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什麼都沒學到,他們到底聊的啥

2020-11-26 騰訊網

愛因斯坦

他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並創立了狹義相對論和和廣義相對論,對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更被美國的《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的「世紀偉人」,他就是愛因斯坦。

世界上有許多人崇拜著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這其中就包括著楊振寧,一位同樣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物理界新星。可就是這位物理界新星卻能被愛因斯坦這位久負盛名且相差幾十歲的物理學家邀請進行了一次1.5個小時的談話

兩人談話的敲門磚

(楊振寧(左)與李政道(右))

4歲就能識千字的楊振寧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智慧,再加上他父母親對教育的重視,楊振寧通過不斷地學習最後在1949年成功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與李政道共同進行物理研究工作。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作為世界上各個領域的最一流學者做最純粹的尖端研究的聖地,愛因斯坦自然也就在其中,不過因為一開始楊振寧研究的是「核物理」,兩人研究的領域基本沒有涉及,所以兩人並沒有過多的接觸。

1952年,楊振寧和李政道當時發表了關於相變的兩篇論文。相變是物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是指類似於水轉變成蒸汽或者冰轉變成水這類事情。李政道和楊振寧在這個領域有一些很好的研究結果,愛因斯坦也注意到了,而相變也是他最喜愛的領域之一。

他對經典物理學的研究主要基於兩個方面:一是統計力學,其中包含相變理論;另一個是電磁學。他在這兩個方面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因此,楊振寧與李政道引起了愛因斯坦的注意。

楊振寧初見愛因斯坦

1949年,70歲的愛因斯坦在完成《相對論的意義》的新附錄時,找到了當時擔任研究院院長的奧本海默說自己對於統一場理論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並想在院內做一場演講。院內的物理學家基本都到場了,還有幾位來自普林頓大學的物理學家,大約有三四十個人,其中就有楊振寧。當時那場講座其實並不成功。因為他想做的是改變廣義相對論中引力場方程中的矩陣,這是個最終被證明很難有收穫的方向。演講中它使用了很多的德文術語,所以他的講座對楊振寧來說也很難懂並且愛因斯坦也並未真正注意到楊振寧。但這並不影響楊振寧對愛因斯坦的崇拜與熱愛。他們兩個的第一次非正式見面就在這次演講中誕生了。這次見面更加激勵了從小到大都無比崇拜愛因斯坦的楊振寧,讓其更能全身心投入到物理研究中。

 楊振寧與愛因斯坦的相似之處

首先兩個人在年幼時就展現出超越普通人的智慧以及對其它事物的好奇心,他們都是跳級考入大學的。其次他們都除了在物理學領域內有所成就,在其他領域都有許多的重要方面,以前有老師說,愛因斯坦拋掉相對論後,依然是偉大科學家,這個我當然不是太贊同,沒了相對論愛因斯坦的那些其他貢獻都是前一百名科學家都能做出來的,上帝只關心相對論和規範場這樣的深刻思想,至於其他,是人類關心的偉大貢獻, 這種東西楊振寧也是有很多的。

不過他們兩人對於物理與數學進行了完美的結合併都有深刻的數學和物理審美,而其他物理學家則是更加的物理一些,可以說理論物理學家中最具有審美的就只有三個人愛因斯坦,狄拉克,楊振寧。

同樣的,他們兩個都得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諾貝爾物理學獎並不足以代表其學術貢獻。愛因斯坦因為光電效應而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其最偉大的是相對論。楊振寧最偉大的是貢獻規範場,但獲得諾獎的是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

還有他們兩個都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

愛因斯坦為支持反法西斯戰爭,以600萬拍賣了自己的狹義相對論手稿,並在二戰結束後全力反對美國對蘇聯進行「預防性戰爭」。而楊振寧在移民美國後不但全力推動中美文化交流,還致力於中美和平的活動中。再然後楊振寧與愛因斯坦都有與世長存的方程。這是最重要的,理論物理的核心就是找到上帝創造世界的奧秘,而這種奧秘的核心就是以某種方程來呈現的。

