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直言:曾和愛因斯坦交談過一個半小時,卻是一生最後悔的事

2020-12-01 騰訊網

很多人可能還記得,在2000年的時候,世界著名雜誌《自然》評選出了人類過去一年裡最偉大的20位物理學家,這個榜單上的名字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科學巨匠,包括大家熟悉的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波爾、薛丁格、海森堡等。

在這榜單上,我們同時看到了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楊振寧先生是榜單中唯一的一位仍然在世的物理學家。由於這些著名的物理學家很多不是生活在同一年代,並沒有太多交集。

但楊振寧先生卻和自己並不是算是同一時代的愛因斯坦有過幾次交集,甚至還有過一次長達一個半小時的交談。

我們翻開這兩位科學家的簡歷,愛因斯坦是1879年出生,1955年去世,而楊振寧是出生在1922年。楊振寧出生的時候,愛因斯坦已經完成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1921年也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早已是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是楊振寧從小崇拜的偶像,他從小立志以後也要做一個像愛因斯坦一樣的大物理學家。等到楊振寧1957年獲得世界諾貝爾物理學獎,真正成名時,愛因斯坦已經去世2年了。

愛因斯坦去世前,是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任職,楊振寧1948年從芝加哥大學博士畢業後,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開始同李政道合作。

要知道,那時候的愛因斯坦是全世界學物理人的偶像,能聽到他一場講座都會激動不已。楊振寧也是如此,還在學習階段的楊振寧,有幸聽過愛因斯坦兩次講座,一次是1949年,愛因斯坦開設了一個「怎麼改動廣義相對論場方程」的講座,只邀請了100人左右,楊振寧很幸運成為了其中一員。這是他第一次聽愛因斯坦的講座,聽完興奮不已,也受益良多。

第二次是在1950年,兩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波爾一起召開的一場學術討論會。這兩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生活中是非常好的朋友,學術上卻經常爭論不休。這次學術討論會是在普林斯頓召開的,當時現場是人擠人,很多人甚至都是站著聽完的講座。這一次楊振寧也是現場聽講座的一員。

楊振寧第三次與愛因斯坦會面,是愛因斯坦主動邀請楊振寧到他的辦公室進行面對面交流。這次是在1952年,當時楊振寧與李政道合作,完成了「統計力學」的論文,得到了全世界物理學界的高度關注,愛因斯坦注意到了他們的論文,也非常感興趣,便請助手邀請楊振寧和李政道到他辦公室進行交流。

這對於楊振寧這位才30歲的小夥子來說,太激動了。畢竟那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偶像,前兩次也只是坐在臺下聽愛因斯坦演講,這次不一樣,是在辦公室當面交流。然而,根據楊振寧先生自己的回憶,這次交流大概持續了一個半小時,楊振寧直言:這次交流,卻成了他一生中最後悔的事情。這是為何?

原來楊振寧在愛因斯坦辦公室面對面交流時,由於身份地位懸殊,他過於激動緊張,注意力很難集中到交流上來,很多想說的沒說,很多想問的也沒來得及問。再加上愛因斯坦交流中摻雜了不少德語,楊振寧很多都聽不懂。本來想跟這位科學巨匠好好請教交流,卻不曾想,效果並不理想,此後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這也成了他一生中最後悔最遺憾的事情。

大師跟大師之間交流,那是思想火花的碰撞。楊振寧後來雖然沒有機會再跟愛因斯坦當面交流,不過他憑藉自己的天賦和努力,最後也成為了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也是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裡程碑性的貢獻,他提出的幾大方程,可以影響未來世界物理近百年的發展。雖然後來他沒有再獲得諾貝爾獎,但他的楊-米爾斯(Yang-Mills)理論至少幫助了十來位物理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物理學獎,數學界的菲爾茲獎中,至少有6人是靠推演楊米爾斯方程拿獎的。

雖然後來很多人對楊振寧有過不同的聲音,包括當年為什麼不早回國,與李政道之間的分歧,後來與比自己小了很多翁帆結婚等等,都成了很多不知情人質疑的理由。但這些並不能掩蓋楊振寧對世界物理做出的卓越貢獻,很多人其實欠楊振寧先生一個道歉。

很多人很想知道,楊振寧為何能夠在物理學領域擁有如此突出的成就?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數學。楊振寧擁有非常紮實的數學功底,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優秀的數學家。而歷史上大多優秀的物理學家,都同時是一名優秀的數學家。因為物理研究離不開大量的計算,沒有深厚的數學功底顯然是不可能有多大的物理成就。比如牛頓,高斯等人,既是物理學家也是數學家。

楊振寧一生物理工作中都帶著清簡美妙的數學風格,後來他寫道:我的物理學界的同事們大多對數學採取了功利主義態度,我欣賞數學家的價值觀,讚美數學的優美和力量。堪稱奇蹟中的奇蹟是,數學中很多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結構。

很多人都知道,楊振寧數學啟蒙是受到他父親的影響,因為他父親楊武之曾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在數論領域極負盛名,華羅庚都是稱楊武之為恩師。有這樣的父親,楊振寧的數學基礎肯定不會差。

