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本地魚類毒刺排行第二,這種魚你敢吃嗎?(圖)

2020-12-02 海峽網

原標題:廈門本地魚類毒刺排行第二,這種魚你敢吃嗎?(圖)

海峽網3月21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黃麗彬)長期生長在石頭縫裡的魚,還帶著劇毒,您有興趣了解一下嗎?這種魚叫做虎魚,近日,導報記者在走訪廈門第八菜市場的過程中發現,不少攤鋪上已經有虎魚在售,但各家的存貨都不多,基本上每個攤鋪都只有十幾條,多的也就幾十條。

業內人士介紹,虎魚尚屬於市面上不太常見的海產品,能有十幾條、幾十條的數量可以說也算是「大量上市」了。目前八市裡的虎魚多是從廈門近海海域捕獲,一斤可賣到200元左右。

據了解,虎魚屬熱帶魚。在閩南地區,虎魚也叫黃虎,菲律賓、越南、印尼等地也叫石頭魚。業內人士告訴導報記者,目前廈門海鮮市場上出現的虎魚一般是從近海15-20海裡處捕撈,此種虎魚屬於「本港捕撈」,俗稱「討小海」,本地野生虎魚算是上品,如果魚肚子呈黃色更是極品;第二種虎魚便是從臺灣淺灘處捕獲,俗稱「沙塵地區」,而還有一種是從靠近沿海線地區,如金門海域、廈門海域及漳浦海域等捕獲,但此類捕撈量相對更少。虎魚藏身海邊的石頭縫裡,不容易被發現,因為身上的皮膚跟灘涂、巖石非常相似,因此,一次的捕獲量最多也就2-3條,捕不到更是平常之事。

價格方面,因為近海捕撈量一般比較少,所以虎魚的價格也相對較高,往常在180元-200元每斤之間。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價格較低的虎魚多是從廣東來的,此類批發價格多是在120元左右。廣東的虎魚和臺灣海峽捕獲的虎魚差別在於,廣東虎魚偏圓形,而本港偏瘦長。