可以說愛因斯坦與楊振寧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

一個半小時的談話

愛因斯坦在看到楊振寧與李政道兩篇關於相變的論文時,頓時對兩個小夥子來了興趣,便叫了他的助手去邀請兩位小夥來跟他聊聊。他們從未想到他們從小到大的偶像愛因斯坦會邀請他們聊天。

當時楊振寧的心情可以說是既激動又緊張,他跟李政道趕忙換了一身乾淨整齊的衣服便來了愛因斯坦的房間。當他們看見那個滿頭白髮、平靜沉穩的老人時,他們肅然起敬,開始坐下與愛因斯坦交流。

大多時候都是愛因斯坦侃侃而談,他們靜靜的聽著偶爾點頭回應。愛因斯坦說了很多從「統計力學」聊到「力學模型」,又聊到「光學效應」,還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麥克斯韋曲線圖。愛因斯坦見到這兩位年輕的小夥子時明顯十分高興,直到天黑才意猶未盡地結束了這次談話

儘管愛因斯坦在與兩位小夥子聊天時就像一位普通的老人在與自己的後輩講話那樣,風趣幽默,時不時就講一些笑話。可惜楊振寧的緊張和拘束加上愛因斯坦時不時將一些德語術語混在英語中,導致楊振寧並未明白愛因斯坦的主要觀點。

結語

兩位相差幾十歲的物理學家碰面時必將產生火花。儘管楊振寧當時因為過於並未理解愛因斯坦所說的主要觀點,但愛因斯坦將他的精神傳承給了楊振寧,那種從年輕到老去都一直致力於物理研究的不懈精神。

