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規定的全部25種重大疾病幾乎覆蓋大部分重大疾病理賠超百種的重疾險基本是吸客戶眼球的
幾年前,重疾險的病種還在10種、20種之間徘徊。如今,100種、105種、110種、115種、135種,重疾險覆蓋的病種越來越多。那麼,是不是重疾險的病種越多越好呢?
業內人士表示,在各家的重大疾病保險保費中,癌症的風險保費佔比通常在60%以上,在實際的重疾險理賠中,癌症的理賠佔比也在60%-70%。如果,加上原位癌、心臟病(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等,基本上可以佔到重疾理賠的80%-90%。很多增加的病種,為公司將某項重大疾病進行拆分或添加發病率極低的疾病。因此,有營銷員表示,重大疾病病種數量在30-40種即可。
25種病可覆蓋常見重疾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市面上病種在「100+」的重疾險產品並不少見,100-135種不一而足。但是,所謂的100種,並不是代表包含了100種重大疾病,而是將重疾病種和輕症險種進行了疊加,部分產品還添加了「兒童特定疾病」等。
一般來說,市場上大部分重疾險理賠病種在40-50種之間,少數產品的重疾險包含的病種增加到了七八十種。而對於輕症部分,一般產品都在10種左右,最高達35種,以原位癌、輕微腦中風為主。
然後,無論重大疾病的病種是81種還是35種,都會包含保險行業協會規定的全部25種重大疾病,而這25種疾病,幾乎覆蓋了大部分重大疾病的理賠。
其中,前六大重大疾病為:癌症,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終末期腎病。根據保監會發布的《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編制報告》(簡稱為《發生率表》)可以發現,前6種常見重疾的發生率在較多年齡段的重大疾病發生率中佔比為60%-90%,最高的佔比達94.5%。
同時,通過《發生率表》的數據可以發現,以《2013年衛生統計年鑑》中,全國2010年預期壽命,男性為72歲、女性為78歲來計算,男性在72歲期間「至少罹患25種重疾的1種」的概率在44.32%,而女性在0-78歲之間,罹患一種重疾的概率為46.81%。此外,男性25種重疾險最高致死率年齡為59歲,致死率超60%的年齡為49-78歲;而女性最高致死率年齡為57歲,致死率超60%的年齡為45-72歲。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此前平安、富德生命、友邦等公司發布的理賠資料發現,癌症、心臟病和中風是重疾理賠種的三大常見疾病,而僅癌症一項就要佔到理賠的60%-80%,此外,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良性腦腫瘤也基本都排在前十大理賠原因中。
具體分析來看,癌症中發病率最高的部位有女性生殖系統(乳房、卵巢、子宮體及宮頸)、呼吸系統(鼻咽、氣管、支氣管及肺)、消化系統(食管、胃、膽囊、肝、胰、結腸及直腸)、甲狀腺、血液及淋巴系統(白血病、淋巴腺癌和骨髓癌)、泌尿系統(腎及膀胱)等。
業內人士表示,其實,在各家的重大疾病保險保費中,癌症的風險保費佔比通常會在60%以上,在實際的重疾險理賠種,癌症的理賠佔比也在60%-70%之間。如果,加上心臟病(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等擴展到6種疾病,可以佔保險公司理賠的80%以上,如果進一步擴展到25種,基本上可以佔到重疾理賠的90%。
為博眼球加入低風險病種
一位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張萍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其實重疾病種30-40種就足夠了。
對於病種超過100種的重疾險,一位保險經紀公司的銷售經理則表示,「那都是吸引客戶眼球的,沒有太實際的意義。」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多款重疾險條款後發現,「伊波拉」,這個主要在非洲傳播,「離我們似乎有點遠」的病毒,卻廣泛存在於重大疾病保險的病種中。除了伊波拉病毒,很多公司還會把所在地區發病率極低的疾病,如狂牛症、重症手足口病等納入重疾病種。此外,有的保險公司還會把一種重大疾病拆分為幾種,比如,將惡性腫瘤進行拆分。
一位中資壽險公司的精算師表示,很多產品可能病種增加了但保費卻不增加,如果仔細分析其中的責任會發現,可能一些發病率相對較高的產品被替換成了幾款發病率極低的產品,「如果保費貴了很多,那更沒必要了。」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經常會看到專為少兒設置的重疾險,比如多款產品為白血病、嚴重川崎病、小兒麻痺症等疾病設置額外給付責任,這些責任也廣泛存在於「成人重疾險」中。那麼,這些病種對於兒童來說,是否那麼必要?白血病,俗稱「血癌」,是惡性腫瘤的一種,其實已經包含在規定的6種重大疾病中。但是作為一種少兒高發的重疾,一般為額外給付的責任。但為了這個單獨的額外給付責任,需要承擔更加高昂的保費。而小兒麻痺症,學名「脊髓灰質炎」,雖然不屬於25種重疾範圍,但隨著疫苗的普及,發病率已經急劇下降。
此外,嚴重川崎病,雖然不屬於25種重疾範圍,多發於5歲以下少兒。如果及時發現並治療,在沒有併發症的情況下,治療費用在萬元以內。但如果出現了心臟冠狀動脈併發症的話,則可能會轉化成「前6種重疾」中的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此外,大部分包含該病種的產品,對此項目的理賠也有著較為苛刻的附加條件。
其實,說到理賠坎坷,就算是25種病種以內的疾病,也不代表確診後就可以立馬獲得理賠。比如,很多公司要求急性心肌梗塞需要存活90天,而腦中風後遺症則要存活180天以上。一位保險經紀公司的營銷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雖然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有生之年很難不遇到一兩種重大疾病。然而,他們卻很難拿到重疾理賠。首先,因為年齡的緣故,一些疾病的確診困難隨之增大。其次,很多老年人可能在達到重疾標準之前就已因器官衰竭身故了;此外,對於青少年或中年人來說,重疾理賠款是用來周轉醫療費用的,而對於很多老人來說,治療本身就已經存在極大的風險。
(責任編輯:宋埃米 HT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