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廈門鏡頭下的金門(圖)

2020-11-30 閩南網

­  一等獎 《戲水》 作者:何志東

­  二等獎 《流轉的星辰》 作者:王友學

­  二等獎 《鋼花飛舞》 作者:黃飛鳴

­  三等獎

­  《華信航空VS金門普度》

­  作者:盧平

­  優秀獎 《金門手藝》 作者:鄭曉東

­  金門風獅爺

­  創意獎 《金門街頭》 作者:吳偉

­  優秀獎 《得月樓與風獅爺紀念館全景》 作者:佘極樸

­  從金門慈湖眺望一水之隔的廈門是什麼樣?金合利鋼刀如何綻放飛舞鋼花?明遺老街古厝上的彩繪有哪些寓意?25位來自廈門的攝影達人、近1500幅優秀的攝影作品――一衣帶水的金門,從外在到內涵,就這樣全方位多角度展現在我們面前,令人回味無窮。

­  9月9-10日,由廈門日報《遊周刊》、廈門報業國際旅行社及旗下「好攝旅圖」俱樂部,攜手元翔(廈門)海岸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一場「廈金尋色(攝)」旅拍,2天1夜的攝影活動,獲得了攝影師們的滿滿讚譽。而此次攝影師們獨特視角下的金門,則給了人們巨大的驚喜。

­  這是一次視覺享受的美景之旅,更是一次主題繽紛的文化之旅。旅拍線路不僅涵蓋莒光樓、水頭聚落、山後民俗村等金門代表性景點,更是特意走了慈湖、復國墩、陳景蘭洋樓、模範街、明遺老街等特色之地。背著二、三十斤重的相機、鏡頭、三腳架,一路跋涉的攝影師們,似乎忽略了背上的沉重,在拍攝途中,樂此不疲地尋找拍攝主體,探尋攝影技巧,閒談金門趣事,體驗金門生活。活動結束不到一周,本刊共收到近1500幅作品。

­  看到這麼多從不同角度詮釋金門的攝影作品,就連此次攝影評委主席――福建省城市攝影協會主席、廈門市攝影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李世雄也忍不住讚嘆:「兩天就能把金門拍得如此精彩,實在令人興奮。廈門日報《遊周刊》參與主辦的這個活動很有意義,不僅內容有趣,活動之後又有許多影像與故事留存,未來一定要越做越大。」

­  要告訴廣大市民讀者的是,本次活動獲獎作品還將於10月初在廈金直航的五通碼頭免費展出,屆時金門攝影家的優秀作品也將一起展覽,讓市民遊客直接感受金門之美。

­  榮譽榜

­  一等獎

­  《戲水》作者:何志東

­  二等獎

­  《鋼花飛舞》作者:黃飛鳴

­  《流轉的星辰》作者:王友學

­  三等獎

­  《晨鳥留戀水頭間》作者:陳更新

­  《華信航空VS金門普度》作者:盧平

­  《金門藍灣望廈門》作者:劉星

­  創意獎

­  《日出東方兩岸��家親》組照 作者:張建和

­  《生計》組照作者:高文斌

­  《顧》作者:安琪

­  《金門街頭》作者:吳偉

­  《昨夜星辰》作者:杜躍鳴

­  優秀獎

­  《新老之綠》作者:施建初

­  《厝邊晨耕自奮蹄》作者:陳更新

­  《得月樓與風獅爺紀念館全景》作者:佘極樸

­  《典藏珍品「金門高粱酒」》作者:黃飛鳴

­  《飛燕》作者:王友學

­  《改良後的金門高粱》作者:林旭東

­  《海邊嬉戲》作者:羅立泰

­  《金門風獅爺》作者:杜躍鳴

­  《金門莒光樓》作者:張建和

­  《金門手藝》作者:鄭曉東

­  《茁壯》作者:李建德

­  《品》作者:黃義平

­  《騎樂秋爽》作者:陳更新

­  《廈金尋色――海的女兒》作者:鄭海東

­  《庭院深深》作者:黃飛鳴

­  《圍城》作者:陸毅

­  《金色金門》作者:潘觀勝

­  《早霞滿天》作者:安琪

­  《包容的金門》作者:鄭曉東

­  《一水之隔》作者:黃少毅

­  (以上優秀獎獲得者排名不分先後。)

