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深受全球人敬佩愛戴。若不是愛因斯坦早已去世多年,將會有無數人渴望去見愛因斯坦一面,若是有幸和他交流一二,餘生都倍感榮幸。愛因斯坦是人類文明發展最大的財富之一。人人都為認識他,成為他的朋友和感到榮譽,但楊振寧晚年的時候卻透露,自己一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就是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個小時,稱自己什麼也沒學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既然兩人交流上1.5個小時,就不是點頭之交了。而事實確實不一般,並且還是愛因斯坦讓自己的助手主動邀請楊振寧以及李政道一同來自己的辦公室暢談。當得知愛因斯坦的邀約,楊振寧和李政道都非常激動。畢竟彼時的兩人還只是普通的大學生,而愛因斯坦早已是世界名人了。在此之前,楊振寧為了見愛因斯坦一面,只能去聽他的講座,讓楊振寧都不敢想像,自己人生中可以和偶像近距離接觸。
只是可惜的是,全程幾乎都是愛因斯坦在提問,而自己由於過度緊張都不知道愛因斯坦說了些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回答了什麼。再加上愛因斯坦是德國人,對英語不熟悉,而楊振寧又聽不懂德語。哪怕有翻譯在旁邊,楊振寧也沒在和愛因斯坦的近距離交流中獲得什麼,甚至就像個愣頭青一般,等愛因斯坦都離開了,才知道交談結束了。
此後,楊振寧再沒機會和愛因斯坦交流一次了。哪怕1957年楊振寧和李政道憑藉宇稱不守恆定律獲得諾貝爾獎項,並在粒子物理學和統計力學也做出了諸多貢獻。擔當得上繼愛因斯坦去世之後,又一物理學大佬,世人只以為霍金接替了愛因斯坦的位置,但其實二人研究的領域不同,真正接棒了愛因斯坦生前研究的領域的是楊振寧。否則,愛因斯坦也不會對兩個年輕人表示出欣賞和友好了。哪怕那時他地位尊貴,也沒有趾高氣昂。
天才科學家們都是心心相惜的,楊振寧有那樣的一番經歷自然驚喜,可是他不僅沒從愛因斯坦那裡獲得任何幫助,就連一張合影也沒留下,難怪後悔萬分了,若是我們的人生中能有幸和這樣的一位世界偉人接觸,卻又擦肩而過。可能也會和楊振寧一樣,終生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