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困惑的重疾新規到底是什麼?

2021-01-09 騰訊網

什麼是重疾新規?

最近都在熱傳的重疾新規,到底是什麼?與現在的重疾險區別又是什麼?

2020年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在京舉辦新聞通氣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新規範)。時隔13年的重疾險定義,迎來了改變,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實施。

重疾新規發布後,會有哪些變化?

修訂前:

修訂後:

修訂後的規範,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惡性腫瘤的定義。修訂後的規範,將惡性腫瘤分級在參考ICD的惡性腫瘤類別基礎上,引入了ICD-O-3的腫瘤形態學標準。

以往大家最關心的原位癌到底算不算惡性腫瘤的問題,就可以通過客觀且公認的標準進行區分了。

ICD-O-3 腫瘤形態學編碼屬於 0(良性腫瘤)、1 (動態未定性腫瘤)、2(原位癌和非侵襲性癌)範疇的疾病,都不算惡性腫瘤!除此之外,關於甲狀腺癌是否從惡性腫瘤剔除的問題,答案是沒有,但是按照等級進行了區分。

Ⅰ期的甲狀腺癌和T1N0M0 期的前列腺癌等6種惡性腫瘤,都納入輕度惡性腫瘤

也就是說重疾的理賠更加嚴格

舊產品理賠會受影響嗎?

隨著接下來新重疾定義的正式出臺,很多人非常關心之前投保的重疾險是否會受影響?這一點在新重疾定義中的附則中也做了具體的說明。在新重疾定義正式發布之前購買的重疾險,還是會按照原條款進行理賠,即是新重疾定義的實施,並不會影響已承保客戶的保障。另外,最近常說的「擇優理賠」,即指在2021年1月31日前,購買舊版重疾險的客戶,在2020年11月5日後產生重疾理賠時,在2007版舊定義與2020版新規定義中選擇對客戶更有利的範疇進行理

那麼新版重疾和舊版重疾哪個更值?

我們先看2020年大健康理賠服務報告

報告顯示去年保險賠付累積金額49億,日均賠付2227萬,獲賠率高達99.89%

其中賠付年齡在31-40階段佔比最高,高達33%。而女性的比例又遠高於男性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其中甲狀腺癌在疾病高發病種中佔比最高的。也就是說患甲狀腺癌的機率是最高的!

我們再看新新舊重疾險修訂前後變化

可以看到,新重疾費率上漲同時甲狀腺癌等高發病種修訂前100%賠付,而修訂後只能賠付30%。原位癌和交界性腫瘤都是不保的!這就是所謂的喜癌不報喜,保險不賺錢!

