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詩詞,我們就能想起李白的霸氣與狂傲,杜甫的憂國憂民,文天祥的鐵血丹心。
詩人希摩尼德曾說,詩為有聲之畫,畫為無聲之詩。
詩詞幫助人們感悟人生,但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從小背古詩?
前幾天偶然看到了梁宏達的一則視頻,內心的疑問得到了解答。
梁宏達認為,古詩是歷史遺留的最高遺產,孩子從小背古詩,對孩子的未來各項能力的綜合發展都大有益處。
甚至可能會促進孩子的大腦開發,讓孩子的人生更順利!
孩子從小背古詩,對大腦開發有4大好處:
一、開發左右腦
根據科學實驗判定,大腦分為左腦與右腦,左腦主要負責語言的處理,右腦則主管潛意識。
孩子在背誦古詩的時候,左腦接受了語言與文字的刺激,右腦接受了視覺的刺激,左右腦同時得到了開發。
而且根據相關研究證明,分析古詩會調動左腦的開發,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與學習能力。
二、提高語言能力
班戈大學研究發現,孩子背誦古詩時,大腦會產生特定的腦電波,大腦得到開發的同時,還能增強孩子的語言能力,讓孩子遠超同齡人。
而這個優勢在孩子正式入學之後會得到全面展現,我國科技部曾做過以古詩為課題的調查,證明:
從小背誦古詩的孩子,語言能力明顯很強,溝通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也碾壓同齡人。
並且隨著孩子背的古詩越多,他的文化素養就越能得到沉澱,從語言能力開始,孩子的素養、學識、精神面貌、三觀都會得到正面的改善。
關鍵的是,我國教育也開始推廣古詩教育,不僅在一年級課本中就加入了古詩,而且與最開始的教材相比,如今的小學課本古詩含量增加了百分之八十,高中古詩必備篇目也增加4倍有餘。
從一個人的語言表達中,我們就能觀察到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從小接觸古詩的孩子,就算以後忘了古詩,他的氣度也會與眾不同。
三、提高文字駕馭能力
之前微博上曾經火了一陣,小朋友們做的詩歌,孩子們的文字功底,讓網友們很是感嘆,表示現在的小孩子真是不得了。
而歸根結底這些孩子們有如此強大的文字駕馭能力,都是因為在家庭教育中,他們的父母知道他們從小背古詩。
有一位小朋友直言,因為總是背古詩,所以寫文章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有很多靈感。
背古詩與不背古詩之間的差距,就像是出口成章與捉襟見肘一般,背古詩帶來的文字駕馭能力,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就像是一群人去景區遊玩,看到了詩人們曾看過的風景,有的人只會說「好看」,而從小背古詩的人面對大千景色,更能明白「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壯美。
並且文字能力優秀的孩子,他的大腦開拓整合的能力也很強,對孩子的大腦後續開發很有益。
四、提高孩子的情商
在《中國詩詞大會》的一期節目中,來自甘肅的7歲小男孩沈子揚,小小的年紀,就掌握了500多首詩歌。
但是最讓家長們驚嘆的不是他面對難題的流利應答,而是他的高情商。
錄製節目時,評審團在討論一則古詩趣事的時候,其中一個不好的吐槽點正好跟顏色有關,而沈子揚碰巧穿了同樣的顏色。
面對這樣的尷尬場景,小朋友一句話直接驅散了凝滯的氣氛,情商之高,讓人佩服。
面對董卿等人的讚賞,他表示自己在反覆讀詩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多詩人的影響,人變得很平穩。
而且大家熟悉的武亦姝,也憑藉著從下背誦古詩得來的淡定與大氣,言談舉止,進退有度,直接成為了很多家長眼中「別人家孩子」的代表。
6歲之前的孩子處於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從小背古詩的孩子,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會更加遊刃有餘。
並且對處於學習能力高速期的孩子來說,背古詩並不難,但是唯一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不願意背古詩怎麼辦?
身為一名2年級小朋友的媽媽,我認為6歲前的寶寶思維比較具象,想讓孩子主動背誦古詩,那就把具象聯合圖像,挑起孩子的學習興趣。
因此我們在給孩子挑選古詩繪本的時候,一定要從孩子興趣的角度出發,就像是我家寶寶常用的這本《中國記憶古詩裡的四季》,遠離了常規的枯燥乏味,用四季劃分詩詞類型,幫助孩子更快記憶。
冬天的時候我帶孩子去江邊玩耍,她摸著雪不自覺地就背誦了一首有關於梅花的古詩詞,現實世界與古詩的互相結合,讓孩子更能理解古詩的實際含義。
並且全套書共有4冊,分別對應春、夏、秋、冬,一共有92首古詩,配合了背誦時期提醒、詩詞解釋、相關圖片等。
幫助家長找到讓孩子更快背誦古詩的時機,真正地抓住孩子的心理規律與認知,適合不喜歡背古詩的孩子。
古詩看著很無用,但是會充盈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