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背古詩、6歲學論語,詩詞陪伴長大,她活成了別人家孩子的樣子

2020-12-04 陪寶寶寫日記

"讓那位銀髮微卷,說話中氣十足的葉先生給我上一堂詩詞的公開課。"

這是許多南開大學中文系學子的共同心聲,他們說的這位葉先生是在中國詩詞研究界久負盛名的葉嘉瑩教授,她是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是哈佛大學的客座教授。

她3歲時就開始背誦古詩,六歲開始學習論語,她在詩詞的陪伴下長大,最終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領域立下了不可撼動的地位,她是2018年感動中國年度候選人物,是2019年南開大學教育獎終身成就獎得主,她的一生履歷輝煌,卻也和詩詞緊緊相扣。

同樣因詩詞出彩的人還有第五季詩詞大賽熱門選手小神童王恆屹,在《挑戰不可能》當中展現過自己驚人的記憶能力;第二季詩詞大賽冠軍16歲少女武亦姝,以高考總分613分(滿分660分)被清華大學錄取;第四季詩詞大賽冠軍陳更,是北京大學在讀博士生。他們都同樣熱愛詩詞,在詩詞的陪伴下成長,他們的人生也同樣的優秀,完全是別人家的孩子。

那麼,讓詩詞陪伴孩子成長有什麼好處呢?

我們都知道,詩詞之所以和我們平常說出來的話不同,是因為他非常講究節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整首押韻,工整有趣。

倘若我們的孩子們從小開始學習詩詞,那麼就能從小培養孩子們的語感能力。

詩詞和歌賦一樣,都是朗朗上口的,孩子們在一讀一背之間就養成了語感的節奏,這會讓我們小朋友在以後學習文言文的時候,不會覺得文言文生澀難懂,我們很多小孩子學不好文言文是覺得"之乎者也"如今讀起來太拗口了,但是如果小孩子從小就學習詩詞的話,長大就能很好的駕馭文言文風。

培養孩子語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小朋友說話不要太俗,現在很多小朋友們開口閉口都是簡單粗暴的網絡流行語,朋友間相互交談還行得通,但是讓小朋友去參加什麼大場面的比賽,那就沒有底了。

通過詩詞可以讓小朋友們領悟到所謂說話的藝術。再想想,在現在的生活裡,做一個會說話的人有多重要?現在可能很多大人自己都吃過不少不會說話的虧,所以能讓孩子學會說話,在孩子的人生中能起多大的作用可想而知。

詩詞能讓小朋友們會說,還能讓小朋友們會寫,詩詞中常常包含著很多非常棒的表達方式,像對偶排比等等一系列的寫作手法在詩詞中經常能夠見到,我們說無巧不成詩,就是每一句詩都包含著詩人的巧思在裡面。

讓小朋友們學習詩詞能夠讓他們看到,聽到,然後學到詩人的巧思,然後運用到自己的寫作裡,就算學不到精髓,我們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哪怕小朋友把自己的學到古詩寫進自己的作文裡那也給自己的文章加分不少。

所以,我們說詩詞陪伴長大的孩子人生不會太差,因為詩詞教會他如何去說,如何去寫。但是詩詞的能力僅此而已嗎?當然不是,詩詞還可以教會我們的孩子們如何去解決問題。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詩詞之中也藏著很多人生哲理,像陸遊,蘇軾,李白,杜甫等等這些大家的詩句都有不少是有關人生哲理的,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著名小說家金庸先生就非常熱愛讀詩,他曾經說過,他的小說就是詩歌的具體化,我把我看到的,讀到的,我想要的詩都變成我的小說人物。

詩歌給了金庸靈感,同樣也給了百度CEO李彥宏靈感,他一手創立的百度就是引用辛棄疾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天才少女武亦姝把陸和李白作為自己的偶像,《詩刊》主編彭敏在失意的時候最容易在詩中找到前進的動力,詩詞裡有柳暗花明的人生哲學,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換位思考,有送別不落淚的大氣灑脫等等。

這些性情的陶冶都能夠很好的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在詩詞中成長,會明白時間的珍貴,會懂得遇到事情不逃避,會明白堅持就是勝利,詩詞陪伴下的孩子,人生不會太差,因為詩詞教會他們說,教會他們寫,教會他們做。