相關焦點

  • 重疾新規發布,對購買重疾保險有哪些影響
    時隔13年的重疾險定義,迎來了改變,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實施。一、重疾新規發布後,會有哪些變化?輕疾賠付比例調整:新規之前的輕疾賠付比例由保險公司自行決定,新規後輕症賠付比例不得超過重疾保額的30%。
  • 重疾新規正式發布,到底該怎麼選?
    △來源:財聯社截圖  重疾新規 · 主要變化    重疾新規 · 主要關注點  甲狀腺癌被剔除重疾列表了?  不完全正確。  因為在《重疾新規》下,僅僅對規範中提到的3種高發輕症(即輕度惡性腫瘤、較輕急性心肌梗死、輕度腦中風後遺症)做了30%的保額限制,其他的輕症、中症等皆不受限。
  • 精算師帶你解讀重疾新規
    那麼,相比2007年舊版重疾定義,新規最大變化有哪些?重疾新定義和新的發生率出來後,是否意味著又將掀起一輪「炒停售」熱潮?重疾險新產品是否會降價?消費者要不要等新產品出來再配置?6月2日,中國精算協會正會員、北美精算師、加拿大精算師、愛選科技聯合創始人何劍鋼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對上述疑問均做了詳細解答。
  • 重疾新規十問十答之5-7
    5、請問:重疾新規修改後,保險公司的理賠情況會有什麼變化呢?答:根據2020年11月5日當天同步發布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修訂版)》(20版重疾定義),然後對比2013年發布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7版重疾定義),我們可以粗略估算出,重疾經驗發生率(理賠率)會下降。
  • 保險公司陸續推出重疾「擇優理賠」方案,對客戶有什麼影響?
    最近保險行業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重疾險定義重新進行了修訂,以後保險公司要再推出新產品,必須要符合新定義的規定。重疾新規推出的同時,保監會也規定2021年2月1號之前老產品必須全部下架。重疾險新規出來之後,保險公司開始陸續推出擇優理賠方案。
  • 原位癌被重疾排外!它到底「特殊」在哪呢?
    然而,大多數人以為買了重疾險只要是罹患癌症就可以賠付,殊不知有一種癌症卻被絕大多數重疾險排除在重疾保障之外,那就是原位癌。 有很多小夥伴會想不通,原位癌也是癌,憑什麼不能賠?究竟原位癌有何特殊,它和癌症有什麼區別呢?
  • 重疾險新規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 甲狀腺癌分級賠付 利好消費者
    病種數量增加至28+3  何劍鋼總結稱,相比2007版舊版重疾定義,新規主要有7個方面變化,區別較大。  1、數量從25種擴展為28種,再加3種輕症。新增重疾為:嚴重慢性呼吸衰竭、嚴重克羅恩病、嚴重潰瘍性結腸炎。新增3輕症為:惡性腫瘤——輕度、較輕急性心肌梗死、輕度腦中風後遺症。
  • 保險新規即將執行,「退市炒停熱」是否需要跟風購買?
    其實我覺得沒必要的,作為從業者,把即將到來的新規深度學習理解,再原原本本、簡單明了的解讀給消費者,讓消費者做出是否需要在改革前購買的判斷即可,利用一點新聞炒停促進業務發展,反而可能會造成非理性消費,給行業的名聲埋下一顆「雷」。我們還是先來了解「新規」的意義以及到底說了些什麼,未來保險產品可能會有哪些變化吧。
  • 無憂人生、如意甘霖、達爾文3號……錯過這波優質重疾,損失大了
    去年11月5號重疾新規發布,還有不少人信誓旦旦的說:新重疾險還早得很呢。這才過了幾個月,重疾市場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梳理了一下事情進展:覺得有必要再給大家分析一下:舊定義重疾險這趟末班車,到底值不值得上?一、沒趕上舊定義重疾末班車,你會錯過什麼?
  • 首款新定義重疾上線,到底有何驚喜?
    假如買了 50 萬大灣區重疾,保障期內罹患這 8 種疾病,一共能賠 75 萬。此外,對於 B 款重疾險,還增加了 16 種成人重疾、8 種老年重疾多賠 50% 的保障。不過和老重疾相比,很多舊產品都是 60 歲前額外賠,大灣區重疾在賠付時間上還有待提高。總的來看,大灣區重疾還是有了非常獨特的創新,後續的新重疾還會有哪些改變,讓我們拭目以待。大灣區新重疾,理賠條件更寬鬆?
  • 新版的重疾險疾病定義和新版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都有望出臺
    因為這一年,新版的重疾險疾病定義和新版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都有望出臺,而這兩個標準,將影響整個保險市場若干年。這兩項工作,是保險公司設計重疾險產品的基礎,決定著未來重疾險產品的保障內容、類型、價格走向,與投保人息息相關。7月1日,重疾險定義將停止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早在5月7日,中國精算師協會已就重疾發生率表(2020版)向行業徵求意見。市場已聞風而動。
  • 重疾險換代,新產品最快本月上市!拆解四大類變化,一文解決「選擇...
    早先單位體檢時候,小吳注意到自己有良性甲狀腺結節,考慮到身邊親朋好友甲狀腺癌的高發率,正猶豫要不要買份商業險穩妥點,看到新聞說以後重疾險定義有變化了,有的疾病賠付條件還放寬了,但聽朋友這麼一說,小吳不免又好一陣迷惘,到底什麼時候買合適呢?
  • 這5款熱賣重疾險,要下線了!
    *採訪內容來源於新華財經這次留給大家選擇「舊重疾」的時間真的不多了。但是到底哪些舊重疾值得買?怎麼買?院長整理了一下,年度大賞*值(即)得(將)入(下)手(線)的成人重疾清單和少兒重疾清單。成人重疾下線清單信泰超級瑪麗重疾險3號Max高保額需求的首選! 擇優理賠:支持招牌亮點:熟悉小雨傘的應該都很熟悉超級瑪麗,作為我們成人重疾的旗艦產品,超級瑪麗3號Max這一款最大的亮點就是它的賠付比例超級高。一個是60歲前,疾病賠付比例超高。60歲前初次確診重疾,賠付比例能達到180%基本保額。
  • 超百種重疾險實為博眼球 25種病可覆蓋常見重疾
    如果,加上原位癌、心臟病(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等,基本上可以佔到重疾理賠的80%-90%。很多增加的病種,為公司將某項重大疾病進行拆分或添加發病率極低的疾病。因此,有營銷員表示,重大疾病病種數量在30-40種即可。
  • 重疾發病率正趨於年輕化
    該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大都會人壽理賠案件中重大疾病理賠佔比19%,發生率前三的重疾分別為: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其中,佔比達80.5%的惡性腫瘤依然是都會人群健康和生命的最大威脅。在重大疾病理賠案件中,30至49歲年齡段所佔比例約69.3%。
  • 最近這些籤證新規你應該知道
    最近這些籤證新規你應該知道 原標題:   4、澳大利亞入境新規  據中國駐雪梨總領事館網站消息,2019年4月17日起,澳大利亞將實施新的移民法修正案,入境旅客如被發現攜帶違禁物品,且未如實申報,可能會被當即取消籤證,並遭到遣返。據了解,新規將適用於所有持有旅遊籤證以及各類臨時居民籤證入境澳洲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