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能背詩五百首 中國詩詞大會重慶三對「親子家庭」震驚全場

2020-12-08 騰訊網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10月27日晚,《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重慶賽區總決賽在「中華詩城」奉節拉開序幕,311名詩詞愛好者在白帝城精彩角逐,既有單槍匹馬的選手,也有組合形式的「親子檔」選手,一起上陣盡展詩詞風採,傳播家庭誦讀詩詞的文化氛圍。小選手們現場展示的「童子功」,更為讓人印象深刻。

他10歲詩歌儲備量達500餘首

媽媽梁嵐與兒子劉宸睿

選手檔案:

劉宸睿,10歲,南岸區天台崗小學花園校區五年級學生

功力等級:

詩詞儲備500餘首

武功秘籍:

把詩詞當故事聽

據了解,《中國詩詞大會》上設置有詩詞運動會、快問快答、超級飛花令、雙字飛花令四個環節。在超級飛花令環節,來自重慶南岸區的帥氣小男孩劉宸睿,在賽場上妙語連珠,從容應戰,決戰到最後三強,成為了賽場上「明星選手」,讓現場觀眾眼前一亮。他不錯的詩詞儲備量給評委留下了深刻印象,還贏得了《中國詩詞大會》導演組直接面試的機會。

10月28日,在導演組面試室外,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見到了今年10歲的劉宸睿和他的媽媽梁嵐。梁嵐是西南醫院一名內科醫生,平日裡也喜歡韻律柔美的詩詞,這是她第一次與兒子同臺參賽,卻比兒子提前被淘汰。

「我現在的詩詞儲備量大概300來首,兒子早就超越我,有500餘首,在家有時候還是我的『小老師』,會教我一些他新學的詩詞。」梁嵐說,她平時工作繁忙,兒子都是自覺學習,誦讀古詩詞已經成為他的一個愛好。《中國詩詞大會》這個欄目是他自己發現的,從第一季到第三季,反覆看過幾次,這次也是他主動要求報名的。

「四歲時,媽媽覺得睡前講童話故事太長,就改講古詩詞裡的故事,這樣從小耳濡目染,上學後也經常誦讀古詩詞,就喜歡上了。」劉宸睿說,他還喜歡寫毛筆字,也經常跟古詩詞「打交道」,現在每晚睡前閱讀,他依然會選擇古詩詞,平時在學校課間休息也經常與小夥伴PK,玩「飛花令」。

當談及這次與冠軍失之交臂時,劉宸睿直言:「其實這次比賽,我是一點都沒準備,完全是靠平時儲備。沒拿到冠軍,也有這個原因。不過,自己答錯了,就要承擔後果。」

「老師」有話說:

(鄭勁松,畢業於原西南師大中文系,西南大學新聞傳播學教師、詩人、作家)

「愛好第一,其次才是引導和培養。」鄭勁松表示,學習誦讀古詩詞也是一樣,父母在培養孩子興趣愛好時,要像梁女士一樣正確引導,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這就自然會成為孩子「愛好」。他還提醒,孩子在學習古詩詞時,不要忙於死記硬背,家長要引導學習,讓孩子明白體會詩詞裡的故事。

她堅持每天新學兩首詩

6歲小選手張瀚月

選手檔案:

張瀚月,6歲,渝北區魯能巴蜀小學一年級學生

功力等級:

詩詞儲備近200首

武功秘籍:

每周圖書館打卡

當天比賽現場的「超級飛花令」環節,還有一位選手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今年6歲剛上一年級的張瀚月,雖然她答題時個子還不及話筒高,但她對詩詞的喜歡卻不比別人少。

「她在我肚子時,胎教就是聽三字經。出生後,就經常給她念詩詞。」媽媽錢柳君說,誦讀詩詞比較有韻律,孩子也比較喜歡聽,小女孩從小學習詩詞,有利用培養內在美。

據了解,張瀚月能背誦詩詞近200首。現在上一年級,每天會學習兩首新詩,到第二天早晨7點起床,就會背誦古詩了。當天陪女兒一起上臺參賽,同樣愛好詩詞的爸爸張亞峰說:「去年,女兒在主城參加一場詩詞比賽,曾獲得第三名的好成績。這次參賽玩『飛花令』,對她來說是全新的挑戰。對她來說,體驗過程更重要。」