虎魚最簡單的烹飪方法常見瘦肉加老薑片煮湯,大一點的還有清蒸吃法,對皮膚極好。但要注意的是,虎魚身上的背鰭帶有劇毒,其在本地魚類毒刺排行榜上排第二名,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強的一種魚。若被刺到,至少需要半個月才能康復。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毒的魚,比河豚還毒,吃一口就有危險,只有日本人敢吃!
    另有「氣泡魚」的稱呼眾所周知河豚是有毒的魚類,大部分情況下吃河豚是比較安全的,但也有例外的時候。別看河豚這麼可愛,它的毒素可是致命的,在河豚毒攝入30分鐘內就能麻醉神經,只要攝入0.5毫克毒素就能致人死亡。這時候就會有很多人覺得,河豚應該是世界上最毒的魚了。其實世界上還有一種比河豚還要毒的魚。這種魚只有日本人敢吃。這種魚就是毒蚰,毒鮋屬暖水性底層魚類。
  • 劇毒石頭魚做成刺身食用,不得不說,敢吃的人真的是勇氣十足了
    日本人向來有食用刺身的飲食習慣,對於本來就是海產富庶的地方而言,這吃海鮮就格外的更加講究起來了。而且日本人敢吃會吃的特性也是由來已久的,樣樣魚類貝類只要夠新鮮,到了他們手上俱就只有變成鮮嫩刺身的份而已了。
  • 此魚叫聲像鴨子,身上卻有3根毒刺,過去一撈幾十斤如今30元1斤
    就拿吃魚而言,鯽魚在北方地區很火爆,但是在南方地區卻並不受歡迎,很多人不喜歡鯽魚。此外在南方地區有許多的魚類,東北人也吃不習慣。例如在南方地區也有一種獨特的魚,鳴叫聲像家鴨一樣,的身上還長有三根毒刺,可是卻被視作佳品,許多 北方人都喜歡吃,但是在北方地區銷售市場卻較為罕見。現如今這類魚天然的的能賣去30元一斤,因此 很多人飼養它。很多人都不清楚,一些魚也會傳出鳴叫聲的。
  • 魚界「最髒」的魚!但從頭到尾都是寶?大家還敢吃嗎?
    魚界「最髒」的魚!但從頭到尾都是寶?大家還敢吃嗎?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現在的人們對於「美」這個詞的觀念也越來越強,當然對於釣友們來說,一般長相有點醜的魚大家也都不怎麼待見。一般來說釣友們都特別喜歡好看的魚類,例如錦鯉、金龍魚等。雖然那些長得有點醜的魚類不招大家待見,但是它們的營養價值卻非常高,它就是本篇文章的主人公——鯰魚,不知道釣友們釣到過嗎?其實鯰魚的分布也是比較廣的,甚至在小河裡都能見到鯰魚的影子。雖然釣友們知道它長什麼樣,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鯰魚是水中的霸主啊!
  • 地球上「最難」處理的魚,渾身長滿毒刺,切不好要賠本,考驗刀工
    在一些大排檔或者酒店都可以吃得到美味的海鮮食品,雖然價格貴一些但是廚師做出來的美味是別具一格的。而魚類相信是大家接觸得最多的海鮮了,在市場上有時候想吃魚都要糾結很久選出自己喜歡吃的魚的品種。當然魚的種類不同價格也不同,口感和肉質都會非常不同的。但是在地球的海洋中有這樣一種魚,這些魚市面上是非常難買到的,價格又貴而且處理手法非常難,它就是豪豬魚。
  • 懷孕不敢吃魚,最新指南教你怎麼吃
    魚(包括淡水魚和海魚)以及其他海鮮不僅美味,還是一種低熱量的優質蛋白質來源。除此之外,很多魚和海鮮還富含非常健康的歐米茄3脂肪酸,不僅對心血管有好處,還有利於大腦發育。因此,可以說,魚和海鮮是均衡飲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由於工業環境汙染等原因,很多人擔心這些產品中富集的重金屬汞和其他汙染物,而不敢吃。
  • 豪豬魚渾身是毒刺,日本人做成生魚片,考驗廚師的刀工
    經過漫長的進化,為了躲避天敵,很多動物都進化出了獨特的本領,比如豪豬,身上就長出了很多刺,甚至連豹子等獵食動物也要忌憚三分,在海洋中,也有一種十分像豪豬的魚,它全身都長滿了毒刺,遇到危險時,毒刺就會立起來,以躲避天敵,它就是豪豬魚!
  • 廈門漁民捕到怪魚 周邊餐館嫌醜紛紛不願收(圖)
    昨日清晨,討小海的小嶝「夫妻檔」一起網,撈起這隻長相奇特的怪魚。  醜魚被飯館嫌棄  ——老漁民那麼多年也只抓到過兩三次,個頭這麼大頭一回見  「這麼醜的魚,不敢吃!」年輕人圍著怪魚,小心翼翼地撐開它那「地包天」的大嘴,看著滿是細齒的大口,還有像「舌頭」的東西及嘴裡奇形怪狀的構造,打趣地說,誰吃誰變醜,但一旁的老漁民們卻笑而不語。71歲的漁民老李說,當地年紀大點的漁民管它叫「向天龜」(閩南語諧音),喜歡往沙裡鑽。  昨日上午10點多,小嶝前堡裡一對打魚夫婦從靠近金門的海域,捕上了這頭怪魚。
  • 「二字頭」價格在廈門能買石斑魚、多寶魚 吃魚比吃肉更實惠
    廈門網訊(文/圖 廈門晚報記者 王穎達 實習生 丁熠恆)進入伏季休漁期以來,除了各式各樣的冰鮮水產品,養殖的活鮮魚蝦貝類成為海鮮市場的重要補充。記者近日走訪市場發現,今年的養殖活鮮品種,像石斑魚、多寶魚等以往價格偏高的活鮮,價格變得更親民,部分品種甚至低於休漁前價格。養殖活鮮價格走低,一是養殖產量增長,二是酒店需求尚未完全恢復,更多的銷售從宴桌轉向家庭。
  • 海洋魚類有寄生蟲?海鮮還能吃嗎?
    我國和世界上很多民族一樣,都有著食用海洋魚類的悠久歷史。那麼美味可口的海洋魚類還能吃嗎?是不是以後也要談「魚」色變了?本文就從魚類寄生蟲的角度做一個粗淺介紹,回答一下「海鮮還能吃嗎?(高能預警:以下部分圖片可能會引起不適)海洋魚類體內的寄生蟲主要有哪些?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歷史上,海洋魚類就是沿海地區人民重要的食物和收入來源。隨著人類社會進入工業化時代,運輸和加工能力的提高讓內陸人民也有條件吃上美味可口的海魚。大海裡魚類的種類超過1萬種,其中相當比例具有食用價值。
