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賠責任的賠付金額佔比上,醫療險和重疾險理賠金額佔比高。就重疾險理賠原因而言,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疾病成為三大隱形殺手。多家保險公司2019年度理賠報告顯示,高發惡性腫瘤中甲狀腺癌佔據榜首。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記 者丨李致鴻、實習生薛茹雲
編 輯丨馬春園
近日,各家保險公司2019年度理賠報告相繼出爐。整體上看,2019年各家保險公司理賠件數、理賠金額有所增長;理賠率有所提高、理賠時效有所加快。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15家保險公司2019年度理賠報告發現,在賠付件數上,中國人壽全年賠付數量超1800萬件,位居榜首。在賠付金額上,中國人壽全年賠付金額超470億元,亦拔得頭籌。
單筆最大理賠1696萬元
平安人壽、太平洋壽險、太平人壽、人保壽險等公司全年賠付金額分別為338億元、150億元、77.6億元、70.08億元。
其中,最大單筆理賠由平安人壽賠付——深圳的梁先生因疾病身故獲賠保險金1696萬元。中國人壽、太平洋壽險緊隨其後,中國人壽一位浙江客戶因意外身故獲賠1179萬元;太平洋壽險單筆最高賠付為1066.58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各家保險公司賠付率98%起步,北京人壽甚至達到100%。此外,多家保險公司針對小額理賠案件開啟閃付,提升了小額理賠的獲賠及理賠時效。整體來看,保險公司理賠時效多為1至2天。
目前,新技術正在廣泛運用於理賠服務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現在保險科技運用主要集中在銷售環節,其實整個運營管理全流程都需要加大科技運用的力度。通過科技運用提高理賠效率,是提升保險服務品質十分重要的方面。」
例如,太平人壽移動理賠在銀聯校驗、OCR(字符識別)、人臉識別、電子籤名以及自動理賠規則庫等技術手段輔助下,刷新「秒賠」時效記錄。
一位保險公司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未來,保險理賠除做好現金賠付外,也要做好服務補償,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也是未來保險公司競爭的發力點之一。
以民生保險為例,其「重疾綠通」提供了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上海瑞金醫院等527所國內三甲醫院及美國麻省總醫院、梅奧診所、東京大學附屬醫院等16所美國、日本知名醫院的就診預約等服務。
甲狀腺癌為最大癌症風險因素
從理賠責任看,醫療險理賠件數佔比較高。與之對應,在理賠責任的賠付金額佔比上,醫療險和重疾險理賠金額佔比高。
例如:
太平洋壽險全年賠付金額中,85.70%是醫療賠付;
中國人壽全年賠付金額中,醫療賠付佔46.37%;
陽光人壽全年賠付責任中,醫療責任佔比92.62%,但賠付金額佔比最高的是重疾責任,為51.54%。
就重疾險理賠原因而言,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疾病成為三大隱形殺手。
平安人壽公布了10大重疾風險因素,其中佔比最高的是癌症,達到67.5%;太平人壽總結的10大最高發重疾,包括甲狀腺癌、乳腺癌、肺癌、腸癌、胃癌、肝癌、子宮癌、腎癌8種癌症。
進一步看,從中國人壽惡性腫瘤賠案分布看,男性患肺癌賠付佔比最高,達到20.14%;女性患乳腺癌賠付佔比最高,達18.70%。
整體來看,乳腺癌、宮頸癌等女性特定疾病高發;男性高發惡性腫瘤多見於肺癌、肝癌等,與男性吸菸、喝酒以及飲食習慣密不可分。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保險公司2019年度理賠報告顯示,高發惡性腫瘤中甲狀腺癌佔據榜首。
平安人壽數據顯示,甲狀腺癌為最大癌症風險因素,佔比達21.8%;華泰人壽數據顯示,甲狀腺癌出險多,在其惡性腫瘤賠付中,男性患甲狀腺癌佔比21%,女性患甲狀腺癌佔比37%;華夏保險也給出了相似的數據,甲狀腺癌居惡性腫瘤發病第一位,女性比男性佔比更高。
此外,相互寶披露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受救助的11928名相互寶成員中,80後、90後佔49.4%。最高發的前五種重疾為甲狀腺癌、乳腺癌、肺癌、開顱手術、急性心肌梗塞。
「當前行業重疾標準定義中,甲狀腺相關癌症都屬於癌症範圍,然而由於早期甲狀腺癌(T1N0M0級別)發病率較高,大幅拉高了癌症的賠付水平。從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情況看,由於早期甲狀腺癌治癒率較高,治療成本與其他重疾相比又較低,對消費者賺錢能力影響較小,所以近年來紛紛將早期甲狀腺癌(T1N0M0級別)從重疾定義中拿掉,作為輕症進行理賠,甚至早期前列腺癌(T1a/T1b級別)也進行了類似處理。」
一位精算領域專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坦言。
重疾賠付年輕化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多家保險公司2019年度理賠報告顯示,癌症等重大疾病呈現年輕化趨勢。
例如,平安人壽的重疾理賠中,32%集中在41-50歲,31-40歲人群佔比達到20%。從2017到2019年,31-40歲的人群重疾賠付佔比逐年升高。
華夏保險數據顯示,41-50歲人群重大疾病理賠佔比高於其他年齡段客戶,31-40歲的客戶佔比也超五成。
民生保險強調,一般疾病風險偏年輕化,重大疾病高發於家庭頂梁柱。針對31-45歲及46-60歲客戶,其重大疾病風險佔比超過其他風險。
陽光人壽數據顯示,在重疾客戶中,出險年齡集中於41-60歲,女性比例略高於男性;41-50歲客戶佔比最高,達33.91%。
一位網際網路保險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在其網站購買商業重疾保險的行為往往發生在晚上,「可能是大家加班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需要一份商業保險。」
慧擇網保險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近幾年,重大疾病的發病率持續增高,且有檢出率年輕化的趨勢。其中一些90後大都還在讀書,或是剛參加工作不久,還沒有殷實的儲蓄;另一方面,他們是家裡的獨生子女,一旦發生了重大疾病,家庭很容易陷入經濟困境。
因此,建議他們首先為自己配置消費型的重疾險,採用一年期+定期+終身型保險產品的組合投保方式,最大程度做高保額,從而實現保障最大化。此外,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購買人身意外險和定期壽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