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去看秋景,南京城自然是首選。一則離我們比較近,二則這景色的確是美麗至極。都說南京一入秋就成了金陵,這句話絕對不含糊。來過南京的朋友都知道,隨一處對著鏡頭,那就能成為最美的畫卷。
棲霞山,層林盡染;陵園西路,法國梧桐漸黃;北京西路,銀杏也染上秋意……
每年的11月,南京的梧桐和銀杏,驚豔了整座南京城,讓人忍不住嚮往那個古色古香的六朝金粉地。
南京最美的600在這裡
但是,南京適合賞秋的地方雖然多,出名的也是如數家珍,不過,要想代表南京秋景明信片的地方,也就是這600米了。600米,說多不多,說少也足夠你遊覽品味整個秋了。
樹兩旁千姿百媚、橙紅橘綠,各種顏色爭奇鬥豔,顯得南京城的秋色沒有那麼的冷清,反而增添了幾許熱鬧。透過茂盛的美顏林,我們看到很多的攝影師在蹲點拍照,遊客和攝像師還因此產生了摩擦。
這個地方就是明孝陵了。明孝陵有兩條路,一條是石象路,一條是翁仲路。正是這兩天路組成了明孝陵的秋天的顏色,也成為了南京最耀眼的明星。其中,石象路最出名,每年都會被拿出了作為南京的明信片。
兩條美景路各有千秋
神道,是皇陵的兩大組成部分之一,主要路段就是石象路和翁仲路。
石象路為東西走向,兩旁依次排列著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6種石獸,每一種石獸2對,一共12對24件,每一種石獸皆為一跪一立,表示夾道歡迎帝王,體現著皇家陵寢的禮儀要求。
翁仲路為南北走向,就在石象路的盡頭,有一對高約6.25米的白石望柱,上面雕刻著雲龍紋,從此處開始,南北向的神道就名為翁仲路。
每到秋天,這兩條路就成了明孝陵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兩旁的銀杏、楓樹等都開始染黃,漸漸變紅,引得遊客們紛紛在此駐足拍照。
走上石象路,品味千年深藏的秋
在石象路上,各種石頭雕刻的石象栩栩如生。有的看起來憨態可掬,有的看起來威嚴神武。而這石象像是給深秋的顏色增添了幾分美妙的不可言的感覺,渾厚的歷史油然而生。
深秋,漫步在這石板路上,盡情地觀賞著周圍不斷變化的顏色,真的有一種目不暇接的感覺。黃的,紅的,青的等等全部像是粉料上的顏料,一點點的塗抹在樹葉上,給我們留下了最美的圖畫。
拿起手機或者是相機,隨手一拍就是一幅美麗的圖景,拿回家慢慢的品味欣賞,真的讓人感受到一種滿滿的幸福感。若是在晴好的天氣,帶著自己的家人一同前往欣賞,親子之樂就會響徹在茂林之中。
這不,因為前來欣賞的人比較多,攝影師和行人還產生了摩擦。攝影師怨恨行人阻礙了他們唯美的畫面,自己精心拍攝的藝術品前功盡棄;而行人則埋怨攝影師佔據了他們賞景的空間,還產生了幸福的小煩惱。
其實,風景不是只屬於某一個人的,既然大家都是買了門票進來賞景的,都有應該有機會和資格拍下美美的照片,攝影師長時間佔道的行為確實不太好,應該儘量拍好照片,也給別人留點機會。
不知道你對此是怎麼看的呢?你有沒有去過南京,尋找最美的秋天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旅途故事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