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桕樹

2020-11-21 人民網

原標題:烏桕樹

奶奶空閒在家剪麥柴時,多次向我提起年輕時採烏桕的情景。我瞧著她的臉龐,洋溢著光芒,嘴角不動抖動,很激動的樣子。那是屬於她們那代人的美好時光——西北風呼呼地吹,我還在老高的烏桕樹上採桕子,勁道十足,不怕冷。有時還叫上同年伴子(小夥伴)。採來的桕子叫我爸爸賣到街上,買回一些好吃東西,開心煞。嫁到這裡時,實行了人民公社,給公家採桕子。我搬個竹梯爬到烏桕樹上,看準一大串,用桕鉤用力一勾,桕子撲落撲落掉在地上,幾個娘娘拉(婦女)在底下撿,她們不敢爬上去,都說「金娥(我奶奶的名字)你膽子大來」。河西有兩棵烏桕樹,爬到高頭能望見硤石的寶塔。當時,桑樹地、河灘邊到處是烏桕樹,整個小隊有二百多棵,大部分是野生的,也有嫁接的。大的能採十幾斤。桕子要採一個多月,主要由婦女採,大家有說有笑,蠻開心。採好後放到篰裡,湊多了由男人們挑到屠甸、史橋賣鈔票。

我聽得多了,總覺得奶奶掛在嘴邊的「桕子」是種烏黑的顆粒,類似小時候的楝樹卵子,只是顏色不同。我只能想像,因為現在老家見不到一棵烏桕樹了。奶奶說,在她三十來歲時,由於平整土地,村裡的烏桕樹被挖掉了。桕子做什麼用?「做蠟燭用」,奶奶脫口而出。明白了。這烏桕樹和她們當時的生活緊密相聯,也平常得像田地裡的草一樣。我問奶奶:「桕子長啥顏色?」「白色」,奶奶說道,又提高噪音不忘來一句「你連烏桕樹都勿曉得。」我覺得委屈,我哪裡曉得烏桕樹啥樣,從小到大根本就沒見過呀。

我用手機一查, 網上烏桕樹的照片還真漂亮,高大濃密,滿樹的葉子紅得像火。古人有詩云:偶看桕樹梢頭白,疑是江海小著花。宋代林和清詩云:巾子峰頭烏桕樹,微霜未落已先紅。都是讚美烏桕樹的漂亮的。烏桕樹是一種有著1400多年栽培史的經濟樹種,是我國南方重要的工業油料樹種,又兼具觀賞價值。花期為4到8月,5月開細黃白花,一串串的,像狗尾巴草。深秋,晚稻成熟時,葉子由綠變紫變紅。葉落後,一串串木籽掛滿枝頭,比慄子稍大。木籽開始是青的,成熟後變黑色,11月中旬,外殼炸裂,露出白色、葡萄狀的籽實。種子外包一層白色假種皮,也就是桕蠟,可提制皮油,皮油用途很廣,是製造雪花膏、香皂、蠟燭等的重要工業原料,種子榨取的油叫桕油,可製造油墨,調製油漆塗料。葉可作為黑色染料。樹幹堅硬,紋理細緻,可製作家具車輛。根皮可治毒蛇咬傷。可以說,烏桕樹全身都是寶。而浙江是烏桕樹分布較多的省份,所以才有了江南農村婦女集體採烏桕子的勞動場面。

那麼美、那麼實用的樹種呀,現在在曾滿眼都是的老家,居然再也見不到一棵了,實在可惜。我突然想念烏桕樹,雖然它未曾與我謀面,但它已進入我的腦海了。循著它,我找到了祖輩的足跡,體會著他們的辛苦,也快樂著他們的快樂。祖輩的青春和快樂,是我們常常忽視的。因為在我們出生成長時,他們已步入中老年。誰會在一個滿頭銀髮、滿臉皺紋的老人身上,想像到他們的年輕臉龐和火熱激情的勞動歲月?要是烏桕樹還在,現在我們怕是都要端著手機拍個不停了,而淘氣的孩子也一定會爬上樹枝去採桕子了。這樣的農村風景,想想都美。農村的美,是那種農民在耕種田地、採摘果物過程中付出心血的過程和收穫成熟果實的結果,是那些屬於鄉村的水和樹與動物,是農民咧開嘴、皺起額頭的純樸的笑和倚著農具、兩三人的白談,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安靜不變的歲月。

烏桕樹,連同奶奶那代人的生活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有些歲月仿佛離我們的生活並不覺得遙遠,還仿如昨天一樣,但它真真實實地走過了,回不來了。不過,我們畢竟不用悲觀,因為時代總在進步,生活總在改善,新的東西總是在不斷代替舊的歲月,把我們推向更美好的未來。

(責編:張麗瑋、吳楠)

