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都說了什麼?楊:我沒得到智慧

2020-12-05 騰訊網

「惺惺相惜」原是出自元代《西廂記》,「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自古有高適別董大、李白贈汪倫,等等,都是性格、能力、志趣等相同的人相互愛惜,交談甚歡,以致不忍離別,同是物理學家的兩位科學家大概也有惺惺相惜的情誼。

楊振寧和愛因斯坦,在1952年曾進行的一次近距離交談後,本可能暢談並深入交流,楊振寧先生回憶卻說這次交談沒有使他得到什麼智慧,這是什麼原因呢?楊振寧,美國華裔,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等多個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

愛因斯坦,相對論、光電效應、能量守恆等理論的創立者,是全球公認的繼中世紀牛頓、伽利略之後世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2000年,世紀之交,全球著名科技期刊《自然》評選了過去的千年中對人類社會影響最大的二十位物理學家,其中楊振寧就在其中,與歷史上大家熟知的諸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同臺。

並且值得一提的是,楊振寧是榜單中唯一一位尚在世的物理學家,足見其在現代社會影響之大成就之高。有人曾經打了這樣的比喻:在整個物理學領域上,阿基米德挑起了開端,挖鑿了山洞,伽利略想蓋座房子因此又掘了坑,牛頓在這個坑裡打好了地基,奠定了基礎,也就是經典物理學,在之後的幾百年裡一座看起來不錯的房子建成,結果麥克斯韋預言天氣不好,果然兩道閃電劈下,房子塌了。

愛因斯坦來了,用「狹義相對論」蓋了一幢樓,但這座房子只是毛坯房,之後的科學家如霍金等在這棟房子裡完善裝修,霍金的成果大致是裝修完成了一堵牆,而楊振寧一生所達到的成果是在這棟房子裡打了一個電梯井,用標準模型連通貫穿了這棟樓。這個比喻可以形象地看到霍金和楊振寧在愛因斯坦這座蓋好的「房子」——相對論物理中做出的成果,因此,《自然》雜誌的榜單中有楊振寧,而霍金沒有入選也是不難理解了。

不過,即使楊振寧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愛因斯坦作為前輩大家,楊振寧對他也是不無尊敬和崇拜。1949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工作,愛因斯坦自1933年因受該研究院邀請而定居美國。1952年,愛因斯坦關注到了楊振寧和李政道發表的兩篇關於相變的論文頗有成果,而他本人也有心留意這一領域,因此邀請了二人到辦公室進行交談。

這場交談大約進行了90分鐘,楊振寧先生後來回憶卻說,其實沒有學到什麼成果。愛因斯坦是他的偶像,在年輕時被偶像邀請去聊天,內心激動萬分,根本沒有思緒去聽愛因斯坦講了什麼。

另外,愛因斯坦當時已經年邁,交談過程中英文與德文混雜,楊振寧很難明白他想表達的意思。這次交談是楊振寧年輕時與偶像的見面,儘管他回憶當時並沒有得到許多智慧,但依然是楊振寧難忘的一次與這樣一位偉人近距離接觸的經歷。

