的種種質疑和吹捧,楊振寧始終保持著坦然的心境。
  • 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個小時,為何說沒有獲得「智慧」?
    雖然還是比不上愛因斯坦、玻爾等科學界泰鬥。但楊振寧曾言,他跟愛因斯坦見面交流的一個半鐘頭,是他人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很多人都能以見他一面為榮,更別說能夠見面交談一個半小時,那楊振寧先生到底是因何出此言呢?
  • 楊振寧:我跟愛因斯坦聊了1.5小時,但沒有從中獲得一點「智慧」
    愛因斯坦曾被人稱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在他的一生中創造的發明數不勝數,其中最為人知的莫過於量子論—這篇論文的發表對之後世界科技的發展產生了莫大的影響。他也曾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這一生功績赫赫,在物理學上能夠與之匹敵的人少之甚少。不過,我國的科學家也數不勝數,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楊振寧,他也曾經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在物理學方面的貢獻不容忽視。
  • 楊振寧:我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從中收穫一點「智慧」
    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個永恆的謎——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紀元。這樣偉大的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崇拜者,他擁有遠超常人的智慧,在科學領域,能夠和他交流論道,那都已經幸福又幸運的事情。
  • 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都說了什麼?楊:我沒得到智慧
    自古有高適別董大、李白贈汪倫,等等,都是性格、能力、志趣等相同的人相互愛惜,交談甚歡,以致不忍離別,同是物理學家的兩位科學家大概也有惺惺相惜的情誼。 楊振寧和愛因斯坦,在1952年曾進行的一次近距離交談後,本可能暢談並深入交流,楊振寧先生回憶卻說這次交談沒有使他得到什麼智慧,這是什麼原因呢?
  • 楊振寧直言:曾和愛因斯坦交談過一個半小時,卻是一生最後悔的事
    我們翻開這兩位科學家的簡歷,愛因斯坦是1879年出生,1955年去世,而楊振寧是出生在1922年。楊振寧出生的時候,愛因斯坦已經完成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1921年也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早已是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
  • 楊振寧坦言:我和愛因斯坦曾交談90分鐘,但沒從中汲取到「智慧」
    我們在上高中時,會在課本上學習到「相對論」,而「相對論」的提出者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曾如此解釋:「把你的手放在滾熱的爐子上一分鐘,感覺起來像一小時;坐在一個漂亮姑娘身邊整整一小時,感覺起來像一分鐘。這就是相對論。」
  • 楊振寧感慨: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一個半小時,卻沒有獲得「智慧」
    而愛因斯坦的橫空出世就像是一位物理學界的英雄,以顛覆性的姿態,站在了物理學的最頂端,成為了無數學者的精神偶像。其中也包括了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同樣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楊振寧教授。楊振寧出生於1922年,當時愛因斯坦已經拿到諾貝爾獎,並已經相繼的發表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所以算起來是要比楊振寧大一輩的,但是楊振寧卻曾和愛因斯坦有過數次見面的機會,甚至曾在一起親密的交談。
  • 1949年,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面談1.5個小時,卻成沒得到一點智慧
    世界上的科學家數不勝數,其中愛因斯坦曾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名字響徹全球,是不可多得的物理天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量子論。  很多人都在想像,如果愛因斯坦和楊振寧相遇,會不會擦出更大的火花呢?  其實二人真的想見過。愛因斯坦一直都是楊振寧的崇拜者,二人有過一次長達1.5小時的交談。但具體談了什麼,沒有人知道。在之後的採訪中楊振寧說過這樣的話:「自己並沒有從中獲得「智慧」」。
  • 楊振寧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什麼都沒學到,他們到底聊的啥
    因此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更被美國的《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的「世紀偉人」,他就是愛因斯坦。 世界上有許多人崇拜著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這其中就包括著楊振寧,一位同樣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物理界新星。可就是這位物理界新星卻能被愛因斯坦這位久負盛名且相差幾十歲的物理學家邀請進行了一次1.5個小時的談話。
  •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流,但卻沒有收穫!
    提到能夠影響現代物理學的人物,那一定不能饒過楊振寧。他不僅是中科院院士,還曾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多個國家也受到很高的禮遇。正是在物理學方面的傑出貢獻,所以有很多人將楊振寧和牛頓,愛因斯坦相題並論。但也有很多人認為楊振寧的成就和這些人根本不在同一檔次。不過楊振寧本人對這些評論非常坦然和淡定,他也曾表示自己非常尊敬愛因斯坦,他也是自己尊重的老師。
  • 愛因斯坦請楊振寧一聚,兩人交談1.5小時,楊振寧:啥都沒學到
    就連楊振寧也不例外,深深崇拜著這位比他大了43歲的前輩。不過楊振寧現如今也是被不少人敬佩,他同樣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物理學界一顆閃亮的星星。而這樣年齡相差甚大的兩人,卻在幾十年前有過長達1.5小時的交流。
  • 楊振寧感慨:和愛因斯坦交流1.5個小時,是一生中最遺憾的事情
    而能夠與愛因斯坦交流可謂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幸事,而我國唯一獲得此般殊榮的只有同為赫赫有名的科學家的楊振寧,他曾與愛因斯坦交流了整整1.5個小時,然而事後卻聲稱自己很遺憾,什麼也沒有學到。
  • 楊振寧:我沒從與愛因斯坦交談中獲得智慧,看了他的排名就明白了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總覺得楊振寧是個現代人,而愛因斯坦離我們很遙遠,其實他們兩個人生活的時間是有著重合的,愛因斯坦生於1879年,逝世於1955年,楊振寧生於1922年,1945年通過庚子賠款獎學金去往大洋彼岸的美國芝加哥留學,和愛因斯坦來到了同一片土地。
  • 楊振寧受邀與愛因斯坦交流,過程1.5小時,楊振寧:啥都沒學到
    楊振寧先生的研究宗旨非常超前,能夠為全世界做出勞績。美國優越的科研條件為楊振寧先生的研究提供了幫助。楊振寧先生後於2019年恢復中國國籍。他曾經說過:「父親臨終時都沒原諒我曾放棄中國。」那時,楊振寧還很年輕,從1949年到1955年與愛因斯坦一起工作。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楊振寧曾經與愛因斯坦獨自交流了1.5個小時。但是回想起那年的談話,楊振寧表示啥都沒學到,他坦率地說:「並沒有獲得什麼智慧,很遺憾。」
  • 楊振寧:當年我有幸和愛因斯坦聊了1.5小時,可惜沒獲得任何智慧
    —— 培根 毫無疑問,愛因斯坦是上個世紀全世界物理學界的最高泰鬥,他提出的相對論為物理學開闢了新的領域和紀元,如今現代社會光怪陸離的各種先進科技,無不是在愛因斯坦的理論下誕生的。而我國當代的物理學泰鬥楊振寧也是其中一員,同時,他也是華人物理學家中最有資格談論,或是最接近愛因斯坦的一個。 也許有人會質疑楊振寧是否能和愛因斯坦平起平坐。兩人都拿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榮譽上完全等同。不過,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的最大貢獻,還不是獲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衡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