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攝影師孫立鏡頭下的生動與溫暖

2020-12-08 新華網重慶頻道

孫立在拍攝

汗水 孫立 攝

    拉近焦距,對準拍攝物體,鏡頭中的人物表情開始變得豐富,隨著四周天氣的逐漸轉黑,人物的形態與環境最終合二為一。「咔嚓」一聲,快門按下,這張名為《除夕夜》的照片,不僅打動了無數陌生人的心,也打動了全國城市公交攝影評委的心,獲得了三等獎。

    照片裡的主人公叫付高豔,這張拍攝於2019年除夕夜的照片讓她感慨萬千。「我記得那天回家,年夜飯都吃過了,但家人還是等著我回家一起團年,感謝他給我拍下這張珍貴的工作照。」付高豔口中的他,就是城市公交攝影師孫立。他拍的照片,沒有氣壯山河的風景,沒有豔麗逼人的模特,沒有花哨的濾鏡,卻是一個個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真實故事。「沒有什麼比用鏡頭記錄更打動人,我的初衷是把重慶公交發生的點滴故事告訴給更多的人。」孫立說。

    故事一

    除夕夜的守候

    2019年除夕,北碚區魚塘灣公交車站調度室裡,一個瘦弱的女士,正坐在電腦面前,認真地看著什麼。窗外,零零星星的幾輛公交車依舊按著點在正常發班,車上的乘客,已經寥寥無幾,正準備開車的劉師傅突然頓住了腳步,站在調度室外,拍著窗戶給裡面的人說了句:「嘿,小付,新年好!我們豬年再見哦。」還沒等女士抬頭,窗外熟悉聲音的熟悉背影已經漸漸消失在夜幕下,公交車的車燈亮起,即便車上只有一位乘客,它的終點,也不會改變。

    每每看到這張照片,付高豔都很感慨,「原本去年除夕夜不該我值班的,當時值班的調度叫胡旭蘭,因為她很多年都沒有和家裡人過年了,我就主動說,胡姐,您回去和家人團年吧,這個除夕的班,我來替您值。」聽她說完,胡旭蘭突然眼眶一紅,拉著她的手滿是感激。

    記得大年二十九的那天,付高豔早早和家人團了年,儘管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除夕,但考慮到第二天要上班,付高豔的媽媽還是煮了湯圓給她吃,「來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媽媽的話,平淡之中充滿了對她的滿心祝福。付高豔說,除夕這天早上5點20分就上班了,一直到晚上10點多,直到最後一輛公交車駛離,她才結束了這一天的工作,拎著包帶著對家的嚮往,回家了。

    當時,孫立恰好經過此處,望著調度室裡那孤單的背影,心中甚是感慨。於是,他按下快門,抓拍到這張名為《除夕夜》的照片。

    故事二

    車窗外司機的汗滴

    一位穿著襯衣的公交車駕駛員,在酷暑難耐的8月,把半個身子伸出窗外擦玻璃,腦門上的汗珠大滴大滴地往下掉,讓人看了很是心疼。

    這張照片,是孫立於2016年夏天拍攝的。拍完這張照片孫立自己都沒想到,他竟然用鏡頭記錄了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場景,在當年的公交集團雜誌上,這張照片被採用,用來反映一線工作人員的艱辛。被拍下的駕駛員叫周仁勇,他還記得,那天天氣著實很熱,應該有40多攝氏度,以至於開車行走在北碚的街頭,耳邊儘是刺耳的知了叫聲。按照公交車的保養維護要求,車輛進入停車場後,駕駛員要及時打掃車內衛生。剛把地板掃乾淨,這時,周師傅發現車窗玻璃上有好幾個手印,看上去很是顯眼,「可能是哪個小朋友抹上去的。」於是,他拿起抹布沾水,擰乾,一點一點地擦去車窗內外的手印,期間汗水不停地流,「我當時專注擦手印,沒想到孫立拍下了這個瞬間,真有點不好意思。」周仁勇笑著說。

    故事三

    無人售票公交車的收銀員

    城市裡的無人售票,每天會有不計其數的乘客往裡面投幣。每天下午,收銀中心的收銀員就會開著小車,收集公交車上的錢袋。孫立拍攝的這張照片,是夏天收銀員收錢的場景。只見照片裡穿天藍色衣服的女士,左手打開收銀箱的門,右手將錢袋從裡

    面取出來,整個過程記錄的,是一個不被我們熟悉的工種。

    孫立告訴記者,公交車的收銀箱設計非常科學——用鑰匙打開箱子門以後,需要插一個卡板進去,才能把裝錢的袋子取下來,這個袋子取下來時就自動密封好了,避免票款的流失。接下來,再換一個新的袋子上去,整個過程只有2分鐘的時間。

