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天文館,追星!

2020-12-03 北京日報客戶端

對太空的好奇,從古至今,從未停歇。那星星的眨眼,是與地球的交談,是對人類的召喚。讓我們走進北京天文館,走進通往燦爛星河的「黑洞」。

展館簡介

北京天文館坐落於北京市西城區,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0平方米。

北京天文館開館典禮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館正式開館。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修建的一座大型科普場館,也是當時亞洲大陸第一座大型天文館。

即將竣工時的北京天文館

北京天文館老館(現在的A館)的建設,由我國著名的建築師、設計師張開濟主持。平坦的地面和半球形的穹頂對稱、均衡、穩定,展現著始於畢達哥斯拉、完善於牛頓的經典天體物理學對宇宙秩序的理解。

北京天文館新館(又稱B館)

2004年底,北京天文館新館(又稱B館)正式建成開放。扭曲的玻璃幕牆以獨特的形態詮釋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蟲洞」「弦理論」等現代天文學理論。

北京古觀象臺,建於明正統七年(1442年),是明清兩代的國家天文臺。新中國成立後,古象臺移交給北京天文館,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演示渾天宇宙和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的天體儀——中國曆朝唯一存世的渾象

古觀象臺臺體高約14米,臺頂南北長20.4米,東西長23.9米。上設8架清制天文儀器。從明正統初年到1929年止,古觀象臺從事天文觀測近500年,是現存古觀象臺中保持連續觀測最悠久的。

展陳概覽

北京天文館A館天象廳

北京天文館天象廳是我國大陸地區最大的地平式天象廳,內部設備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蔡司九型光學天象儀和世界上解析度最高的全天域數字投影系統,不僅能為場內400名觀眾逼真還原地球上肉眼可見的9,000餘顆恆星,高達8K解析度的球幕影像,還能實現虛擬天象演示、三維宇宙空間模擬、數字節目播放等多項功能。

北京天文館B館宇宙劇場——中國大陸地區首家球幕立體宇宙劇場

在宇宙劇場,半徑18米、傾角15度的標準半球全天域銀幕,能同時為200名觀眾呈現出氣勢恢宏的立體天幕效果。球幕系統擁有龐大的天文資料庫,啟用實時模式,通過立體顯示,將複雜的天體運動清晰呈現出來。

北京天文館B館4D劇場

在4D劇場,觀眾可以戴上特殊的偏振立體眼鏡觀賞科普節目。根據影片情節的發展,特效設備會產生出噴水、噴風、閃電、捅背、滾珠、耳風和拍腿等特效,與影片真實同步表現。

太陽廳展覽——新館對外開放時首批推出的展覽

太陽廳完成於2004年,被定義為飄浮在日地空間的太陽科學空間站,整個空間為太空氛圍。展廳分為二層。一層為太陽知識區和太陽研究區,通往二層的樓梯兩側牆壁為天文愛好者園地,二層為空間站駕駛艙及深層次太陽知識獨立艙。

月球廳展示的「玉兔號」月球車1:1模型

中國首輛月球車「玉兔號」,和著陸器共同組成嫦娥三號探測器。2013年12月2日1時30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嫦娥三號探測器送入軌道。2013年12月15日4時35分,「玉兔號」順利駛抵月球表面。在中華民族神話傳說中,嫦娥懷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純潔、敏捷的形象與月球車的構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反映了我國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場。

月球廳展示的登月艙和登月者太空衣模型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也稱「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繼第一階段自動取樣返回之後,第二階段的載人登月計劃將會快速開始。未來中國會有更多的登月艙完成落月,就像上圖展示的那樣,中國人也將登上月球。

望遠鏡展區關於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講解演示

望遠鏡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望遠鏡的誕生和發展,就沒有現代天文學。在望遠鏡展區,陳列了400多年來歷史上以及未來最重要的十個光學望遠鏡模型,從最初的簡陋形式,演變成了今天口徑超過10米的金屬機器。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被譽為「中國天眼」,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作為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其綜合性能是著名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十倍。

