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康震激動評說千古一醉,蒙曼埋怨他把黃河裝進酒杯

2020-12-06 趙二小的文藝江湖

看過《中國詩詞大會》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檔節目裡有兩大看點,那就是董卿串詞康震點評

關於董卿串詞的好,以往文章中多次寫過。

讀者朋友出現了兩種聲音:喜歡的,說董卿是主持人的楷模,知性優雅,舌燦蓮花;不喜歡的,語氣裡是充滿了不屑,說董卿只會包裝自己,串詞都是節目組寫好的,她是照著念下來,沒什麼了不起的!

不過即使照著念,也能念出,讓人聽後仿佛有走進春天的感覺,也是老厲害了呢!所以對董卿,我是相當的服氣的!這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眾口難調的問題,不怪董卿!

那麼關於康老師的點評,讀者又是什麼反應呢?

發現也是兩極的:喜歡的,說康老師風趣幽默,知識淵博;不喜歡的說康老師除了嘚瑟還是嘚瑟,更有人說:「喜歡康震的,都還太嫩」!

也不知怎麼回事,我看到這樣說喜歡康老師的人,我竟然是相當的開心!這不是在誇,康老師的粉絲都好年輕,我們都有一顆世間少有的赤子之心嗎?

但是,我又問一下我自己,我究竟喜歡康老師的什麼呢?

我想說,比起喜歡他的幽默風趣,我更喜歡他總是很激動的樣子!尤其是他在評論劉禹錫,蘇軾和李白的時候,他總是難以自控,每一次的話語,都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我這就奉上一段他對李白《將進酒》的點評,以供大家品評欣賞!

那是第四季第一期裡,俄羅斯才子大衛答道了九宮格題,題目的正確答案是「黃河之水天上來」,沒想到康老師一看到這句,就兩眼放光,情緒激動起來了!他先說了下面一段!

《將進酒》是漢樂府的曲調,它其實是勸酒歌。這個詩啊,我們以前往往把焦點集中在「黃河之水天上來」,其實它裡面有兩個人很關鍵,那就是岑夫子和丹丘生。岑勳和元丹丘,是李白多年的好朋友,尤其是元丹丘。元丹丘是一個非常知名的道士,在李白的眼中,元丹丘是一個不會死的仙人。李白給杜甫才寫過多少首詩啊?滿打滿算,四首。他給元丹丘寫過多少?寫過十四首詩,這就能看出他們倆的關係非同尋常。

被康老師一點,感覺還真是,我們以前都是把焦點放在了它氣貫長虹的首句,而忽視了這首詩其實是李白與他兩個好基友喝酒的時候寫的。我們更沒有這千古名篇,與勸酒歌聯繫在一起。

所以說,我們後人總是過渡解讀,而忘記了詩本身那最簡單直白的意圖!

不過這裡,我又想心疼杜甫一百下,前有孟夫子,賀知章,這裡怎麼跑出來了個元丹丘啊?李白哥哥啥時候才能注意起,他的小迷弟杜甫呢?心疼歸心疼,我們接著聽康老師說。

所以這次這首詩啊,是他們哥仨在一塊兒喝酒寫的,就是勸酒的,同時李白還寫了,另外一首詩。裡頭有這麼幾句話,叫「開顏酌美酒,樂極忽成醉」,我大笑著喝酒,喝著喝著就喝高了。「相知兩相得,一顧輕千金」,我喝的最舒服的時候說:「千金算什麼?朋友最珍貴」!

所以他「千金散盡還復來」,它裡面另外一層意思是:我們哥們交情深!在金錢面前,友情是最寶貴的。李白這個喝酒,太有氣勢了!

康老師裡面引用的,就是李白又寫給岑勳和元丹丘的,熱情洋溢詩作《酬岑勳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

名字好長,不過古人總是用這長名字,來表達自己那無限喜歡的崇拜的或尊敬的心情!看來這兩個人在李白心中的地位,是真的很重要。下面欣賞一下整首詩作,也是寫的文採斐然!