    據了解,北部公交一共有974輛無人售票公交車,每天開著車在城裡收取錢袋,想一想就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隨著刷卡和二維碼乘客的數量日漸增多,收銀員收到的紙幣和硬幣總量也會逐漸減少,但哪怕只有一位乘客使用紙幣,收銀箱就要存在,為乘客服務。

    故事四

    最後一公裡溫情回家路

    軌道蔡家站通車了,住在附近兩江民居小區的市民出行方便了,但開通的第一天,著實讓很多居民感到了焦慮。家住兩江民居小區的杜先生說,他在解放碑一家影樓上班,2013年12月28日,隨著軌道交通6號線的開通,他從住家所在地去解放碑上班,再也不用「跋山涉水」一般的辛苦了。然而第一天,由於沒有規劃兩江民居到軌道蔡家站的公交車,那天早上他花了10塊錢坐計程車去的軌道站:「當時還在想,公交都沒得,以後坐軌道交通也不方便。」沒想到,兩天後的早上,小區外就有了一趟577路迷你巴士,起點站是蔡家軌道站,終點站是燈塔。

    孫立的這張照片是在577路開通半年以後拍的,當時577路成為解決居民最後一公裡出行的典範,也讓許許多多的乘客,回家的路變得溫情。

    人物對話

    鏡頭下的人物更真實生動

    今年29歲的孫立,開了4年公交車,做了2年管理工作,甚至在開公交車之前,他還當過售票員。可以說,有工作經驗以來,他的工作都和公交密不可分。

    2015年,收入不高的孫立花8000元買了一臺佳能70D相機,對於丈夫的「大手大腳」,妻子很是不理解,「喜歡用手機拍就行了,幹嘛非得買個相機?」「老婆,我買來給娃兒拍照的。」那會兒,孩子還小,為了打消妻子的疑慮,孫立沒事的時候也喜歡給孩子倒騰幾張照片。與別人在影樓照的千篇一律藝術照不同的是,他鏡頭下的孩子,要么正在吃飯,要么正在和媽媽嬉戲。久而久之,看慣了影樓照片的人們,對孫立拍的照片非常感興趣。

    但孫立的興趣並不止於拍孩子,作為一位團員,團支部搞活動,他的任務也是拍照。以前用手機拍,拍出來的照片放大了看就很失真,「有一次我帶著相機去拍,沒想到拍出來的效果特別好。」自那以後,拍工作照就成了他工作的一部分。一年後,攝影技術成熟的孫立,賣掉舊相機後花16000元買了一臺新的尼康D800相機,每天回家研究角度、光線、結構,很快,他的攝影技術也開始逐漸成熟起來。