望遠鏡展區關於LAMOST(郭守敬望遠鏡)的講解演示

郭守敬望遠鏡(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英文縮寫LAMOST),為一架視場為5度橫臥於南北方向的中星儀式反射施密特望遠鏡。在它的焦面上可以放置四千根光纖,將遙遠天體的光分別傳輸到多臺光譜儀中,同時獲得它們的光譜,成為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慕振東 張寒)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博物館時光|北京天文館:在這裡,追星
    博物館時光 | 北京天文館:在這裡,追星 對太空的好奇,從古至今,從未停歇。那星星的眨眼,是與地球的交談,是對人類的召喚。讓我們走進北京天文館,走進通往燦爛星河的「黑洞」。展館簡介北京天文館坐落於北京市西城區,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0平方米。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館正式開館。
  • 北京博物行記:北京天文館
    北京天文館坐落於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8號,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0平方米,是我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也是亞洲大陸第一座大型天文館。『圖片版權所有,如欲轉載請先徵得同意』天文館的科普展覽主要集中在A、B館的一層,科普展覽以影像、圖片為主,常設中國指南針發明史展、玩轉星空、太陽廳、快樂探索宇宙、宇宙時空穿梭機、天象儀展覽等展覽,內容涵蓋了恆星演變、星宿、月球隕石等各類內容,內容還是很豐富的,非常適合小孩子去體驗,小孩子應該也會很感興趣。
  • 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與天地對話:好奇心驅動,無問西東
    記者日前專訪了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學傳播中心首席科學家、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替茫茫然的天文「小白」們,尋找一個通向天文學家與天文學秘境的引力透鏡。 研究天文究竟有什麼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2019年8月26日,朱進從工作了17年的北京天文館館長崗位上卸任。「我是2002年9月從國家天文臺調到天文館當館長的。按照現在的新規定,一般最多只能幹十年,我這超得太多了。」不過,卸下館長職務的朱進更忙了。
  • 北京天文館迎60歲生日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館在西直門外開館迎客,2004年,天文館新館對公眾開放。今天,北京天文館迎來了60歲生日,甲子一輪迴,半個多世紀以來,北京天文館影響了一代代國人,這裡是科學家傳播科學、普及知識的地方,是民眾在鋼筋水泥城市中仰望星空、思考宇宙的地方。
  • 北京天文館裡的小講解員
    原標題:北京天文館裡的小講解員  對北京三帆中學初三的尚子源來說,這個寒假除了學習,還多了一項「工作」,那就是北京天文館裡的講解員。   「月球這個時候來到了太陽前方,這部分太陽光線被擋住,那麼這個時候在地球上的人看到的太陽就是被月亮遮住了。」
  • 北京天文館開啟周六奇妙夜
    本報訊(記者 雷嘉)看北京天文館的鎮館之寶,聽天文專家講天文知識、在戶外用天文望遠鏡觀測月球和火星、自己動手製作行星模型……本周末起,北京天文館將連續四周開啟周六夜場參觀,每周六17:30-21:00的夜場時段,大小觀眾可以提前預約購票,來參加和體驗四大主題活動。連續四次的夜場活動包括四個主題:「今夜星空」「月球」「行星」「望遠鏡和星空攝影」。
  • 北京天文館對醫務人員免費開放
    本報訊(記者孫樂琪)北京天文館昨天發布關於面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的通知。通知稱,為向戰鬥在抗疫一線的「白衣戰士」表達敬意,北京天文館將在疫情結束後,面向全國所有醫務工作者推出免費參觀遊覽政策。  今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驟然打響。
  • 北京天文館開「夜場」慶60華誕
    開「夜場」、辦展覽、放映14部「北京國際科技電影展」優秀影片……9月29日,北京天文館將迎來60華誕,從9月10日起一系列慶生活動拉開序幕。9月10日,北京天文館發布消息:9月將實行票價優惠,展廳票由每人10元優惠至5元、劇場票由每人45元或30元不等統一優惠至20元。10月1日起,恢復正常票價。
  • 北京天文館周六開放夜場參觀
    北京天文館將有計劃地開放夜場參觀,自本周起至9月底,每周六延時開放至20時30分。觀眾可通過提前預約,到館欣賞《奇妙的星空》、《天上的宮殿》、《撞擊與生命》等多部精彩科普影片。為配合北京消費季,北京天文館還連續推出了一系列文化科普活動和文創產品服務。其中,「月球·撞擊與生命」主題直播將於9月3日登錄網絡直播平臺快手;多款天文文創產品陸續上架,官方網店及微店正式投入運營。此外,目前「一帶一路」科普交流周正在北京天文館A館西展廳舉辦,現場設置「一帶一路」科普展、「雲上科普」表演秀與科普視頻展演等系列活動。公眾可通過北京天文館網上預約系統預約參觀。
  • 博物館地圖:遊北京天文館