酬岑勳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_李白黃鶴東南來,寄書寫心曲。倚鬆開其緘,憶我腸斷續。不以千裡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霄。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蹇予未相知,茫茫綠雲垂。俄然素書及,解此長渴飢。策馬望山月,途窮造階墀。喜茲一會面,若睹瓊樹枝。憶君我遠來,我歡方速至。開顏酌美酒,樂極忽成醉。我情既不淺,君意方亦深。相知兩相得,一顧輕千金。

康老師說起李白,是真的滔滔不絕啊!他下面又說了一大段!

咱們前面說這個「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老是愛背這首,他還有另外一首,「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即愛酒,愛酒不愧天。----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康老師一激動,又背開李白的詩了,可惜他背的不全,既然寫到了這裡,我就把全的貼出來!

《月下獨酌》其二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康老師背了一大段李白的《月下獨酌》其二後,他的情緒更加激動了。

每一次點評到這時候,是到了總結的時候了,也是康老師的點評到達高潮的時候。那麼康老師的這個高潮給的是什麼話呢?我們接著看!

就是李白這人酒量怎麼樣?咱都不知道,但是他寫出來的這個喝酒的氣勢,讓人覺得這是千古一醉,真乃千古酒仙!

康老師這個評價挺中肯,不過結尾讓人有點不過癮,剎車太急!

這讓旁邊,也沒聽過癮的蒙曼老師說話了,口氣裡還帶著些許的埋怨!

看到沒有,康老師成功的把黃河都裝到酒杯裡了!人家在說黃河的事呢?康老師就「酒啊酒啊酒啊」的,你比李白的氣魄都大!

蒙曼老師這話,是話外有音哈!

不過她的總結,也是一語中的,康老師真是把黃河給裝進了酒杯裡,成功的把我們以往對這首詩的關注焦點,從滾滾而來的黃河,移到了李白和元丹丘的酒杯上了!

我們聽到的,竟然全是「來來來!乾乾幹!喝喝喝!」,好熟悉的場面啊!

怎麼有一股「俗氣酒桌文化」撲面而來呢?不過再想一想,三個酒鬼在開懷暢飲,哪裡能有多高雅呢!說不好都還袒胸露乳,唾沫星子漫天飛呢!

人家李白本來就是在寫,一次暢快淋漓的把酒言歡罷了!人家要的,就是那酒杯裡的「放蕩不羈的自由」!

所以說,康老師的這個點評,我又是服氣的!說他是節目的一大看點,我也雙手贊成!

康老師激動點評的樣子,可愛吧?你喜歡嗎?喜歡的話,就猛烈的點讚吧!

中國詩詞大會:俄羅斯才子答題,令董卿笑容綻放,引出妙絕名篇!

中國詩詞大會:一人戰一群,小男生氣喘籲籲,引出一串千古名篇!

中國詩詞大會:八「酒鬼」各色酩酊大醉,呈現盛世大唐的包容多態

中國詩詞大會:一場春風,惹董卿康震相談甚歡,引出大唐晴朗之色

中國詩詞大會:劉禹錫閱盡千帆,歸來依舊是個少年!

