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熱播綜藝《幸福三重奏3》
小夥伴們都看了嗎?
這部劇展現了三對明星夫婦的相處生活
因為溫馨的氛圍十分治癒
從開播至今,已斬獲n個熱搜
當然
除了看明星夫婦的相處之外
這部綜藝的取景地——浙江泰順
也成了最大亮點之一
古色古香的百年古村
《清明上河圖》虹橋結構的再現
浙南規模最大的滑翔傘基地
.....
走走泰順 一切都順
可以說在全國人民面前都火了一把~
節目中于謙夫婦鍾愛的「廊橋文化園」
就是泰順的經典景點之一
于謙夫婦在這留下了珍貴回憶
並用照片記錄下了在這的瞬間
跟著小編一起欣賞下
「攝影師」于謙鏡頭下的廊橋文化園吧~
窺見泰順千年歷史的掠影
它是泰順文化的精髓
.
泰順被譽為「中國廊橋之鄉」、"千橋之鄉"、"浙南橋梁博物館"等,境內橋梁數量達958座,石碇步248條,結構類型也多種多樣,有堤梁式橋(碇步)、木拱橋、木平橋、石拱橋、石平橋等。
泰順廊橋以歷史悠久、造型獨特、數量眾多,享有中國橋梁「活化石」之美稱。20世紀70年代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組織科研隊伍確認曾經大量留存於浙南山區的木拱橋,就是北宋時期盛行於中原的「虹橋」結構。
曾經在《清明上河圖》中畫得栩栩如生,而後又在建築界消失了900多年的「虹橋」,依然潛藏在泰順這片淨土上。泰順的木拱橋,同900年前的汴水「虹橋」相比,結構完全相似,技術則遠遠超過,實現了創新發展。泰順木拱廊橋,也因此名聲大噪,被譽為"中國瑰寶"。
泰順廊橋又稱「虹橋」、「風雨橋」,世世代代的泰順村民將其視為關乎人的禍福、家族盛衰、村落興敗的「風水」,是泰順人生命中一種具有神奇力量的文化傳承。
在泰順各地,廊橋早已成為鄉民生活場景中重要的一部分,並化為泰順人精神的體現。矗立在北澗橋前仿佛就能窺見泰順千年歷史的掠影。
跟著謙嫂打卡廊橋文化園
這裡的千年烏桕樹又紅了
.
孫新尖/攝
泰順因廊橋營造技藝之精湛,廊橋年代之久遠,保存之完好,種類之繁多而被譽為廊橋博物館。
其中廊氡度假區泗溪鎮的北澗橋、溪東橋因工藝精巧、造型精美被譽為「世界最美廊橋」。
十八/攝
一座橋便是一種地方文化的形成,廊橋文化園內的廊橋將建築、藝術、歷史等和諧相融,是泰順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遊客來往泰順必打卡的景點。
圖片來源:遊子瑩
十八/攝
「古建文物、民族精粹「,八個大字製成雙匾,懸掛在北澗橋的兩首。橋身呈拱形,橋面底下空盈,走路經過時,能聽見木頭之間傳遞的響聲。
北澗橋最讓人念念不忘的可能就是橋上一扇扇長長的窗,遠處青山、近處綠水、橋旁古樹、百年古屋......在北澗橋上每經過一扇窗便可見一幅長畫,窗可框景,美不勝收。
林宗義/攝
翁卿侖/攝
初冬已至,北澗橋旁的千年烏桕樹也紅了枝頭,古橋紅葉將泰順冬天的柔情展現的淋漓盡致。除了廊橋旁的烏桕樹,廊橋文化園內還分別散落著多棵烏桕樹,大家前往的時候可以找尋一下哦~冬天打卡廊橋文化園可不能少了這一抹紅。
圖片來源:遊子瑩
溪東橋與北澗橋不過相隔不遠,穿過一條長長的油紙傘街道便能到達。油紙傘街道是廊橋文化園內的新晉拍照點,出片妥妥的。
圖片來源:遊子瑩
溪東橋與北澗橋同為編梁式木拱廊橋,因為兩橋結構一樣,外形相似,建造年份也相差不遠,被當地人稱為是「姐妹橋」,溪東橋為姐姐橋,北澗橋為妹妹橋。雖然知名度不如北澗橋,但是溪東橋的精美度與北澗橋相比不遑多讓。橋頂的翹角飛簷尤其優美,廊橋兩邊的脊獸是木製的龍,龍背弓起,仿佛隨時可以翻騰入雲。比起北澗橋的柔美,溪東橋多了一絲狂野霸氣。
圖片來源:遊子瑩
除了觀賞廊橋,品讀廊橋文化,廊橋文化園內現還新增了親子沙灘、渾水摸魚、廊橋市集等遊玩項目。
溪東橋邊還有一座集文保和非遺體驗一體的臨水殿非遺體驗館,每周這裡會有提線木偶戲表演免費上演,大家可以前往觀光。非遺體驗館內還展出有泰順各類的非遺項目,不定時舉辦非遺互動活動,豐富的非遺項目,多樣的互動體驗,讓我們飽覽泰順非遺的風採同時感受著非遺的魅力。
隱藏的美食天地
美食推薦
.
泥鰍湯↑是泰順菜中不可缺的美食,它其實是一道讓人眼花繚亂的大雜燴。泰順人請吃飯,必會點上這道泗溪泥鰍湯。即能當主食,又是非常好的下飯菜。泥鰍湯的主料自然是泥鰍,但湯裡還匯集了莧菜乾、筍乾、四季豆、土豆絲、田螺粉線、米麵、粉層等各種佐料。用當地的紅粬酒糟來調味。各種味道交織在唇舌間,這恰恰就是泰順泥鰍湯的魅力所在。
米麵層↑在泰順家喻戶曉,是當地人最喜愛的早餐之一。是由米粉兌水後放到專用蒸具中的薄片中包著四季豆、蘿蔔、豬肉等做成。類似於北方的卷煎餅,不過這米麵層是用米做的,薄薄的一層,卷的是當地的小菜,辣醬可加可不加,味道超好,口感驚人。
別看它叫薄餅↑,但餡料還是很充足的,放入精肉、香菇、木耳、蝦仁、乾貝、花生、芝麻、蛋絲、蔥白等等,香脆的外皮搭配上裡面多汁的餡料,入口便是一陣香,好滋味無法抵擋。
綠豆腐↑外觀潤澤晶瑩,冰清宛如碧玉;口感柔軟細膩,Q彈好似布丁。香味沁人心脾,味道爽口清涼,有清熱、消腫,治瘧疾、瀉痢的功效。「綠豆腐」雖然叫豆腐,但卻是一種樹葉製作而成的碧綠色的葉凍。它的製作原材料是一種野生灌木,這種灌木在浙南閩北一帶的山野裡較為常見,當地人稱之為豆腐柴。
用釀酒留下的紅酒糟加鹽放鍋裡加熱炒一炒,然後將準備好的嫩生薑放下大口鍋裡炒一炒,讓嫩薑全被紅酒糟包裹。再將炒好的酒糟姜↑放入小甕裡,按壓平整醃製數月。想食好,打開甕,取出幾小塊用清水洗盡即可食用。醃製好的紅酒糟顏色鮮豔、好吃開胃,泰順人常用它來招待客人。
趁著烏桕樹正紅
跟緊謙嫂的腳步打卡廊橋文化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