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清朗流暢之間感受詩人對故鄉的依依眷戀

2021-01-12 港貨加盟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這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李白的一首早期詩作,李白者,世人謂之詩仙也,其詩詞文風極具浪漫主義色彩,豪邁雄奇渾然天成,氣勢磅礴大氣逼人,尤其是在想像力上,神思遄飛極具個人特徵,自成一派獨特瑰麗。而在這首早期的詩作當中,在氣勢豪邁上也顯露出了詩人本身的詩才、才華與別具匠心,膾炙人口備受稱頌。而在敘述感情和寫景之上,該詩亦是清朗明快,雖言對於故鄉的眷念之情,但這種感情依舊是昂揚的,清朗明快,韻律流暢。

詩人在開篇的時候描繪出了一幅半月出峨眉山的景致,點明了正處秋季的時節,天高氣爽,秋夜朗朗,意境格外開闊,渲染出了清朗的氛圍,之後月出青山後,月影倒映在平羌水上,月影隨水而動,船亦隨著水流前行,畫面極具動態之美,刻畫出了一幅夜月之下千裡行舟圖,畫面瞬間在氣勢上拔高了一個層次,由上句當中的清朗之美轉為了氣勢之美,月隨水流,舟隨水行,夜月、月影、山水與行舟完美融合成了一幅極美的畫。除了鋪陳出來的景與變化的地點之外,在詩句最後一句當中,詩人亦表露出了對於故鄉之地、故鄉之約的眷念之情,求學而出,一輪山月千裡相送,秀美清朗,意境開闊,既有豪邁之情,亦有絲絲縷縷的浪漫之意。

在「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當中,正值初秋時節,峨眉山後一輪半弦月緩緩升起,月出青山,秀美皎潔,流瀉漫天的瑩潤月光,在初秋時節的夜中,月色顯得越發秀美。該句當中,詩人率先勾勒出了一幅月出峨眉山圖,渲染出了當時的優美意境,景色秀美,月色迷人。此外,「秋」字點明了時節,初秋時節,夜色清涼,一座形狀秀麗顏色如墨的峨眉山之後慢慢吐出一輪秋月,瞬間畫面感極其強烈,「秀山」、「秋夜」、「半弦月」幾個景致構成了一幅美妙絕倫的畫,極具美感。

下一句「影入平羌江水流」當中,出青山的半弦月的月影落到了平羌江的江水之中,月影隨著江水的流動而流動,月影徘徊江水之中,天上的月與水中的月影遙遙相對,畫面晴朗美妙,這是該句當中的第一層意思,但月影落到了水中,本身是不會移動的,是靜止在原處的,而它的流動也只能因為是看的人視覺的移動,此處也暗指月影落到水中之後。

詩人所乘的舟船亦在隨著江流的流動而不斷前行,所以落到了詩人的眼中,他抬頭望山月的時候,山月仿佛也一直陪伴他前行,隨舟而從,與此同時,平羌水中的月影亦是如此,一直隨著江水的方向而流動,隨舟而行,陪伴著詩人,千裡送別。「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當中,詩人今夜就要離開清溪驛站,小舟一路駛向三峽之地,三峽之地水勢湍急,舟行使的也愈發快。

在該句當中詩人描寫了自己一路以來的行程,從峨眉山開始,到平羌水,再到如今小舟所在的清溪驛站,最後是即將到的水流湍急的三峽之地,最後則是一路隨水流而行的渝州,詩中其實暗藏了五個地點,可見詩人的功底之深,所寫的五個地點非但不會使全詩顯得略為僵硬,反而妥帖無比,更添行文之豪邁氣勢。最後「思君不見」當中,詩人於此並未見到自己思念的好友,只得下了渝州,此處可見詩人對於故鄉之地的眷念之情,但這份眷戀並不是消沉的,反而是豪邁的,辭別故鄉後,等待他的是即將大展抱負的人生。全詩豪邁之中不失清朗,流暢無比。