談及對孩子培養古詩詞的愛好,媽媽錢柳君說:父母陪伴孩子一起學習是最重要的,家裡大大小小收藏有100本有關詩詞的書籍和繪本,每天都會抽出一定時間陪孩子閱讀,還在學校附近辦了圖書館的借讀卡,每周都會去打卡,女兒經常會選讀詩詞方面的書籍。

「詩人」有話說:

「讓讀書成為習慣,讓學詩詞成為習慣。」鄭勁松表示,小瀚月的父母在培養孩子學習詩詞時,有計劃和規律,這值得大家學習。從小開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是有幫助的。營造好的家庭閱讀氛圍,這個對於孩子的學習也至關重要。

她把詩詞當兒歌唱

「親子家庭」爸爸鄧祖恆和女兒鄧淇文

選手檔案:

鄧淇文,6歲,江北區新村實驗小學,一年級

功力等級:

詩詞儲備100多首

武功秘籍:

先學七言再學五言

在比賽現場,有一位名叫鄧淇文的女孩,是與爸爸一起比賽,「父女上陣」的畫面也特別溫馨。

「我覺得中國的古代詩詞博大精深,都是文化的精髓,讀詩可以使人靈秀。」爸爸鄧祖恆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他認為培養女兒對詩詞的興趣,進而也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對品格的培養也有好處。

「女兒從4歲開始學詩,每周至少學習2首古詩詞,主要通過一些歌唱的方式來學習。」鄧祖恆說,有時候出去旅遊,也會先提前學習有關目的地的一些詩詞,到達目的地後再讓孩子背下來,身臨其境的感受。可畢竟孩子才6歲,大部分需要家長耐心解讀,父母陪伴一些學習也特別重要。

鄧祖恆希望,小孩看到夕陽晚霞時,不是說「這個太陽好紅啊」,而是可以說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當旅遊見到沙漠時,不是說「這裡好多沙子」,而是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他還分享道,孩子在學習詩,可以先學七言再學五言,字數由多到少,讓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會更有自信心。

「作家」有話說:

鄭勁松表示,古詩詞大多適合吟誦或吟唱甚至演唱,對兒童來說,這種方式更容易激發其學習興趣。而一個地方有關的古詩詞,是一個地方的文化積澱。旅行之中,如果提前了解並給孩子收集、準備好當地的古詩詞情況,這樣就會引導孩子從這樣一個文化視角去看待一個地方,會讓旅遊行為增強精神性的元素,增加對一個地方的認知與認同。我讚賞這個做法,同樣是有意識的引導,值得推廣學習。

新聞多一點>>>

讓孩子這樣學習詩詞

鄭勁松表示,學習的關鍵還是興趣培養。針對小孩子的年齡特徵,把詩詞學習與遊戲、吟唱、動畫、講故事、情景再現等結合起來,增強孩子對詩詞意境的領悟力和參與感,重在引導教育,而不是硬逼著背誦。其次是選擇孩子適合的詩詞,根據年齡,選擇文字相對淺顯易懂,明白如話,節奏明快,但又含義雋永、意境優美的詩詞。此外,把詩詞學習與詩詞所描寫景象的觀察、體驗、思考結合起來,做好詩詞所涉及的景觀、人物、故事以及時代背景的閱讀,也就是把詩詞做知識面的拓展。

同時,更要尊重孩子的興趣,不能勉強去背誦,去表演;循序漸進,不片面追求背誦的數量,關鍵是能夠讓孩子體會和理解;避免學習的功利性,如:為表演而學習,為參加競賽而學習,甚至為了某種顯擺和虛榮而學習。在上學以後,結合課本教學,拓展孩子對詩詞的閱讀。

重慶晚報·慢新聞全國爆料熱線:(023)966988,爆料郵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陳英 文 受訪者 供圖

