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於樂 社區天文館科普有「絕活」

2020-11-29 封面新聞

社區天文館舉辦主題生日派隊。

「這幾個才是北鬥七星……」7月3日下午,在武侯區簇橋街道錦城社區的天文館裡,一群孩子正在認真地討論著。在城市長大的孩子們,每天接觸各種電子產品,對大自然了解不多,更別說探索宇宙奧秘了。錦城社區的西南地區首個社區天文館——「錦悅星辰」就成了小朋友們感受星空、了解宇宙的場所,社區青少年來此可以了解天文知識,提升科學素養。

見識儀器模型

對話AI機器人

走進天文館,只見天文望遠鏡、渾天儀、地平儀、赤道經緯儀以及登月模型、十二星座圖等依次環繞陳列,現場放置的三臺天文望遠鏡分別為牛頓式反射天文望遠鏡、電子天文望遠鏡、折射天文望遠鏡。社區居民可以以低於市場價或是以兌現公益積分的方式租借這些天文儀器。

「小錦,我想看獅子座。」話音剛落,星座牆旁邊的電視屏幕上馬上出現了介紹獅子座的信息,孩子們在這裡可以與十二星座牆上的AI智慧機器人對話進行互動體驗。

抬頭仰望,八大行星沿著自己的軌道環繞太陽公轉,紅色系的火星、米色系的土星、藍色系的地球等豐富的色彩讓星空格外美

麗 ,遠日點、近日點等天文現象清 晰 明確。目前,「錦悅星辰」已與貴州「天眼」等建立起聯繫,居民們坐在天文館便可實時觀測到雲貴高原上浩瀚的星空了。

帶著7歲女兒正在天文館參觀的居民黃基英說:「我只要有空,差不多每周都會帶娃娃來這裡。女兒很喜歡社區的天文館,方便了我對娃娃的天文教育。另一方面,天文館很直觀,可視可觸給人的感覺也很『高大上』。」

主題生日派對

科普天文知識

或許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天文夢,仰望星空,他們心中有許多個為什麼。為什麼星星不會掉下來?星星上住著誰?月亮有多大呢?……他們的疑問,在社區天文館會得到解答。

據了解,暑期來臨後,錦城社區將於7月9日和8月15日在社區天文館開展「小小科普員」活動。鼓勵社區6歲以上的少年兒童來天文館進行參與式體驗,學習天文知識,培養講解能力和進取精神,同時把天文知識從孩子傳播到家庭。

據悉,社區平時會在天文館內為社區青少年舉辦星座主題生日派對,寓教於樂。不僅如此,社區一方面積極尋找資源,通過社區的天文愛好者為居民開展科普沙龍、科普講座等活動,以此為居民提供更多形式的天文科普活動。另一方面,社區正策劃開展天文館暑期公益課,如樂高課程,通過搭建月球車、火星車等方式,培養青少年動手能力,向他們普及天文知識,培養天文興趣。

據介紹,社區天文館是在深入走訪搜集居民意見、優化社區服務項目、打造特色公共空間時,參考居民需求打造的。因為錦城社區入住的「新市民」佔多數,不少父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城市裡也能看到鄉下才會看到的星空。對此,社區為彌補居民天文知識方面的缺失、增強居民對天文學的視覺感官體驗,通過多方的技術與資金支持,花費了好幾個月時間,終於在今年開創了西部首個社區天文館建設之先河,這無疑具有創新示範意義。