­  專家聲音金門大學教授吳如明:攝影傳遞兩岸一家親

­  「能夠參與這次的旅拍活動,作為金門的資深觀光旅遊業者,我感到非常榮幸與感動。一直以來,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原來金門的美可以透過鏡頭讓更多的人來欣賞。未來,我們可以通過廈門(乃至福建省或其他省份)與金門的攝影愛好者,舉辦更多攝影比賽,同時讓金門觀光協會也加入到這種兩岸的攝影交流當中來,促進兩岸的文化交流。

­  通過這次活動,我也喜歡上了攝影,下一次或許我也會參與到旅拍行列了。」

­  攝影師聲音

­  萬象沐春:一次糾結是否報名、著急等待籤注,而最終成行參加的幸運之旅,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成。這次活動帶給我太多驚喜:不僅收穫了美景美圖,感受到組織方的周到安排與熱情款待,更是結識了不少攝影前輩,十分享受這種攝影分享與提升的過程。

­  廈門三太子:當我瞥見華信航空的波音掠過金門的明遺古街上空,看到奶奶帶領一幫帥氣孫兒虔誠「普度」時,我深切地體會到,金門所要展現和告訴我們的:中華傳統不會迷失在現代的漩渦中。

­  老吳:金門旅拍前期,攝影師們可自由地討論交流,活動後續大家又可以看到攝影師用不同拍攝手法對同一事物進行不同的思考與詮釋。再次感謝廈門日報《遊周刊》提供了這麼好的一個平臺。

­  「好攝旅圖」俱樂部邀您來

­  2016年,由廈門報業國際旅行社攜手廈門日報《遊周刊》,成立了「好攝旅圖」俱樂部,並邀請廈門市老年攝影、廈門市企業家攝影、廈門市旅遊攝影、廈門市青年攝影家四大攝影協會作為戰略合作夥伴,攝影達人資源豐富,影響力大。「好攝旅圖」俱樂部定期舉辦主題攝影活動,並為攝影師專業打分。這些分數將作為主辦方今後開展旅拍活動時,挑選優秀攝影師的重要依據。

­  9月25日,「好攝旅圖」俱樂部將前往澳門開拍,詳情活動敬請關注「廈門日報遊周刊」微信公眾號、微博。同時,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好攝旅圖小管家」,還可報名10月金門旅拍分享會。

­  如何去金門

­  五通碼頭位於廈門島東北角五緣灣五通港區,用於運輸遊客在金門與廈門間往返,其中航班包括和平之星號、馬可波羅一號等。想前往金門自由行的遊客可撥打五通碼頭訂位熱線05923216666、05923216605與通過「i海臺海峽客運票務平臺」的公眾號和網頁預定船票(不接受預訂當天航班)。乘船所需辦理的證件包括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入金證。