讓詩詞陪伴孩子成長有很多好處,但是如果家長們一味強迫孩子們去學,那麼這些好處都不會得到實現,那麼家長們可以用什麼方法讓孩子們自己去學詩詞呢?作為家長應該知道,小朋友們的願望很多,想要的東西也很多,但是大多都很容易得到滿足,有些小朋友可能只是想在吃完飯之後再吃一顆糖,有的小朋友也許想在做完作業之後玩幾局遊戲。

那麼,家長不妨抓住小朋友的這個特點,然後通過獎勵的方式去鼓勵小朋友們學詩詞,比如說先跟小朋友們約法三章,假如他今天學了幾首古詩那麼你就可以獎勵什麼東西給他,這樣小朋友有了學習的動力之後就不會對詩詞產生牴觸的心理。

但是物質的鼓勵維持的時間可能並不長久,因為小朋友們很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過去,每天獎勵一點點的方法時間久了可能就不奏效了,所以家長們要適時給給與小朋友們一些精神的鼓勵,比如說,今天讓孩子把前幾天學的詩詞背出來,然後再說一句:"哇,寶寶真棒!"

雖然只是短短一句話,但是,會給小朋友帶去很多精神上的鼓勵,小朋友覺得詩詞會讓自己變得了不起,變得了不起是每一個小朋友最想做到的事情吧?所以有了精神鼓勵之後的小朋友同樣也會動力滿滿的去學習詩詞。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套書——《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藏在地圖裡的成語》,這套書一共八本,每套各四本,每一本都是以時光為順序,配以地圖,每套書都包含了40位名家的180首詩詞或者成語,圍繞著教育部規定的中小學必讀古詩詞進行拓展,非常適合作為孩子的課外延伸讀物。

孩子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根據書中的位置介紹,就能找到每一首古詩詞詩人、詞人寫這首詩時拜訪的地點,或者是每個成語的歷史典故,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故事,結合地圖,了解這裡的地理知識。

比如我們熟知的著名唐朝詩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在《地圖裡的古詩詞》這本書裡,先是對這首詩做了簡單的賞析介紹,告訴我們這是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經過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在這首詩裡,作者用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之客這些景象,描寫出自己對秋夜的觀察和感受,也體現出作者的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無歸宿的顧慮,寫出了作者為國為民擔憂的孤獨愁苦。

在介紹完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之後,書中又以地圖的形式,展示了江蘇寒山寺的地理位置圖,以及寒山寺的介紹。告訴我們寒山寺名字的由來,以及該處曾有哪些風俗習慣。

除此以外,書中還有一些關於寒山寺的民間傳說,配以精美的圖畫,讓孩子對這個地方及這首古詩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這套書將詩詞與88個地點一一對應,將每一首古詩詞的內容結合創作地進行說明,不論當地的地理知識、歷史文化,還是名人古蹟、傳說故事,都有了生動有趣的介紹。

從初唐四傑的王勃開始,到清代後期高鼎作結,跨越了詩詞最鼎盛的幾個朝代,能讓孩子在了解詩詞的同時,也從側面看到歷史的交替和文化的發展。而將詩詞跟地理路線結合,是一項很創新也很有意義的設計。

而《藏在地圖裡的成語》,則是以每個朝代的戰爭為基調,比如"兵貴神速"、"背水一戰"、"破釜沉舟"、"退避三舍"等等,每一個成語都關聯著一個朝代、一次戰爭,讓孩子了解成語起源的同時,又了解了某個時期歷史上曾經發生了什麼,發生在哪裡,發生在誰與誰之間。

當然,如果孩子看書看累了,也可以用手機掃描書上的二維碼,配有專門的音頻故事,讓孩子邊聽邊學習。

一首古詩、一個成語、一個故事,都蘊含著強大的知識體系,有可能會有祖國的名山大川,也有歷史的星河浩瀚,能給孩子帶來更開闊的視野,更深厚的積澱。學習古詩詞,從小開始最好,趕緊點擊下面連結給孩子買一套吧!

