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學寶藏《古詩十九首》裡衍生出來的詩詞名句

2020-12-04 數學與語文

由漢朝民歌演變而來的《古詩十九首》,雖然他們具體的作者和所作年代,我們不得而知,但這些著作卻在我們幾千年的漢文化中閃耀著耀眼的光芒。敘事質樸,抒情自然是這些詩作共同的風格;疊字的使用生動傳神,又展示了節奏感和韻律美;樸實無華的語言,不加雕飾的感情,滋養著歷代的文人騷客。

剛剛看到江蘇省2018級高中新生的「新課改」通知,新課標更注重語文,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貫穿語文課程各部分,並設置學習專題;要求誦讀革命先輩的名篇詩作;並將古詩文背誦的推薦篇目從14篇增加到72篇,這其中就有一首思念故鄉、懷念親人的《涉江採芙蓉》來自於《古詩十九首》。

第一首《行行重行行》中,看到「胡馬」,你是否會升起「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豪氣?「衣帶」二字又會有種莫名的傷感:「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下一句「浮雲蔽白日」,則不免會有世王安石的雄心壯志與噴薄勇氣:「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遊子」何人不解其意呢?古往今來,母愛就是一個久唱不衰的主題。「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早就湧上了心頭。

還有一首《東城高且長》裡,「逶迤」,毛主席在《七律·長徵》中有句詩就是「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如果這個有點陌生的話,說個每個人都熟悉的,那個說大美女的詞「顏如玉」,大家都知道吧!專門代指年輕貌美的女子,宋代趙恆的那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想必是童叟皆知的。最後一句裡的「雙飛燕」更是不得了,「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不光用在詩詞裡,商業上如今更成了家喻戶曉的大品牌了。看到「銜泥」的燕子,劉禹錫更是吟出了心裡話:「銜泥燕子爭歸舍,獨自狂夫不憶家。」

再講個個人的猜測吧!《青青河畔草》一詩裡有一句「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東漢許慎編撰的《說文解字》解釋為:「倡,樂也,就是指歌舞妓。」也就是現在的文藝工作者;蕩子指的是即「遊子」,辭家遠出、羈旅忘返的男子。這個可以追溯到《列子·天瑞》:「有人去鄉土,離六親,廢家業,遊於四方而不歸者,何人哉?世必謂之為狂蕩之人矣!」「蕩子婦」原指遊子家的夫人、婦人,可如今已演變成一個婦女同志都唾棄的貶義詞了!至於其他的成語詩句,請各位有興趣時自己去發現一下吧!

《古詩十九首》寥寥數語,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中,只是冰山一角,卻成為千百年來文人墨客挖掘不盡的寶藏,初高中學生以後的語文功課裡,會越來越多的接觸到古詩詞,因此建議大家儘早從《古詩十九首》開始讀起、背起,對以後的學習大有裨益,也必將為自身文學修養打下寬廣的基礎。

