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這首絕句只有28個字,標題卻有45個字,會是最長的詩名嗎?

2020-12-03 史家之韻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河南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人,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他和杜牧合稱為「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因李商隱的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三人又並稱為「三十六體」。

李商隱的詩在唐代頗具特色,其構思新奇,風格絢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尤為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唐宋以來被人們廣為傳誦。

李商隱曾經做過這麼一首詩,七言絕句,七言四句,詩文總共才28個字,但是,詩的標題卻多達45個字,下面,先請閱讀該詩: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餘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其一》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其二》

劍棧風檣各苦辛,別時冰雪到時春。

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

創作背景:唐大中五年(851年)秋末,李商隱離京赴梓州(今四川三臺)入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府。在送別李商隱的晚宴上,時年十歲的韓偓(晚唐詩人,李商隱為其姨夫)即席賦詩,才驚四座。

大中十年(856年),李商隱返回長安,他重誦五年前韓偓所贈的詩句,感嘆才十歲的孩子就能寫出如此老練詩風,遂寫了這兩首詩作為酬答。

第一首詩的大意是:才十歲的韓偓文思敏捷,走馬之間就能寫成文章,酒宴上的蠟燭燒殘了大半,燭芯的灰燼也冷卻了,此時此景讓人更加不忍離別。正如那桐花盛開的萬裡丹山路上,花叢中傳來那雛鳳的鳴聲,一定會比那老鳳更為清亮動聽。

第二首詩的大意是:當我到達巴蜀之地的劍門棧道時,你我已經天各一方。當初分別時正值冰天雪地的時候,而現在又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如果將韓冬郎的詩才比作何遜(南朝詩人),都不要提什麼聯句了,我大概就要像東陽的沈某人(指南朝文學家沈約)那樣為了讀書而身體消瘦了。

南朝時,詩人何遜與範雲曾合作寫過《範廣州宅聯句》一詩:「洛陽城東西,卻作經年別。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濛濛夕煙起,奄奄殘暉滅。非君愛滿堂,寧我安車轍。」此詩的前四句為範雲作,後四句為何遜作。

李商隱在第二首詩裡借用南朝詩人何遜與範雲的典故,除了大加誇讚外甥韓偓的才華外,還有暗寓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

