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個小時,為何說沒有獲得「智慧」?

2020-11-06 莫紙硯

很多人對於楊振寧存在很多貶義,大多都是源自他晚年回國,爺孫戀等等。但拋開這一切,不得不承認,楊振寧先生的水平是真的牛,在當今世界上,他在物理學界排進前五是妥妥的。雖然還是比不上愛因斯坦、玻爾等科學界泰鬥。但楊振寧曾言,他跟愛因斯坦見面交流的一個半鐘頭,是他人生中最後悔的時間!

對於愛因斯坦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一直深受著全球科學愛好者的敬仰,若非過早去世,很多人都能以見他一面為榮,更別說能夠見面交談一個半小時,那楊振寧先生到底是因何出此言呢?

1952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合作完成了統計力學的論文,之後被全世界物理界所關注,站在科學界頂峰的愛因斯坦當時也注意到了這篇論文,於是便叫助手邀請楊振寧與李政道到辦公室進行交流,這是楊振寧第三次見到愛因斯坦,也是時間最久的一次。

前兩次都是異常激動,大有收穫,但這一次面對面的交談卻令他失望萬分。這次令楊振寧失望的原因在於愛因斯坦對於英語並不太熟悉,而楊振寧恰好又聽不懂德語,以至於整個會談和交流他都跟愣頭青一樣。

不過,在1966年,楊振寧曾擔任紐約州立大學愛因斯坦講座教授兼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

等愛因斯坦離開,才知道談話結束,而之後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1955年愛因斯坦去世,世人只知是霍金繼承了愛因斯坦的衣缽,但其實二人研究領域不同,楊振寧才是真正接棒愛因斯坦生前研究領域的物理學後浪。但可惜的是,兩人連一張合影都沒有。

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對於全世界的貢獻主要在於前期,後期他的研究方向已經完全變了,甚至開始否定自己推導出來的黑洞。

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大辯論上,愛因斯坦一句「上帝不擲骰子」徹底將他推向歧路的深淵。

