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
現在一提起愛因斯坦,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擁有著雙國籍的諾貝獎物理學獲得者,偉大的物理學家,發表了"相對論"、"能量守恆定律"、"光電效應"等等,為世界物理、科技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是無數普通人,甚至是很多物理學家的"偶像"。
就連楊振寧也不例外,深深崇拜著這位比他大了43歲的前輩。不過楊振寧現如今也是被不少人敬佩,他同樣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物理學界一顆閃亮的星星。而這樣年齡相差甚大的兩人,卻在幾十年前有過長達1.5小時的交流。
在1879年的3月份某一天,接連幾天的毛毛細雨卻在今天放晴,也是在這一天,日後轟動整個學界的愛因斯坦在德國烏爾姆市出生了。幼時的愛因斯坦十分沉默,並不像其他孩子那般調皮搗蛋,經常一個人在花園裡,看"螞蟻搬家"。
愛因斯坦
這樣的孩子自然很容易受到冷落,幼兒園的孩子們都不怎麼和愛因斯坦玩,這讓他的父母十分擔憂,害怕對他的心理成長,會有什麼損害。然而他們顯然是多慮了,年幼的愛因斯坦並不把這些當一回事,比起和其他孩子們一起玩什麼"木頭人","打水槍"的遊戲。
愛因斯坦還是更喜歡擺弄一些機械玩具,或者看各種書。而在他四、五歲的時候,不幸生了一場大病,只能躺在床上休養。他的父親怕他無聊,就送了他一個羅盤——指南針。愛因斯坦用小手撥弄著指針,卻驚訝地發現它一直指著固定的方向。
對此,愛因斯坦十分好奇,他覺得這裡面一定存在著什麼"大秘密",他不斷追問父親和叔叔,這是什麼原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的心裡有點開始對物理感興趣了。他在9歲的時候,進入了路易波爾德高級中學,他其他成績一般,但是數學成績很好。
愛因斯坦
隨著對數學學習程度的加深,愛因斯坦越來越喜歡數學,等到1891年,才只有12歲的愛因斯坦開始自學"歐幾裡德幾何",而在學習過程中,天賦異稟的他居然開始懷疑起歐幾裡德的假定。1894年,愛因斯坦一家人移居到了義大利。
1895年,16歲的愛因斯坦自學完了讓眾多大學生,都覺得十分頭疼的"微積分"後,參加了瑞士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遺憾的是沒有成功。而這件事並沒有打擊到愛因斯坦,反而讓他思考起了經典理論的內在矛盾。次年,愛因斯坦再次嘗試,結果成功被瑞士理工學院錄取。
上了大學後的愛因斯坦將自己的精力,全部都投入到了物理實驗中,並先後發表了幾篇論文。他的名字開始在物理學界,嶄露頭角,而他徹底在世界上引起轟動的是1905年,他發表了"量子論",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這一年更是被稱為了"愛因斯坦奇蹟年"。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在後幾年發表的各種論點,都在物理學家激起了水花,越來越多的學家開始崇拜他。而徹底將愛因斯坦送上"神壇"的是,在1921年,已經42歲的他憑藉著"光電效應"的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這項研究為物理、科技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22年,愛因斯坦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大放光彩之時。中國安徽合肥市的一對父母,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楊振寧。而此時正在父母懷中咿呀學語的他,並不清楚自己將會在20多年後,會與遠在幾萬公裡外的"大神",相談甚久。
楊振寧的母親非常在意對孩子的教育,所以從楊振寧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認識漢字,和學習算數。而楊振寧也很聰明,短短1年的時間就認識了3千多字,50以內的加減法完全能回答正確。之後上了小學、初中,學習也非常出色。
楊振寧
1938年,才讀高二的楊振寧更是直接挑戰了統考,最終以十分優異的成績被西南聯大錄取,上了大學後的他,對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大量查閱有關物理的書籍,論文。也就是在這時候,他看到了愛因斯坦的論文,得到了非常大的啟發,並對愛因斯坦產生了崇拜之情。
楊振寧從西南聯大畢業後,又毫不猶豫地報考了本校的物理學部的研究生,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他還不斷地嘗試驗證國外物理學家,發表的那些觀點、論文。
其中實驗最多次的就是愛因斯坦提過的那些理論,每嘗試一次,他對愛因斯坦的崇拜就又加深一點,已然是個"小迷弟"了,不過在當時,愛因斯坦確實是很多人的"偶像"。
1945年,楊振寧研究生畢業後,就拿著獎學金去了美國的芝加哥大學深造,在導師的建議下,開始學習哲學。三年後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次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和李政道一起合作,兩人共同探討,進步,一同發表了許多關於物理的文章。
楊振寧
命運之輪就這樣悄然轉動,此時的愛因斯坦恰巧在美國進行學術交流,對這兩位年紀輕輕卻造詣頗高的研究員,也有所耳聞。而楊振寧和李政道曾經發表過,一篇關於"統計力學"的文章,引起了愛因斯坦的興趣,於是他邀請了兩人,來自己的辦公室進行一番交流。
收到邀請的兩人當即愣在了原地,楊振寧捏了捏自己的大腿,有點疼,這是真的!他欣喜若狂,李政道更是反覆向傳話人確認,生怕是自己聽錯了。前來傳話的老師含笑地看著兩人,"你們沒聽錯,確實是愛因斯坦先生想邀請你們,一起聊聊天。"
"太棒了!"楊振寧和李政道開心地抱到了一起,忽然楊振寧想到了什麼,立刻放開了李政道,對老師有些不好意思道:"麻煩您等我們一下,我們換個衣服就去。"李政道這才發現兩人的衣服,都是皺巴巴的,就這樣去見愛因斯坦先生,顯然是對他的不尊重。
楊振寧
半個小時後,整裝待發的兩人齊刷刷地站在門口。此時他們的興奮激動的心情,已經稍稍平復,卻還是有點緊張。但能和愛因斯坦先生進行交流,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們必須牢牢把握,好好表現。
隨著房門被一點點打開,愛因斯坦的模樣逐漸展現在兩人的面前。楊振寧深吸了一口氣,看著面前已經年過半百的愛因斯坦,率先打了招呼,李政道緊跟其後。此時的愛因斯坦沒有了年輕時的鋒芒畢露,帶給楊振寧的第一印象是平靜沉穩。
然而隨著越來越深入的交流,楊振寧卻發現愛因斯坦更像一位"老頑童",會有許多新奇的想法,偶爾也會開開玩笑。大多時候,都是愛因斯坦在侃侃而談,楊振寧和李政道靜靜聆聽,偶爾會點頭回應。愛因斯坦從"統計力學"聊到"力學模型",又聊到了"光學效應",看著他的表情顯然十分愉快,直到1.5小時後,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才意猶未盡地放兩人回去,然而等楊振寧事後想起這事時,卻無奈搖了搖頭,稱自己什麼也沒學到。因為當時自己太緊張了,再加上愛因斯坦是德國人,有時一激動就會說成德語,那些高深的術語加上不熟悉的語言,楊振寧自然聽得雲裡霧裡。
最關鍵的是,楊振寧太緊張了,緊張到大多時候只能點頭,或者"嗯嗯"、"對,是這樣"。仔細一想,這種情況就像你去參加偶像的見面會,你和偶像面對面站著,自然會十分緊張了。也不怪,楊振寧會感慨自己什麼都沒學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