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首古詩串起一年360天 南昌一文學愛好者5年編寫古詩日曆

2020-11-25 中國江西網

  臘月梅、正月楊、二月杏、草木萌動;東風解凍、雷乃發生、清明斷雪、穀雨斷霜;候雁北、倉庚鳴、玄鳥至、鳴鳩拂羽……這些關於時令的物語已鮮有人應用。那麼,如果將農曆中的節氣、物候與中國詩歌文化結合,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南昌,就有一位名叫吳蘭俊的中國古典文化愛好者,將農曆與古代詩歌相結合,編纂了一本古詩日曆,通篇閃爍著智慧的靈光,曆法文化與詩歌風韻水乳交融,令人讚嘆。

為了編寫古詩日曆,吳蘭俊翻閱了大量古詩集

  鍾愛天文曆法編寫古詩日曆

  見面伊始,提及曆法,吳蘭俊娓娓道來。他說,「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每個節氣又細分為三候)是我們中國獨有的曆法,它把天象自然與農耕時代人們的生活作息做了精密的安排,這是何等偉大的發明與設計!直到今天,二十四節氣依舊是日曆上不可或缺的生活信息。從這個意義上說,二十四節氣對我國農耕文化的貢獻,絲毫不亞於『四大發明』。只是因為二十四節氣的地域性太強,不能像『四大發明』那樣推廣到全世界去應用罷了。」吳蘭俊說。

  大學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他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是一名傳統文化愛好者。採訪中,吳蘭俊透露,自己鍾愛中國傳統文化,但現代人都以陽曆來計算時日,中國的農曆和傳統文化遭受冷遇的現實尷尬讓他覺得很遺憾。在長期的學習中,古代詩歌給了他靈感。孔子曾說過:「不學詩,無以言」。為何不結合農曆的每一個日子,對應一首古詩呢?這樣既可以發揚中國的詩歌文化,也可以喚起人們對農曆和傳統文化的關注與興趣,何樂而不為?

  苦心鑽研5年多 用掉卡片近萬張

  如何才能將靈光一閃的想法迅速付諸實踐?年近半百的吳蘭俊用了五年多時間,翻閱了大量古詩集。在他的書房中,既有《詩經》、《千家詩》、《唐詩三百首》、《全唐詩》等經典詩集,又有《節令詩》、《中華傳統節日詩詞選》、《唐詩排行榜》、《重溫最美古詩詞》等新近暢銷的詩選。而他最常用的《全唐詩》邊角頁都已經被翻得破損。

  為了將一年(農曆)360日的每一日對應最為貼切的詩作,他先是從先秦到晚清數萬首詩中精選出1000多首,最後又遴選出360首與節氣和農曆日期相關的詩作。但最難的還不是這個,為了讓這些詩不僅在時間上有順序,還在邏輯上有連接,他精心查詢詩歌在情感或者意象上的承接關係,選擇排序,光注釋卡片就用掉了近萬張。

  在吳蘭俊展示的12本書稿上,記者看到,每首詩正文後都會有注釋、點評、閱讀延伸這三部分內容。而這些貌似輔助理解全詩與曆法關聯的備註背後,包含著吳蘭俊更大的付出。他舉例說,當初為了確定《出居庸關》這首詩為什麼有些地方也叫《出關》,他還特意查閱了10餘個版本的詩歌選本,確認是因為本篇收入清代沈德潛《清詩別裁》時,題目改為《出關》,並將前兩句改寫成:「憑山俯海古邊州,旆(pèi)影風翻見戍樓。」而這些內容也都在閱讀延伸中做了說明。為了讓文稿內容更精準到位,他在這方面的付出不勝枚舉。

  時間線條明朗 內在邏輯清晰

  在吳蘭俊的12本書稿中,一一對應從1月至12月選取的詩作。共選編了360首詩,按農曆編纂每月從初一到三十。而詩歌出現的朝代跨度很大,從先秦到晚清的作品都有。「按著日曆閱讀,一天一首相應時間的古詩,能夠讓人更好地還原出古人在同一時節的生活狀態。」吳蘭俊說,而適逢節氣和節日的詩作,相應的詩文也就更為鮮活,曆法文化和古詩文化交相輝映。

  為了讓同一時期的詩歌既有清晰的時間路線,又有更強的邏輯性,他通過分析詩歌內部的情感表達、意象使用等,來尋找同時期詩歌的潛在聯繫。以二十四番花信風為例,因為是應花期而來的風,簡稱花信風。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依次排開,加入古詩意向,意蘊非常豐富。他還以《商山早行》中「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為例,糾正了我們對於該詩季節的誤解。「很多人讀到這句詩的『霜』字都想當然以為是秋季景色,其實應該是早春的寒霜。」他也希望通過古詩日曆的梳理,能夠幫助大家了解時序的變化,以及古詩的精準含義。

  希望能付梓印刷 成為普及讀物

  目前,吳蘭俊正在籌備將這本古詩日曆出版,他將這本書籍定位為傳統文化的普及讀物。考慮到讀者覆蓋人群,特意精選了較為通俗易懂又具有代表性的詩文,將大部分中小學課本中的詩也都涵蓋其中。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孩子將這本書作為傳統文化或是古詩的啟蒙讀物。

