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偷偷引進中國的「烏桕樹」,拿回去種植後,如今發現不太對勁

2020-12-05 青趣報

全球化的時代已經形成,現在不僅是經濟貿易全球化,各國的文化交流也頻繁起來。在每一個國家,不只是單一展現自己國家的產品、文化,也會引進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產品、文化等等,尤其是現在,很多國家開始引進其他國的物種之類的。這一趨勢有好有壞看,不過不是所有物種被引進都是正確的決定。

在中國有一種有特色的樹,叫烏桕,是一種色葉樹種,在春秋季紅葉似火,讓人仿佛置身於紅色海洋中。烏桕作為中國的一種經濟樹種,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歷史。烏桕以根皮、樹皮、葉入藥,不僅是擁有藥用價值,也具有經濟和園藝價值,種子外被之蠟質稱為「桕蠟」,可作為皮油,也可以用來製作各種手工藝品,如香皂、蠟紙、蠟燭等;榨取的油還可以供油漆、油墨等用,假種皮為制蠟燭和肥皂的原料,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不僅如此,烏桕也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因為烏桕具有多功能的效用,以及多重價值,就被美國盯上了。在18世紀的時候,美國偷偷引進中國的烏桕樹,拿回去種植後發現不一樣,結果變成這樣了。到底是怎樣的情況呢?

原來烏桕到美國後,經過200年的時間,有一種當地的鳥兒喜歡吃烏桕的種子,並通過消化排出種子,或者攜帶傳播種子,導致泛濫成災,生長速度狂飆,幾乎成為一種入侵物種。美國人都要哭了,不懂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後果。而今,美國也沒有想到可以解決這種問題的辦法,這也許就是,一念成魔所付出的代價吧!事實證明,不是什麼都可以照搬的,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我國特有的珍貴樹木,被美國偷偷引進,結果腸子都悔青了!
    其實說的就是烏桕這種樹木,這種烏桕樹,尤其到了秋冬時節,三峽兩岸紅葉似火,也多半歸功於烏桕。但是這種中國特有的樹木,卻被美國偷偷引種了,這是為什麼呢?但是美國和蔣介石籤訂這些援助的前提條件是中國必須低價出口桐油給美國,說到底,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 農村種植的烏桕樹有什麼用途?
    烏桕樹,也就是「木子樹」,它們身上蟲子最多,農村的小夥伴表示經常遭殃,不敢觸碰其葉子,甚至是不會靠近這種樹,老邪來說說它有什麼用途。烏桕樹又稱木子樹,當前栽培較多,在我們廣西農村,也是一眼便能捕獲入視野的樹,有時路過樹下會被上面的蟲子給「襲擊」,惹得一身癢。
  • 中國引進的「缺德樹」,曾經帶來巨大價值,如今各地紛紛停止種植
    ,但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這是一種十分有害的物種,如今開始紛紛停止種植這種樹木。「缺德樹」,曾經給我國帶來巨大的價格這種樹木就是桉樹,又稱為尤加利樹,它的種類有600多種,是一種常見的樹木,桉樹的原產地主要是澳洲大陸,在19世紀被引進世界各地種植,如今已經有96個國家有桉樹的身影,中國也在過去引進了桉樹,如今我國的福建、廣西、廣東、雲南和四川等地有一定數量的分布。
  • 最憶故鄉烏桕樹
    故鄉是多山的丘陵地貌,生長在河邊,茶葉叢中的烏桕樹每逢深秋臨霜時節,染紅一片青山綠水,給偏僻的山鄉帶來一道亮麗風景。  歷代文人墨客對烏桕樹的紅葉多有讚揚。現代作家鬱達夫也對家鄉的烏桕樹情有獨鍾,他在《江南的冬景》中描述道:「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則紅葉落後,還有雪白的桕子著於枝頭,一點一叢,用照相機照將出來,可以亂梅花之真」。  故鄉的烏桕樹不是特意栽種的,而是隨意而生。自自然然地長在田邊地頭。雖說隨意而生,卻是村中的主要的經濟增長點。每當霜降一過,烏桕樹葉子落得精光,露出了雪白的烏桕籽,一簇簇,一叢叢的烏桕籽在冬日的暖陽格外耀眼注目。
  • 中國登月插上國旗,卻使美國登月再遭質疑:你們的旗子不太對勁
    月球上的美國國旗不對勁這種質疑在中國嫦娥五號登上月球,也插上了一面五星紅旗之後,就更多了。因為在照片上的五星紅旗一動不動,沒有一絲被風吹過,飄揚的感覺,這跟當初美國放出來的照片相比,差異就很大了,所有就有吃瓜群眾說了:美國,你們的旗子是不是有點不太對勁啊?
