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區金履四路,有一個天文館。
形狀模擬宇宙空間站太空艙門的門上,除了天文館的名字「錦悅星辰」,下方還有一排小小的字:小星空相遇大宇宙。
手掌觸摸開關,炫光四射,艙門開啟,裡面是一個深藍色的世界,八大行星的運行模型、十二星座的觀測圖、天文望遠鏡、可實時觀測的雲嶺星空……
而天文館的由來,源於居民們的一個美麗願望。
金履四路附近生活著3萬多居民,絕大多數是外地人。在做社區問卷調查時,不少人詢問在城裡哪裡能讓孩子看到星空,像年少時他們在故鄉時那樣。
錦城社區黨委書記李鑫將這種想法稱為「鄉愁」。這位自小生長在阿壩的社區書記,有一對雙胞胎兒子,在這裡他們也看不到川西北高原上的漫天繁星。
改變由此開始。4月中旬,「錦悅星辰」社區天文館將正式開館。屆時,這些棲居在城市的憶鄉者們,看星星的願望將會實現。
小社區大宇宙 色彩豐富的星空格外美麗
李鑫不曾料到,籌備兩年的社區天文館,「被動」蹭了電影《流浪地球》的熱點。還未正式開館,已有不少人帶著孩子過來參觀。
一腳踏進這個社區天文館,百餘平方米的空間裡被不同層次的藍色包圍,給人置身於浩瀚宇宙的感覺。
進門右側,是三臺天文望遠鏡,一排定製的渾天儀、地平儀、赤道經緯儀等天文模型,可窺古人對於宇宙的探索歷程。左側的陳列櫃裡展出了登月模型、十二星座圖等。
抬頭仰望,八大行星沿著自己的軌道環繞著太陽公轉,紅色系的火星、米色系的土星、藍色的地球等豐富的色彩讓星空格外美麗。遠日點、近日點等天文現象清晰明確,讓人驚嘆。
錦城社區黨委副書記毛超介紹,這是西南地區首個社區天文館,天文館前後裝置的投影儀可播放天文紀錄片。針對轄區孩子比較多的現狀,還設置了兒童天文紀錄片,寓教於樂。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孩子們能知道紫金山天文臺、北京古觀象臺、人類登月成功、月亮變化的秘密……
科技範兒 身在都市可觀測雲嶺星空
「今年雙子座流星雨極大值將出現於12月14日20時30分」,在過去看到這樣的預告,「追星族」將扛起重達數十斤的天文望遠鏡,趕往戶外郊野見證這滿天璀璨。
而在這個小小的天文館裡也能看到。「錦悅星辰」公共空間目前已與中科院雲南天文臺、阿里天文臺、貴州「天眼」等建立聯繫,並進行信號調試。不久,坐在天文館就能實時觀測到雲貴高原和西藏高原上浩瀚的星空。
毛超告訴記者,現場設置的三臺天文望遠鏡分別為牛頓式反射天文望遠鏡、電子天文望遠鏡、折射天文望遠鏡,據說最先進的電子天文望遠鏡可觀測到15億公裡外的土星表面。居民可以以低於市場價的錢或是以兌現信用積分的方式租借到這些天文望遠鏡。
「我要看金牛座」,隨即,星座牆旁邊的電視屏幕上立即介紹金牛座的信息……記者在現場看到,十二星座牆上的互動體驗最具有互動效果。孩子們可以與十二星座牆上的白色圓形機器人對話。
歷時兩年建成 可通過社區微信公眾號預約
「從最初有這個想法開始,到最後建成,大概有兩年左右的時間。」李鑫說,他們在深入走訪搜集居民意見、優化社區服務項目、打造特色公共空間時,不少父母想讓孩子在城市裡能看到星空。
這與李鑫自己的想法也不謀而合,小時候在阿壩長大的他,會為自己的孩子看不到故鄉那樣的星雲而有點遺憾。他們和居民深度溝通以後,社區天文館便提上了議事日程。
在四川省科協、成都市科協和武侯區科協以及簇橋街道的技術和資金支持下,炫酷的社區天文館終於呈現在居民面前。
「我們將以此為平臺,圍繞宇宙探索、自然認知等主題活動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可參與的科教空間,滿足孩子對於科學的暢想。」毛超說,居民可通過社區微信公眾號預約天文館的活動,不僅僅是本社區居民,成都市的居民都可以進行預約。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
記者謝燃岸實習生任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