相關焦點

  • 魯迅的烏桕樹
    烏桕樹。第一次看到烏桕樹,是初中學《社戲》這篇課文的時候。在文中,我看到一段烏桕樹枝。「他如果罵,我們便要他歸還去年在岸邊拾去的一枝枯桕樹,而且當面叫他『八癩子』」,這句話,讓我十分好奇,烏桕樹,是什麼樹?很貴重嗎?為什麼一段樹枝也會被人拾走,失主還要念念不忘地追回?烏桕樹枝有什麼用?
  • 家鄉的烏桕樹
    去蘇州旅遊,在公園一角偶然發現了一棵烏桕樹,其形,虯枝盤曲;其勢,探空若龍。
  • 最憶故鄉烏桕樹
    故鄉是多山的丘陵地貌,生長在河邊,茶葉叢中的烏桕樹每逢深秋臨霜時節,染紅一片青山綠水,給偏僻的山鄉帶來一道亮麗風景。  歷代文人墨客對烏桕樹的紅葉多有讚揚。現代作家鬱達夫也對家鄉的烏桕樹情有獨鍾,他在《江南的冬景》中描述道:「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則紅葉落後,還有雪白的桕子著於枝頭,一點一叢,用照相機照將出來,可以亂梅花之真」。  故鄉的烏桕樹不是特意栽種的,而是隨意而生。自自然然地長在田邊地頭。雖說隨意而生,卻是村中的主要的經濟增長點。每當霜降一過,烏桕樹葉子落得精光,露出了雪白的烏桕籽,一簇簇,一叢叢的烏桕籽在冬日的暖陽格外耀眼注目。
  • 農村種植的烏桕樹有什麼用途?
    烏桕樹,也就是「木子樹」,它們身上蟲子最多,農村的小夥伴表示經常遭殃,不敢觸碰其葉子,甚至是不會靠近這種樹,老邪來說說它有什麼用途。烏桕樹又稱木子樹,當前栽培較多,在我們廣西農村,也是一眼便能捕獲入視野的樹,有時路過樹下會被上面的蟲子給「襲擊」,惹得一身癢。
  • 烏桕樹,我們明年再見!
    烏桕樹,我們明年再見! 烏桕樹的一身紅衣
  • 黃南15公分烏桕樹價格滑坡
    黃南15公分烏桕樹價格滑坡南京宜林苗圃場:早期主要以生產種植花木為主,隨著市場的日趨完善、社會的不斷進步,公司逐步從生產型轉為經營型,並開始承接各類花卉園林綠化工程設計、施工、裝飾裝修工程。公司以「誠實、重信、優質、高量」贏得了廣大客戶的厚愛。經過腳踏實地的不懈努力,並獲多項工程「質量優質企業」證書。
  • 去年秋天移植的烏桕樹,今年一直不發芽,怎麼回事兒?
    圖為乾枯死亡的烏桕樹通過在現場的觀察,以及挖開部分死亡烏桕樹的根系,基本上就可以判斷出了其死亡的大致原因,今天在這裡就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烏桕樹屬於秋季的觀葉樹種,落葉相對來說也比較晚,所以說在8月份移栽的時候枝葉肯定是十分茂盛的,如果在8月份進行移栽時枝葉沒有進行修剪的話,就會消耗大量樹木的養分。而施工方為了滿足甲方的要求,很顯然並沒有進行疏枝剪葉。
  • 農村有著毒性的烏桕樹,卻能夠帶著老百姓們走上致富道路
    烏桕樹一般都是在黃河的南邊的一些地方才能看得到,在這個區域裡面的農村都是經常可以看得到的,這個樹上面的很多地方都是有毒的,尤其是在果子成熟了的時候是會自動裂開的,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夠看到白色的果肉是露出來的,看上去是特別好吃的,但是如果吃上一口的話就會中毒。
  • 九資河的烏桕樹,從千年前走來,相約陌上花開時
    千年鳩茲國,百年烏桕樹,少年時光的你。閨蜜之間的雲淡風輕。這一刻,釋放自己。理想國裡的姿態。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水上紅葉,天地盡收湖心。中國甜柿之鄉,鏨字石。千年的烏桕樹啊,你有多少秘密告訴我?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天淨沙為你寫的吧?一年好景君需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 玄武門前的烏桕樹,帶著「江楓漁火」,依然是「烏桕葉紅秋可憐」
    如此,就不可錯過玄武門前的一路烏桕樹,就幾百米而已,日常的、街邊的、唾手可得的、窮曲虯結的風景,猝不及防地撞進眼裡、心裡的,才真正稱得上靈魂的邂逅,以及令人感動的相知。同樣的烏桕樹,只不過從屋門前長到了今日的城門前而已。這烏桕樹,在孤館的悽涼中、在朦朧的月色下、在夜半金柝的打更聲裡……愈發的光怪陸離、樹影慘澹。這就樣,羈旅之人因為思念親人而輾轉不寐,直到窗外漸白、雞鳴馬嘶,到底是徹夜不眠。