相關焦點

  • 七上語文《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龜年》中考真題,字詞,賞析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清溪:指清溪驛,屬四川犍為,在峨眉山附近。三峽: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今在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說指四川樂山的犁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遊。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下:順流而下。
  • 李白一首寫月亮的精彩唐詩,一共4句每一句當中都包含了地名
    作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有很多古詩都寫到了月亮。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月亮在中國古典詩詞當中是一個有著豐富內涵的意象。
  • 古代文人吟詠月亮,染上詩人不同的感情色彩,給人不同的感受
    古今文人學士吟詠它,是因為美,但一經染上詩人的感情色彩,它給予人的感受就會不同:或樂觀,或憂戚,或昂奮,或低沉。「質本潔來還潔去」。明媚的月光,總是令人陶醉和嚮往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古代詩人們常把明月和思鄉聯繫在一起,這使我們首先想起的是李白。
  • 李白寫明月的9首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在古代的詩詞中,「明月」絕對是出現頻率最高的意象之一,很多詩人、詞人的作品中,「明月」都是出現不止一次的題材。其中的唐代詩仙李白,絕對是寫明月詩最多也最好的詩人,為我們留下許多佳篇名句。一、《月下獨酌·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同一個地方可以欣賞不同的詩詞
    這兩句詩由對客觀景物的描寫逐漸過渡到詩人的主觀抒情,即由景入情,融情於景,達到情景交融。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唐代:李白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曲終月已落,惆悵東齋眠。 唐代詩人有許多寫琴聲的名篇。如李白的《聽蜀僧濬彈琴》:「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三句用三個形象:松濤、流水、霜鍾來寫琴聲。韓愈的《聽穎師彈琴》:開頭就以卿卿我我的親呢情話作比,接著又用沙場勇士,浮雲柳絮、百鳥孤鳳等形象來一再比喻琴聲。
  • 從李白的詩句中,感受「詩仙」的理想抱負和浪漫主義情懷!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他有著豪邁的情懷,有著非凡的才華,遊歷各地,寫出了很多優美詩篇。李白【1】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這是李白年輕時候的作品,這時的詩人,胸懷大志,心中充滿了浪漫的幻想和宏偉的抱負,希望自己能夠像大鵬鳥一樣在高空中翱翔。
  • 峨眉山是峨嵋山,峨眉月未必是蛾眉月,蛾眉月卻一定是娥眉月
    李白的詩《峨眉山月歌》很有名,短短的二十八個字之內鑲嵌進去五個地名,但讀起來卻朗朗上口,一點都不覺得刻意堆砌,真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感。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除了最後一個特別不動腦,特別不靠譜的「鵝眉」之外,峨眉、峨嵋、蛾眉、娥眉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都可以查得到,是四個同音詞,同一個讀音之下,有如此多的同音詞,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況且這幾個詞之間還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值得分析一下。現在一般說起「峨眉」,大家都默認為是在說「峨眉山」,位於今天四川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 詩仙李白為何不寫中秋詩?有人說《靜夜思》是中秋節寫的,真的嗎
    從古至今月亮都是表達人們美好祝願的事物,縱觀歷史最喜歡月亮的當屬「詩仙」了,李白喜歡月亮大家有目共睹,要是飛花令要飛「月」字那可就是李白的專場了。我們最熟悉的當然就是《靜夜思》了,很多人會背的第一首詩就是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關於這首詩你了解多少呢?有是否認為它是在中秋節寫的呢?
  • 航拍峨眉山,太震撼了!
    白開水+它,1天消口苦,3天滅口臭,連便秘都治好了 峨眉山 被譽為中國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 十二首描寫送別的古詩詞,都是依依之情,卻各有傳神之作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有詩:「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其實聚和散都是一個暫時的過程,心與心始終相連才是人間真情。縱然終日相守,卻同床異夢,又何必人前卿卿我我;即使暫時分離,兩情又何必朝朝暮暮。下面精選十二首描寫送別的古詩詞,感受古人那種若隱若現的情感,體會送別時的依依之情。
