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文話題:《中國詩詞大會》陳更: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你喜歡詩詞嗎?喜歡用詩句來為自己描繪嗎?
那時候我會覺得這句詩詞簡直就是在形容她啊!「詩詞是用來感受的,而不是用來比賽的!」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女孩的赤子之心!
她有一點才華,有一點自信,有一點不甘,有一點野心,有時候倒黴,有時候幸運。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女孩,讓我們看到了她的真實和認真!
她就是她,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陳更和張淼淼不同,張淼淼有些恃才傲物,有種捨我其誰的優越感,但她的自信是說得通的,她就像班上的尖子生,有些清高,當然有人不喜歡她,但沒人否認她的知識儲備和才華,事實擺在那,所以她就算答錯題就算輸了,也會驕傲離場。陳更不會,陳更的喜怒哀樂都在臉上。
陳更和李宜幸不同,李宜幸作為一個一直接受英語教育的人,她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於我們,是一份意外之喜,但放在陳更身上,就變成了理所當然,李宜幸沒有壓力,她為了心中的中華文化回到中國潛心學習,這舉動就已讓我們動容,她贏了是驚喜,輸了不丟人。陳更不是,作為北大女博士,觀眾老師一致看好,贏了有掌聲,輸了卻是遺憾。
陳更和武亦姝不同,武亦姝是別人家的孩子,骨骼驚奇這一點不說,她完全無欲無求,比起攻擂,她更喜歡站在百人團裡,她本就不是來比賽的,所以真的無所謂成敗,所以能夠做到真正的淡然,但這份氣質,離我們凡人太遠了,我們看武亦姝,是帶著點仰望的意思。陳更不同,她把想贏寫在臉上。
這人設有沒有似曾相識,陳更是不是像極了隨便一本武俠小說裡面的主人公,在闖蕩江湖的路上會遇見有點實力但刁蠻任性的貴族公主,會結識師出無名但功力深厚的灑脫俠客,會時常和名聲在外但閒雲野鶴的武功天才進行切磋,時輸時贏。
若是非要用一句話形容一下陳更,我覺得她活得挺接地氣的。碰到會的題,那王者風範捨我其誰的架勢,是我們每一個人。碰到不會的題,猜。猜對了,會慶幸,是我們每一個人;猜錯了,會懊惱,也是我們每一個人。
在她身上,沒有神力加持的主角光環,我們能看到急躁,看到緊張,看到運氣不佳。但同時,也能看到她第一季到第二季的明顯進步,看到努力、苦學和熱愛所帶來的正能量。
她讓人覺得詩詞是凡人的東西,離我們近的很。
在武俠的世界裡,成為武林盟主是目標,是信念,但是偶然遇見的各色行人,不時聽聞的各種故事,是這些東西構成了結局之前的萬千章節。
但是她的世界,是武俠的世界,是詩句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