  • 家鄉的烏桕樹
    去蘇州旅遊,在公園一角偶然發現了一棵烏桕樹,其形,虯枝盤曲;其勢,探空若龍。
  • 黃南15公分烏桕樹價格滑坡
    黃南15公分烏桕樹價格滑坡南京宜林苗圃場:早期主要以生產種植花木為主,隨著市場的日趨完善、社會的不斷進步,公司逐步從生產型轉為經營型,並開始承接各類花卉園林綠化工程設計、施工、裝飾裝修工程。公司以「誠實、重信、優質、高量」贏得了廣大客戶的厚愛。經過腳踏實地的不懈努力,並獲多項工程「質量優質企業」證書。
  • 魯迅的烏桕樹
    烏桕樹。第一次看到烏桕樹,是初中學《社戲》這篇課文的時候。在文中,我看到一段烏桕樹枝。「他如果罵,我們便要他歸還去年在岸邊拾去的一枝枯桕樹,而且當面叫他『八癩子』」,這句話,讓我十分好奇,烏桕樹,是什麼樹?很貴重嗎?為什麼一段樹枝也會被人拾走,失主還要念念不忘地追回?烏桕樹枝有什麼用?
  • 一種入侵植物,引進國內後,因太好吃被當成菜,如今15元1斤
    導讀:一種入侵植物,引進國內後,因太好吃被當成菜,如今15元1斤物種入侵的問題,在全球很常見。一種植物,從原產地引進到另外一個國家,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入侵的後果。冰草學名冰葉日中花,它和筆者前幾天寫過的「心葉日中花」一樣,都是從非洲引進的植物。它們同樣具備葉片肥厚的特點,有些花卉專賣店也將它們作為多肉植物展示售賣。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冰草更多的是作為蔬菜種植,實在是因為它太好吃了。冰草表面的泡泡,不只是看起來有特點,嘗起來的口感也與眾不同。
  • 烏桕樹
    原標題:烏桕樹 奶奶空閒在家剪麥柴時,多次向我提起年輕時採烏桕的情景。我瞧著她的臉龐,洋溢著光芒,嘴角不動抖動,很激動的樣子。那是屬於她們那代人的美好時光——西北風呼呼地吹,我還在老高的烏桕樹上採桕子,勁道十足,不怕冷。有時還叫上同年伴子(小夥伴)。
  • 原產美國的太陽魚,送給日本後卻泛濫成災,中國引進後怎麼樣了?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入侵物種,它的原產地是美國,後來日本引進後,很快就泛濫成災,如今來到中國後,這種魚依舊不改「兇殘」本色,有泛濫成災的趨勢,你們是否見過這種魚?在日本,太陽魚就是一種入侵物種,太陽魚在日本的引進,其實還和日本明仁天皇有關,這是明仁天皇在50年前從美國引進,當時的天皇還是王子,在訪問美國的時候,芝加哥市長向他贈送太陽魚作為禮物,在品嘗之後,他發現這種魚味道鮮美,便在回國後轉送給日本一個漁業研究所,希望能夠繁育成功
  • 中國引進的「缺德樹」,曾帶來巨大價值,今因破壞生態被禁止種植
    當看過世界的千山萬水後就會明白這句話真正的含義。世界上,有著很多新奇的事物存在,就拿植物來說,小編之前有介紹過雲南的「菩提樹」,在生長過程中就另外長出一隻「佛手」,這樣的一個現象引得眾人前往參觀。還有小編之前有介紹過這樣一棵樹,只要有動物在其周邊,就會稀釋掉動物,其實它是通過樹幹的液體稀釋掉的,說來也是非常的可怕。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中國引進的「缺德樹」。
