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字,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從小開始練字非常有必要,兒童4-5歲開始練字是最好的時候,這時候主要是練習一些簡單的圖畫、數字、字母、拼音等等,上了小學就要正式開始識字寫字了,6-9歲的學生練字是打基礎階段,可以練習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及一些規範的漢字等,10-12歲學生是練字的提高階段,可以練習漢字的結構,抄寫一些古詩。小學生學習練字,既能提高考試成績,又能提高審美能力,好處多多。
1:規範端正的漢字可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
考試成績好的學生,他們的字都寫得很好,最起碼也是方方正正,一筆一畫,寫得非常規範,雖稱不上賞心悅目,但看起來非常流利。成績不好的學生卷面
就不一樣了,塗鴉、潦草,像這樣潦草的學習態度想得高分就難了。
現在的高考、中考閱卷都是把試卷掃描後進電腦進行批閱,如果字跡不端正不
規範,電腦有可能會掃描錯誤,直接影響考試成績。2019年高考作文題規定,
每寫錯一個字扣一分,所以從小學習寫規範的漢字寫端正的漢字就顯得尤其重要。
2:一手好字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古語有云:「是金子遲早會發光」。只要孩子的字寫得好,一定會被老師發現,按照老師的一貫做法,為了讓每個小朋友都好好寫字,一定會把你的作業在班裡展示,並當眾誇獎,還會讓每個小朋友都向你學習。父母也會將孩子的練字帖、獎狀掛在牆上,親朋好友來串門時,看到了也會誇獎孩子,孩子被表揚的多了,自信心就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自然會提高,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3:練字可以開發右腦的形象記憶能力
人的大腦有不可想像的潛能,大腦越用越活。左腦是主導語言、邏輯思維、分析和計算能力的,右腦是主導視覺圖像識別、音樂、繪畫、想像及綜合能力的。人的左右腦發展是不平衡的。練字的時候,大腦處在思考中,動手即動腦,二者是緊密關聯的,練字是在潛意識地開發右腦。右腦開發的好,孩子的記憶能力會大大地提高。
4:一手好字能打造個性IP
親筆籤名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徵,古時候人的書信也是通過字跡來辨認的,雖然現在是個電子化時代,但個性化籤名更顯其人格魅力,寫字好的學生其籤名設計都比較獨特,彰顯個人IP。
5:練字可以形成嚴謹踏實的作風
中國的漢字是講究間架結構的,講究平衡、對稱、和諧的關係,這些關係就是寫字的法度,就是規則,就是儒家講的「禮」,學生在練字的過程中,會遵循這些法度並有意無意地形成一絲不苟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培養起學生一種嚴謹的作風,不但在寫字上是這樣,在學習上,在生活上都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6:寫字可以培養學習的毅力
漢字書寫講究結構,講究筆勢,講究神韻,是一項十分精細的活動,要把字寫好,精神必須十分專注,注意力要求相當集中。練習基本筆畫時,一個單純的筆畫要寫得規範,要反覆寫上幾遍,幾十遍,持之以恆的練習中,毅力就養成了,這一過程也滲透了心理素質的培養。
7:寫字可以提高審美能力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我國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現代義務教育的基本要求,一手好字就是一幅好的書法藝術作品,學生通過對文字線條的理解,可以感受到書法線條的重量和質感,提升自己對書法形式美的理解。
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書法教育要面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寫好漢字。識字寫字,是學生系統接受文化教育的開端,是終身學習的基礎。中小學書法教育要讓每一個學生達到規範書寫漢字的基本要求」。
學生學習練字的好處並不僅僅在於「實用」,其更大的意義在於練習寫字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陶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提高文化修養的過程。對於每個人來說,學習文化知識的階段是比較漫長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在學習當中時時需要動筆寫字,尤其對於剛剛步入小學的小學生,更應該把寫字基礎打好,寫得一手好字他將受益一生 。
早期更多精彩
900多年前的這幅書法,曾被認為是贗品,卻拍出了4.368億元的天價
中國書法第一帖,咋看像天書,細看很古樸
因為詩名太大,竟然差點被忘了,他還是一位書法高手
被歷史誤讀的「臺閣體」,不是你想像的那麼一無是處
他23歲自創獨門書體,千年來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