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駐馬店一位朋友說他工地去年栽植的許多樹木,今年都沒有發芽,尤其是烏桕樹死亡率很高,基本上全軍覆沒。
我來到工地現場,與他們的技術員進行交流,技術員說,這些烏桕樹大部分都是去年8月份移植的,移植時應甲方要求全部全冠移植,當時感覺沒有什麼大的問題,沒想到今年春天大部分都沒有發芽,處於乾枯死亡的狀態。
通過在現場的觀察,以及挖開部分死亡烏桕樹的根系,基本上就可以判斷出了其死亡的大致原因,今天在這裡就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如果遇見這種情況儘量避免吧!
從現場來看烏桕樹死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
1、枝葉沒有進行大的修剪,苗木移栽後體內營養消耗過多。
烏桕樹屬於秋季的觀葉樹種,落葉相對來說也比較晚,所以說在8月份移栽的時候枝葉肯定是十分茂盛的,如果在8月份進行移栽時枝葉沒有進行修剪的話,就會消耗大量樹木的養分。而施工方為了滿足甲方的要求,很顯然並沒有進行疏枝剪葉。
在這一時期樹木剛剛移栽根系尚未完全恢復,無法從土壤中吸收養分及水分,所以這些枝葉所消耗的營養及水分都是苗木體內自身的養分,為苗木後期的成活與否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2、想要做全冠移植,卻沒有做好全冠移植後的相關養護工作。
在8月份進行樹木移植,說是秋季移植其實與反季節移植差不多,因為這個時候雖說已經屬於秋季,但是氣溫還是很高,後期還會有一段「秋老虎」的出現。
而烏桕樹在此時並沒有進入落葉期,應甲方要求施工方對枝葉也沒有進行修剪,一方面是樹體枝葉生長需要足夠的養分及水分,而另一方面由於高溫樹體自身水分的蒸發量也很大,如果此時不做好後期的養護管理工作的話,樹木就會因自身養分及水分耗盡而乾枯死亡。
後期的養護主要需要從減少水分蒸發,緩解根部壓力,使樹木收支達到平衡這幾個方面進行。而通過與現場技術員的交流,發現他們即便是在8月份進行的全冠移植,但是也沒有噴施蒸騰抑制劑,也沒有對樹木的枝葉早晚噴過水。
相當於是在高溫時期做了全冠移植,卻沒有做好後期的相關養護工作。
3、根系沒有生新根,在移栽後沒多長時間應該已經死亡。
從烏桕樹今年春天沒有發芽,而枝幹上還有零零星星的樹葉來看,這些烏桕樹在去年移植之後沒有過多長時間就死亡了,不過由於正好到了秋季落葉植物的落葉期,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在意,錯失了最佳的挽救時期。
在現場與工作人員一起挖開了幾棵死亡的烏桕樹,發現這些樹根部基本上沒有長出任何新根,有些根系甚至還有之前腐爛變黑的痕跡,這也進一步驗證了我的判斷——很多樹木在去年就已經死亡。
用一句話來總結樹木死亡的原因就是:
樹木移栽後根系已經受損,無法吸收足夠的養分和水分來供給枝葉生長的需要;工作人員沒有想辦法促發新根,減少根系的壓力,反而還讓枝葉與原來一樣多,樹木就只能消耗自己體內儲存的營養來供給枝葉的生長,最後營養耗盡而亡。
通俗點兒來講,就像我們人一樣,吃的飯多也就更有力氣可以幹更多的活,而如果我們受傷了、吃的飯少了,你還讓他幹和以前一樣多的活時,人是會被活活累死的,這些樹就是這樣。
(當然,還有一個可能原因,就是土壤的酸鹼性問題。烏桕樹喜歡酸性的土壤,如果說栽植地土壤鹽鹼性過強,有時也會影響苗木的成活。不過通過在現場的觀察,這裡的土壤鹽鹼性應該是不很強,在這裡基本上可以排除。)
以後該如何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
1、在樹木進行移栽時一定要對枝葉進行疏枝、剪葉,尤其是在溫度較高的時候。枝葉的修剪量至少應該在全株枝葉量的40%以上。(此舉是為了減少受傷根系的負擔,使植物收支達到平衡)
2、在溫度較高季節移植時,尤其是應對甲方要求全冠移栽時,一定要做好後期的養護工作,避免樹木根系還沒有萌發好,樹木就因為地上部分營養消耗過多,而誘發全株的營養耗盡而亡。
3、樹木移植之後,要做好後期的養護工作,使苗木在最短的時間萌發新根,從而儘快恢復自給自足的能力。
如何通過後期養護工作避免此類樹木死亡?
1、雖然我個人不是十分建議全冠移植,但是如果大家真移植的話,那麼建議做好以下工作:
及時噴施蒸騰抑制劑,減少植物水分的蒸發量,在噴施時要注意葉片的正面和反面都要噴施,因為植物的氣孔主要就分布於植物葉片的背面;
在溫度較高時期,選擇上午9點之前,下午5點之後,使用霧化較好的噴頭對樹木的枝葉及樹幹噴水,噴至樹葉溼潤而不往下滴落為止(也可以使用霧化系統),從而減少高溫時期樹木自身水分的蒸發。
2、苗木移栽後,要想辦法快速促發新根。
引起根系腐爛或者不發新根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根系損傷過於嚴重、根系帶土較少或者裸根移植、以及栽植過深、後期缺水或者澆水過多等,都有可能會影響根系的萌發。所以想要讓苗木根系移栽後快速恢復的話,一定要做好以下幾點:
(1)根系損傷嚴重時,一定要做好防腐措施。
如果所移栽苗木根系損傷較為嚴重的話,在移栽前一定要使用刀具將那些撕裂的根系進行修剪,將撕裂的部分進行切除,然後使用多菌靈或者惡黴靈等進行處理,避免根系發生腐爛。
(2)對於土球有包裹物的苗木,要將包裹物進行拆除。
近幾年因為土球包裹物而引起苗木不萌發新根或者新根萌發後再次窩死的問題十分常見,所以說對於土球上有包裹物的苗木,在移栽前或者回填土壤前一定要將這些包裹物進行剪除,然後帶出樹穴。
這些包裹物不僅會影響苗木根系附近的透氣性,同時還會使苗木在澆水時不容易澆透。
(3) 適當淺栽,提高根部的透氣性。
在對樹木進行移栽時可以適當進行淺栽,從而提高植物根系的透氣性。俗話說,「有氣才生根」,根部環境的透氣性對樹木移栽後是否可以生新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過對於淺栽樹木一定要搭設好支撐架,避免大風時樹木晃動將剛剛萌發的新根弄斷;在冬季也要在根莖部進行培土,避免苗木發生腐爛。
(4) 第一次定根水一定要灌足灌透。
在樹木移栽之後,一定要在24小時之內將第一次的定根水澆足澆透,如果第一次定根水都無法澆透的話,那麼後期無論澆多少水都很難再將土球完全澆透了。
平時不也要頻繁地澆水,以免根際環境中水含量過多,從而影響苗木的新根萌發。
好了,關於烏桕樹移植的問題今天就給大家簡單分享到這裡了。
我是園林郎中,大家可以關注我,每天為大家更新園林養護技術知識,以及關於植物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