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坦言:我和愛因斯坦曾交談90分鐘,但沒從中汲取到「智慧」

2021-01-10 騰訊網

我們在上高中時,會在課本上學習到「相對論」,而「相對論」的提出者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曾如此解釋:「把你的手放在滾熱的爐子上一分鐘,感覺起來像一小時;坐在一個漂亮姑娘身邊整整一小時,感覺起來像一分鐘。這就是相對論。」

雖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非常偉大,但當時很多人都無法接受,並且說:「全世界只有兩個半人懂相對論」,因此相對論並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不過愛因斯坦因為提出光子子假設,成功解釋了物理學家赫茲發現的光電效應,從而獲得了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一生發明和發現了許多東西,他也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

楊振寧是何人?也許不少人是從他的忘年戀中認識了他,不過楊振寧先生也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1957年,35歲的楊振寧與物理學家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因此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4年,楊振寧加入了美籍,7年後楊振寧回中國訪問,在當時中美關係稍微緊張的情況下,楊振寧成為海外華裔科學家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楊振寧在物理研究上也多次獲獎,如1980年獲得了拉姆福德獎 、1994年獲得了鮑爾獎 、1996年獲得了玻戈留玻夫獎 、1999年獲得了昂薩格獎 、2001年獲得了費薩爾國王國際獎 等等。

在獲得鮑爾獎時,鮑爾獎給予楊振寧的評價是:「(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如此重大的成就使得楊振寧排到了牛頓、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之列,並必將對未來產生可相提並論的影響。」

愛因斯塔是物理學上的一塊裡程碑,楊振寧對愛因斯坦也是十分崇敬,在美國留學時,只要愛因斯坦發表學術演講,楊振寧就會跑去聽,後來,愛因斯坦也注意到了楊振寧和李政道這兩位年輕新生,於是進行過過一次面對面的交流。

不過這次交談並沒有楊振寧想像中那麼順利,後來楊振寧回憶此事,坦言道:「我和愛因斯坦曾交談90分鐘,但沒從中汲取到『智慧』。」

為什麼呢?當時楊振寧近30歲,眼中都是對知識的渴望,想要明白更多,而愛因斯坦已經70來歲了,成就也已經非常大,心中自然就少了份強烈的追求,也正因為愛因斯坦年事已高,在講話時不經意的就會講出幾句德語。

當時楊振寧尚不懂德語,所以想要明白愛因斯坦話中的意思就有些費力,更何況楊振寧第一次受到自己敬仰的大師的邀請,並且有當面交流的機會,楊振寧內心也是想要表現得更好。

這些原因加在一起,楊振寧因此沒能如自己的所願,與愛因斯坦有更多的有關物理學術方面的交談,使得楊振寧覺得非常遺憾。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楊振寧放棄了美國國籍,恢復了中國公民的身份,2019年12月,楊振寧入選了「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

