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看《中國詩詞大會》,上篇文寫到了「大唐一抹晴朗之色」賀知章。
賀知章樂觀,開朗,睿智,率真,又充滿了童趣,是我們文學史上,稀少的「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式文人。因為他本身的魅力和才華,他不但被列進了「吳中四士」,「仙宗十友」等這些牛掰的組合裡,更是被大詩人杜甫,難得豪放的作詩一首,放在了「飲中八仙」 的開頭,成為一段佳話,流傳了千年!
不過這「飲中八仙」,顧名思義就是八個「酒鬼」,他們何德何能?怎麼就被國人念叨到如今呢?
所以這篇文,我就想借杜甫的詩,詳細的說一下杜甫說的這「飲中八仙」都是誰?他們都是些什麼樣的人?以及與我們大唐的歷史文化又有什麼關係。因為詩比較長,人比較多,我就兩個兩個「酒鬼」來介紹了!
飲中八仙歌 杜甫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知章騎馬似乘船」,杜甫說的第一個「酒鬼」,就是《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考到的賀知章,他一出現就是「騎馬似乘船」,這是又多晃悠多暈乎啊!不過這晃晃悠悠就算了,他還因為頭暈眼花不慎落到井裡,這個賀知章也真是個人才,竟然也不顧疼痛,在井水裡睡著了!
杜甫這是用誇張的手法,給我們描摹出賀知章酒後那可愛的形象,與他本人的率真氣質特別吻合!
「汝陽三鬥始朝天」,杜甫說的第二個「酒鬼」是汝陽王李璡,他上朝見天子之前要先喝三鬥酒,可是這還沒夠,「道逢麴車口流涎」,在覲見途中碰到了裝著酒麴的車,口水都流了出來。「恨不移封向酒泉」,他埋怨皇帝怎麼不把他封到酒泉做王呢?
這個李璡是唐玄宗的侄子,玄宗非常喜歡他,又因為他長得太好看,玄宗還給他取了個外號叫「花奴」。 杜甫也寫有玄宗寵他這個侄子的詩句「主恩視遇頻」,「倍比骨肉親」,大家可略略感受一下。
八哀詩·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璡_杜甫汝陽讓帝子,眉宇真天人。虯須似太宗,色映塞外春。往者開元中,主恩視遇頻。出入獨非時,禮異見群臣。愛其謹潔極,倍此骨肉親。-------
杜甫真是一個描寫高手,寥寥幾句就把一個驚為天人的,汝陽王形象刻畫了出來。我們接著看下面兩位「酒鬼」是誰?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左相日興費萬錢」,杜甫這裡說的是左相李適之,為每日飲酒不惜花費萬錢,飲酒如長鯨吞吸百川之水。
這個左丞相當時其實是被李林甫陷害,辭官了的,所以他說「銜杯樂聖稱世賢」,舉杯豪飲是為了遠離政事,以便讓賢。關於這個,李適之還寫有一首詩《罷相作》來自嘲他的遭遇。
罷相作_李適之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左丞相的門庭冷落,怪不得別人的見風使舵,這是人情世故,看來當初與左丞相喝酒的,大部分也都是酒肉朋友!
「宗之瀟灑美少年」, 崔宗之是一個瀟灑的美少年,他喝酒時候是什麼樣子呢? 「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他舉杯飲酒時,常常傲視青天,俊美之姿真是玉樹臨風!
崔宗之,是吏部尚書崔日用之子,他襲了父親的爵位,被封為齊國公,官至侍御史,與李白交情深厚。
至此,杜甫已經寫出了兩個飲酒的美男子了,看來喝酒也能讓美男子們青春永駐吧!我們再接著看下面的酒鬼。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蘇晉長齋繡佛前」,杜甫這裡說的是長期吃齋念佛的蘇晉,「醉中往往愛逃禪」,他一喝完酒就把佛門的清規戒律忘得一乾二淨。這蘇晉是開元時期的進士,曾為戶部和吏部侍郎。
不過,我這時候也好奇了,為什麼大唐的高官王侯這樣子喝酒,皇帝也都不管管啊?要是喝酒誤了公事,那不是瀆職嗎?