相關焦點

  • 漢代經典詩歌古詩十九首,「胡馬依北風」的下一句是什麼?
    漢朝經典詩歌的最高成就,一般都認為是古詩十九首。這19首古詩都沒有題目也沒有作者,但是卻是發展非常成熟的詩歌集。在學習古詩十九首的時候我們知道這些古詩的思想內容表達,多數都是對於遊子思婦真情實感的流露。但是在表達這一思想主題的過程當中,通常會出現很多對仗工整的精彩詩句。
  • 古詩文已佔浙江高中語文新教材半壁江山 六神磊磊在杭州講詩詞
    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高中語文統編教材的變動,古詩文篇目高達67篇(首),佔全部課文數(136篇/首)的49.3%。掐指一算,古詩文已佔高中語文新教材的半壁江山。「古詩文」既然這麼重要,怎麼學呢?昨天,因解讀金庸、唐詩聞名的六神磊磊來杭州講詩詞課,現場名額瞬間秒光,可見古詩詞的熱度。昨天(9月7日),六神磊磊帶著新書《給孩子的唐詩課》現身博庫書城文二路店。
  • 千萬別逼孩子背古詩!讀完這本書,上「詩詞大會」都不難!
    詩詞中帶出了多元立體的江南景色,還將江南的地理特點、地方文化滲透於細節描述中:跟著隋煬帝去揚州賞一賞那盛名在外的瓊花;嘗一嘗連乾隆皇帝也是讚不絕口的三丁包;了解下寒山寺的建築、和合二仙;想一想為什麼古人要煙花三月下揚州?……320幅手繪插圖,把難懂的古詩具象出來,變得生動鮮活;把不同地區地理風貌都清晰地呈現在孩子的眼前。
  • 360首古詩串起一年360天 南昌一文學愛好者5年編寫古詩日曆
    大學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他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是一名傳統文化愛好者。採訪中,吳蘭俊透露,自己鍾愛中國傳統文化,但現代人都以陽曆來計算時日,中國的農曆和傳統文化遭受冷遇的現實尷尬讓他覺得很遺憾。在長期的學習中,古代詩歌給了他靈感。孔子曾說過:「不學詩,無以言」。為何不結合農曆的每一個日子,對應一首古詩呢?
  • 中秋詩詞名句賞析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您最喜歡哪句?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詩詞名句賞析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您最喜歡哪句? 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樣詩情畫意; 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樣柔情似水; 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樣如水似鏡。 中秋亦是團圓節,人們聚於桌前, 飲酒賞月,說著團圓美滿; 遠在異鄉的人,則舉頭望月,眸中盛滿思念。
  • 鼠寶寶起名:300個古詩十九首裡清氣若蘭,虛懷若竹的名字!
    而「古詩十九首」裡的語言樸素自然,情感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儒家的哲學意境。一起來看看《古詩十九首》裡的清氣若蘭,虛懷若谷的好名字吧!建議大家起名先結合孩子的八字,為孩子取一個潛移默化的好名字。
  • 此人一生只寫一首詩,卻包含了1個千古名句和2個成語,萬世傳誦
    文/加塵此人一生只寫一首詩,卻包含了1個千古名句和2個成語,萬世傳誦中國以往的每個朝代,都有各自的文化象徵,中國本來就有唐詩唐詩並不是說明只有唐朝有詩,而是在唐朝詩的發展達到巔峰,今天我們就講一下有關古詩的。還記得李白嗎?還記得李商隱嗎?還記得劉禹錫嗎?唐朝的一位又一位詩人的作品共同構成了絢麗的唐詩文化。
  • 為什麼要讓孩子背古詩?用詩詞餵大的孩子絕非一般,長大會更出眾
    相信不少的家長都有過同樣的感受,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每周都要回來背古詩。家長還要配合老師監督孩子背誦,一定要背過。關鍵是孩子都不明白古詩的含義,背也只是個皮毛,根本不能了解這首詩的精髓,背起來也吃力。那為什麼還要讓孩子背古詩呢?
  • 3歲背古詩、6歲學論語,詩詞陪伴長大,她活成了別人家孩子的樣子
    她3歲時就開始背誦古詩,六歲開始學習論語,她在詩詞的陪伴下長大,最終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領域立下了不可撼動的地位,她是2018年感動中國年度候選人物,是2019年南開大學教育獎終身成就獎得主,她的一生履歷輝煌,卻也和詩詞緊緊相扣。
  • 詩詞大會考「山重水複疑無路」難住59人,語文老師:上課時白講了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總有很多朋友來問我:「到底該如何提高古詩文水平?」這些朋友,有些是詩詞愛好者,這麼問是單純地出於對詩詞的喜愛;有些是孩子家長,這麼問是希望孩子在中考和高考時,能對古詩詞等文言文題目應付自如。
  • 寶寶起名大全:出自《古詩十九首》中的名字,柔情似水,情景交融