原標題:廈門鏡頭下的大美金門

責任編輯:袁靜靜

相關焦點

  • 「討海客」奔忙 廈門覓食 金門棲息
    鸕鷀(廈門觀鳥協會 供圖)本報訊 (記者 劉少敏)近期,有不少市民在集美大橋、馬鑾灣等多地看到大片候鳥飛行的景觀。群鳥壓境的視頻一傳到網上就引起關注,不少網友還做成祝福視頻發給親友。記者聯繫廈門觀鳥協會一探這群天上來客的真容。
  • 離廈門僅六公裡駐軍兩三萬 臺灣布重兵守金門(圖)
    大洋網訊 43年前的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廈門前線近500門大炮一齊開火,2.6萬餘發炮彈在一小時內狂瀉在國民黨軍隊駐守的金門島上。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八二三」炮戰。此後,福建前線與金門之間相互炮擊長達約20年。隨著兩岸形勢的變化,金門這個臺灣當局的軍事重鎮,在兩岸關係中又扮演著新的角色。圖:戒備森嚴的金門島,稚氣未脫的「阿兵哥」。
  • 「活化石」文昌魚 臺灣金門繁殖成功(圖)
    原標題:「活化石」文昌魚 臺灣金門繁殖成功(圖)  金門公園管理處在2010年5月曾委託學者調查研究金門沿岸文昌魚生態,在金門西側與南側海域的料羅灣、金烈水道與小金門周遭海域規劃34個測站採集文昌魚,只在3個底質為中等佳到尚佳的粗砂環境測站中,有文昌魚捕獲的紀錄。  研究也發現,金門水域捕獲的文昌魚,分別是白氏文昌魚與日本文昌魚,這2種文昌魚的吻鰭、前臀鰭腔室、尾鰭形態不同。
  • 鸕鷀歸巢,守鱟一生 金門自然故事
    幾乎消失的漁夫和他的鸕鷀。圖:Andy Beales但在金門,每年從10月開始,到第二年4月,大批鸕鷀陸續從北方飛來過冬,從10月的幾百隻,到1月初的1萬多隻。鼎盛時期,連綿不絕的鸕鷀群每天夜伏晨出,白天在廈門附近海域覓食,傍晚返回金門的慈湖、太湖一帶休息。
  • 兩岸合建「金門大橋」 首批施工設備通關運往臺灣
    21日,由廈門海關驗放的首批「金門大橋」施工設備——10套海上打樁專用設備順利通關,運往臺灣「金門大橋」施工現場。廈門海關驗放的首批「金門大橋」施工設備這座連接大小金門的大橋,又被戲稱為「選舉浮橋」。過去二十多年,幾乎每逢選舉就被候選人提出,但選舉一結束卻無疾而終。
  • 金門與馬祖在蔡英文眼中算不算臺灣的「領土」?
    雖然臺灣當局實際管轄區域包括臺澎金馬,但金門馬祖與臺灣澎湖並不是一回事。從地理位置上講,前者離大陸近,屬於福建離島,後者則與大陸隔道臺灣海峽;而在海峽兩岸各自的行政區劃中,都把金門、馬祖劃入福建省,把臺灣澎湖劃到臺灣省。再從歷史上看,兩者區別更大。臺澎地區有過因為《馬關條約》而被割讓給日本的歷史,而金門馬祖則是國共內戰兩岸分離的結果。
  • 臺灣旅遊必買的名特產:金門貢糖
    貢糖起源於花生與麥芽糖的組合,經過烘焙的花生在氣味最濃鬱的極佳狀態下,以高比例與純正麥芽糖混合,然後施以人工搗碎、夾纏,再經歷溫揉滲合流淌,最後切塊成形。金門貢糖,隨廈門制餅師傳入小金門,並廣被一般糕餅店製成品茗茶點。
  • 陳玉珍回嗆民進黨「立委」:我不是臺灣人,我是福建金門人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臺海大師兄)作為臺灣當局實際控制的外島,金門離廈門最近處不到2公裡,是兩岸相距最近的地方。金門的地位也非常特殊,很多大陸人稱之為「臺灣金門」,而臺灣人則稱「福建金門」。今天,大師兄就帶領大家踏上這塊神奇的土地。
  • 視覺中國不P圖,俗稱明星的「照妖鏡」?但鏡頭下的他卻讓人驚豔
    特別高清,但是拍明星就慘不忍睹了,很多女星慘遭毒手,這麼比喻吧,都說上電視節目或者上綜藝是網紅的照妖鏡,那麼視覺中國就是明星們的照妖鏡,因為無美顏,無濾鏡,這對於明星來說實在是太殘忍了,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明星們在視覺中國的鏡頭下是什麼樣子吧!
  • 就在廈門的……
    入冬以來 隨著氣溫逐漸降低 冬候鳥分批陸續抵達廈門 市觀鳥協會的會員們 通過鏡頭記錄下它們的身影 水鳥篇 入冬之後 五緣灣溼地公園的水面上變得更加熱鬧了
  • 金門百節「蜈蚣座」創紀錄 「老民俗」成旅遊亮點
    金門迎城隍就是他山之石。金門近日迎來了浯島宗教文化觀光季,成為旅遊的新亮點。金門的迎城隍民俗活動已經不再拘泥於傳統的宗教儀式。它作為兩岸共有的民俗文化,在兩岸的不斷交流磨合中,金門迎城隍活動自成一格,既發揚傳統民俗文化精髓,也加入了文創等與時俱進的元素,打造出一個集宗教民俗、休閒娛樂於一體的觀光季活動。近日,2017金門迎城隍-浯島宗教文化觀光季推介活動在廈門舉行。