相關焦點

  •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從中獲得任何「智慧」
    愛因斯坦就算沒得過諾貝爾獎也絲毫無損他的偉大,但是諾貝爾獎因為頒發給愛因斯坦而增加了自己的權威性。愛因斯坦在1905年(科學史上稱之為奇蹟年)發表的5篇論文,篇篇都是諾貝爾獎級的成果。而當年他只有26歲。
  •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的時間
    對於說楊振寧的成就大家應該是鮮為人知的,在偉大的科學家終於我們大部分都熟悉牛頓、愛因斯坦、霍金等,但是對於楊振寧卻顯得格外陌生,其實楊振寧的真正實力早已經超越了諾貝爾獎,楊振寧最大的貢獻是楊-米爾斯理論。楊-米爾斯理論太重要了,這是現代規範場論和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基礎。
  • 楊振寧:我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從中收穫一點「智慧」
    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個永恆的謎——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紀元。這樣偉大的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崇拜者,他擁有遠超常人的智慧,在科學領域,能夠和他交流論道,那都已經幸福又幸運的事情。
  • 1949年,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面談1.5個小時,卻成沒得到一點智慧
    任何一個國家都會珍惜為這個國家所付出的科學人才,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值得尊重。  世界上的科學家數不勝數,其中愛因斯坦曾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名字響徹全球,是不可多得的物理天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量子論。
  • 楊振寧坦言:我和愛因斯坦曾交談90分鐘,但沒從中汲取到「智慧」
    我們在上高中時,會在課本上學習到「相對論」,而「相對論」的提出者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曾如此解釋:「把你的手放在滾熱的爐子上一分鐘,感覺起來像一小時;坐在一個漂亮姑娘身邊整整一小時,感覺起來像一分鐘。這就是相對論。」
  • 楊振寧:我和愛因斯坦交談1.5個小時,卻並沒有從中獲得有用的內容
    他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愛因斯坦是他最尊重的老師,是自己在物理學研究上的榜樣,為此他經常會去聽愛因斯坦的成果發布會,在這期間也曾有過短暫的交流。但是讓人遺憾的是,兩人始終沒有過單獨的合影,在愛因斯坦去世的那天,楊振寧在出席葬禮的時候失聲痛哭,他表示:「我永遠失去了我在物理研究這條路上的榜樣和同行人。」回想起最後一次和愛因斯坦的會面,自己糟糕的表現更是讓楊振寧介懷不已。
  • 楊振寧:我跟愛因斯坦聊了1.5小時,但沒有從中獲得一點「智慧」
    愛因斯坦曾被人稱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在他的一生中創造的發明數不勝數,其中最為人知的莫過於量子論—這篇論文的發表對之後世界科技的發展產生了莫大的影響。他也曾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這一生功績赫赫,在物理學上能夠與之匹敵的人少之甚少。不過,我國的科學家也數不勝數,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楊振寧,他也曾經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在物理學方面的貢獻不容忽視。
  • 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個小時,為何說沒有獲得「智慧」?
    很多人對於楊振寧存在很多貶義,大多都是源自他晚年回國,爺孫戀等等。但拋開這一切,不得不承認,楊振寧先生的水平是真的牛,在當今世界上,他在物理學界排進前五是妥妥的。雖然還是比不上愛因斯坦、玻爾等科學界泰鬥。但楊振寧曾言,他跟愛因斯坦見面交流的一個半鐘頭,是他人生中最後悔的時間!
  • 楊振寧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什麼都沒學到,他們到底聊的啥
    因此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更被美國的《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的「世紀偉人」,他就是愛因斯坦。 世界上有許多人崇拜著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這其中就包括著楊振寧,一位同樣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物理界新星。可就是這位物理界新星卻能被愛因斯坦這位久負盛名且相差幾十歲的物理學家邀請進行了一次1.5個小時的談話。
  • 楊振寧:跟愛因斯坦交流了1.5小時,卻沒從中獲得有智慧的東西
    愛因斯坦,一位物理學界的宗師級人物,我們只能通過課本上他留下的一系列物理學知識點來瞻仰他的智慧。不過有位中國人曾有幸和這位科學巨佬見過一面。但是他卻聲稱自己和愛因斯坦交談的一個半小時,卻沒有從中獲得什麼有智慧的東西,這個人就是楊振寧,而他這句話讓旁人聽來也顯得有點狂,然而真是這樣嗎?
  • 楊振寧受邀與愛因斯坦交流,過程1.5小時,楊振寧:啥都沒學到
    人們常常在比較誰的貢獻更大,誰受了苦,誰真正值得尊敬之類,然而,難道不是都值得尊敬麼?殊途同歸,每個人都有自己造福人類的方式,有報效祖國的途徑。楊先生這些年一直在為提升中國科研水平、推動科研事業而努力。鄧稼先、楊振寧等先生們,都有自己的家國情懷,更重要的是,都通過自己的工作落到了實地。
  • 愛因斯坦請楊振寧一聚,兩人交談1.5小時,楊振寧:啥都沒學到