    《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的選集,在五言詩的發展上有著重要地位,由南朝蕭統從無數的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這些詩深刻地再現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內容多寫離愁別恨和彷徨失意,柔情似水,情景交融,成為抒情詩的經典。
  • 一句古詩一款美食,爭做詩詞裡的美食家
    美食裡的詩詞大會吃可是推動學習的第一動力《功夫熊貓》這部動漫電影,想必家長都帶孩子們看過快來跟著夏天的美食學這14首古詩吧,找找你的最愛,測測你的智商,看看每首古詩的問答題你能答上幾個來?答對7題的及格,答對10題的優秀,全部答對的你就是小詩仙啦!
  • 宋詩中名氣最大的寫春天古詩,後兩句卻被玩壞變成了別的意思
    比如我們在這篇文章所說到的,可以說是宋詩當中名氣最大的寫春天古詩,後兩句最為精彩,但是卻被後世玩壞變成了別的意思。且看: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首古詩的題目就是《遊園不值》,作者是宋代詩人葉紹翁。
  • 舊體詩詞綿延數千年 為何流落於文學的邊緣
    如同戴了緊箍一樣,舊體詩詞走下神壇,流落於文學的邊緣。  四川大學教授曹順慶把舊體詩詞衰頹的原因,歸於「進化論」邏輯在文學裡的消極影響,「傳統詩詞因自身不可避免的落後與缺陷,不可避免地被科學、先進的新詩所淘汰、取代,時間這一尺度成為價值判斷最核心甚至是唯一的標準」。  雖屢遭衝擊,舊體詩詞創作卻從未中斷。
  • 霹靂布袋戲搬運古詩的6首詩號,雖然是搬運的,卻讓道友印象深刻
    而在眾多詩號中,有大量詩號是搬運自古人的詩詞。 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有時候自創一個詩號還是直接搬運古人名句來得更舒服,用得也更貼切。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霹靂布袋戲搬運古詩的6首詩號,雖然是搬運的詩號,卻讓道友印象深刻。 第1首: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 孩子幼時學古詩,長大就忘沒意義,常讀90首古詩,大腦留下潛意識
    文|凝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都知道教孩子古詩很有好處,但是要讓我們說出到底有什麼好處,卻又一時語塞。是為了上詩詞大會現場比賽?很小的孩子會背詩,確實被人冠以「聰明」的稱號,但是很多媽媽發現,孩子小時候能背幾十首詩,到了上學的時候,遇到見過的詩還要重新背。除了那些天賦異稟的能去詩詞大會,普通人也去不了。
  • 句句經典,人人喜愛,白居易50個膾炙人口的詩詞名句,千古流傳
    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和《琵琶行》達到了後人難以超越的高度,更留下了不計其數的詩詞名句。在這幾年春節期間熱播的《中國詩詞大會》上,康震老師盛讚《長恨歌》「句句是經典,句句是名句」。下面老沙精選白居易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詩詞名句50句,與大家共賞。
  • 《古詩十九首》中的愛情:情至深處乃忘情丨周末讀詩
    古詩十九首中有這樣一首: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花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古詩十九首產生的年代已不可考,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詩非一時一人之作,據詩中提到的地名和普遍表達的情緒,大致推測應當為東漢末年亂離時期的文人作品。「庭中有奇樹」是十九首中寫愛情的一首。意思挺簡單,意味卻很深長。第一句就引人深思。庭中之樹,按理乃日日所見之物,何以稱「奇」?這倒讓人覺得奇了。再讀第二句「綠葉發花滋」,可算作對「奇樹」的解釋。
  • 這4首描寫中秋月亮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
    歷史上有大量描寫中秋的詩詞,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宋代文豪蘇東坡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研究表明:孩子從小背古詩,對大腦開發有4大好處!家長別不在意
    而詩詞的本身結構更押韻,更容易反覆記憶。所以從小背古詩的孩子,記憶力更好。在《中國詩詞大會》上,5歲多就能背580首詩的小神童王恆屹就是最好的證明。從小背古詩,越背記性越好!二、韻律和理解能力更好英國班戈大學研究表明:朗讀古詩時,孩子的大腦會出現特定的腦電波,這是看普通書籍和文字時不能出現的一種特定腦電波。而這種腦電波會提升孩子的韻律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