可以說這次談話對楊振寧以後的物理研究產生了巨大影響,這次談話就像以後的研究發現的催化劑,愛因斯坦的精神不斷激勵著楊振寧在物理研究的道路上前進。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請楊振寧一聚,兩人交談1.5小時,楊振寧:啥都沒學到
    前來傳話的老師含笑地看著兩人,"你們沒聽錯,確實是愛因斯坦先生想邀請你們,一起聊聊天。""太棒了!"楊振寧和李政道開心地抱到了一起,忽然楊振寧想到了什麼,立刻放開了李政道,對老師有些不好意思道:"麻煩您等我們一下,我們換個衣服就去。
  •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從中獲得任何「智慧」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一個群體,尤其是物理學家們,他們所研究的是這個世界的開端和形成,以及宇宙的規律。對於這些基本的科學問題,想必就算平常不怎麼關心科學的人,都一定是滿懷好奇吧?所以也誕生出了許多家喻戶曉的「明星」科學家。 一說起物理,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愛因斯坦。
  • 楊振寧:我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從中收穫一點「智慧」
    其實,他們的時代是有交集的,愛因斯坦1879年~1955年,楊振寧出生於1922年,這兩個偉大的物理學家曾見過一面。 而如今楊振寧,談起此事時,依舊會非常遺憾的說,自己沒有獲得任何智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都說了什麼?楊:我沒得到智慧
    自古有高適別董大、李白贈汪倫,等等,都是性格、能力、志趣等相同的人相互愛惜,交談甚歡,以致不忍離別,同是物理學家的兩位科學家大概也有惺惺相惜的情誼。 楊振寧和愛因斯坦,在1952年曾進行的一次近距離交談後,本可能暢談並深入交流,楊振寧先生回憶卻說這次交談沒有使他得到什麼智慧,這是什麼原因呢?
  • 楊振寧受邀與愛因斯坦交流,過程1.5小時,楊振寧:啥都沒學到
    楊振寧先生的研究宗旨非常超前,能夠為全世界做出勞績。美國優越的科研條件為楊振寧先生的研究提供了幫助。楊振寧先生後於2019年恢復中國國籍。他曾經說過:「父親臨終時都沒原諒我曾放棄中國。」那時,楊振寧還很年輕,從1949年到1955年與愛因斯坦一起工作。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楊振寧曾經與愛因斯坦獨自交流了1.5個小時。但是回想起那年的談話,楊振寧表示啥都沒學到,他坦率地說:「並沒有獲得什麼智慧,很遺憾。」
  •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的時間
    對於說楊振寧的成就大家應該是鮮為人知的,在偉大的科學家終於我們大部分都熟悉牛頓、愛因斯坦、霍金等,但是對於楊振寧卻顯得格外陌生,其實楊振寧的真正實力早已經超越了諾貝爾獎,楊振寧最大的貢獻是楊-米爾斯理論。楊-米爾斯理論太重要了,這是現代規範場論和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基礎。
  • 1949年,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面談1.5個小時,卻成沒得到一點智慧
    任何一個國家都會珍惜為這個國家所付出的科學人才,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值得尊重。  世界上的科學家數不勝數,其中愛因斯坦曾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名字響徹全球,是不可多得的物理天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量子論。
  • 楊振寧:我跟愛因斯坦聊了1.5小時,但沒有從中獲得一點「智慧」
    愛因斯坦曾被人稱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在他的一生中創造的發明數不勝數,其中最為人知的莫過於量子論—這篇論文的發表對之後世界科技的發展產生了莫大的影響。他也曾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這一生功績赫赫,在物理學上能夠與之匹敵的人少之甚少。不過,我國的科學家也數不勝數,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楊振寧,他也曾經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在物理學方面的貢獻不容忽視。
  • 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個小時,為何說沒有獲得「智慧」?
    雖然還是比不上愛因斯坦、玻爾等科學界泰鬥。但楊振寧曾言,他跟愛因斯坦見面交流的一個半鐘頭,是他人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很多人都能以見他一面為榮,更別說能夠見面交談一個半小時,那楊振寧先生到底是因何出此言呢?
  • 楊振寧:我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流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時刻
    文/行走天涯楊振寧:我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流1.5小時,但卻是我人生最後悔時刻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曾經兩次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甚至這位華人科學家也榮獲過諾貝爾物理學獎,並有幸接到愛因斯坦的邀請,和愛因斯坦在辦公室中,長談了一個半小時。這樣的榮譽可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擁有的,然而這位華人科學家在晚年的時候,卻表示這一個半小時是他人生中最後悔的時刻,因為他什麼也沒有學到。這位科學家便是在1957年,因為和李政道先生共同發現的楊米爾斯理論,從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了。