  採訪結束時,吳蘭俊說,這本古詩日曆既不像《唐詩三百首》那樣選取一個固定時期內詩篇的詩選,也與《千家詩》按照詩歌形式劃分歸類不同。它是以農曆時序為時間軸,加入應景應日的詩作,可以讓讀者在體會詩歌魅力的同時了解天文曆法、自然風物和古代生活習俗。他希望,有意向的出版社能向他拋出橄欖枝,同時更希望有單位或個人,能為詩歌配之以合適的插畫,或做成有聲讀物,便於人們重拾吟誦詩歌的傳統文化。

  新雷

  【清】張維屏

  造物無言卻有情,

  每於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

  只待新雷第一聲。

  註:《新雷》雖未用「元旦」、「元日」等詞彙,卻以元旦為題,寫出人們賀歲、迎春的喜悅之情。此詩對應日期為正月初二。

  ■記者修傑淼、實習生曾喬文/圖

相關焦點

  • 從文學寶藏《古詩十九首》裡衍生出來的詩詞名句
    由漢朝民歌演變而來的《古詩十九首》,雖然他們具體的作者和所作年代,我們不得而知,但這些著作卻在我們幾千年的漢文化中閃耀著耀眼的光芒。敘事質樸,抒情自然是這些詩作共同的風格;疊字的使用生動傳神,又展示了節奏感和韻律美;樸實無華的語言,不加雕飾的感情,滋養著歷代的文人騷客。
  • 存款利息 一年只算360天?
    一年有365天,人人都知道,但在銀行乃至許多金融機構眼裡,一年只有360天。近日,有媒體質疑銀行業的計息規則:銀行計算貸款日利率時以360天為準,收取貸款利息卻按實打實的365天,每年多收5天利息,由此推算,銀行業一年獲利超百億元!
  • 背誦和默寫:古詩文教學頭宗罪
    比如蘇教版的初中配套教材《古詩文誦讀》,共6冊,初中三年,一年2本,由於中考的原因,初三2本,多不做要求。1至4冊共古詩文315首(篇)。也是只要求背誦而已。再比如上海,初中是4年制,六年級也屬於初中序列。上海並無古詩文誦讀的配套讀本。
  • 孩子幼時學古詩,長大就忘沒意義,常讀90首古詩,大腦留下潛意識
    文|凝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都知道教孩子古詩很有好處,但是要讓我們說出到底有什麼好處,卻又一時語塞。標準答案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如果平時喜歡古詩詞,這應該是能輕鬆應對的翻譯。經常看新聞的都知道,這是2月份日本援助中國抗疫物資上寫的標語,曾一度走紅,對詩詞敏感的孩子早已熟記於心了。
  • "一年360天",不能成筆糊塗帳!
    選稿:上官賢  來源:東方網  作者:蔣萌      2006年11365天,這連幾歲的娃娃都知道。細一追究,更發現所有活期儲蓄都是按一年360天給付利息。而且目前工、農、中、建等大銀行全部照此辦理,敢情「一年360天」還是行規!    一年「少」5天,結果會如何?假設存入100萬元「7天通知存款」,按照目前年利率1.62%計算,一年銀行將少付利息225元!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數以萬億計的銀行存款,一年得「節省」下多少利息錢啊!
  • 銀行計息標準怪 一年一共360天
    它們通常的回答是:360天,剩下的5天大約是被宇宙的黑洞吃掉了。現在,中國工商銀行終於回答說:一年有365天。恭喜,它答對了。  據新京報報導,工行個人活期存款的計息方式已自今年1月20日起進行了調整,工行將按存款人在銀行存款的實際天數支付利息,而此前,工行一直沿用全年360天,無論大月、小月每月按30天計息的方式。
  • 重慶多數銀行存款一年按360天計息
    華龍網訊在有些城市,到銀行存款,銀行按照一年360天給利息,但在貸款時,卻按照一年365天扣利息。日前,北京一位姓段的市民因為這一「時間差」而少獲利100多元,段就將一家銀行告上法庭。  記者昨日從我市銀行了解到,重慶銀行目前仍然普遍存在以上狀況。
  • 唐詩三百首中最具風韻的五律古詩,頸聯10個字寫出大自然規律
    比如這位唐代詩人,他只有一首詩入選唐詩300首的,卻堪稱唐詩300首當中最具風韻的五律古詩:且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首古詩是一首思鄉古詩,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寫的具體的時間都是冬去春來。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除全部古詩
    兒童財商作家鄭曉舟也認為,最近在微信上大熱的「美國加州小學語文教材」,乍看起來體量很大,光一年級就有5冊書,但以精美的繪本形式為主,由淺入深,選篇也非常有趣優美,自然能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相比之下,我們一年級課本中部分兒歌體裁的課文,既無美感又缺乏童趣,像打油詩。」在她看來,教材「減負」正是為小學生廣泛閱讀各種優秀的文學作品和興趣讀物留出了時間。
  • 一年級古詩二首,《小池》到底是「樹蔭」還是「樹陰」?
    他的詩存世四千多首,有《誠齋集》。這首詩描繪了小池周圍的景物:池、泉、流、荷、蜻蜓、樹陰,落筆雖小而輕,卻勾畫出一幅生機盎然的池塘生態圖畫。2016年版本再有就是家長反映到底是「樹陰」還是「樹蔭」的問題,在2016年的版本的教科書中印刷的是「樹蔭」,但是在
