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國考行測備考:古詩的5種類別

2020-11-22 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國考行測備考:古詩的5種類別,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行測中常識判斷要求公務員必須具備相對較廣的知識範圍,在這類試題中,所選素材從古到今,從無機物到人類,從自然界到社會……包羅萬象,這就需要考生在平時多學習、觀察、思考和積累。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古詩的類別」。

  古體詩

  唐代以前,無所謂「古詩」「古風」之名。唐時近體詩興起,為了區別以前的詩與近體詩之不同,故與近體詩相對而稱唐以前的詩為古體詩。古體詩產生最早,形成於漢六朝。《詩經)、(楚辭)、漢魏樂府古辭、南北朝樂府民歌以及這一時期的文人詩等,都可稱為古體詩;後來人們仿其舊式不依格律而寫的也是古體詩。與近體詩相比,古體詩的形式比較自由,除押韻的要求而外,篇幅、平仄、對仗等,都無限制,可以視為古代的自由體詩。

  近體詩

  「近體詩」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的。萌芽於一千四五百年前的六朝時期,到了唐代逐漸形成並定型。唐代相對先唐的古代,則為近,故稱「近體詩」,也稱「今體詩」。

  當今,相對於唐代,又過去了一千二三年,當代之於,「近體」又成為「舊體」了,所以人們更習慣習慣稱「近體詩」為「舊體詩」,加上宋代的「詞」,統稱「舊體詩詞」。但是,「舊體」之稱不甚準確,因為「舊體」還應包含有「古體」(古風)在內,於是又有人稱「近體詩」為「唐體詩」,因為唐代是「近體詩」發展的高峰階段,幾乎代表有唐一代文學成就。又因為「近體詩」是十分究格律的詩體,包括固定的字數、句數、平仄、押韻、對仗諸多格式,於是也稱「格律詩」。

  近體詩包括絕句和律詩。

  絕句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短句、絕詩,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絕句由四句組成,分為律絕和古絕,其中律絕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六言絕句較為少見。

  絕句起源於漢魏六朝的樂府短章,其名稱可能來自六朝文人的「聯句」。文獻記載,六朝時期文人宴集,有聯章作詩的風氣,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詩。如果將各人所作的割斷開來,單獨成篇,就叫「一絕」,而絕句的稱呼即由此而立。

  律詩

  近體詩的一種,源於南朝。

  律詩通常每首八句,超過八句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詩,每二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尾聯。每聯的上句稱為出句,下句稱為對句,兩句構成對句關係;前聯的對句和後聯的出句的關係則稱為鄰句關係。

  律詩句子字數整齊劃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別稱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律規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規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還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稱六言律詩,傳世作品極少。

  漢樂府

  在中國中古時期的漢魏兩晉南北時代,中央政府一直設置著管理音樂和歌曲的專門官署樂府,負責採集和編制各種樂曲,配詩演唱。這些配樂演唱的詩歌,就稱為樂府詩,也簡稱樂府。在體式上,樂府詩以五言為主,兼有七言及雜言。句式比較靈活自由,語言自然流暢,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氣息非常濃厚。

  它與近體詩的區別是:句式比較靈活自由,比興的大量運用,形式多樣,語言活潑生動。而絕句,律詩講究嚴格的格律、平仄、押韻,講究語言的凝練,意境的營造等。

  刷題鞏固

  1、(2016吉林)毛澤東的《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中寫到:「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根據此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鐘山就是人們常說的紫金山,是南京的重要地標和風景區

  B.南京城外有奇石聳立,如虎盤踞,與鐘山綿延之勢共得名「虎踞龍盤」

  C.「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是用典手法

  D.律詩一般八行,每兩行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解析】B。

  B項錯誤:「虎踞龍盤」一詞最早出自於晉代吳勃的《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後來「虎踞龍盤」便用來形容南京地勢之雄偉。其中「石頭」一詞指的是石頭城,也有說法是指南京城外的石頭山,而不是指城外聳立的奇石。

  A項正確:鐘山又稱紫金山,位於南京市玄武區,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是南京名勝古蹟薈萃之地,也是南京市的重要地標。

  C項正確:「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一句使用了西楚霸王項羽的典故。鴻門宴上,項羽曾有機會除掉劉邦,但他聽信項伯之言「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放虎歸山,最終反被劉邦所害。這裡使用這個典故是警示大家要趁有「剩勇」追擊「窮寇」,不能像項羽一樣貽誤戰機。其中「霸王」一詞很容易聯想到項羽,可以輕鬆將此項排除。

  D項正確:律詩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常見的類型有五律和七律,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八句,每兩句成一聯,共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尾聯。其中「頷」即下巴的意思,因此「首」「頷」「頸」「尾」即頭、下巴、脖頸、尾,很容易排序。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備考是一個長期並且艱難的過程,提升也非一日之功,小編希望廣大考生平穩心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發揮釘釘子精神,多看多學多積累,多多關注寧夏華圖,讓考試更上一層樓

寧夏人事考試網推薦:

【公務員考試】 【國家公務員】 【事業單位考試】 【教師考試】【三支一扶】【招警考試】

【選調生考試 】【銀行招聘】【大學生村官】【醫療衛生】【教師資格證】

(編輯:xiedan)