  • 國內4種口感最好的「淡水魚」,你吃過幾種?吃過2以上就是吃貨
    現實生活中,淡水魚被經常擺上餐桌,比如說鯉魚、鯽魚是我們最常見的魚類,不過在很多的吃貨們看來,咱們在餐桌上面吃到的魚都是本地常見魚類。顯而易見,只要是靠近海邊的城市吃海鮮要方便得多,那麼一些內地城市如何吃到美味魚類?一些味道較好的淡水魚就成了首選。
  • 入侵物種小龍蝦牛蛙都敢吃,為何中國人不敢吃這種魚?原因很簡單
    入侵物種小龍蝦牛蛙都敢吃,為何中國人不敢吃這種魚?在其他國家看來,我們中國的吃貨力量非常的強大,這樣這種生物可以吃,我們中國就有辦法把它解決掉,有一些國家有物種入侵時,也會請求中國人去解決,不過老外非常的納悶,中國人那麼能吃,什麼也都敢吃,為什麼不敢吃這種魚?這種魚就是具有極強破壞性的清道夫。
  • 吃魚的好處你了解嗎?教你黃貂魚家常做法
    魚是一種物美價廉的食物,人類自古就有吃魚的習慣,在我們中華飲食文化裡,八大菜系中都有各自烹飪魚的方法,不同的魚類烹飪方法也不相同,有的魚黃燜好吃,有的魚熬湯好吃,在各大城市裡以魚為主打菜的酒樓飯館,隨處可見,不管是農村人還是城裡人,就沒有誰沒吃過魚。
  • 「石頭魚」憑什麼被稱為海洋殺手,15秒可放倒海獅,河豚也甘拜下風
    然而我們今天要講的是一種魚類,沒錯! 是魚!可以說這種魚毒性完全在我們剛才列舉的幾種動物之上。可能在大家的眼中,魚?不是我們餐桌上的美食嗎?非洲死神-黑曼巴然而!非也!這種魚叫做「毒鮋」。這傢伙可在」世界毒物「排行第四位,毒性完爆「非洲死神」黑曼巴,同時也是最毒、最毒的魚類。毒鮋不是鼬毒鮋(yóu),因其經常一動不動將自己偽裝成石頭,又被稱為「石頭魚」,毒鮋屬於毒鮋科下的一種魚類。
  • 海洋裡的共生關係,有毒刺的肉食性海葵為什麼傷害不到小丑魚
    在《海底總動員》這一部動畫片當中,新誕生的小丑魚尼莫和它的父親一直生活在一朵巨大的海葵當中,並且可以自由的進出在海葵的觸手之間,而並不受海葵觸手上的毒刺影響,那麼問題就來了,小丑魚到底擁有什麼樣的手段避免被海葵刺傷呢?難道它能夠免疫海葵的毒素嗎?
  • 「海洋發光魚類」深海龍魚能吃嗎?
    深海龍魚是一種生活在1524米深的海底的海洋發光魚類,它的體型不大,卻是一種兇惡的捕食者,以甲殼類、撓足類為食。那麼,深海龍魚能吃嗎?一、深海龍魚是什麼魚?2、深海龍魚是海洋發光魚類,它的下頜長有發光器釣餌,不斷閃爍,前後擺動,以此來誘惑獵物,等獵物近了之後就用尖牙利齒一口咬定;身體兩側還有兩排發光器,可以在交配中向其它巨口魚發信號,也可以模仿從海面射入的粼粼波光,從而誤導那些來自下方深處的捕食性魚類。
  • 這種魚你敢吃嗎?一直被誤認為是食人魚,但味道很鮮美!
    紅鯧魚是繁殖比較快,並且成長也比較快的一個魚種,屬於雜食性魚類。市場上紅鯧魚的價格普遍不貴,我們這裡也就賣到8塊錢一斤,它的肉質屬於嫩中帶柴的那種口感,但有一個好處,就是紅鯧魚沒有小骨頭,只有脊骨和排骨,因此紅鯧魚是比較適合各種年齡層的人吃的,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不用擔心卡骨。
  • 長江裡大名鼎鼎的三種魚,你認識嗎?一種吃不起,兩種不敢吃
    現在的社會,我們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一直在提高,在吃的上面,更是越來越厲害,不管是天上的飛的,地下跑,水裡遊的,沒有我們不吃的。很多的食物越是稀少,價格就越昂貴,這就是所謂的物以稀為貴吧。很多的美食都是經過加工才可以吃的,不過,現在居然有一些都是直接吃生的,有時候也會是很佩服,不過,有一些直接生吃還挺好的,比如現在比較流行的三文魚,生魚片等。說起魚,確實很美味,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魚,因為魚的營養還是很美味的,而且魚的種類也是非常的多,還有很多的觀賞魚。今天就大家介紹三種,在中國最貴的魚,認識的人都比較少,就算我們認識,第一是有可能吃不起,第二更多的是不敢吃。
  • 長著致命毒刺的怪魚,不僅每年蜇傷數十人,還殺死了「鱷魚先生」
    世界上各地的有毒魚類在五十種以上,每年都有許多人因接觸到這些魚類分泌的毒素而產生嚴重的中毒症狀,甚至導致死亡。毒素是這些魚自衛的武器,可以幫助它們抵抗體型較大的敵人,例如大型的比目魚和虹、鰩等。它們通常躺在海底的沙地上,或是以緩慢的速度滑行,搜捕貝類和魚類,然後用一排排純齒將獵物咬碎。當它們遭遇危險時,尾巴上的毒刺就派得上用場了。魟魚的毒刺底面有兩道凹槽,凹槽中的白色組織就是製造毒液的腺體,不同種類的魟魚毒刺的長度也不一樣,歐洲魟魚的毒刺大約有12釐米長,而棲息在熱帶海域的魟魚毒刺較長,可以達40釐米以上。魟魚的毒刺是尾巴基部的骨質組織、形狀像把刺刀,堅硬無比。
  • 盤點十種冷門原生觀賞魚,認識三種就算是魚缸之神!你敢挑戰嗎
    它是夜行魚,可以在草缸裡混養,在水族箱裡,它可以長到15釐米。魚友們需要記住兩點:第一,它是冷水魚;第二,它是超級吃貨。這種可愛的小魚,你見過嗎?它可以長到20釐米,在東北人口中被稱作「平口魚」,是當地特產的美食。你會把這種魚放進魚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