  • 「臺灣的驕傲」金門大橋預計明年底完工,臺媒:工程困難度...
    時30分,由縣府也安排政經發展簡介,介紹近年金門各項政經發展概況與施政方針,縣長楊鎮浯於致辭時表示,感謝陸委會長期關心金門建設,多方協調推動「小三通」的相關交流與合作,並希望該會制訂兩岸政策時,方圓之間應掌握得宜,也歡迎這次媒體交流團來到金門參訪,認識金門、行銷金門。
  • 廈臺淵源深厚 廈門地名臺灣情結由來已久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廈門便設立了臺灣街,並且由時任海協會會長的汪道涵親自題字;2005年,取意於「對臺的地緣、血緣、文緣、商緣、法緣」,鍾宅灣更名為可以更好體現閩臺關係及廈門對臺交流優勢的五緣灣;2006年,小嶝島上離金門最近的一條海邊道路也正式命名為望金路,帶動了小嶝的旅遊。
  • 廈門上空熱鬧十足 冬候鳥們千裡迢迢來廈「赴約」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彭怡郡)近日,廈門上空熱鬧十足。冬候鳥們又拖家帶口地來到廈門,有的在此安營紮寨,有的繼續過境南飛。快和晨報記者一起來看看這些高顏值冬候鳥吧。  忠侖公園和植物園裡,鶇科類鳥數量不少。紫嘯鶇、鳥灰鶇、赤胸鶇、白眉鶇、白腹鶇、白腹地鶇……在觀鳥愛好者許書國的鏡頭下,這些鶇科類鳥驚豔非常。
  • 「水中霸王」田鱉現蹤金門 休養後將野放(圖)
    「水中霸王」田鱉現蹤金門 休養後將野放(圖) 2014-05-28 15:24:4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丁文蕾     罕見田鱉現蹤金門。
  • 中國客流量最大的單跑道機場廈門高崎
    ——首都機場如果有此功力,年客流鐵定在2億以上,直接省下兩個大興機場!我國比較重視航空安全,安全距離留得比較大,所以廈門機場能有2700萬的客流,已經非常不易。咱們的空管既不搞「京格爾空翻」也不搞「特卡切夫騰越」,飛機只要按順序上槓下槓就好——你平安,我平安。
  • 廈門本地魚類毒刺排行第二,這種魚你敢吃嗎?(圖)
    原標題:廈門本地魚類毒刺排行第二,這種魚你敢吃嗎?(圖)海峽網3月21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黃麗彬)長期生長在石頭縫裡的魚,還帶著劇毒,您有興趣了解一下嗎?這種魚叫做虎魚,近日,導報記者在走訪廈門第八菜市場的過程中發現,不少攤鋪上已經有虎魚在售,但各家的存貨都不多,基本上每個攤鋪都只有十幾條,多的也就幾十條。
  • 昨天傍晚廈門火燒雲美景映紅半邊天 你看見了嗎?
    昨天傍晚,晚霞映紅了廈門的天空,展現了一幅「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煙霞美景,引來市民網友競相在網上曬美圖。昨天廈門的火燒雲你看見了嗎?  以下是部分網友的評論:  蕭何不是我何祺祥:實在太美了,抬頭看天被怔住了。  萌妹子壞孩子 :我們學校都被照紅了。  二清越越:今晚的廈門實在太美了。
  • 今天,廈門解放71周年!這些記憶永不能忘
    資料圖/ 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供圖1991年,廈門大橋通車,這是當時全國第一座、也是最長的一座跨海大橋。資料圖/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供圖1984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廈門,揮筆題詞「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
  • 與臺灣隔海相望的閩南地區三市簡易地形圖:泉州,廈門和漳州
    下面我們從泉州,廈門和漳州三市的簡易地形圖來一起了解一下閩南地區。泉州泉州位於泉州灣內的半島型的陸地之上,半島的北面是洛陽江,南面是晉江,所以泉州水上交通十分的發達,加上海灣的保護,灣內幾乎沒有大風大浪是一個優良的港口。就如同上文所說,泉州從宋元開始就是一個大港,海上絲綢之路就是從這裡走向海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