  • 三個月背誦了近百首古詩,記得牢靠不會忘、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法...
    帶孩子古詩打卡活動進行兩個多月了,很多朋友反映孩子背的快,忘得也快,背的內容過些天之後,就都差不多忘記完了,問我該怎麼辦。那麼根據那個原理,我們制定的背古詩計劃就是在第1天的時候背首新古詩,然後要在第2天、第3天、第5天、第8天、第16天以及第30天的時候去複習你第1天背的的東西,第二天和第三天以此類推。因為即使不知道原理,拿著下面這個表格,也可以很方便的應用。
  • 古詩三百首小學生必備
    上期給大家整理了小學階段必背75首古詩,今特意為大家整理小學常見三百首古詩(包含必背的75首古詩),幫助各位孩子從小積累較為豐富的古詩以及古詩鑑賞能力。小學階段是記憶力的黃金時期,您利用好了嗎?ps:網上大多都是古詩內容,並無古詩注釋及中文意思解釋,這樣往往會導致孩子死記硬背,無法從根本的更好理解古詩的意思,因此特意整理了這版帶有中文意思、特別字詞的注釋以及難點字拼音,整理不易(整整花了一周時間),如果大家覺得不錯記得收藏及轉發,謝謝!
  • 遠不止武亦姝,上海古詩文教育傳承「大珠小珠落玉盤」
    「古詩文教育不能太死板太學究,興趣和想像力特別重要,不然以後誰願意寫?」在文來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綦荊看來,學校的古詩文教育和薰陶,早進入了良性循環的常態。2002年,學校發動所有語文教師搜羅上海各書店,甄選適合初中生的詩文,最後出版成《文言文課外讀本》,作為第一本校本教材走進語文課堂。現在,學校低年級每周2堂古詩文課,高年級每周1堂。
  • 《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一套讓孩子從小愛上古詩的神奇遊戲書
    最近一段時間,一個中年男子偶像天團可謂是俘獲了一眾少女心,這個男團裡的人氣偶像們也都是人帥歌好、氣質爆表。他們除了名嘴附身,還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團體名字——YS Boys(央視Boys)。即央視主持界的四大天王: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
  • 一年只有360天? 儲戶與工行就計息方式當庭爭論
    去年8月26日,段先生在朝陽支行甘露園儲蓄所辦理了「7天通知存款」業務。此後,一直到今年8月5日,段先生在該儲蓄所有多筆存取。  段先生認為,工行在結算利息時沒有按照實際存款天數計算利息,一年時間內,少付給自己利息總共105.86元。和工行交涉多次沒有結果後,段先生將工行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令工行支付少給自己的利息。
  • 2021國考行測備考:古詩的5種類別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國考行測備考:古詩的5種類別,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古詩的類別」。   古體詩   唐代以前,無所謂「古詩」「古風」之名。唐時近體詩興起,為了區別以前的詩與近體詩之不同,故與近體詩相對而稱唐以前的詩為古體詩。古體詩產生最早,形成於漢六朝。
  • 漢代經典詩歌古詩十九首,「胡馬依北風」的下一句是什麼?
    漢朝經典詩歌的最高成就,一般都認為是古詩十九首。這19首古詩都沒有題目也沒有作者,但是卻是發展非常成熟的詩歌集。在學習古詩十九首的時候我們知道這些古詩的思想內容表達,多數都是對於遊子思婦真情實感的流露。但是在表達這一思想主題的過程當中,通常會出現很多對仗工整的精彩詩句。
  • 還貸款的人吃虧了:一年365天,為什麼銀行按360天計息?
    一年有多少天?這個問題,估計幼兒園的小朋友也不會答錯——平年365天,閏年366天!不過,在銀行體系內,我們會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答案,銀行業的回答是:360天!近日,有不少人問金投網小編:銀行為什麼按360天計息?少5天意味著什麼?據了解,謎底在於銀行的「計息方式」。
  • 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
    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書籍終相與,青山隔故園—— 《贈虞十五司馬》杜甫10首絕美古詩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
  • 銀行一年按360天計息合理嗎? 應尊重儲戶知情權
    一年明明有365天,可在一些銀行計算利息時一年卻只等於360天。  昨天,因此少收100多元利息的一位儲戶與工商銀行一家支行在北京對簿公堂。最近,不少精明的儲戶紛紛對銀行的計息方式提出質疑。筆者這幾天走訪了杭州10多家銀行,發現像工行一樣按照360天計息的還不少,而絕大多數儲戶都不知道銀行計息時的「年」、「月」還有不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