華西社區報記者 沈悅 實習生 莫綺雯 社區供圖

相關焦點

  • 寓教於樂 海綿城市科普小站走進社區
    11月27日-29日,由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 「海綿城市科普小站」活動在南山區大衝城市花園開展。本次活動走進居民小區,通過海綿城市理念科普宣傳,讓小區居民了解海綿城市及其建設的必要性,感受到海綿城市帶來的生態效益、品質提升、民生改善等,並成為海綿城市建設的「支持者」、「參與者」和「傳播者」,共建綠色生態城市。
  • 身在鬧市可觀測雲嶺星空 西南首個社區天文館將在蓉開館
    成都武侯區金履四路,有一個天文館。  形狀模擬宇宙空間站太空艙門的門上,除了天文館的名字「錦悅星辰」,下方還有一排小小的字:小星空相遇大宇宙。  錦城社區黨委書記李鑫將這種想法稱為「鄉愁」。這位自小生長在阿壩的社區書記,有一對雙胞胎兒子,在這裡他們也看不到川西北高原上的漫天繁星。  改變由此開始。4月中旬,「錦悅星辰」社區天文館將正式開館。屆時,這些棲居在城市的憶鄉者們,看星星的願望將會實現。
  • 北京天文館門票網上預約入口(公眾號門票預約通道)
    北京天文館是中國第一座天文館,分為A館(老館)和B館(新館)兩座。館內以精彩的劇場展示為主,遊客可以通過觀賞震撼刺激的高科技電影、觀測天文臺、參觀展覽等活動來了解宇宙的起源與發展,學習天文知識。天象廳是A館中最重要的館區,廳內有直徑23.5米的球幕穹頂,用先進儀器逼真還原地球上肉眼可見的9000顆左右的恆星,為觀眾帶來最真實的星空體驗。
  • 中國第一座天文館,可以觀看精彩的高科技電影,觀測天文臺!
    北京天文館是中國第一座天文館,分為A館(老館)和B館(新館)兩座。館內以精彩的劇場展示為主,遊客可以通過觀賞震撼刺激的高科技電影、觀測天文臺、參觀展覽等活動來了解宇宙的起源與發展,學習天文知識。天象廳是A館中最重要的館區,廳內有直徑23.5米的球幕穹頂,用先進儀器逼真還原地球上肉眼可見的9000顆左右的恆星,為觀眾帶來最真實的星空體驗。B館內有宇宙劇場、3D劇場、4D劇場共三個天文劇場,以及天文展廳、太陽觀測臺、大眾天文臺、天文教室等各類科普教育設施。
  • 成都首個社區天文館亮相武侯,還有星座party等著你哦~
    原來這裡是武侯區簇橋街道錦城社區的社區天文館「現在的娃娃哪裡看到過星星喲。不像我們小時候,一到夏天,浩瀚的夜空中繁星閃爍,美得像幅畫兒一樣。」居民劉大爺是個天文迷,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帶著孫子去科技館了解天文知識。
  • 想玩穿越嗎,就去北京天文館玩時空穿越!
    北京天文館北京天文館包含A、B兩館,共4個科普劇場。北京天文館B館於2004年底正式建成開放,內有宇宙劇場、4D劇場、3D劇場3個科普劇場,以及天文展廳、太陽觀測臺、大眾天文臺、天文教室等各類科普教育設施。
  • 北京博物行記:北京天文館
    北京天文館坐落於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8號,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0平方米,是我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也是亞洲大陸第一座大型天文館。『圖片版權所有,如欲轉載請先徵得同意』天文館館包含A、B兩館,A館是老館,裡面的天象廳是大陸最大的地平式天象廳,B館於2004年底正式建成開放,內有宇宙劇場、4D劇場、3D劇場3個科普劇場。
  • 河西區尖山街純潔裡社區開展「五愛」教育陣地之科普伴成長活動
    為豐富社區青少年課餘生活,培養孩子們動手能力,純潔裡社區於12月份開展五愛教育陣地相關少兒活動,活動圍繞「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社會主義」五個部分開展,主題為「科學伴成長--青少年科技實踐探究活動」。
  • 北京天文館周六開放夜場參觀
    北京天文館將有計劃地開放夜場參觀,自本周起至9月底,每周六延時開放至20時30分。觀眾可通過提前預約,到館欣賞《奇妙的星空》、《天上的宮殿》、《撞擊與生命》等多部精彩科普影片。科普劇場根據疫情防控要求,上座率上調至50%,最多可容納400餘名觀眾同時觀影。全新科普展覽「尋找另一個地球——從系外行星到地外文明」主題展覽也已開展。為配合北京消費季,北京天文館還連續推出了一系列文化科普活動和文創產品服務。
  • 碰碰狐PINKFONG寓教於樂的教育娛樂內容,兒童科普得到關注!
    一夜之間,各自媒體紛紛發布關於颱風的科普內容。同時,許多父母也紛紛表達,家裡「問題兒童」提出的問題,也常常令他們汗顏。例如:彩虹有多少種顏色,為什麼要保護海洋,為什麼恐龍會滅絕...其實,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很成熟的幼兒科普書籍,但是在傳統的載體裡,普遍缺乏趣味性。以至於很多家長都容易忽視對兒童科普知識的普及與引導。首先,科普知識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早期的合理引導和普及科普知識,可以使兒童從小培養良好的習慣以及愛護生態環境的意識,讓孩子做個文明環保的小朋友。