相關焦點

  • 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都說了什麼?楊:我沒得到智慧
    自古有高適別董大、李白贈汪倫,等等,都是性格、能力、志趣等相同的人相互愛惜,交談甚歡,以致不忍離別,同是物理學家的兩位科學家大概也有惺惺相惜的情誼。 楊振寧和愛因斯坦,在1952年曾進行的一次近距離交談後,本可能暢談並深入交流,楊振寧先生回憶卻說這次交談沒有使他得到什麼智慧,這是什麼原因呢?
  • 楊振寧感慨: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一個半小時,卻沒有獲得「智慧」
    楊振寧出生於1922年,當時愛因斯坦已經拿到諾貝爾獎,並已經相繼的發表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所以算起來是要比楊振寧大一輩的,但是楊振寧卻曾和愛因斯坦有過數次見面的機會,甚至曾在一起親密的交談。第一次的時候是在1949年,愛因斯坦開了一個「怎麼改動廣義相對論場方程」的講座,邀請了大約100人來聽,年僅27歲的楊振寧幸成為了其中的一員,他在這次演講中學到了很多。不僅是知識的內容,包括愛因斯坦的思維方式,也在演講中清晰的體現了出來,這對少年的楊振寧無疑是影響巨大的。
  •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從中獲得任何「智慧」
    一說起智商高,人們同樣也是首先想到的是愛因斯坦。《時代》雜誌在2000年的時候評選了100位世紀人物,每個人都是20世紀的頂尖人物。又從這100位偉人中選擇了一位上了年度雜誌的封面,這個人就是愛因斯坦。
  • 楊振寧:我沒從與愛因斯坦交談中獲得智慧,看了他的排名就明白了
    英國有位天才叫牛頓,德國有位天才叫愛因斯坦,中國的天才叫啥?楊振寧!艾薩克·牛頓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鍊金術士。主要成就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運動定律、與萊布尼茨共同發明微積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物理學家,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主要成就提出狹義相對論。
  •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的時間
    ,雖然說絕大部分國人是從楊振寧個人的婚姻中而熟悉他的,之後也在網上遭受了眾多的謾罵,但是我們想要說的是,每個人都有個人的生活我們無法決定他人的生活方式,我們不能夠因為和我們的觀念不相同決定一個人的價值。
  • 楊振寧寫完《點單環》理論,之後和愛因斯坦交談,卻沒獲得任何智慧
    在當時的研究下,就已經提出了宇宙中存在的四種基本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引力和電磁力。其中著名科學家麥克斯韋的研究預言並解釋了電磁力,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則主要側重於引力。
  • 楊振寧:我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從中收穫一點「智慧」
    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個永恆的謎——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紀元。這樣偉大的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崇拜者,他擁有遠超常人的智慧,在科學領域,能夠和他交流論道,那都已經幸福又幸運的事情。
  • 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個小時,為何說沒有獲得「智慧」?
    雖然還是比不上愛因斯坦、玻爾等科學界泰鬥。但楊振寧曾言,他跟愛因斯坦見面交流的一個半鐘頭,是他人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很多人都能以見他一面為榮,更別說能夠見面交談一個半小時,那楊振寧先生到底是因何出此言呢?
  • 楊振寧:跟愛因斯坦交流了1.5小時,卻沒從中獲得有智慧的東西
    愛因斯坦,一位物理學界的宗師級人物,我們只能通過課本上他留下的一系列物理學知識點來瞻仰他的智慧。不過有位中國人曾有幸和這位科學巨佬見過一面。但是他卻聲稱自己和愛因斯坦交談的一個半小時,卻沒有從中獲得什麼有智慧的東西,這個人就是楊振寧,而他這句話讓旁人聽來也顯得有點狂,然而真是這樣嗎?
  • 楊振寧:我和愛因斯坦交談1.5個小時,卻並沒有從中獲得有用的內容
    他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愛因斯坦是他最尊重的老師,是自己在物理學研究上的榜樣,為此他經常會去聽愛因斯坦的成果發布會,在這期間也曾有過短暫的交流。但是讓人遺憾的是,兩人始終沒有過單獨的合影,在愛因斯坦去世的那天,楊振寧在出席葬禮的時候失聲痛哭,他表示:「我永遠失去了我在物理研究這條路上的榜樣和同行人。」回想起最後一次和愛因斯坦的會面,自己糟糕的表現更是讓楊振寧介懷不已。
  • 楊振寧直言: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談過一個半小時,最終卻一無所獲
    引言楊振寧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曾經出現在世界雜誌《自然》評選的偉大的二十位物理學家名單中,並且是名單裡唯一在世的一位。這份名單也讓楊振寧覺得十分榮幸,能夠和自己的偶像同臺。剩下的十九位大多都不在同一個時代生活,所以我們見到的只有他們留下來的智慧的結晶。
  • 1949年,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面談1.5個小時,卻成沒得到一點智慧
    世界上的科學家數不勝數,其中愛因斯坦曾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名字響徹全球,是不可多得的物理天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量子論。  很多人都在想像,如果愛因斯坦和楊振寧相遇,會不會擦出更大的火花呢?  其實二人真的想見過。愛因斯坦一直都是楊振寧的崇拜者,二人有過一次長達1.5小時的交談。但具體談了什麼,沒有人知道。在之後的採訪中楊振寧說過這樣的話:「自己並沒有從中獲得「智慧」」。