相關焦點

  • 康震,中國詩詞大會的嘉賓評委,有人說他是徒有其表,你怎麼看?
    就康震而言,他是大學教授,有學術專著且擔任了詩詞大賽的評委,因此宜稱之為學者。作為學者,要看其教學與著作學術水平的高低而作出判斷。但這兩方面,我們都無從知曉,不便妄下結論。我們所能判斷的依據,只是他在詩詞大會上的點評。就他的點評而言,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講解清哳、流暢而準確,較好地傳達了詩詞的意蘊及技巧,作為評委是合格的。
  • 彭敏最終奪得詩詞大會冠軍,陳更曾為其加油,康震稱讚其實至名歸
    昨晚,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收官之戰在激烈廝殺中落下帷幕,帶給了觀眾緊張刺激的非凡感受,看得出來題目難度也有所加大,畢竟能走到最後的幾位選手都是詩詞界裡的「老油條」了,不加大難度怎麼能篩選出其中的「巔峰王者」?
  • 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來奉節縣取景
    本報訊(記者 劉祥 汪列福)近日,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節目組來到奉節進行外景拍攝工作。「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拍攝的第一站便是橙果飄香的草堂鎮歐營村。
  • 詩詞大會上的康震,因「停車坐愛楓林晚」引專家質疑,他真錯了?
    前一陣看到一篇文章,說唐詩專家孫紹振發文批評央視當紅詩詞節目「專家水平良莠不齊,對詩詞的解讀帶有任意性」,矛頭直指在節目中因解讀唐詩走紅的康震教授。因為康震在一次節目中,參加了一個遊戲環節。那個環節要求他將杜牧《山行》繪成圖畫,再讓現場觀眾來猜出詩名。敢問,「停車坐愛楓林晚」是什麼意思?是「坐下來」欣賞傍晚的楓林嗎?
  • 董卿退出《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龍洋憑什麼代替她?原因有爭議
    董卿在近兩年的央視舞臺上,露面的時間開始逐漸減少,不僅退出了央視春晚的主持人陣容,還退出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雖然央視主持人的舞臺頻繁呈現一代新人換舊人的景象,但是對於董卿離開詩詞大會的舞臺,許多熱愛詩詞大會的觀眾表示難以接受,一邊看著龍洋主持的詩詞大會,一邊呼喊:董卿姐姐回來吧。
  • 中國詩詞大會:俄羅斯才子答題,令董卿笑容綻放,引出妙絕名篇!
    中國的詩詞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它不但吸引著我們,一代代的前僕後繼,而且它還徵服了很多的外國朋友,為之痴醉著迷!在第四季的《中國詩詞大會》舞臺上,就有這麼一個外國選手,來自俄羅斯的帥哥大衛,他把「通中國」變成了自己的使命。
  • 中國詩詞大會:5歲半萌娃驚豔全場獲滿堂彩,康震蒙曼也被圈粉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如約而至。在第一期節目中,一位只有5歲半的萌娃表現十分精彩,就連嘉賓老師康震蒙曼也被「圈粉」了。王恆屹年紀雖小,但是卻有著3000多識字量和580首詩詞貯備量,他說自己喜歡畫畫、寫字,還喜歡彈鋼琴,但是他最喜歡的是詩詞。
  • 中國詩詞大會:八「酒鬼」各色酩酊大醉,呈現盛世大唐的包容多態
    因為看《中國詩詞大會》,上篇文寫到了「大唐一抹晴朗之色」賀知章。賀知章樂觀,開朗,睿智,率真,又充滿了童趣,是我們文學史上,稀少的「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式文人。「知章騎馬似乘船」,杜甫說的第一個「酒鬼」,就是《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考到的賀知章,他一出現就是「騎馬似乘船」,這是又多晃悠多暈乎啊!不過這晃晃悠悠就算了,他還因為頭暈眼花不慎落到井裡,這個賀知章也真是個人才,竟然也不顧疼痛,在井水裡睡著了!
  • 董卿攜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載譽而回!首期「無胃人」堪稱我輩楷模
    央視作為業界標杆,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真得算是不遺餘力,《經典詠流傳》《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都是高水平的作品,很受各年齡層觀眾的喜愛,同時也為廣大青少年放鬆之餘提供了又一個拓展知識面的好平臺!
  • 康震能書會畫,現場作詩遭群噴,才華被質疑,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
    一場《中國詩詞大會》,掀起了一股國學熱潮。作為兩位導師之一的康震,也是表現滿滿。但是在一些評論裡,康震卻受到很多人的質疑,懷疑他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 從更有一些喜歡詩詞的網友點名聲稱,康震根本不會詩詞、不懂絲毫的格律。
  • 中國詩詞大會,蒙曼老師送給大家一首駿馬的詩,給人前行的力量