(來源:農業農村部網站、人民日報客戶端、央視網 版權屬原作者 謹致謝意)

相關焦點

  • 楊振寧直言: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談過一個半小時,最終卻一無所獲
    楊振寧的偶像就是愛因斯坦,他也出現在這份名單之中。雖然愛因斯坦已經去世多年,但是楊振寧還是和他有過幾次交集,甚至有過一次零距離的交流。當時的楊振寧雖然成為了愛因斯坦的同事,但是難以會面,如果能夠聽到他的講座,楊振寧也覺得激動不已,而這種激動的機會他就經歷過兩次。一次是在1949年,當時愛因斯坦開設了一個講解如何改動廣義相對論場方程的講座,由於要保證室內安保,所以只邀請了一百人參加這場講座,楊振寧就是其中一員。這是楊振寧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愛因斯坦,整個講座的過程,他都興奮不已,他也十分受教,在這場講座中受益良多。
  •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的時間
    「20世紀物理學的三大貢獻中,兩個半都是愛因斯坦的」,這是楊振寧對愛因斯坦的評價。楊-米爾斯理論如此重大的成就使得楊振寧排到了牛頓、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之列,並必將對未來產生可相提並論的影響,這是1994年,楊振寧斬獲美國最大科學獎-鮑爾獎,鮑爾獎給他的獲獎評價。就是這樣兩位偉大的科學家,如果在一塊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 楊振寧感慨: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一個半小時,卻沒有獲得「智慧」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一個群體,尤其是物理學家們,他們說研究的是這個世界的開端和形成,以及宇宙的規律。對於這些基本的科學問題,想必就算平常不怎麼關心科學的人,都一定是滿懷好奇吧?所以也誕生出了許多家喻戶曉的「明星」科學家,比如說愛因斯坦、霍金、楊振寧等人。
  • 楊振寧:我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流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時刻
    文/行走天涯楊振寧:我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流1.5小時,但卻是我人生最後悔時刻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曾經兩次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甚至這位華人科學家也榮獲過諾貝爾物理學獎,並有幸接到愛因斯坦的邀請,和愛因斯坦在辦公室中,長談了一個半小時。這樣的榮譽可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擁有的,然而這位華人科學家在晚年的時候,卻表示這一個半小時是他人生中最後悔的時刻,因為他什麼也沒有學到。這位科學家便是在1957年,因為和李政道先生共同發現的楊米爾斯理論,從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了。
  • 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個小時,為何說沒有獲得「智慧」?
    雖然還是比不上愛因斯坦、玻爾等科學界泰鬥。但楊振寧曾言,他跟愛因斯坦見面交流的一個半鐘頭,是他人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很多人都能以見他一面為榮,更別說能夠見面交談一個半小時,那楊振寧先生到底是因何出此言呢?
  •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從中獲得任何「智慧」
    毫不誇張的說,愛因斯坦幾乎完成了整個天體物理的架構,後來的科學家不過是在驗證愛因斯坦的理論罷了,不信我們可以看看愛因斯坦提出過哪些理論,除了經典的相對論,愛因斯坦還說了光就是宇宙中最快的,還有分子尺度到底如何測定,包括我們現在還在糾結的引力波,任何一項在當今社會都足以站在頂端,試問那個科學家能夠憑一己之力,去構建整個學科。
  • 楊振寧曾言:我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小時,是我人生中最後悔的
    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深受全球人敬佩愛戴。若不是愛因斯坦早已去世多年,將會有無數人渴望去見愛因斯坦一面,若是有幸和他交流一二,餘生都倍感榮幸。愛因斯坦是人類文明發展最大的財富之一。人人都為認識他,成為他的朋友和感到榮譽,但楊振寧晚年的時候卻透露,自己一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就是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個小時,稱自己什麼也沒學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楊振寧坦言:我和愛因斯坦曾交談90分鐘,但沒從中汲取到「智慧」
    我們在上高中時,會在課本上學習到「相對論」,而「相對論」的提出者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曾如此解釋:「把你的手放在滾熱的爐子上一分鐘,感覺起來像一小時;坐在一個漂亮姑娘身邊整整一小時,感覺起來像一分鐘。這就是相對論。」
  • 楊振寧曾言:我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小時,是我人生中最後悔時間
    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深受全球人敬佩愛戴。若不是愛因斯坦早已去世多年,將會有無數人渴望去見愛因斯坦一面,若是有幸和他交流一二,餘生都倍感榮幸。愛因斯坦是人類文明發展最大的財富之一。人人都為認識他,成為他的朋友和感到榮譽,但楊振寧晚年的時候卻透露,自己一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就是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個小時,稱自己什麼也沒學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既然兩人交流上1.5個小時,就不是點頭之交了。而事實確實不一般,並且還是愛因斯坦讓自己的助手主動邀請楊振寧以及李政道一同來自己的辦公室暢談。當得知愛因斯坦的邀約,楊振寧和李政道都非常激動。