  • 楊振寧:我和愛因斯坦交談1.5個小時,卻並沒有從中獲得有用的內容
    他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愛因斯坦是他最尊重的老師,是自己在物理學研究上的榜樣,為此他經常會去聽愛因斯坦的成果發布會,在這期間也曾有過短暫的交流。但是讓人遺憾的是,兩人始終沒有過單獨的合影,在愛因斯坦去世的那天,楊振寧在出席葬禮的時候失聲痛哭,他表示:「我永遠失去了我在物理研究這條路上的榜樣和同行人。」回想起最後一次和愛因斯坦的會面,自己糟糕的表現更是讓楊振寧介懷不已。
  • 楊振寧:跟愛因斯坦交流了1.5小時,卻沒從中獲得有智慧的東西
    但是他卻聲稱自己和愛因斯坦交談的一個半小時,卻沒有從中獲得什麼有智慧的東西,這個人就是楊振寧,而他這句話讓旁人聽來也顯得有點狂,然而真是這樣嗎?也正是因為這樣,鮑爾獎(美國最大的科學獎)在為楊振寧頒獎時對他讚不絕口,一下就把他推到了和愛因斯坦一般的高度。
  • 楊振寧坦言:我和愛因斯坦曾交談90分鐘,但沒從中汲取到「智慧」
    我們在上高中時,會在課本上學習到「相對論」,而「相對論」的提出者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曾如此解釋:「把你的手放在滾熱的爐子上一分鐘,感覺起來像一小時;坐在一個漂亮姑娘身邊整整一小時,感覺起來像一分鐘。這就是相對論。」
  • 楊振寧感慨: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一個半小時,卻沒有獲得「智慧」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一個群體,尤其是物理學家們,他們說研究的是這個世界的開端和形成,以及宇宙的規律。對於這些基本的科學問題,想必就算平常不怎麼關心科學的人,都一定是滿懷好奇吧?所以也誕生出了許多家喻戶曉的「明星」科學家,比如說愛因斯坦、霍金、楊振寧等人。
  • 楊振寧曾言:我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小時,是我人生中最後悔的
    人人都為認識他,成為他的朋友和感到榮譽,但楊振寧晚年的時候卻透露,自己一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就是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個小時,稱自己什麼也沒學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而事實確實不一般,並且還是愛因斯坦讓自己的助手主動邀請楊振寧以及李政道一同來自己的辦公室暢談。當得知愛因斯坦的邀約,楊振寧和李政道都非常激動。畢竟彼時的兩人還只是普通的大學生,而愛因斯坦早已是世界名人了。在此之前,楊振寧為了見愛因斯坦一面,只能去聽他的講座,讓楊振寧都不敢想像,自己人生中可以和偶像近距離接觸。
  • 楊振寧曾言:我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小時,是我人生中最後悔時間
    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深受全球人敬佩愛戴。若不是愛因斯坦早已去世多年,將會有無數人渴望去見愛因斯坦一面,若是有幸和他交流一二,餘生都倍感榮幸。愛因斯坦是人類文明發展最大的財富之一。人人都為認識他,成為他的朋友和感到榮譽,但楊振寧晚年的時候卻透露,自己一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就是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個小時,稱自己什麼也沒學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既然兩人交流上1.5個小時,就不是點頭之交了。而事實確實不一般,並且還是愛因斯坦讓自己的助手主動邀請楊振寧以及李政道一同來自己的辦公室暢談。當得知愛因斯坦的邀約,楊振寧和李政道都非常激動。
  • 楊振寧:當年我有幸和愛因斯坦聊了1.5小時,可惜沒獲得任何智慧
    後世不少物理學家都將其視為偶像,希望將來的成就能超過這位偉人。而我國當代的物理學泰鬥楊振寧也是其中一員,同時,他也是華人物理學家中最有資格談論,或是最接近愛因斯坦的一個。 也許有人會質疑楊振寧是否能和愛因斯坦平起平坐。兩人都拿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榮譽上完全等同。不過,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的最大貢獻,還不是獲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衡定理。
  • 楊振寧感慨:和愛因斯坦交流1.5個小時,是一生中最遺憾的事情
    而能夠與愛因斯坦交流可謂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幸事,而我國唯一獲得此般殊榮的只有同為赫赫有名的科學家的楊振寧,他曾與愛因斯坦交流了整整1.5個小時,然而事後卻聲稱自己很遺憾,什麼也沒有學到。
  • 楊振寧寫完《點單環》理論,之後和愛因斯坦交談,卻沒獲得任何智慧
    在當時的研究下,就已經提出了宇宙中存在的四種基本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引力和電磁力。其中著名科學家麥克斯韋的研究預言並解釋了電磁力,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則主要側重於引力。
  • 楊振寧直言: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談過一個半小時,最終卻一無所獲
    逃難途中不忘學業,輾轉到了昆明後在當地的中學讀高二,參加統一招生考試被西南聯大錄取,遵循父親的教誨報考化學系,之後又改為物理系。之所以改為物理系,是因為楊振寧從小崇拜愛因斯坦。立志要成為和愛因斯坦一樣偉大的物理學家。所以楊振寧在西南聯大畢業後,申請了赴美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