    中國詩詞大會就是美麗的存在,因為這個正能量的節目,讓很多人受益。讓人們感受到了美好,感受到了芬芳。當詩詞大會開場的時候,有請主持人董卿的聲音想起的時候,董卿款款走來,氣質優雅的董卿舉手投足之間具有一種無法言表的魅力。董卿主持詩詞大會好評如潮,因為她的主持,讓詩詞大會更加耐看。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 中國詩詞大會:李清照和歐陽修隔空遙望,成就兩首千古絕唱!
    由於《中國詩詞大會》掀起全民學習詩詞的熱潮,現在以詩詞為元素的節目開始越來越多!在最近的《歌手2019》中,龔琳娜老師就非常深情的唱了一首歐陽修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龔老師的唱功和技巧雖然沒有問題,但是就是讓現場的觀眾有點接受困難,所以沒有驚起什麼大的漣漪。
  • 耄耋合肥老夫妻首秀《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
    兩位老人酷愛中國詩詞,曾多次參加《中國詩詞大會》海選,終於在第五季登上舞臺。一、劉奶奶舞臺首秀驚豔全國《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首場比賽開始,先是一個萌娃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然而很快,83歲滿頭銀髮的劉敏華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與萌娃答的題相比,劉敏華抽中的題明顯更難,特別是從其中一道題的深層理解上,更是讓人看到了她在詩詞理解上的真功夫。
  • 詩詞大會:女研究生出題5字,導師康震瞬間愣住,董卿也不敢接
    中央電視臺大力打造的文化益智競賽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受到了眾多群眾的的廣泛關注。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主旨的節目,在引爆收視狂潮的同時更喚醒了普羅大眾對於古典詩詞的記憶與熱愛。
  • 詩詞大會考「山重水複疑無路」難住59人,語文老師:上課時白講了
    一:為什麼我要這樣回答當然,這樣的回答常常不能讓對方滿意,畢竟在他們看來課本裡的古詩文實在太簡單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真實的情況,從近幾年很火的《中國詩詞大會》中選手們的錯誤率就能看出來。這個字理解錯了,又不影響對整首詩的欣賞,畢竟這首詩的千古名句明明就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會背這一句不就行了嗎?何必管那麼多!可事實上,如果不了解這一句,就無法理解陸遊當時的心情。回到山陰老家,陸遊此時的心情是複雜的。一方面,符離戰敗後,他在朝中倍受打擊,平生抱負無法實現。
  • 知乎帖子評價康震老師,學生們都稱他為「康公」,他的課太搶手
    從《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開始,我們關注這個節目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詩詞、因為董卿,更是因為大家都稱之為「詩詞男神」的康震老師。《中國詩詞大會》五季了,《經典詠流傳》三季了,每一季都有康震老師的身影,也是他讓這些文化節目看起來更有趣了。
  • 句句經典,人人喜愛,白居易50個膾炙人口的詩詞名句,千古流傳
    他離世後當朝皇帝唐宣宗親自賦詩憑弔:「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和《琵琶行》達到了後人難以超越的高度,更留下了不計其數的詩詞名句。在這幾年春節期間熱播的《中國詩詞大會》上,康震老師盛讚《長恨歌》「句句是經典,句句是名句」。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惹爭議,開場就鬧大笑話,兩個字暴露常識
    中國詩詞大會自播出以來,深受廣大詩詞愛好者喜歡,這檔節目由於具有知識性,觀眾的年齡層次也是「上到99歲,下到剛會走」,各行各業的人都能夠參與一下,而且也能吟詩一首。今年春節期間,中國詩詞大會播出了第五季,第一天的收視率就拿到了第一的好成績。
  •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全部32個詩詞接上句題目,你能答對多少?
    中國詩詞大會看中國詩詞大會,許多人就有很多感觸:看看人家出口成章,詩詞名句張口即來,真是滿腹經綸,才華出眾,只能自愧不如。可能我們很多人只看到了他們在臺上的光彩奪目,卻沒有看到他們在臺下的勤學苦練。詩詞大會有一類題目就很能鍛鍊人的記憶能力,就是詩詞接上句。我們很多人接下句都沒問題,滾瓜爛熟,可是一遇到接上句,馬上卡殼。究其原因,還是不夠熟練。不信的話,就來測試一下吧。下面是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所有的詩詞接上句題目,你能答對多少?
  • 《詩詞大會》古怪考題:半江瑟瑟半江紅中的「瑟瑟」是什麼意思?
    詩詞流轉千年,乘著古老的歌聲繼續為我們的青春蕩漾,被我們句句爭誦、口口相傳。而《中國詩詞大會》的橫空出世,將這份情趣推向了更高的青雲之上。讀了多年古詩詞後,深深地意識到一點:背詩容易,品詩難!這一點,不只是對於我們這樣的詩詞愛好者是如此,對一些大專家、大學者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