相關焦點

  • 孩子幼時學古詩,長大就忘沒意義,常讀90首古詩,大腦留下潛意識
    1、在大腦中留下潛意識,讓孩子學習更輕鬆我們認為孩子小時候學古詩是無用功,長大就忘沒意思,就是大錯特錯了,這些童子功有我們看不到的好處。兒童心理學家哈羅德·伯特做過一個實驗,他讓一些兩三歲的孩子,在兩年內背誦了希伯來語,之後不再背誦。
  • 為什麼要讓孩子背古詩?用詩詞餵大的孩子絕非一般,長大會更出眾
    相信不少的家長都有過同樣的感受,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每周都要回來背古詩。家長還要配合老師監督孩子背誦,一定要背過。關鍵是孩子都不明白古詩的含義,背也只是個皮毛,根本不能了解這首詩的精髓,背起來也吃力。那為什麼還要讓孩子背古詩呢?
  • 天才兒童2歲識千字,背古詩、說英語無所不能,別人家孩子咋教的
    從胎教,早教,幼教到各種特長培訓都是家長們趨之若鶩的,然而孩子的優秀與否並不是完全要依靠教育培訓機構的。一個會教育的好媽媽,一個懂培養的好爸爸就已經足夠了。 近日,有一個小朋友在網上非常的受歡迎,他的家人也成了大家想要學習的典範。 2歲半的孫浩鵬最近總是讓人津津樂道,小小年紀就已經讓人佩服不已。
  • 10歲能背詩五百首 中國詩詞大會重慶三對「親子家庭」震驚全場
    歲小選手張瀚月 選手檔案: 張瀚月,6歲,渝北區魯能巴蜀小學一年級學生 功力等級: 詩詞儲備近200首 武功秘籍:
  • 梁宏達談教育:孩子從小背古詩,對大腦開發有4大「隱形好處」
    一提到詩詞,我們就能想起李白的霸氣與狂傲,杜甫的憂國憂民,文天祥的鐵血丹心。詩人希摩尼德曾說,詩為有聲之畫,畫為無聲之詩。詩詞幫助人們感悟人生,但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從小背古詩?前幾天偶然看到了梁宏達的一則視頻,內心的疑問得到了解答。
  • 研究表明:孩子從小背古詩,對大腦開發有4大好處!家長別不在意
    而詩詞的本身結構更押韻,更容易反覆記憶。所以從小背古詩的孩子,記憶力更好。在《中國詩詞大會》上,5歲多就能背580首詩的小神童王恆屹就是最好的證明。從小背古詩,越背記性越好!二、韻律和理解能力更好英國班戈大學研究表明:朗讀古詩時,孩子的大腦會出現特定的腦電波,這是看普通書籍和文字時不能出現的一種特定腦電波。而這種腦電波會提升孩子的韻律和理解能力!
  • 重拾大提琴的歐陽娜娜,活出了18歲少女最美的樣子
    據說所有女孩的理想十八歲人生,就是活成歐陽娜娜的樣子。
  • 董卿:詩詞生生不息,被詩詞養大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所以讓孩子學詩詞是件好事,能夠培養孩子的氣質與涵養,也能提升孩子的語文素養,對於孩子學語文也是有很大的幫助。比如,一直很火的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看完就會發現會不會背詩的孩子差距很大:那些被詩詞養大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 長大後又不需要古詩,那從小讓孩子背古詩還有啥意義?
    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儘管我從畢業後就再也沒有看過文言文,但是讀起這段文字來,我也能大概理解其中的意思。詩詞文言文可以說是我們中國文化的根,現在用的很多成語、詞語都是從古代的詩詞歌賦中得來的,如果我們不能切實的體會這些詞彙背後的文化,那麼我們也就很難做到應用自如,我們傳承4000年的文化就容易葬送了。
  • 中國詩詞大會:5歲半萌娃驚豔全場獲滿堂彩,康震蒙曼也被圈粉
    在詩詞大會的舞臺上,因為一時猶豫不定而惜敗的選手大有人在,但是5歲半歲的小恆屹在面對難題時卻選擇迂迴前進,真是「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大家都很好奇,這麼小的孩子識字3000多,背詩580多首,怎麼做到的?
  • 小學生背古詩大哭:「為啥要謝謝櫻桃?」網友:像極了小時候的我
    既然語文要學得好,那麼背古詩自然少不了了,最近,就有一個網友分享了自家孩子背古詩時候的模樣。孩子正在背誦清代顧貞觀的《柳梢青·花朝春分》,這首詞是這樣的,「乍展芭蕉。欲眠楊柳,微謝櫻桃。誰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 小度開學季活動:怎樣才能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三天掌握漢語拼音?