相關焦點

  •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從中獲得任何「智慧」
    他出生於動蕩的民國時期(1922年),20歲便從當時號稱最強的西南聯大(北大、清華、南開戰時合立的學校)畢業,23歲赴美國芝加哥大學留學深造,35歲和李政道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共同斬獲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可以說,他的一生都在不斷書寫著奇蹟。
  • 楊振寧:我跟愛因斯坦聊了1.5小時,但沒有從中獲得一點「智慧」
    事實上,兩人確實見過面,他們甚至有過長達1.5小時的交談,不過沒有人知道具體內容是什麼。,「自己並沒有從中獲得「智慧」」。這句話讓世人百思不得其解,本以為如此出色的兩人若是相見,必定爆發一場「頭腦風暴」,會有一場思想上的交鋒,可是,什麼也沒有發生。那麼當年那場談話的內容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楊振寧會說自己並沒有獲得「智慧」?
  • 楊振寧:我和愛因斯坦交談1.5個小時,卻並沒有從中獲得有用的內容
    他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愛因斯坦是他最尊重的老師,是自己在物理學研究上的榜樣,為此他經常會去聽愛因斯坦的成果發布會,在這期間也曾有過短暫的交流。但是讓人遺憾的是,兩人始終沒有過單獨的合影,在愛因斯坦去世的那天,楊振寧在出席葬禮的時候失聲痛哭,他表示:「我永遠失去了我在物理研究這條路上的榜樣和同行人。」回想起最後一次和愛因斯坦的會面,自己糟糕的表現更是讓楊振寧介懷不已。
  • 楊振寧:我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從中收穫一點「智慧」
    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個永恆的謎——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紀元。這樣偉大的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崇拜者,他擁有遠超常人的智慧,在科學領域,能夠和他交流論道,那都已經幸福又幸運的事情。
  •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的時間
    對於說楊振寧的成就大家應該是鮮為人知的,在偉大的科學家終於我們大部分都熟悉牛頓、愛因斯坦、霍金等,但是對於楊振寧卻顯得格外陌生,其實楊振寧的真正實力早已經超越了諾貝爾獎,楊振寧最大的貢獻是楊-米爾斯理論。楊-米爾斯理論太重要了,這是現代規範場論和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基礎。
  • 1949年,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面談1.5個小時,卻成沒得到一點智慧
    世界上的科學家數不勝數,其中愛因斯坦曾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名字響徹全球,是不可多得的物理天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量子論。  很多人都在想像,如果愛因斯坦和楊振寧相遇,會不會擦出更大的火花呢?  其實二人真的想見過。愛因斯坦一直都是楊振寧的崇拜者,二人有過一次長達1.5小時的交談。但具體談了什麼,沒有人知道。在之後的採訪中楊振寧說過這樣的話:「自己並沒有從中獲得「智慧」」。
  • 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都說了什麼?楊:我沒得到智慧
    自古有高適別董大、李白贈汪倫,等等,都是性格、能力、志趣等相同的人相互愛惜,交談甚歡,以致不忍離別,同是物理學家的兩位科學家大概也有惺惺相惜的情誼。 楊振寧和愛因斯坦,在1952年曾進行的一次近距離交談後,本可能暢談並深入交流,楊振寧先生回憶卻說這次交談沒有使他得到什麼智慧,這是什麼原因呢?
  • 楊振寧感慨: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一個半小時,卻沒有獲得「智慧」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一個群體,尤其是物理學家們,他們說研究的是這個世界的開端和形成,以及宇宙的規律。對於這些基本的科學問題,想必就算平常不怎麼關心科學的人,都一定是滿懷好奇吧?所以也誕生出了許多家喻戶曉的「明星」科學家,比如說愛因斯坦、霍金、楊振寧等人。
  • 楊振寧:跟愛因斯坦交流了1.5小時,卻沒從中獲得有智慧的東西
    愛因斯坦,一位物理學界的宗師級人物,我們只能通過課本上他留下的一系列物理學知識點來瞻仰他的智慧。不過有位中國人曾有幸和這位科學巨佬見過一面。但是他卻聲稱自己和愛因斯坦交談的一個半小時,卻沒有從中獲得什麼有智慧的東西,這個人就是楊振寧,而他這句話讓旁人聽來也顯得有點狂,然而真是這樣嗎?
  • 楊振寧坦言:我和愛因斯坦曾交談90分鐘,但沒從中汲取到「智慧」
    我們在上高中時,會在課本上學習到「相對論」,而「相對論」的提出者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曾如此解釋:「把你的手放在滾熱的爐子上一分鐘,感覺起來像一小時;坐在一個漂亮姑娘身邊整整一小時,感覺起來像一分鐘。這就是相對論。」
  • 楊振寧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什麼都沒學到,他們到底聊的啥
    因此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更被美國的《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的「世紀偉人」,他就是愛因斯坦。 世界上有許多人崇拜著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這其中就包括著楊振寧,一位同樣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物理界新星。可就是這位物理界新星卻能被愛因斯坦這位久負盛名且相差幾十歲的物理學家邀請進行了一次1.5個小時的談話。
  • 楊振寧:我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流1.5小時,卻是我人生最後悔時刻
    文/行走天涯楊振寧:我曾有幸和愛因斯坦交流1.5小時,但卻是我人生最後悔時刻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曾經兩次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甚至這位華人科學家也榮獲過諾貝爾物理學獎,並有幸接到愛因斯坦的邀請,和愛因斯坦在辦公室中,長談了一個半小時。這樣的榮譽可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擁有的,然而這位華人科學家在晚年的時候,卻表示這一個半小時是他人生中最後悔的時刻,因為他什麼也沒有學到。這位科學家便是在1957年,因為和李政道先生共同發現的楊米爾斯理論,從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了。
  • 楊振寧:我沒從與愛因斯坦交談中獲得智慧,看了他的排名就明白了
    楊振寧使黃種人對現代科學的貢獻陡然而升。愛因斯坦的偉大不必多說,這是一個被所有人仰望的人物,而楊振寧雖然地位不及愛因斯坦卻也是物理學界的泰鬥,年僅35歲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一個裡程碑式的偉大科學家。
  • 愛因斯坦請楊振寧一聚,兩人交談1.5小時,楊振寧:啥都沒學到
    就連楊振寧也不例外,深深崇拜著這位比他大了43歲的前輩。不過楊振寧現如今也是被不少人敬佩,他同樣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物理學界一顆閃亮的星星。而這樣年齡相差甚大的兩人,卻在幾十年前有過長達1.5小時的交流。
  • 楊振寧:當年我有幸和愛因斯坦聊了1.5小時,可惜沒獲得任何智慧
    而我國當代的物理學泰鬥楊振寧也是其中一員,同時,他也是華人物理學家中最有資格談論,或是最接近愛因斯坦的一個。 也許有人會質疑楊振寧是否能和愛因斯坦平起平坐。兩人都拿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榮譽上完全等同。不過,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的最大貢獻,還不是獲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衡定理。
  • 楊振寧寫完《點單環》理論,之後和愛因斯坦交談,卻沒獲得任何智慧
    楊振寧是我國著名科學家之一,算得上是一名天才,,同時他獲得過諾貝爾學獎,國內楊振寧是響噹噹的科學界,國外愛因斯坦在科學界受到很多人仰慕,1922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多項有意義的時代論文,刷新了眾人對愛因斯坦的看法,他提出了很多理論,讓人類對宇宙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他可謂是拉快了人類科技的進步。
  • 楊振寧與愛因斯坦,曾進行一個半小時談話,為何卻說並未獲得智慧
    與愛因斯坦,二者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科學家,同時也可以說都是人類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最頂尖的科學家。在找到工作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03年,愛因斯坦結婚了,而1904年,他的第一個兒子出生了,家庭負擔陡然增加。對於一個專利局的三級技術鑑定員而言,拿著微薄的薪酬,還要應付著沉重的家庭負擔,如果是我們,可能已經焦頭爛額,無暇顧及其它了。值得注意的是,愛因斯坦的妻子因為沒有文憑的關係,從而無法找到工作,所以家庭負擔完全落在了愛因斯坦的頭上。
  • 楊振寧感慨:和愛因斯坦交流1.5個小時,是一生中最遺憾的事情
    提起愛因斯坦,眾人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位在全世界舉重若輕的科學家對於全世界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他甚至是人類之所以能夠取得這般成就的核心原因。
  • 楊振寧曾言:我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小時,是我人生中最後悔的
    人人都為認識他,成為他的朋友和感到榮譽,但楊振寧晚年的時候卻透露,自己一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就是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個小時,稱自己什麼也沒學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既然兩人交流上1.5個小時,就不是點頭之交了。
  • 楊振寧曾言:我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小時,是我人生中最後悔時間
    人人都為認識他,成為他的朋友和感到榮譽,但楊振寧晚年的時候卻透露,自己一生中最後悔的時間就是和愛因斯坦交流的1.5個小時,稱自己什麼也沒學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既然兩人交流上1.5個小時,就不是點頭之交了。而事實確實不一般,並且還是愛因斯坦讓自己的助手主動邀請楊振寧以及李政道一同來自己的辦公室暢談。當得知愛因斯坦的邀約,楊振寧和李政道都非常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