  • 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都說了什麼?楊:我沒得到智慧
    自古有高適別董大、李白贈汪倫,等等,都是性格、能力、志趣等相同的人相互愛惜,交談甚歡,以致不忍離別,同是物理學家的兩位科學家大概也有惺惺相惜的情誼。 楊振寧和愛因斯坦,在1952年曾進行的一次近距離交談後,本可能暢談並深入交流,楊振寧先生回憶卻說這次交談沒有使他得到什麼智慧,這是什麼原因呢?
  • 楊振寧寫完《點單環》理論,之後和愛因斯坦交談,卻沒獲得任何智慧
    楊振寧是我國著名科學家之一,算得上是一名天才,,同時他獲得過諾貝爾學獎,國內楊振寧是響噹噹的科學界,國外愛因斯坦在科學界受到很多人仰慕,1922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多項有意義的時代論文,刷新了眾人對愛因斯坦的看法,他提出了很多理論,讓人類對宇宙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他可謂是拉快了人類科技的進步。
  • 楊振寧:我和愛因斯坦交談1.5個小時,卻並沒有從中獲得有用的內容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對整個社會來說,楊振寧先生都算得上是一位劃時代的巨擘。他是中國乃至世界物理學界的泰鬥,曾經拿到過物理學界的最高獎項,諾貝爾物理學獎,不僅是中科院院士,同時還兼任多個國家的院士,被世界所尊崇。楊先生一生致力於物理學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驚人的成就。
  • 楊振寧和愛因斯坦聊了一個多小時,最後他一句話反而成就了現在的他
    不過大部分都是以前的了,在現在的整個社會來說,楊振寧先生都算得上是一個。他可以說是中國物理界裡面最厲害的,在以前拿到過物理學界裡面的最高獎項,之後回到了中國,是很多國家的院士,被全世界很多人都尊敬。,會覺得楊振寧只不過是一個和其他人合作了才拿到獎的人,但是實際上楊振寧也是最頂級的那一批物理學家。
  •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流,但卻沒有收穫!
    提到能夠影響現代物理學的人物,那一定不能饒過楊振寧。他不僅是中科院院士,還曾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多個國家也受到很高的禮遇。正是在物理學方面的傑出貢獻,所以有很多人將楊振寧和牛頓,愛因斯坦相題並論。但也有很多人認為楊振寧的成就和這些人根本不在同一檔次。不過楊振寧本人對這些評論非常坦然和淡定,他也曾表示自己非常尊敬愛因斯坦,他也是自己尊重的老師。
  • 楊振寧:我沒從與愛因斯坦交談中獲得智慧,看了他的排名就明白了
    楊振寧使黃種人對現代科學的貢獻陡然而升。愛因斯坦的偉大不必多說,這是一個被所有人仰望的人物,而楊振寧雖然地位不及愛因斯坦卻也是物理學界的泰鬥,年僅35歲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一個裡程碑式的偉大科學家。
  • 楊振寧:跟愛因斯坦交流了1.5小時,卻沒從中獲得有智慧的東西
    但是他卻聲稱自己和愛因斯坦交談的一個半小時,卻沒有從中獲得什麼有智慧的東西,這個人就是楊振寧,而他這句話讓旁人聽來也顯得有點狂,然而真是這樣嗎?,細數近100年來最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是其中的佼佼者,少有人能媲美他獲得的成就—35歲就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後他又同米爾斯共同創造出楊·米爾斯規範場論。
  • 楊振寧:我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從中收穫一點「智慧」
    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個永恆的謎——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紀元。這樣偉大的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崇拜者,他擁有遠超常人的智慧,在科學領域,能夠和他交流論道,那都已經幸福又幸運的事情。
  • 楊振寧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什麼都沒學到,他們到底聊的啥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作為世界上各個領域的最一流學者做最純粹的尖端研究的聖地,愛因斯坦自然也就在其中,不過因為一開始楊振寧研究的是「核物理」,兩人研究的領域基本沒有涉及,所以兩人並沒有過多的接觸。 1952年,楊振寧和李政道當時發表了關於相變的兩篇論文。相變是物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是指類似於水轉變成蒸汽或者冰轉變成水這類事情。
  • 楊振寧:我跟愛因斯坦聊了1.5小時,但沒有從中獲得一點「智慧」
    愛因斯坦曾被人稱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在他的一生中創造的發明數不勝數,其中最為人知的莫過於量子論—這篇論文的發表對之後世界科技的發展產生了莫大的影響。他也曾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這一生功績赫赫,在物理學上能夠與之匹敵的人少之甚少。不過,我國的科學家也數不勝數,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楊振寧,他也曾經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在物理學方面的貢獻不容忽視。
  • 楊振寧與愛因斯坦,曾進行一個半小時談話,為何卻說並未獲得智慧
    與愛因斯坦,二者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科學家,同時也可以說都是人類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最頂尖的科學家。在這一年之中,愛因斯坦一次性發表了五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任何一個的分量放在今天都足以斬獲諾貝爾獎,不過因為某種原因,愛因斯坦並沒有獲獎,直到1922年,他才因為光電效應的研究補領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