    開學季來臨,可是愁壞了一眾家長朋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假期,孩子還能適應學校生活嗎?還能記得住上學期學習的知識嗎?新學期更加複雜的課程能夠完全掌握嗎?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雄赳赳氣昂昂地踏入校門,向同學們展示著自己放假期間挑燈夜戰背會的一首古詩,再回想自家熊孩子雖然整天玩得不亦樂乎,但是毫無知識收穫的開學時光,不禁一陣頭大。認真學習和愉快玩耍如何兼顧?這成了家長們的千古難題。
  • 千萬別逼孩子背古詩!讀完這本書,上「詩詞大會」都不難!
    當孩子帶著疑問,讀懂這些詩詞背後的地理風貌、風土人情、民俗文化……那麼無論是學詩詞還是學地理,都會變得輕而易舉!今天帶來的這套《跟著古詩詞學地理(便攜版)》(共4冊),就很創意地將古詩詞與地理串聯起來,構成一部藏在古詩詞裡的中國地理!
  • 6歲王恆屹詩詞大會奪冠:世上哪來那麼多神童,他只是比別人努力
    去年《中國詩詞大會.中秋詩會》總決賽,6歲的王恆屹和奶奶一起拿下了冠軍。這個結果,對於很多觀眾來說,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情理之中,則是因為我們在前兩期的節目中,已經看到了恆屹優秀的表現。在節目中他談吐得體。
  • 《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一套讓孩子從小愛上古詩的神奇遊戲書
    古詩作為傳統文化的啟蒙,蘊藏著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能啟發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正如朱廣權所說,以後它會讓你受益很久,它是我們「看起來很有氣質與涵養」的基本。所以,我們不僅不能後退,還要想辦法學好它,對外發揚它。
  • 想讓孩子更聰明,至少讓他學兩年音樂,培養的關鍵期在七歲以前
    有相關研究發現課外學習的時間超過2年的孩子數學成績高於沒有學習音樂的。古今中外很多的大學問家,都非常擅長音樂。 愛因斯坦就說「我的很多科學成就都來源於音樂的啟迪」「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孩子學好音樂,重點在七歲以前。
  • 奶奶將5歲孫子培養成「神童」,奶奶自述教育過程中主要注意這2點
    據調查,在我們現在的社會裡,孩子跟著老一輩的人長大的概率近乎一半。隔代育兒似乎成了一種不言而喻的趨勢,孩子的父母將這種行為視若平常。然而,卻有越來越多的抱怨和指責的聲音圍繞著隔代教育這個育兒方式。隔代教育真的不可取嗎?在央視的一檔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上,一個名叫王恆屹的小朋友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 8歲男孩智商高達146,成中國智商最高兒童,媽媽的方法值得學習
    德國著名數學家也曾表示:將數字結合到日常生活中,正是現代數學啟蒙的典範,沒想到小涵奶奶的無心之舉,卻幫助孩子做好的數學啟蒙。二、3歲背古詩小涵3歲左右,便被父母送到了幼兒園,在那裡進行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是小涵在那裡生活了一段時間,對幼兒園生活並不是很感興趣,反倒是很喜歡背古詩、了解古詩。
  • 《詩的秘密:給孩子的28堂詩詞課》:上好28堂詩詞課,就能培養出...
    這五位總冠軍中,最早大火的是第二季冠軍——當時年僅16歲的中學生武亦姝,這位被讚譽稱為「才女」、「最美好的女孩」的孩子,在2019年的高考中以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再次引起熱議,由她引發的「詩詞熱潮」一波又一波。  而我今天想要說的,是《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冠軍殷怡航的故事。
  • 上海復旦附中語文老師:讀古詩文本就是一件偷著樂的事
    原標題: 上海復旦附中語文老師:讀古詩文,本就是一件偷著樂的事【編者按】在《中華詩詞大會》一口氣背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並奪冠的武亦姝火了,包含多首她在節目中背誦的帶「月」字詩句的復旦附中校本教材《中華古詩文閱讀》也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