李商隱這首詩的題目看起來很長,實際上,又可看作是作者創作該詩的詩前小序,只不過,李商隱沒有給該詩單獨起名,所以,這長達45個字的小序就成了這首詩的詩名。

李商隱的這首詩是不是唐詩宋詞中詩名最長的一首詩呢?筆者不清楚,歡迎讀者朋友們補充指正。

相關焦點

  • 李商隱最難解的一首詩,短短56個字卻運用了四個典故!
    李商隱是唐文宗時的進士,因為出生於中晚唐,當時宦官弄權、藩鎮割據,他雖然有報國之心但卻不被重用,這從他的詩詞《賈生》中可以看出端倪,從文學作品上來看,他的詩篇構思新奇,風格穠麗,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解其意,而他所有的詩中最難解的應該就是這一首《錦瑟》了。
  • 南宋詩人的這首「失眠詩」,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可惜,三千繁華,又有誰能真正看透呢?今天給大家講的這首詩也是關於孤獨的,寫於詩人被放鴿子後,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這首詩名為《約客》,入選教中學課本,作者是南宋詩人趙師秀。因為仕途上的不如意,他的詩歌中多數抒發一種悽涼孤寂的心境,再加上他又十分重視詞句的錘鍊,所以他的詩風和以賈島等人為代表的「苦吟詩派」是很接近的。這首《約客》是他最出名的一首詩,寫於被好友放鴿子後,也正是因為這首詩讓他名垂千古。
  • 李商隱很孤獨的一首詩,句句委婉,僅用一個字道出落寞感!
    李商隱很孤獨的一首詩,句句委婉,僅用一個字道出落寞感!文|歷史歲月的故事唐詩是中國文化中最博大精深的,這裡面包含的情感故事,背後感情是很不容易領會的。在詩文界有創作力的詩人像愛情詩,無題詩都很出色的李商隱,杜牧,李白。他們的詩風,詩骨,詩懷不在一個層次。
  • 17歲的王維,寫下一首隻有28字的小詩,卻流傳了1000多年!
    譬如,14歲的王勃寫下了《滕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16歲的白居易寫下了《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18歲的李賀寫下了《雁門太守行》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17歲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李商隱最悲傷的一首詩,全文無一個「淚」字,卻句句讓人落淚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的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今天,要跟大家推薦的李商隱最悲傷的一首詩,說盡人間七大悲事,正文無一「淚」字,卻句句催淚。
  • 李商隱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10字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因為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李商隱備受排擠而一生困頓不得志。所以李商隱的詩歌作品多抒發對身世坎坷的感慨,格調悽婉。比如,李商隱的一首經典詩歌作品《落花》。
  •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做為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千古第一才女之名可不是蓋的。曾經有人排了個宋代詞人排行榜,做為唯一上榜的女性,她力壓秦觀和晏殊,排名第五。前五分別是蘇軾,辛棄疾,柳永,歐陽修。李清照的詞清新自然,朗朗上口,卻總是能於平淡中見濃烈,於細微處見真情,與男性詞人相比,別有一番味道。
  • 夏天就應該讀這首詩,短短28字,每一個字都在說夏天的清爽美妙
    有這樣一個小院子,綠樹成蔭,池塘綠波蕩漾,一陣微風吹過,滿院的薔薇香氣。你會不會喜歡這裡?本期安久就和大家一起欣賞這一首短短的小詩,僅有28字,卻展現了夏天最美的樣子。《山亭夏日》唐·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本是一位武將,但是一生熱愛文學,而這首詩更是他的代表作。備受文人的喜愛,水平很高。
  • 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改一字變原句意境,怎樣改?
    如果給後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改一個字,進而讓意境與原句截然不同,要怎樣改才能做到?首先,對這首詩的創作背景、美學價值,以及所要表達的人生況味,進行分析和了解,就能明白怎麼改了。《樂遊原》大約創作於845年左右,此時的李商隱30歲出頭,在仕途上依然沒有什麼實質性進展,又不幸捲入了以牛僧孺與李德裕兩名宰相為首的「牛李黨爭」,仕途之路幾乎被堵死。
  • 歷史上,殺氣最重的一首詩,28個字字字如刀,出自一秀才筆下!
    枝頭上樹葉變黃、或紅、或灰,色彩斑斕萬象,與春日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由不得劉禹錫會讚嘆道:「我言秋日勝春朝」。談及秋日,菊花是秋天之花魁,那千奇百狀的花色幾千年來曾吸引了多少詩人,為其作詩、作詞、作賦。從李商隱的「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到元稹的「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再到唐伯虎的「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 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唐朝詩人的名和字有何來歷與含義?
    誠然,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王朝,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誕生了無數影響深遠的偉大詩人:比如李白、杜甫、李商隱、王維、白居易等。那麼,這些最有文化的文化人,他們的名字又分別有何來歷和含義呢?以下,筆者將一一為大家揭曉。首先簡單介紹一下古人名、字、號的區別。
  • 李商隱在雨天寫下一首詩,通篇不著一個雨字,寫出了不一樣的雨!
    很多的詩人會把這種自然現象,再結合自己內心的感受,從而把這種普通的雨描繪的如歌如泣,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這也正是雨帶給了詩人們靈感,而詩人們又重新賦予了雨新的生命,這兩者之間的這種融入,從而也是成就了無數的經典名篇。
  • 李白《望廬山瀑布》中有個字搞錯了:「掛前川」應為「掛長川」
    但李白生性不羈,不喜為矩所縛,他寫的格律詩也大都違拗,先後寫兩首類似的詩也不是沒有可能。另有兩個因素:一,這兩首詩孰先孰後並無定論。在很多詩選中,這兩首詩共用一個詩題,五古在前,七絕在後,但這有可能是按照詩體的先後排列的,即「五古」早於「七絕」,並不意味著《望廬山瀑布》的五古一定早於七絕面世。
  • 李商隱和白居易的微雨詩對決,都不出現一個「雨」字,卻都很經典
    而李商隱恰恰相反,他的詩朦朧絕美,《錦瑟》至今仍是詩壇最難懂的詩之一。不過頗為心有靈犀的是,兩人都寫過一首無雨字的微雨詩。雖然到底是誰先寫不清楚,也不知道是否有借鑑的嫌疑,但這兩首詩都是五言絕句,而且都寫的是夜雨,算得上是一場微雨詩的對決了。
  • 孟浩然的這首詩,短短20字,便把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
    人生能有幾多愁?翻開我國古典詩詞,你會發現描寫愁緒的名篇不勝枚舉。並且,所寫愁緒的類別還多種多樣。從懷才不遇,到國破家亡;從羈旅離愁,到韶光易逝。「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無一例外,它們給人的感受,均是形象鮮明,細膩真摯,讀來感人肺腑。
  •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千年後被罵抄襲上熱搜,網友:讀過歷史嗎
    ——《夜雨寄北》這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異鄉巴蜀時,寫給遠在長安的友人(或是妻子)的一封覆信,也是一首抒情七言絕句。現今我們也會在語文課本上學習到這首詩,此外李商隱的《常娥》、《無題》、《錦瑟》等詩皆被選入進過各個年級的課本。
  •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首七絕有4個地方需要注意
    有人問:「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是誰的詩?妙在何處?前言這兩句詩很有名,出自南宋時期詩僧志南的七言《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首詩展示了一幅優美的畫面。其實有敘事、有人物、有景物,雖然沒有直接抒發詩人的情感,但是從中可以感受到詩人的閒適。
  • 南宋末年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全文一共28字卻出現了5個「幾」字
    但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仍然有一大批的作品出現了重複的字眼。而且還多運用數字,使得這些經典古詩詞表現出不一樣的風格色彩。比如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產生於南宋末年的古詩,全文只有28個字,但是卻出現了五個「幾」。即便如此,讀起來並不讓人覺得有重複之感,反倒是更增添了幾分俏皮的意味兒。且看: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個飄零在外頭?
  • 宋之問的詠雪詩,28個字將雪寫得如此唯美,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
    韓愈的這首經典詠雪詩,僅28字就描繪了雪景的靈動灑脫,令人陶醉>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一首雪景之中隨性而作的名篇,這首詩就是宋之問的《苑中遇雪應制》:紫禁仙輿詰旦來,青旂遙倚望春臺。初看以為這首詩是在早晨時,宋之問起床後發現外面竟飄揚著雪花而有感而發的,其實如果了解「應制」詩的話,就知道,這時一首皇帝令眾大臣在雪景之中規定時間創作的即興之作,考驗的就是大臣的文學水平。宋之問的一些詩詞的確有些不入流,但是這首詩卻一改舊印象,給了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生活中,我們身邊都會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平時話不多,做任何事時永遠從容鎮定。和這種人相處時,我們總會覺得特別心安,因為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發現一種從容的力量。而與他們相反,我們自己在平時生活中,總會因為各種煩心事,耐不住性子,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