相關焦點

  • 2021國考行測資料分析備考技巧:貢獻率問題
    2021國考行測資料分析備考技巧:貢獻率問題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已經開始,不知道考生是否已經著手複習。
  • 2021國考行測備考技巧:邏輯判斷必然性推理之樸素邏輯
    2021國考行測備考技巧:邏輯判斷必然性推理之樸素邏輯 2020-10-12 17:04:14| 中公教育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或將發布。
  • 『國考行測試題答案解讀』2021國考行測數量關係解析:80%考察和差...
    2021國考招錄專題 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信息匯總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申論試題答案及答案解析匯總2021國考行測答案解析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解讀匯總2021國考行測落下帷幕,中公教育對行測數量關係進行解析,供考生參考:和差倍比題考查題量驚人,「不戰而降」
  • 【國考題庫】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國考行測練習及答案45
    【國考題庫】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國考行測練習及答案45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行測試題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0國考行測備考,國家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國考題庫】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國考行測練習及答案50
    【國考題庫】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國考行測練習及答案50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行測試題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國考行測每日一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21國考行測言語理解備考指導:如何提高選詞填空準確率
    2021國考行測言語理解備考指導:如何提高選詞填空準確率 2021 國家公務員考試是今年下半年最為重要的公職類考試, 不知道大家備考情況如何。
  • 2021國考行測言語理解備考指導:關注近義詞辨析 巧解邏輯填空
    2021國考行測言語理解備考指導:關注近義詞辨析 巧解邏輯填空 2021 國家公務員考試是今年下半年最為重要的公職類考試, 不知道大家備考情況如何。
  • 2021國考行測難度係數_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管理系統專題網站
    2021國考行測難度係數_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管理系統專題網站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國考成績公布,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國考行測備考】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判斷推理要懂「解釋」
    【國考行測備考】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判斷推理要懂「解釋」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考試答題技巧,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21國考行測資料分析:區分兩數之比的變化量和變化率
    2021國考行測資料分析:區分兩數之比的變化量和變化率 2019-12-20 10:15:49| 來源:中公教育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開始了,為了幫助大家提早做好備考,山東中公
  • 2021國考地市級行測題型分值_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官網首頁
    2021國考地市級行測題型分值_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官網首頁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國考查分,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2021年國考筆試已於11月29日已落下帷幕。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備考技巧:比重變化量速算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備考技巧:比重變化量速算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已經開始,不知道考生是否已經著手複習。
  • 2021國考行測讓我徹底頓悟 一切都是錯覺
    2021公家公務員考試已經過去兩天了,不知道大家考完之後的感受如何?是如釋重負繼續備戰還是「如釋重負」該幹板幹嘛去?今天成公教育給參加完國考的小夥伴放鬆一下,看看其他人的國考之後都有啥反應?1.聽話型「行測就不討論了,裸考,蒙了將近五十個C。申論還行,至少是編完了」之前國考最後三天準備的文章中我提到如果數量和資料還搞不定就全選C吧。
  • 2021國考時間安排_國家公務員局
    2021國考時間安排_國家公務員局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華圖國考估分,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2021年國考筆試已於11月29日已落下帷幕。
  • 2021國考行測數量關係常見公式講解
    2021國考筆試在即,各位考生對於行測中的數量關係部分可能還是有點摸不著頭腦,其實數量關係中很多知識點會涉及到公式,如果能夠把公式梳理清楚,對我們接下來的行測筆試幫助還是很大的,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幫助各位考生梳理一下數量關係中的常考公式。
  • @江蘇省考:今年國考有創新,那麼江蘇省考會如何?
    歷年國考都是各省公務員招考的「風向標」,2021江蘇省考近在眼前,備考省考,必須抓住、吃透國考的趨勢和特點。   為了讓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2021江蘇省考,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國考趨勢總結如下,供各位考生備考參考:   行測篇   1、深入學習時政理論
  • 2020國考行測備考:等差數列問題的快速求解
    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頻道帶大家來看一下,2020國考行測備考:等差數列問題的快速求解。等差數列是省考國考的熱點題型,也是常見的計算類問題。此類問題並不難,關鍵在於熟練掌握等差數列的相關公式和性質,並能夠熟練的運用,下面我們總結一下等差數列的常用公式及性質,並以例題的形式講解如何加以應用。
  • 2021國考行測人文常識模擬題及答案解析(9.21)
    2021國考行測人文常識模擬題及答案解析(9.21) 我們都知道,要想在行測上拿到理想分數,除了掌握知識點和做題技巧外,離不開大量習題的訓練,為了幫助各位考生備考2021
  • 2021國考行測備考:數量關係必考的兩個經典題型!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公眾號發布:2021國考行測備考:數量關係必考的兩個經典題型!,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例如5的倍數:5,10,15,20,25,30,35,40......;2的倍數: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2和5的公倍數是10,20,30,40......,最小公倍數是10。
  • 2021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類比推理中「包含」與「組成」的區別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類比推理中「包含」與「組成」的區別,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今天,寧夏華圖為各位考生適時奉上行測中較易上手的類比推理題型中的一個易錯點——包含關係與組成關係的辨析,希望各位考生能夠了解二者的區別之後,多加練習,成功拿下這個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