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彩衣,漸漸退去。秋衣逐落,涼風習習。
秋季,有豐收的喜悅,也有凋零的蒼涼,而片片落葉紛飛,滿地金黃層層之時又不失一種浪漫詩意之美。秋天,總是深得文人墨客之心,引得眾人屢屢提筆為其寫下千古絕句。
秋日之美,詩詞之最。每一個詩人眼裡,都有一個專屬獨特的秋天。
以下精選出十首秋詞之最,一同來品讀欣賞,感受秋風古韻。
王勃《滕王閣序》,節選部分: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文字意境深遠,畫面感入木三分。尤為喜愛「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僅讀起這句詩詞,眼裡就衍生出一幅深秋江天盛景美圖,如臨其境。絢麗多重的彩霞,自下而上的孤鶩,秋水長天,天水相接成渾然一體。我想,駕馭文字的最高境界或許就如這般,詩中有畫 -- 見字如賞畫。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王維《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王維《歸嵩山作》: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王維《山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王維《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我個人十分喜愛王維的詩詞。人稱「詩佛」的王維,在他的詩詞裡,總有一種寧靜致遠的淡泊之美。蘇軾曾如此評價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李白《長相思·其一》: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悽悽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杜牧《長安秋望》: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劉徹《秋風辭》: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王績《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王昌齡《長信怨》: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捲夜來霜。燻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高殿秋砧響夜闌,霜深猶憶御衣寒。銀燈青瑣裁縫歇,還向金城明主看。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真成薄命久尋思,夢見君王覺後疑。火照西宮知夜飲,分明復道奉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