  • 「北下關科學實驗室」推動社區科普 新方式服務居民生活
    科普是智民強國之策,社區科普則是提高國民素質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一方面普通群眾對於基本科學常識的認識需求與日提高,但同時科普工作卻一直存在著各種實施的難題,怎樣去使科普工作適應普通群眾需求的任務愈加迫切。
  • 相約天文館,來一場「月球漫步」!
    本周六,「月球漫步」主題夜場活動如約而至,老規矩,先來看看本周活動內容都有哪些吧!科普講座主題:漫話月球主講人: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李昕地點:B館二層時間:19:00;20:004.觀眾通過北京天文館微信公眾號提前預定活動票。在「參觀指南-天文館購票」欄目,選擇購買活動票,選擇「天文館奇妙夜」。此次活動分組購票,不同組別觀看的科普節目不同,請仔細閱讀購票說明。2. 活動一人一票,兒童(含1.2米以下幼兒)、老人均須購票,票價100元/人,無優惠票價。實名購票,每人限購一張,請勿重複購買不同組別的活動票。3.
  • 在北京天文館,追星!
    讓我們走進北京天文館,走進通往燦爛星河的「黑洞」。展館簡介北京天文館坐落於北京市西城區,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0平方米。北京天文館開館典禮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館正式開館。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修建的一座大型科普場館,也是當時亞洲大陸第一座大型天文館。
  • 天文館周六延時開放,助力北京消費季
    北京天文館將有計劃地開放夜場參觀,自本周起至9月底每周六延時開放至20:30,促進首都夜間經濟繁榮發展,全面助力重啟北京消費季。北京天文館部分科普節目延時開放期間,觀眾通過提前預約,可來天文館欣賞《奇妙的星空》、《天上的宮殿》、《撞擊與生命》
  • 天文館 收藏日月星辰的地方
    「世界上可曾有這樣宏偉的劇場,它能把日月星辰包羅收藏?人間哪有這麼巨大的銀幕,它能輝映出宇宙的景象?」我國天文館事業的開創者、北京天文館的創始人之一李元先生曾經用詩一樣的語言讚美過天文館。這種20世紀初誕生於德國的科普場館,憑藉獨特魅力在全世界遍地開花。
  • 北京天文館每日參觀人數限額升至7200人,恢復開展科普活動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記者今天(9月27日)獲悉,從10月1日起,北京天文館將調整每日參觀限額至7200人,上午、下午各3600人。同時,逐步恢復開展科普活動,繼續實行分時入館、預約購票等限流措施。根據當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北京天文館決定自2020年10月1日起提升每日預約參觀人數。十一期間將恢復「天文小講堂」活動,同時有新活動「宇宙觀察員」「略說天文」與觀眾見面。科技輔導員也將逐步走進展廳,為觀眾提供免費講解。北京天文館開放時間為周三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館)。
  • 北京天文館迎60歲生日
    文中說,「1954年夏天,我國駐前民主德國使館向外貿部門反映,蔡司天象儀是一種科學普及教育儀器,德方對我國有貿易差額,建議購買天象儀作為外貿補償。」同年9月,中央文委決定籌建北京天文館,中科院決定從該院年度經費中調劑出200億元(即人民幣改革後的200萬元)用於籌建場館。自此,我國開始籌建亞洲大陸的第一座天文館。
  • 天文館奇妙夜,周六起連續開放
    」「行星」「望遠鏡和星空攝影」,圍繞四大主題,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即將陸續登場。夜場開放期間,天文館將開放天象廳、宇宙劇場、4D劇場、3D劇場四大科普劇場。觀眾可在劇場內欣賞《奔向月球》《撞擊與生命》《天上的宮殿》等多部精彩的天文科普影片,感受宇宙的浩瀚和太空的絢爛。
  • 昆明市盤龍區葵花社區微型昆蟲博物館開館
    原標題:盤龍區葵花社區微型昆蟲博物館開館 昨日,盤龍區聯盟街道葵花社區微型昆蟲博物館一開館,就迎來了轄區歐萊特幼兒園、金晨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昆蟲標本、動手組裝昆蟲模型,探索昆蟲世界的奧秘。
  • 「寓教於樂 以樂促學」 植物藝術標本手工課堂
    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日,為了豐富轄區孩子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芙蓉社區齊雲居委會黨總支、團支部、計生協、關工委、婦聯、民生辦等聯合合肥市蜀山區陽光公益服務中心於2019年5月25日開展「寓教於樂,以樂促學」--植物藝術標本手工課堂,向小朋友們科普生物標本,利用動植物自身的花紋和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