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提醒】
●時間:近期每天7時左右及16時前後
●地點:園博苑、杏林灣、馬鑾灣一帶
近期在集美大橋、馬鑾灣等地可以看到大片候鳥飛行的景觀。
鸕鷀(廈門觀鳥協會 供圖)
本報訊 (記者 劉少敏)近期,有不少市民在集美大橋、馬鑾灣等多地看到大片候鳥飛行的景觀。群鳥壓境的視頻一傳到網上就引起關注,不少網友還做成祝福視頻發給親友。記者聯繫廈門觀鳥協會一探這群天上來客的真容。
在一段拍攝於園博苑的視頻可以看到,藍色水面上,成千上萬隻黑色小鳥展翅飛過,時而低空橫掠,低頭覓食,時而高空盤旋,演繹出各式各樣的圖案和線條,生機勃勃,令人心曠神怡。在視頻下的留言中,有人藉此致敬新的一年,也有人揭秘稱,這些鳥兒白天到廈門覓食,晚上會飛回金門棲息。
這究竟是哪一種鳥類?這樣的景象是否多見呢?「主要是普通鸕鷀,會混有白鷺和大白鷺等鷺科鳥類。」廈門觀鳥協會「魚鷹」告訴記者,鸕鷀的天性就喜歡聚大群,一群一群集體圍捕魚類,如果食物豐富,它們會互相配合,如果短缺也會互相爭奪。隨著每年來廈的候鳥越來越多,這樣的美景在廈門已經不算稀奇了。
每天7時左右,以及16時前後,市民都可以在園博苑、杏林灣、馬鑾灣等多地看到這一景象。而鳥群在這一時間段出現的目的的確就是為了覓食。經過廈門觀鳥協會與金門鳥類研究志願者長期聯合監測發現,這些鳥兒早上飛來廈門,下午覓食結束後會途經五緣灣,前往金門,晚上在那裡棲息。大金門慈湖海邊的木麻黃防風林是它們的主要夜息點,金門方面也已把鸕鷀夜歸當成重要觀鳥項目推廣。
「市民可以前往園博苑水上運動中心的橋上進行拍攝。」「魚鷹」推薦有興趣的市民攜帶200mm左右的長焦鏡頭,這個觀測點上午下午都可以觀察,而且地景宜人,十分適合拍攝。
【來源:廈門日報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