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區烏桕樹招來大量毛毛蟲 居民不敢隨意開門開窗
圖/記者金林 紅網長沙7月8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黎棠 實習生 周珊珊)小區裡一棵烏桕樹上突然出現了大量的毛毛蟲,就連和樹挨得近的樓房的牆上、門上,甚至樓層較低的居民家裡都有。7月7日,記者來到長沙梓園路廖家灣紅旗區小區看到,爬了許多毛毛蟲的樹枝、樹幹已變得光禿禿的,葉子都被咬光了。雨花區園林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毛蟲增多和近日雨水較多有關係,園林部門將加大病蟲害防治,噴灑殺蟲藥劑。
-
寓教於樂 海綿城市科普小站走進社區
11月27日-29日,由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 「海綿城市科普小站」活動在南山區大衝城市花園開展。本次活動走進居民小區,通過海綿城市理念科普宣傳,讓小區居民了解海綿城市及其建設的必要性,感受到海綿城市帶來的生態效益、品質提升、民生改善等,並成為海綿城市建設的「支持者」、「參與者」和「傳播者」,共建綠色生態城市。
-
「北下關科學實驗室」推動社區科普 新方式服務居民生活
北下關街道立足金融科技專業服務創新示範區核心區定位,堅持黨建引領,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堅持集智攻關,打出「組合拳」,啟動「北下關科學實驗室科普『6+1』」活動,多層次、立體式、全方位開展社區科普,傳遞科學知識、探索科學未來、介紹科學前沿,進一步提高居民科學素養
-
烏桕樹
原標題:烏桕樹 奶奶空閒在家剪麥柴時,多次向我提起年輕時採烏桕的情景。我瞧著她的臉龐,洋溢著光芒,嘴角不動抖動,很激動的樣子。那是屬於她們那代人的美好時光——西北風呼呼地吹,我還在老高的烏桕樹上採桕子,勁道十足,不怕冷。有時還叫上同年伴子(小夥伴)。
-
魯迅的烏桕樹
烏桕樹。第一次看到烏桕樹,是初中學《社戲》這篇課文的時候。在文中,我看到一段烏桕樹枝。「他如果罵,我們便要他歸還去年在岸邊拾去的一枝枯桕樹,而且當面叫他『八癩子』」,這句話,讓我十分好奇,烏桕樹,是什麼樹?很貴重嗎?為什麼一段樹枝也會被人拾走,失主還要念念不忘地追回?烏桕樹枝有什麼用?
-
生命教育走進社區,居民體驗「從生到死」全過程
4月1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生命教育專題活動在天河區燕塘地鐵A出口步行街舉行,吸引了多位社區居民參與。從五感出發,深入感受「生死」意義據了解,為引導社區居民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殯葬新風、感受生命意義,由廣州市民政局、廣州市精神文明辦指導,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廣州市興華街道辦事處主辦,市殯管處協辦、天河區興華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廣州市白雲恆福社會工作服務社、廣州市天河區銀河小學、天河區興華街老年協會承辦的「感念一刻」興華志願墟大型活動掀起了對生命思考的熱潮。
-
【全國科普日】奇妙科技,精彩社區!各街道開展科普知識進社區活動
為提高全國科普日的知曉度,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營造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連日來,我區各街道開展豐富多彩的全國科普日宣傳活動
-
社區科普助力創新型國家建設
幾年來,中國科協以推動城鎮社區科普為抓手,全力提升全民科學素養,探索出一條科普助力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新路子。 2007年5月,濟南市綠園社區的一位居民從四樓跳下摔成重傷,後被診斷患有抑鬱症。家人痛心地說,身體有病可以吃藥,心理有病只靠吃藥可治不了! 事發後,街道黨工委決定,以綠園社區為試點,開展積極有效的心理健康科普活動。
-
家鄉的烏桕樹
去蘇州旅遊,在公園一角偶然發現了一棵烏桕樹,其形,虯枝盤曲;其勢,探空若龍。
-
羅店鎮落實2020年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項目
羅店鎮落實2020年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項目 2020-05-31 02: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寓教於樂 社區天文館科普有「絕活」