    鏡頭下的人越來越真實,鏡頭下的故事越來越生動,鏡頭下的生活越來越有味道。孫立說,他也希望自己拍更多乘客的故事,讓他們與城市公交之間的連接點,因為圖片而顯得生動起來。(記者 王渝鳳 畢克勤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以色列攝影師 Vasilenko 鏡頭下的少女肖像素材(圖)
    以色列攝影師 Vasilenko 鏡頭下的少女肖像素材以色列攝影師 Vasilenko 鏡頭下的少女肖像素材以色列攝影師 Vasilenko 鏡頭下的少女肖像素材以色列攝影師 Vasilenko 鏡頭下的少女肖像素材以色列攝影師 Vasilenko
  • 15張芬蘭攝影師鏡頭下的野生動物,讓你懷疑童話世界真的存在
    然而芬蘭的攝影師Ossi Saarinen 去通過他的鏡頭讓你感受到了完全不一樣的芬蘭!芬蘭有著大片的原始森林,在這些寧靜而古老的森林裡,野生動物自由地漫遊,盡情享受它們的生活。Ossi 認為,動物和人類之間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令人難忘的奇妙經歷。他用鏡頭捕捉到了原始森立小動物們最真實、最天真、最可愛的樣子,仿佛童話世界和卡通片裡的人物,把人的心都萌化了!
  • 電解質|定製公交實力圈粉!且看「濟南公交」模式背後的城市柔情
    在全國大城市地面公交客流量總體下滑的趨勢下,濟南公交2019年完成客運量7.46億人次,同比增長3.42%,實現了自2013年以來首次正增長。92條定製公交助力學生復學複課,19條夜間定製公交助力泉城「夜經濟」,24小時不打烊定製公交共振文旅提振消費……濟南全力打造「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泉城特色、以人為本」的公交都市背後,是滿滿的人文關懷和城市柔情。
  • 4000米高空,8年巨變,德國攝影師鏡頭下的上海驚豔全球!
    4000米高空,8年巨變,德國攝影師鏡頭下的上海驚豔全球! 德國攝影師Mark Siegemund 交了一份讓人滿意的答案 4000米的高空,8年的巨變 他漫長鏡頭下的上海 美成了惑人心魄的「魔都」!
  • 美國女攝影師Clarissa Bonet 城市空間
    「City Space」是美國女攝影師 Clarissa Bonet 一個依然在進行中的私人拍攝項目,在這個項目中,攝影師通過電影般的鏡頭視角來呈現城市環境對人類生存狀態的影響,出色的場景控制為每個畫面增加了特別的敘述力量。
  • 山西小城攝影師鏡頭裡的「鳥天堂」變身記
    新華社太原5月21日電(記者陳忠華、孫亮全)自從5年前鏡頭裡首次出現黑鸛的身影,山西省孝義市的青年攝影師武晉洲更加堅定了與鳥相伴、拍鳥護鳥的決心。「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對環境非常挑剔,以前孝義很少見到。」武晉洲在電腦上展示著他拍攝的黑鸛照片。照片裡的黑鸛,有的零零散散,有的成群結隊,覓食嬉鬧,姿態優雅。
  • 行者,鏡頭下的貴陽!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行者,鏡頭下的貴陽!在貴陽遊玩的風景寫下了溫暖的詞句一起來看TA們眼中的貴陽行者,鏡頭下的貴陽2020~1 貴州省博物館@Sincy張殷欣到達貴陽的首站,就是打卡貴州省博物館
  • 紅色攝影師徐肖冰鏡頭下的大人物和大歷史(圖)
    第一部分:毛澤東進北京1949年毛澤東在葉劍英陪同下在西郊機場攝製組很忙,因為要從不同的角度全面地記錄下這歷史性的片刻。但因為人們都想擠到前面去和毛主席說話握手,所以徐肖冰在人群裡被擠來擠去,三角架不時給擠歪。這時候,他卻聽到毛澤東親切的聲音:「這不是徐肖冰嗎?」徐肖冰一陣激動,算起來自從在延安楊家嶺告別毛主席已經有四年的光陰了,而如今毛主席卻還清楚地記得他。
  • 伍迪艾倫的「城市電影」:一位世界級導演鏡頭下的都市文化
    他電影中呈現的內容除了中產和知識分子,還有一座座活著的城市。從《午夜巴塞隆納》到《午夜巴黎》,從《曼哈頓》到《紐約,一個下雨天》,從《人人都說我愛你》到《愛在羅馬》……伍迪·艾倫的浪漫故事很多都以特定的城市為背景。他鏡頭下的都市展示出了獨特的文化魅力,當然,也帶著特有的「伍迪·艾倫」標籤。我們今天選五部具有代表性的「伍迪·艾倫都市電影」,來逐一品評。
  • 印尼動物園的蘇門答臘虎 自由奔放 攝影師記錄下精美絕倫的動態
    據英國《太陽報》6月18日報導,在印度尼西亞的動物園裡,有一隻蘇門答臘老虎戲水自嗨,成功引起了攝影師的注意,拍攝了不少驚豔的照片,將這隻老虎的動態美記錄下來。攝影師託尼(Toni)在印度尼西亞的拉古南動物園(raguna)裡,偶然間看到了老虎卓越的身姿,這些震撼人心的場面,讓他趕緊舉起相機,把精彩的一幕幕拍下來。這隻蘇門答臘老虎,突然間就站立在了水中,前爪向高空伸過去,並前後大幅度地搖擺,然後,又將整個身子反撲上了水面,就像在乞討吃的,然後,猛地發現了美食一般。
  • 攝影師眼中的佳能定焦L級鏡頭