相關焦點

  • 中國詩詞大會:5歲半萌娃驚豔全場獲滿堂彩,康震蒙曼也被圈粉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如約而至。在第一期節目中,一位只有5歲半的萌娃表現十分精彩,就連嘉賓老師康震蒙曼也被「圈粉」了。王恆屹年紀雖小,但是卻有著3000多識字量和580首詩詞貯備量,他說自己喜歡畫畫、寫字,還喜歡彈鋼琴,但是他最喜歡的是詩詞。
  • 耄耋合肥老夫妻首秀《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
    耄耋合肥老夫妻首秀《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 一個是共和國第一代戰鬥機飛行員,一個是退休老教授。
  • 10首簡短有趣的「謎語詩」,一邊背古詩一邊猜謎語!你能猜對嗎?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10首簡短有趣的「謎語詩」,這些古詩詞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既是經典的古詩詞,也可以是一個謎語,可以讓孩子一邊背古詩一邊猜謎語,用更有趣的方式教孩子學古詩詞,快來看看能猜對這些謎語嗎?謎語詩就是「隱語詩」,又叫詩謎、謎詩、燈謎詩等,是一種充滿趣味的古詩詞形式,它把謎語和詩詞結合起來,在學習古詩詞的同時還能猜謎語,讓詩詞學習變得更有趣、更輕鬆,是小學生們比較喜歡的詩詞類型。舉個簡單的例子,「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 詩詞大會牛人輩出,化學系女神誇海口元素周期表能成詩,真不錯!
    中國的詩詞文化可以說是經過了幾千年的傳承,唐詩宋詞絕對是小時候必須經歷的一段時光,我們熟悉的詩人很多,比如人人幾乎都知道的:李白、杜甫、李商隱等,還有很多著名的詞人: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這些寫作大家都是大家熟知的,每個人都經歷過一段背唐詩宋詞的時光,我們從小就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詩詞大會「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何意?9歲選手答對後被家長質疑
    歷朝都有人做過宋詞排行榜,蔣捷的多首作品都榜上有名,比如《虞美人·聽雨》、《一剪梅·舟過吳江》等。為了弘揚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央視近年來舉辦了很多文化類的節目,比如《中國詩詞大會》。在《中古詩詞大會上》這樣一首詩引起了讓了人們的爭議,有人認為,這首詩不應該讓後孩子去讀,有點少兒不宜,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這就產生了分歧。原題目是這樣的:以下哪項詩句是感嘆時光流?
  • 83的她登上了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完美地詮釋了劉禹錫的這兩句詩
    等了將近一年終於等到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 在今天的首播中,有傲嬌可愛的神童王恆屹,有堅守在大山裡的老師張匯林,也有我們熟悉的老面孔,第二季第三季的亞軍彭敏。
  • 《詩的秘密:給孩子的28堂詩詞課》:上好28堂詩詞課,就能培養出...
    2016年2月,中央電視臺播出了一檔全新的自主研發的原創文化類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每年推出一季,迄今為止總共推出了五季,評選出了五位總冠軍。這檔文化類演播室益智競賽節目從第二季開始一直持續佔據收視率高位,可見國人對我們傳承了五千年的文化之熱愛。
  • 紅櫻桃,綠芭蕉,背詩原來有妙招
    也是很多大人的童年噩夢 池子講過一個段子 小時候的他以為 「唐詩三百詩」 是一個陳述句 不就三百首嘛 一天背一首
  • 董卿:詩詞生生不息,被詩詞養大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而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節目主持人董卿給出了自己的回答:「為什麼要學詩,因為詩詞就在那裡,生生不息千年,被詩詞養大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關於詩詞,中國臺灣著名美學家蔣勳也曾有所感悟,據他自己接受採訪時,透露說,他小時候,爸爸讓他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詩背下了,但他並不理解詩詞的意思,但覺著很酷。
  • 13歲妹子以一擋百,5分鐘K.O.全場,用的是——詩詞
    還記得那個曾3分鐘對出49輪帶「月」詩詞的「最強飛花令少女」賀莉然嗎?最近她又放大招!13歲的她在節目中以一敵百,5分鐘對出了127句帶「花」字的詩詞!就問你服不服?之前的《中國詩詞大會》上,16歲的武亦姝憑藉強大的實力和淡定的氣魄圈粉無數,在「飛花令」環節中「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表現,更是驚豔了時光。
  • 小學就會背的「窗含西嶺千秋雪」寫的什麼季節?詩詞大會選手答錯