  • 藍天下紅豔別致的烏桕葉,十二月的烏桕樹美麗的鄉村景色
    隨著冬日越冷,烏桕樹的葉子也會慢慢掉落。藍天下紅豔別致的烏桕葉,十二月的烏桕樹美麗的鄉村景色。拍植物、拍農村、拍老屋、拍古建築古村鎮這些我們身邊親切的存在,生活中的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 歡迎關注、收藏、轉發、留下你的隻言片語。
  • 小區烏桕樹招來大量毛毛蟲 居民不敢隨意開門開窗
    圖/記者金林   紅網長沙7月8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黎棠 實習生 周珊珊)小區裡一棵烏桕樹上突然出現了大量的毛毛蟲,就連和樹挨得近的樓房的牆上、門上,甚至樓層較低的居民家裡都有。7月7日,記者來到長沙梓園路廖家灣紅旗區小區看到,爬了許多毛毛蟲的樹枝、樹幹已變得光禿禿的,葉子都被咬光了。雨花區園林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毛蟲增多和近日雨水較多有關係,園林部門將加大病蟲害防治,噴灑殺蟲藥劑。
  • 烏桕樹又紅啦~,一起去打卡「攝影師」于謙鏡頭下的世界最美廊橋……
    跟著謙嫂打卡廊橋文化園這裡的千年烏桕樹又紅了.林宗義/攝翁卿侖/攝初冬已至,北澗橋旁的千年烏桕樹也紅了枝頭,古橋紅葉將泰順冬天的柔情展現的淋漓盡致。除了廊橋旁的烏桕樹,廊橋文化園內還分別散落著多棵烏桕樹,大家前往的時候可以找尋一下哦~冬天打卡廊橋文化園可不能少了這一抹紅。
  • 烏桕樹有毒?社區為居民科普解惑
    與此同時,社區也從小區開發商處了解到,此次種植的烏桕樹是小區景觀規劃需要,並且都有相關的審批手續,邱女士的擔憂完全沒有必要。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後,邱女士表示自己總算放心了,但她還是希望對方能不要栽種此樹。負責協調此事的竹輝社區黨委書記楊建衛表示:「對於像邱女士這樣的警惕性是值得廣大居民學習的。
  • 青桐、楊柳、烏桕樹……原來,魯迅為他的小說都設計了氣質相配的樹木
    魯迅給他的小說都設計了氣質相配的樹木,如《藥》中的楊柳,《風波》中的烏桕樹,《鑄劍》中的杉樹林等。那"隱藏著夜氣的杉樹林"是眉間尺復仇出發的地方,亦是見證了奇特的復仇方式的地方。《風波》這篇僅有四千餘字的短篇小說,先後有六處寫到江南一種獨特的樹——烏桕樹,在推動情節的發展方面起著類似"監視器"的作用。小說《高老夫子》刻畫高老夫子時,使用了一個關鍵的道具:桑樹。
  • 金黃的落羽杉,火紅的烏桕樹……重慶這個地方的「水上彩林」美如3D...
    站在漢豐湖烏楊壩觀鳥臺,放眼望去,湛藍的湖面上,金黃的落羽杉,火紅的烏桕樹,鵝黃的家楊木,猶如穿上了五顏六色的迷彩服,整整齊齊地站立在水中央。
  • 美國偷偷引進中國的「烏桕樹」,拿回去種植後,如今發現不太對勁
    在18世紀的時候,美國偷偷引進中國的烏桕樹,拿回去種植後發現不一樣,結果變成這樣了。到底是怎樣的情況呢?原來烏桕到美國後,經過200年的時間,有一種當地的鳥兒喜歡吃烏桕的種子,並通過消化排出種子,或者攜帶傳播種子,導致泛濫成災,生長速度狂飆,幾乎成為一種入侵物種。美國人都要哭了,不懂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後果。
  • 溫家寶總理寄語中巴青年 栽下象徵友誼的烏桕樹
    他環視滿園蒼翠,深情地說:「40多年前,周恩來總理第一個在這裡植下了一棵象徵中巴友誼的烏桕樹。在中巴兩國人民的精心培育下,這棵樹已枝繁葉茂。它是中巴友誼歷久彌新的生動寫照。」  溫總理真誠地希望中巴兩國的深厚友情能夠像他剛剛栽種下的松樹一樣,無論經歷怎樣的暴風驟雨,都能永遠挺拔、青翠。
  • 普品也能玩出新花樣,紅勝丹楓的烏桕樹,製成盆景,美不輸楓!
    烏桕樹的分布極廣,其生長區域北可達黃河流域,南可至廣東、越南,往東則及於江浙、閩越之地,且多為人工栽培,秋、冬之際,烏桕葉由青轉紅、掉落,構成鄉間特殊的植物景觀,時值氣候轉涼之秋末,枯葉斜陽,尤易引發詩人淡淡的愁緒與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