    稍稍縮小的最大光圈換來了更合理的體積以及更成熟的操控和成像表現,對於人像攝影師來說這樣大的光圈和無畸變的視角能夠讓他們完成嚴格符合傳統審美觀點的肖像照片,而對於紀實攝影領域的工作者來說,大了一檔的光圈則意味著更多的"決定性"拍攝機會。
  • 北京城市公交路線牌定做
    北京城市公交路線牌定做  北京忠為科技公交站臺設計定製  一:公交站臺設計定製方案  1:使用太陽能板  公交候車室亭頂部可以放置太陽能電池板,可為候車亭的電子系統及照明設施提供電力。公交站牌名稱部分安裝了燈箱。字體也更大,乘客可以在晚上或在車裡看得很清楚。主結構和支柱採用304不鏽鋼板和不鏽鋼管,堅固又耐用。  2:公交車定位系統太陽能。
  • 廈門鏡頭下的金門(圖)
    ­  9月9-10日,由廈門日報《遊周刊》、廈門報業國際旅行社及旗下「好攝旅圖」俱樂部,攜手元翔(廈門)海岸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一場「廈金尋色(攝)」旅拍,2天1夜的攝影活動,獲得了攝影師們的滿滿讚譽。而此次攝影師們獨特視角下的金門,則給了人們巨大的驚喜。­  這是一次視覺享受的美景之旅,更是一次主題繽紛的文化之旅。
  • 奧林巴斯OM-D大師鏡頭下的生命美麗·人文篇
    善於用鏡頭直抒胸臆,表達讚美的攝影師們,恰是美麗的記錄和傳承者,他們總是能夠用自己充滿智慧的靈感,結合獨特的鏡頭語言,從生活裡的一瞬間,提煉出動人的美麗。記錄時代印記,是他最常見的創作風格,在他的鏡頭下,普通人的生活瞬間和常見的社會面貌,往往卻能夠顯得那麼意味深長。第一幅作品取材於工地旁一個簡陋的攤檔,等待顧客光顧的店主與爐臺上熱氣蒸騰的籠屜構成了這幅作品的主體,這正是一個現代化城市歷經變遷,破繭重生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一幕,已經成為變革的小小縮影。不破不立,雖然入目一片簡陋、蒼涼,但翻過這一頁,就是蒸蒸日上的新生活。
  • 改進城市公交效率能否降低車輛能耗
    如果按照屬性來分類,可以分為道路公交、軌道公交、水上公交以及其他公交。城市公交系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整個城市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緊密聯繫了物資的生產、流通,以及人們各方面的生活,保持了城市功能的正常運轉,是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公交有了較快發展,但同時也浮現了一些問題。
  • 今日攝影師推薦TO_HER
    他一直秉承簡潔、自然、本真的攝影理念, 為鏡頭前的每個人留住富有質感與溫度的照片 。不願意將攝影變得過於商業化、批量生產化,只希望用相機去記錄每一個有意義的瞬間。要有夢應有伴當有詩8:00 AM 小日子松獅主要拍攝少女、情侶、家庭寫真,他說想把美好的事物和情感用照片的形式記錄和表達,希望能夠讓大家感到溫暖。
  • 攝影師鏡頭講述斷腿北極熊頑強生存感人故事
    受傷北極熊與兩個孩子北京時間1月13日消息,攝影師史蒂文-卡茲洛夫斯基分別於2009年9月和2010年10月兩次前往美國阿拉斯加州布魯克斯山脈等地區,跟蹤拍攝了一組關於北極熊的精彩圖片,圖片講述了一隻受傷北極熊在阿拉斯加極端嚴寒的惡劣環境中艱難掙扎並頑強生存下來的感人故事。
  • 比全馬跑者耐力更好的人 是馬拉松攝影師
    1個白天+1個傍晚+1個深夜+1個清晨+1個上午這群人就是馬拉松賽場的攝影師。1+2+2合格的馬拉松攝影師,至少要具備1+2+2的素質,也就是1個人,2臺相機,2個鏡頭的標配。馬拉松比賽精彩瞬間轉瞬即逝,2臺相機可以節約更換鏡頭消耗的時間。
  • 冬天不冷 青島公交螢火蟲「溫暖相伴」飛進老人家
    大眾網青島12月18日訊(記者 王悅音 通訊員 張曉鳴)12月16、17日,青島公交集團城陽巴士螢火蟲「溫暖相伴螢火蟲「溫暖相伴」的志願者李承山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公交駕駛員,應該在幫扶空巢老人方面盡一份力。   12月17日上午,城陽巴士第七分公司螢火蟲「溫暖相伴」的志願者們和青島和潤堂體檢中心的兩名體檢醫生又來到了嘉馨養老院。一進養老院志願者們就開始緊張地忙碌起來。為老人們打掃衛生、理髮、陪老人聊天,擦洗家具…看著這一群忙碌的孩子們,本來安靜的養老院瞬間熱鬧起來。
  • 落葉不掃,是城市溫暖的「小確幸」
    蘇軾就曾寫過,「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其對於落葉的生動描寫廣為後世流傳。但步入現代社會後,隨著「創建文明城市」的口號響起,落葉越來越不為人們所接納。每逢秋冬時節,為了城市的整潔乾淨,環衛工們兢兢業業,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清理著道路兩旁的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