說瀆職的就有瀆職的來了,而且還是「天子呼來不上船」的,大家也都知道下面是誰了吧?
沒錯,他就是大唐的第一「酒鬼」李白,這裡面的句子也估計是這首詩裡大家最熟的句子了!
杜甫寫別的「酒鬼」都是兩句話,三句話,就寫李白是四句話,看來杜甫對李白是赤裸裸的真愛啊!
但是又一想,李白人家這喝酒也不算是瀆職,估計要是沒有這酒,他也幹不好他翰林學士的工作的,更加不會寫出「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這樣的,盛情讚美皇帝媳婦的傳世篇章!
清平調·其一 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李白讚美楊貴妃的《清平調》是寫的真美,讀一次口舌生香一次,貴妃那雍容華貴的形象也都立馬眼前綻放一次,李白這樣的大天才,真是寫什麼都能寫出光來!不過這都得多謝玄宗對他的海涵和包容!下面看最後兩個「酒鬼」。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張旭三杯草聖傳」這三句說的是,張旭飲酒三杯,即揮毫作書,時人稱為草聖。他常不拘小節,在王公貴戚面前脫帽露頂,揮筆疾書,若得神助,其書如雲煙之瀉於紙張。
杜甫的這「脫帽露頂」,寫盡了張旭狂放不羈的醉態。據說張旭每當大醉後,常呼叫奔走,並且索筆揮灑,甚至把頭髮去蘸墨書寫。醒後看到書寫的東西後,大為驚奇,自認為是神助,酒醒後是寫不出的,所以世稱「張顛」。
「焦遂五鬥方卓然」,杜甫這裡說的是布衣焦遂,關於這個焦遂,具體是誰,現在是無從考究的,我們對他的全部了解就是從杜甫的這首詩中,他五杯酒下肚,精神振奮,在酒席上高談闊論,並且常常語驚四座。
以上就是杜甫「飲中八仙」裡的八大「酒鬼」,一直說人家「酒鬼」似乎不禮貌,那就還稱人家「酒仙」吧!
這些「酒仙」,真是上至高官顯貴,中至有失意文人,下至布衣百姓,杜甫是把各個階層的嗜酒之人都寫了一遍,可謂是大唐「酒仙」的眾生相!
但是這時候我心裏面就有一個疑問了,為什麼大唐的人都那麼愛飲酒啊?他們都不進行正常的生產生活了嗎?
他們的領導怎麼不提倡「996」的工作制呢?相反,我們如今看到他們的工作制,似乎都是「007」的呢!
但是我們再看一下那時候的大唐歷史會發現,那時候的大唐正是頂峰時期的盛世氣象,政通人和,官員和百姓們各司其職。把酒言歡只是人家的工作外娛樂活動啊!這些「酒仙」們大概是一邊叫囂著人生要奮鬥,一邊又灑脫奔放的說「我們的人生更需要留白」!
生而為人,工作是我們人生很重要的部分,但是我們人生的全部肯定不單單是工作,不敢想像沒有留白的人生是什麼樣子的!要是像當年的李白賀知章們,也天天公務纏身,每天都通宵達旦,那麼我們這個民族會少了多少的精彩呢?
感覺大唐之所以是盛世大唐,就是因為它足夠的發揚人的本性,足夠的包容多態!
也沒想到,看個《中國詩詞大會》,竟然也會有這樣的啟發,看來這個節目是可以觸及到我們的方方面面的,所以在心裡,由衷的為這個節目點讚!
中國詩詞大會:一場春風,惹董卿康震相談甚歡,引出大唐晴朗之色
中國詩詞大會:劉禹錫閱盡千帆,歸來依舊是個少年!
中國詩詞大會:小胖娃絕技讓董卿康震笑成花,引出古人的勵志人生
中國詩詞大會:年輕歐陽修的一次遠行,寫出了58字的千古名篇!
中國詩詞大會:歐陽修這詞僅10句,說「我不想上班,只想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