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我們探知社會前進的步伐。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到現在的信息化社會無時無刻都離不開科學的作用,而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在某些方面能夠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推動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甚至有可能能夠決定某些方面的前進的方向。
楊振寧先生是中國一位傳奇人物也是世界近百年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雖然說絕大部分國人是從楊振寧個人的婚姻中而熟悉他的,
之後也在網上遭受了眾多的謾罵,但是我們想要說的是,每個人都有個人的生活我們無法決定他人的生活方式,我們不能夠因為和我們的觀念不相同決定一個人的價值。
對於說楊振寧的成就大家應該是鮮為人知的,在偉大的科學家終於我們大部分都熟悉牛頓、愛因斯坦、霍金等,但是對於楊振寧卻顯得格外陌生,其實楊振寧的真正實力早已經超越了諾貝爾獎,楊振寧最大的貢獻是楊-米爾斯理論。楊-米爾斯理論太重要了,這是現代規範場論和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基礎。
如果說物理學這棟摩天大樓是愛因斯坦蓋的,那麼霍金只不過是造了一扇窗戶,而楊振寧卻可以說是為這棟樓造了升降電梯。
「20世紀物理學的三大貢獻中,兩個半都是愛因斯坦的」,這是楊振寧對愛因斯坦的評價。楊-米爾斯理論如此重大的成就使得楊振寧排到了牛頓、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之列,並必將對未來產生可相提並論的影響,這是1994年,楊振寧斬獲美國最大科學獎-鮑爾獎,鮑爾獎給他的獲獎評價。就是這樣兩位偉大的科學家,如果在一塊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其實楊振寧和愛因斯坦當年確實有過數面之緣,但兩人只有一次交談,時間約一個半小時,對於這次談話楊振寧評價說:我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流1.5小時,但卻是我人生最後悔時刻。
早在1952年,由於楊振寧和李政道發表過一篇關於統計力學的文章,愛因斯坦對此非常感興趣,為此還曾邀請過楊振寧和李政道來到自己的辦公室進行交談的,但是這次卻被楊振寧說道沒有得到任何智慧,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因為楊振寧太過於狂妄了嗎?
其實,在當時愛因斯坦早已經是物理界的巨人了,而楊振寧和李政道只不是是剛剛闖蕩江湖的新人而已。當然作為「小弟」的楊振寧說到:第一次接受到物理界的巨人邀請談話,內心那是十分激動的,再加上當時的愛因斯坦口音非常重,在交流過程中時不時的出現德語,根本無法能夠記住交談的內容。
為什麼要說是最後悔的時間呢?這是因為後來楊振寧說到,當時太多於緊張,沒有能夠和尊敬的前輩合影,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