主題生日派對科普天文知識或許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天文夢,仰望星空,他們心中有許多個為什麼。為什麼星星不會掉下來?星星上住著誰?月亮有多大呢?……他們的疑問,在社區天文館會得到解答。據了解,暑期來臨後,錦城社區將於7月9日和8月15日在社區天文館開展「小小科普員」活動。鼓勵社區6歲以上的少年兒童來天文館進行參與式體驗,學習天文知識,培養講解能力和進取精神,同時把天文知識從孩子傳播到家庭。據悉,社區平時會在天文館內為社區青少年舉辦星座主題生日派對,寓教於樂。
-
農村有著毒性的烏桕樹,卻能夠帶著老百姓們走上致富道路
之所以說它獨特,那是因為這種果樹結出來的果實,還有它身上面的汁液都是有毒的,這個果樹的名字叫做烏桕,在這個名字的背後還是有著一些故事的,相傳是因為烏鴉特別的喜歡吃這種果實,所以才會有了這樣的名字。烏桕樹一般都是在黃河的南邊的一些地方才能看得到,在這個區域裡面的農村都是經常可以看得到的,這個樹上面的很多地方都是有毒的,尤其是在果子成熟了的時候是會自動裂開的,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夠看到白色的果肉是露出來的,看上去是特別好吃的,但是如果吃上一口的話就會中毒。
-
科普知識講座走進東安社區——科學素質提升工程進社區
科普知識講座走進東安社區——科學素質提升工程進社區 2020-11-19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健康教育惠居民 科普知識進社區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致遠 通訊員 張宇 董瑩為更好地保障轄區居民身心健康,進一步提高社區居民健康意識,普及健康知識,傳播健康理念。9月11日,惠濟區長興路街道省體社區聯合省安全健康教育中心開展了秋冬健康衛生科普宣傳活動。
-
贛縣區:科普進社區 知識入人心
「一切網絡兼職刷單都是詐騙、從中風險地區返回贛縣者請主動到社區居委會報備登記、有什麼疑問請與我們聯繫……」近日,在贛縣區贛新大道畜防一組小區門口,數位科普志願者正在向社區居民送上疫情防控、反詐宣傳材料並解疑答惑。
-
任城區阜橋街道小閘口社區開展氣象科普知識進社區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 通訊員 李莉 李淑華 記者 杜倩 濟寧報導夏季是自然災害多發的季節,防範夏季自然災害是政府和居民普遍關心的事。6月1日下午,濟寧任城區阜橋街道小閘口社區黨委聯合聯建單位濟寧市氣象局開展了「氣象科普知識進社區」活動。
-
最憶故鄉烏桕樹
故鄉是多山的丘陵地貌,生長在河邊,茶葉叢中的烏桕樹每逢深秋臨霜時節,染紅一片青山綠水,給偏僻的山鄉帶來一道亮麗風景。 歷代文人墨客對烏桕樹的紅葉多有讚揚。現代作家鬱達夫也對家鄉的烏桕樹情有獨鍾,他在《江南的冬景》中描述道:「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則紅葉落後,還有雪白的桕子著於枝頭,一點一叢,用照相機照將出來,可以亂梅花之真」。 故鄉的烏桕樹不是特意栽種的,而是隨意而生。自自然然地長在田邊地頭。雖說隨意而生,卻是村中的主要的經濟增長點。每當霜降一過,烏桕樹葉子落得精光,露出了雪白的烏桕籽,一簇簇,一叢叢的烏桕籽在冬日的暖陽格外耀眼注目。
-
珠山區新村街道昌虹社區開展關於5G科普知識宣傳
大江網/景德鎮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萬滕琳報導:為進一步推進5G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引導社區居民正確認識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環境影響,更好地將環境保護工作與移動通信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2020年11月17日,珠山區新村街道昌虹社區開展「5G電磁輻射科普宣傳」活動。
-
農村種植的烏桕樹有什麼用途?
烏桕樹,也就是「木子樹」,它們身上蟲子最多,農村的小夥伴表示經常遭殃,不敢觸碰其葉子,甚至是不會靠近這種樹,老邪來說說它有什麼用途。烏桕樹又稱木子樹,當前栽培較多,在我們廣西農村,也是一眼便能捕獲入視野的樹,有時路過樹下會被上面的蟲子給「襲擊」,惹得一身癢。
-
社區聯合熱心居民為樓道安裝梯燈 照亮居民回家路
社區聯合熱心居民為樓道安裝梯燈 照亮居民回家路 2020年11月16日14:22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劉琰 濟寧新聞網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