  • 楊振寧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什麼都沒學到,他們到底聊的啥
    李政道和楊振寧在這個領域有一些很好的研究結果,愛因斯坦也注意到了,而相變也是他最喜愛的領域之一。 他對經典物理學的研究主要基於兩個方面:一是統計力學,其中包含相變理論;另一個是電磁學。他在這兩個方面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因此,楊振寧與李政道引起了愛因斯坦的注意。
  • 楊振寧直言:曾和愛因斯坦交談過一個半小時,卻是一生最後悔的事
    但楊振寧先生卻和自己並不是算是同一時代的愛因斯坦有過幾次交集,甚至還有過一次長達一個半小時的交談。這次是在1952年,當時楊振寧與李政道合作,完成了「統計力學」的論文,得到了全世界物理學界的高度關注,愛因斯坦注意到了他們的論文,也非常感興趣,便請助手邀請楊振寧和李政道到他辦公室進行交流。
  • 楊振寧:我跟愛因斯坦聊了1.5小時,但沒有從中獲得一點「智慧」
    愛因斯坦曾被人稱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在他的一生中創造的發明數不勝數,其中最為人知的莫過於量子論—這篇論文的發表對之後世界科技的發展產生了莫大的影響。他也曾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這一生功績赫赫,在物理學上能夠與之匹敵的人少之甚少。不過,我國的科學家也數不勝數,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楊振寧,他也曾經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在物理學方面的貢獻不容忽視。
  • 楊振寧:當年我有幸和愛因斯坦聊了1.5小時,可惜沒獲得任何智慧
    而我國當代的物理學泰鬥楊振寧也是其中一員,同時,他也是華人物理學家中最有資格談論,或是最接近愛因斯坦的一個。 也許有人會質疑楊振寧是否能和愛因斯坦平起平坐。兩人都拿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榮譽上完全等同。不過,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的最大貢獻,還不是獲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衡定理。
  • 楊振寧受邀與愛因斯坦交流,過程1.5小時,楊振寧:啥都沒學到
    楊振寧先生的研究宗旨非常超前,能夠為全世界做出勞績。美國優越的科研條件為楊振寧先生的研究提供了幫助。楊振寧先生後於2019年恢復中國國籍。他曾經說過:「父親臨終時都沒原諒我曾放棄中國。」那時,楊振寧還很年輕,從1949年到1955年與愛因斯坦一起工作。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楊振寧曾經與愛因斯坦獨自交流了1.5個小時。但是回想起那年的談話,楊振寧表示啥都沒學到,他坦率地說:「並沒有獲得什麼智慧,很遺憾。」
  • 楊振寧曾言:我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小時,是我人生中最後悔的
    人人都為認識他,成為他的朋友和感到榮譽,但楊振寧晚年的時候卻透露,自己一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就是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個小時,稱自己什麼也沒學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而事實確實不一般,並且還是愛因斯坦讓自己的助手主動邀請楊振寧以及李政道一同來自己的辦公室暢談。當得知愛因斯坦的邀約,楊振寧和李政道都非常激動。畢竟彼時的兩人還只是普通的大學生,而愛因斯坦早已是世界名人了。在此之前,楊振寧為了見愛因斯坦一面,只能去聽他的講座,讓楊振寧都不敢想像,自己人生中可以和偶像近距離接觸。
  • 楊振寧曾言:我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小時,是我人生中最後悔時間
    人人都為認識他,成為他的朋友和感到榮譽,但楊振寧晚年的時候卻透露,自己一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就是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個小時,稱自己什麼也沒學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既然兩人交流上1.5個小時,就不是點頭之交了。而事實確實不一般,並且還是愛因斯坦讓自己的助手主動邀請楊振寧以及李政道一同來自己的辦公室暢談。當得知愛因斯坦的邀約,楊振寧和李政道都非常激動。
  • 楊振寧:我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流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時刻
    文/行走天涯楊振寧:我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流1.5小時,但卻是我人生最後悔時刻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曾經兩次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事實上,愛因斯坦對於科學領域的貢獻,以及太空領域的探索。完全不止會獲得2次諾貝爾物理學獎,據說愛因斯坦留下的手稿,都讓三位以上的科學家得到很大的啟發,最終榮獲一定的榮譽和獎項。這樣的一位科學家被無數人奉為心中的偶像,只可惜偶像距離當下人太過於遙遠。愛因斯坦早就已經成為了書本上的偉人。有幸能見得愛因斯坦的人寥寥無幾。不過這其中竟然包括了一位華人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