    就連楊振寧也不例外,深深崇拜著這位比他大了43歲的前輩。不過楊振寧現如今也是被不少人敬佩,他同樣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物理學界一顆閃亮的星星。而這樣年齡相差甚大的兩人,卻在幾十年前有過長達1.5小時的交流。
  • 楊振寧:我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流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時刻
    文/行走天涯楊振寧:我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流1.5小時,但卻是我人生最後悔時刻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曾經兩次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事實上,愛因斯坦對於科學領域的貢獻,以及太空領域的探索。完全不止會獲得2次諾貝爾物理學獎,據說愛因斯坦留下的手稿,都讓三位以上的科學家得到很大的啟發,最終榮獲一定的榮譽和獎項。這樣的一位科學家被無數人奉為心中的偶像,只可惜偶像距離當下人太過於遙遠。愛因斯坦早就已經成為了書本上的偉人。有幸能見得愛因斯坦的人寥寥無幾。不過這其中竟然包括了一位華人科學家。
  • 楊振寧:我沒從與愛因斯坦交談中獲得智慧,看了他的排名就明白了
    我們國家偉大的科學家很多,如楊振寧、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袁隆平、丁肇中、鄧稼先等,他們都在各自領域舉得偉大成就,做出偉大貢獻。但要論在國際上有影響力,代表我國「天才」的應該是楊振寧。楊振寧的偉大之處在於:建立楊-米爾斯規範場,奠定了整個粒子物理學發展的基本原理和方程;提出宇稱不守恆原理,開闢了物理學研究的新領域;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
  • 楊振寧:當年我有幸和愛因斯坦聊了1.5小時,可惜沒獲得任何智慧
    後世不少物理學家都將其視為偶像,希望將來的成就能超過這位偉人。而我國當代的物理學泰鬥楊振寧也是其中一員,同時,他也是華人物理學家中最有資格談論,或是最接近愛因斯坦的一個。 也許有人會質疑楊振寧是否能和愛因斯坦平起平坐。兩人都拿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榮譽上完全等同。不過,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的最大貢獻,還不是獲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衡定理。
  • 楊振寧感慨: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一個半小時,卻沒有獲得「智慧」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一個群體,尤其是物理學家們,他們說研究的是這個世界的開端和形成,以及宇宙的規律。對於這些基本的科學問題,想必就算平常不怎麼關心科學的人,都一定是滿懷好奇吧?所以也誕生出了許多家喻戶曉的「明星」科學家,比如說愛因斯坦、霍金、楊振寧等人。
  • 楊振寧曾言:我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小時,是我人生中最後悔的
    人人都為認識他,成為他的朋友和感到榮譽,但楊振寧晚年的時候卻透露,自己一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就是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個小時,稱自己什麼也沒學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而事實確實不一般,並且還是愛因斯坦讓自己的助手主動邀請楊振寧以及李政道一同來自己的辦公室暢談。當得知愛因斯坦的邀約,楊振寧和李政道都非常激動。畢竟彼時的兩人還只是普通的大學生,而愛因斯坦早已是世界名人了。在此之前,楊振寧為了見愛因斯坦一面,只能去聽他的講座,讓楊振寧都不敢想像,自己人生中可以和偶像近距離接觸。
  • 楊振寧曾言:我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小時,是我人生中最後悔時間
    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深受全球人敬佩愛戴。若不是愛因斯坦早已去世多年,將會有無數人渴望去見愛因斯坦一面,若是有幸和他交流一二,餘生都倍感榮幸。愛因斯坦是人類文明發展最大的財富之一。人人都為認識他,成為他的朋友和感到榮譽,但楊振寧晚年的時候卻透露,自己一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就是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個小時,稱自己什麼也沒學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既然兩人交流上1.5個小時,就不是點頭之交了。而事實確實不一般,並且還是愛因斯坦讓自己的助手主動邀請楊振寧以及李政道一同來自己的辦公室暢談。當得知愛因斯坦的邀約,楊振寧和李政道都非常激動。
  • 楊振寧寫完《點單環》理論,之後和愛因斯坦交談,卻沒獲得任何智慧
    楊振寧是我國著名科學家之一,算得上是一名天才,,同時他獲得過諾貝爾學獎,國內楊振寧是響噹噹的科學界,國外愛因斯坦在科學界受到很多人仰慕,1922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多項有意義的時代論文,刷新了眾人對愛因斯坦的看法,他提出了很多理論,讓人類對宇宙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他可謂是拉快了人類科技的進步。
  • 楊振寧直言:曾和愛因斯坦交談過一個半小時,卻是一生最後悔的事
    這次是在1952年,當時楊振寧與李政道合作,完成了「統計力學」的論文,得到了全世界物理學界的高度關注,愛因斯坦注意到了他們的論文,也非常感興趣,便請助手邀請楊振寧和李政道到他辦公室進行交流。很多想說的沒說,很多想問的也沒來得及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