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國考行測備考:古詩的5種類別,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行測中常識判斷要求公務員必須具備相對較廣的知識範圍,在這類試題中,所選素材從古到今,從無機物到人類,從自然界到社會……包羅萬象,這就需要考生在平時多學習、觀察、思考和積累。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古詩的類別」。
古體詩
唐代以前,無所謂「古詩」「古風」之名。唐時近體詩興起,為了區別以前的詩與近體詩之不同,故與近體詩相對而稱唐以前的詩為古體詩。古體詩產生最早,形成於漢六朝。《詩經)、(楚辭)、漢魏樂府古辭、南北朝樂府民歌以及這一時期的文人詩等,都可稱為古體詩;後來人們仿其舊式不依格律而寫的也是古體詩。與近體詩相比,古體詩的形式比較自由,除押韻的要求而外,篇幅、平仄、對仗等,都無限制,可以視為古代的自由體詩。
近體詩
「近體詩」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的。萌芽於一千四五百年前的六朝時期,到了唐代逐漸形成並定型。唐代相對先唐的古代,則為近,故稱「近體詩」,也稱「今體詩」。
當今,相對於唐代,又過去了一千二三年,當代之於,「近體」又成為「舊體」了,所以人們更習慣習慣稱「近體詩」為「舊體詩」,加上宋代的「詞」,統稱「舊體詩詞」。但是,「舊體」之稱不甚準確,因為「舊體」還應包含有「古體」(古風)在內,於是又有人稱「近體詩」為「唐體詩」,因為唐代是「近體詩」發展的高峰階段,幾乎代表有唐一代文學成就。又因為「近體詩」是十分究格律的詩體,包括固定的字數、句數、平仄、押韻、對仗諸多格式,於是也稱「格律詩」。
近體詩包括絕句和律詩。
絕句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短句、絕詩,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絕句由四句組成,分為律絕和古絕,其中律絕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六言絕句較為少見。
絕句起源於漢魏六朝的樂府短章,其名稱可能來自六朝文人的「聯句」。文獻記載,六朝時期文人宴集,有聯章作詩的風氣,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詩。如果將各人所作的割斷開來,單獨成篇,就叫「一絕」,而絕句的稱呼即由此而立。
律詩
近體詩的一種,源於南朝。
律詩通常每首八句,超過八句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詩,每二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尾聯。每聯的上句稱為出句,下句稱為對句,兩句構成對句關係;前聯的對句和後聯的出句的關係則稱為鄰句關係。
律詩句子字數整齊劃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別稱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律規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規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還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稱六言律詩,傳世作品極少。
漢樂府
在中國中古時期的漢魏兩晉南北時代,中央政府一直設置著管理音樂和歌曲的專門官署樂府,負責採集和編制各種樂曲,配詩演唱。這些配樂演唱的詩歌,就稱為樂府詩,也簡稱樂府。在體式上,樂府詩以五言為主,兼有七言及雜言。句式比較靈活自由,語言自然流暢,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氣息非常濃厚。
它與近體詩的區別是:句式比較靈活自由,比興的大量運用,形式多樣,語言活潑生動。而絕句,律詩講究嚴格的格律、平仄、押韻,講究語言的凝練,意境的營造等。
刷題鞏固
1、(2016吉林)毛澤東的《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中寫到:「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根據此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鐘山就是人們常說的紫金山,是南京的重要地標和風景區
B.南京城外有奇石聳立,如虎盤踞,與鐘山綿延之勢共得名「虎踞龍盤」
C.「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是用典手法
D.律詩一般八行,每兩行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解析】B。
B項錯誤:「虎踞龍盤」一詞最早出自於晉代吳勃的《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後來「虎踞龍盤」便用來形容南京地勢之雄偉。其中「石頭」一詞指的是石頭城,也有說法是指南京城外的石頭山,而不是指城外聳立的奇石。
A項正確:鐘山又稱紫金山,位於南京市玄武區,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是南京名勝古蹟薈萃之地,也是南京市的重要地標。
C項正確:「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一句使用了西楚霸王項羽的典故。鴻門宴上,項羽曾有機會除掉劉邦,但他聽信項伯之言「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放虎歸山,最終反被劉邦所害。這裡使用這個典故是警示大家要趁有「剩勇」追擊「窮寇」,不能像項羽一樣貽誤戰機。其中「霸王」一詞很容易聯想到項羽,可以輕鬆將此項排除。
D項正確:律詩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常見的類型有五律和七律,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八句,每兩句成一聯,共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尾聯。其中「頷」即下巴的意思,因此「首」「頷」「頸」「尾」即頭、下巴、脖頸、尾,很容易排序。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備考是一個長期並且艱難的過程,提升也非一日之功,小編希望廣大考生平穩心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發揮釘釘子精神,多看多學多積累,多多關注寧夏華圖,讓考試更上一層樓。
(編輯:xie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