  • 杜甫送別李白,寫下人生第一首七絕,讀之催人淚下,成為千古絕唱
    唐代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杜甫和李白就是如此。對此,「五四」時期著名詩人聞一多曾說:「李白和杜甫的相遇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就像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走到了一起,我們應該敲三通鑼,打三通鼓,來慶祝他們的相逢」。聞一多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在唐代文壇,杜甫和李白堪稱真正的天才。
  • 以詩契心,以詞解情,讓心靈和真情共舞,唱響永恆的生命之歌!
    品讀詩詞,讓我們的心靈更加充盈,情感更加豐富,心性更加沉穩,思想更加厚重。以詩契心,以詞解情,只有汲取源源不斷的活水,才能滋養美好的心靈之樹;和詩以歌,精神和鳴,只有讓心靈和真情共舞,才能唱響永恆的生命之歌。
  • 四川的這座縣,是詩人陳子昂的故鄉,擁有中華侏羅紀公園
    因為位於盆地的中心位置,所以山地很少,地形以丘陵為中心,佔總面積的9成,最高海拔678米,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句「蜀道難,上不了青天」,蜀道應該不是這裡的路。說起唐代詩人,射洪縣也有古代著名詩人陳子昂,他在當時的重要人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流傳千古。射洪縣圍繞陳子昂做了很多文章,縣城有子昂廣場,還建設了子昂故裡文化旅遊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點。
  • 李白這些詩我是跪著看的,看完我確信他是天才!李白經典欣賞
    和尚有話說和尚繼續發李白的絕句,這次是七絕。(五絕請點擊:李白為何稱為天才?看完這20首五絕你就懂了)李白的絕思落天外,瀟灑飄逸,毫無湊泊之感。李白也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王和尚說:永王李璘徵召李白做幕僚,李白感覺壯志可酬,遂作詩歌詠。上一首寫自己,躊躇滿志;下一首寫軍勢,豪壯華麗。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四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地轉錦江成渭水,天回玉壘作長安。王和尚說:這首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意,不過不是諷刺,而是讚頌。
  • 大家|瘂弦:一日詩人,一世詩人,人生是一首不瘂的弦歌
    少年時的瘂弦讀到這兩句詩時覺得不可思議,世界上怎麼會有如此悲慘的事情。如今年過八旬的他轉頭回望,「我還不如《十五從軍徵》裡的老兵。他畢竟八十了還能返回故鄉,而我卻一直飄零在外」。這兩年,瘂弦回望八十餘年的人生歷程,發出的最大感慨是「飄零的一生」。「飄零的一生」從詩人瘂弦口中說出來格外浸透著幾分辛酸。
  • 有一輪白露的明月叫故鄉——杜甫《月夜憶舍弟》詩意
    詩,是文字舞蹈;詩,是音樂建築;詩,是社會良心;詩,是道德救贖;詩,是旅途感恩;詩,是宗教頓悟;詩,是精神錦瑟;詩,是靈魂歌哭…… 時事情動處,當為之歌與哭…… 有一輪白露的明月叫故鄉---- 杜甫《月夜憶舍弟》詩意文/秦緒林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 經歷人生大起大落,李白登上高山寫首詩,20字寫出孤獨的至高境界
    對於翰林生活李白日益厭倦,時常和友人縱酒狂歌,酒醉之後哪怕玄宗召見入朝李白也不應,玄宗對李白也慢慢滋生了諸多不滿。在某次醉後起草詔書的時候,李白放浪形骸,讓皇帝身邊的心腹高力士脫靴。雖然當時他確實如願了,但也招致了很多人的嫉恨,此後關於他的誹謗之言不是傳入玄宗的耳朵。最終,玄宗也不願再遷就李白,便將他賜金放還。李白的理想抱負又一次化為了泡影。
  • 唐代李白《邯鄲才人嫁為廝養卒婦》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李白藉此樂府古題,蹈謝朓詩旨,「依題立義」,以寄寓意。當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一載(752),李白遊邯鄲(今屬河北)時。 李白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
  • 故鄉造句和解釋_故鄉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故鄉(gù xiāng)。近義詞有:故裡,家鄉,家園,鄉裡,梓裡,梓鄉,桑梓,老家,故土。反義詞有:異鄉,異域,他方,他鄉。家鄉。出生或長期居住過的地方。[冰心《我的故鄉》:「我生於一九零零年十月五日(農曆庚子年閏八月十二日),七個月後,我就離開了故鄉——福建福州。」]故鄉在教材中的例句:1、我的故鄉在江南,我愛故鄉的楊梅。
  • 李白極具想像力的一首詩,用筆如風檣陣馬,頷聯更是氣象壯闊
    李白非常注意鍊字,用一個「隨」字,描繪出山脈的走向與趨勢,非常富有動感。而一個「入」字,更突出了江水衝擊荒原的爆發力,顯示了青年詩人的一腔豪情。頸聯充滿奇思妙想,寫江中所見,「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太白以天鏡喻月之光明,以海樓喻雲之奇特。正因為江天高曠,才能看見如此神奇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