    詩讀多了後,大家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大家經常會理解錯的詩,往往都是當年中小學時背得滾瓜爛熟的作品。這話一點兒都不誇張,從5季詩詞大會上來看,錯得最多的一道題考的是蘇軾的「但願人長久」,百人團錯了91人。
  • 6歲王恆屹詩詞大會奪冠:世上哪來那麼多神童,他只是比別人努力
    去年《中國詩詞大會.中秋詩會》總決賽,6歲的王恆屹和奶奶一起拿下了冠軍。這個結果,對於很多觀眾來說,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情理之中,則是因為我們在前兩期的節目中,已經看到了恆屹優秀的表現。在節目中他談吐得體。
  •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董卿的開場白,大氣委婉,充滿濃濃的詩意
    元日 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的大意是:炮竹聲聲,舊的一年已經過去;春風徐徐,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這一首詩用在這新春佳節,還真是再沒有比它更適合的,董卿這引用,還真是應景。
  • 崔顥的詩有哪些?崔顥的詩詞全集10首
    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為之擱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讚嘆。《全唐詩》存其詩四十二首。 遼西作 / 關西行 - 唐代·崔顥 燕郊芳歲晚,殘雪凍邊城。 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 胡人正牧馬,漢將日徵兵。 露重寶刀溼,沙虛金鼓鳴。 寒衣著已盡,春服與誰成。 寄語洛陽使,為傳邊塞情。
  • 看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的解釋
    但這首詩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今人讀古人詩詞,最大的忌諱在於「望文生義」,由此會產生諸多誤解。雷海為對這首作品的理解,沒有停留於字面意義。他選取了「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這一句進行解釋。在不少人眼裡,「八百裡」常常被認為是距離;「五十弦」常常被認為是數量眾多的樂器。
  • 《中國詩詞大會》命題專家方笑一,揭秘千古名詩《登黃鶴樓》為何...
    楚天都市報10月26日訊(記者舒均 李輝 通訊員王紅念 江萌)10月26日上午,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央視 《中國詩詞大會》命題專家暨現場學術顧問方笑一做客「黃鶴大講堂」,帶來一場《古詩詞與天下名樓》品評錦繡詩詞的講座,受到江城上百名古詩詞愛好者的熱捧。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激動評說千古一醉,蒙曼埋怨他把黃河裝進酒杯
    看過《中國詩詞大會》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檔節目裡有兩大看點,那就是董卿串詞和康震點評!關於董卿串詞的好,以往文章中多次寫過。寫過十四首詩,這就能看出他們倆的關係非同尋常。被康老師一點,感覺還真是,我們以前都是把焦點放在了它氣貫長虹的首句,而忽視了這首詩其實是李白與他兩個好基友喝酒的時候寫的。我們更沒有這千古名篇,與勸酒歌聯繫在一起。
  • 外賣小哥《詩詞大會》一朝奪冠非偶然!熱愛詩詞13年,今見花開
    原創 萬紅雲董卿由衷讚揚《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總決賽中,外賣小哥雷海為猶如一匹黑馬,沉穩冷靜,表現樸實無華,於是,他爸爸有意思的培養他對詩詞的喜愛,給他講解詩中所描述的故事。從那時候起,雷海平就喜歡上了詩詞。2004年正式自學詩詞2002年,19歲的雷海平孤身一人來到上海打工,他做過餐廳服務員,傳菜員,銷售員。
  • 中國詩詞大會關於「春」的飛花令,難倒眾人,快來看看這20句
    最近幾年河北電視臺《中華好詩詞》欄目全國率先引進並改良了「飛花令」用於兩位選手間的對抗賽,之後《中國詩詞大會》等詩詞綜藝欄目也引進並改良了「飛花令」。這讓千百年來不為人知的詩詞之美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 《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主持人會是誰?網友:還是董卿來主持吧
    董卿作為央視主持一姐,曾連續主持了十幾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後又策劃主持了《朗讀者》和《中國詩詞大會》這兩個膾炙人口的文化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從第一季到第四季,董卿一直是這個節目的主持人。沒有誰,能永遠站在聚光燈下。當然,不管這個《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的主持人是誰,絕大多數詩詞愛好者,都會繼續欣賞節目。有個好的主持人自然能錦上添花,為節目增色增彩,但這個節目最為重要的焦點依然是詩詞本身,依然是每一個上臺參加節目的選手。有詩詞有選手有根植於每一個人心中的詩詞情結,才是節目最為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