    北京天文館,坐落於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8號,是中國也是亞洲大陸第一座大型天文館。它分為兩部分:北京天文館(簡稱西館)和北京古觀象臺(簡稱東館)。這裡只介紹西館,看!就是那個頂部為半球狀的建築。西館又由A館和B館組成。
  • 2020北京天文館春節活動攻略(時間+地點)
    2020北京天文館春節活動攻略  2020北京天文館春節活動時間:2020年1月27日至29日、2月6日至8日  2020北京天文館春節活動名稱:「天文館裡過大年」春節特別活動  2020北京天文館春節活動安排:  【活動1: 古天文拓印活動】  活動時間:1月27日至29日,上午9:30
  • 北京天文館周六起有序恢復開放
    防疫期間,北京天文館開放玩轉星空、熒惑不惑、太陽家族、月球與隕石、巨眼觀天、宇宙探秘、宇宙穿梭、太陽廳等八大展區。根據防疫要求,劇場、教室、遊客中心、遊客餐廳、文創商店暫不開放。北京古觀象臺室外展區開放,室內展區採取控制展廳內觀眾人數等措施。
  • 北京天文館:普及天文知識 探索宇宙奧秘
    2月10日,北京天文館工作人員向觀眾講解望遠鏡的使用每周五晚是北京天文館130天文臺向公眾開放的時間,天文愛好者們可以通過使用130天文望遠鏡觀測目標天體,並可向在場的北京天文館老師請教相關問題。北京天文館落成於1957年,並於2004年增建新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主要通過人造星空模擬表演,舉辦天文知識展覽,編輯出版和發行天文科普書刊,組織進行大眾天文觀測等形式向公眾宣傳普及天文學知識,是開展天文科普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
  • 世界最大天文館在哪?上海!
    「追星迷」們世界最大天文館來上海了!  近日,記者從上海科技館官網獲悉,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建設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在月初獲得上海市發改委批覆,標誌著經過三年多籌備的上海天文館建設工程正式上馬,預計2018年投入使用,屆時將正式與上海市民見面。
  • 天文館周六延時開放,助力北京消費季
    北京天文館夜景為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增長的有關要求,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的消費促進工作,北京天文館將有計劃地開放夜場參觀,自本周起至9月底每周六延時開放至20:30,促進首都夜間經濟繁榮發展,全面助力重啟北京消費季。
  • 北京天文館奇妙夜 領略秋季夜空的魅力
    本文轉自【環球網-文旅頻道】;【環球網文旅報導】暑期舉行的北京天文館科學之夜和延時開放是否令您有些意猶未盡呢?經過認真研究和精心準備,北京天文館將於10月24日(本周六)起,連續四周的周六開放夜場參觀,每周六17:30-21:00為夜場時段,觀眾可通過提前預約購票前來參觀,體驗奇妙的天文館之夜。據了解,連續四次的夜場活動共包括四個主題,分別為「今夜星空」「月球」「行星」「望遠鏡和星空攝影」,圍繞四大主題,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即將陸續登場。
  • 想玩穿越嗎,就去北京天文館玩時空穿越!
    想玩穿越嗎,就去北京天文館玩最酷的數字宇宙時空穿越,既能體現前沿科技還能感受古老文明,並在驚險刺激的冒險中探索自然的奧秘,不僅適合親子遊,而且無論是小朋友還是大朋友,都會喜歡的。北京天文館,國家4A級景區,位於北京西直門外大街,是國家級自然科學類專題科學博物館。
  • 北京天文館迎60歲生日 仰望星空60年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館在西直門外開館迎客,2004年,天文館新館對公眾開放。今天,北京天文館迎來了60歲生日,甲子一輪迴,半個多世紀以來,北京天文館影響了一代代國人,這裡是科學家傳播科學、普及知識的地方,是民眾在鋼筋水泥城市中仰望星空、思考宇宙的地方。
  • 北京天文館 滿足求知慾望的最佳地點(圖)
    北京天文館(Beijing Planetarium) 滿足求知慾望的最佳地點特約攝影/王卓 版權作品,請勿擅自轉載北京天文館位於北京西直門外大街,國家級自然科學類專題科學博物館。北京天文館已經成為我國向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公眾開展天文科普宣傳、教育的主要陣地。1995年以來,天文館先後被定名為國家和市、區級科普教育基地、科學與和平教育基地、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並多次被評為國家和市級「科普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該館分A館和B館兩大部分:A館始建於1955年,1957年建成開放。
  • 七夕月夜,在北京天文館看星星賞月亮
    8月24日七夕節當晚,北京天文館開門迎客,邀請大小觀眾「仰望星空」,「細品」七夕月夜。今晚,天文館天象廳裡,副館長齊銳使用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天象儀,講述著夜空中曾經「發生」的故事,向大家娓娓道來。「現在您看見的,就是這個七夕的夜空。您頭頂最亮的就是織女星,它距離我們25光年。也就是說,它在25年前發出的光,如今才到達您的眼中。而您看到的,是它25年前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