  • 41年前引進到國內,一度帶來經濟效益,如今泛濫成災,剷除不易
    早在唐宋年間,我國就有從其他地區引進物種的歷史。隨著各國間交流越來越頻繁,從其他國家引進新物種就更加容易了。一些從國外引進的物種,成為了大家非常喜愛的食物,比如土豆、西紅柿等。雖然有的新物種豐富了物質生活,並且產生了經濟效益,但有些物種卻成為了破壞生態的罪魁禍首,比如互花米草。
  • 印度引進中國特產,大量生產後又想出口回中國,國人:白送也不要
    物種入侵事件,在如今這個年代已經變得不新鮮了,幾乎每個國家都會有一些物種入侵事件,但現在的物種入侵事件,和以往不同的是,很多都是人類主動引進入侵物種,在引進前,人們看中了這些物種的經濟價值,但卻沒有全面思考是否會造成什麼不良後果。
  • 一個破一個怪,2種被看不上的鄉土樹,如今身價讓人「高攀不起」
    今天要說的兩種樹,正如標題所說,在過去一度被人們忽略、看不上甚至砍伐破壞,現如今卻成了市場的寵兒。正因為如此,烏桕作為綠化樹種栽培時,始終得不到顧客的信任,種植規模和銷售價格一直上不去。「樸樹」的「樸」不念「pu」音而是同「破」念「po」,「樸樹,樸樹」就被人當做「破樹,破樹」。
  • 中國引進的「缺德樹」,曾帶來巨大經濟價值,如今已禁止種植
    一到秋天,落葉便會蕭蕭而下,漫山遍野的綠意也會換上秋衣,在悽冷的秋風中,滾滾長江東流而去,不留下一絲眷戀。古人擅長以枯樹鳴悲,今人卻常以新芽寄託希冀,即使是一棵小小的樹苗,也已被賦予了太多意義。為了構造一個完美的生態系統,我國曾從國外引進了許多蘊含巨大經濟價值的樹木,但不曾想到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外來樹種的弊端也慢慢浮現了出來。
  • 引進中國一下子爆紅,如今卻銷聲匿跡
    引進中國的時候一下子就爆紅,因為它的作用很大,可以除去水下汙水,歸還一片清水,但是好景不長,成功證明它的弊大於利。但我國專家發現水葫蘆的危害時,立馬就投入了整改,如今它卻銷聲匿跡了。,但是他們的處理方式過於保守,導致現如今當地還有很多水葫蘆的身影。
  • 美國引進俄羅斯「草原流浪漢」,如今卻吃了大虧,16個州被霸佔
    ,甚至有很多入侵物種都是美國自主引進的,比如說亞洲鯉魚,當初就是美國自主引進,為了緩解當地的水體汙染,但沒想到卻泛濫成災了,野葛的原產地是日本,美國卻覺得它可以治理水土流失,於是在南方推廣種植,如今卻成為南方人的一大禍害,被當地人稱為「吃掉南方的攀附植物」。
  • 去年秋天移植的烏桕樹,今年一直不發芽,怎麼回事兒?
    而通過與現場技術員的交流,發現他們即便是在8月份進行的全冠移植,但是也沒有噴施蒸騰抑制劑,也沒有對樹木的枝葉早晚噴過水。相當於是在高溫時期做了全冠移植,卻沒有做好後期的相關養護工作。3、根系沒有生新根,在移栽後沒多長時間應該已經死亡。
  • 美國將2487隻水母送入太空,繁殖到6萬隻後,科學家發現不太對勁
    不過,隨著科學的日益發達,古人「嫦娥奔月」的夢想也實現了,不但如此,美國科學家甚至還要探究生命在宇宙中的繁衍情況。但是Able卻在4天後,死於心臟異常跳動,而Miss Baker在飛行結束後,則一直活到了1984年,享年2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