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了!首款新定義重疾上線,到底有何驚喜?

2020-12-08 深藍保測評
第 547 篇產品測評

在這註定不平凡的 2020 年底,萬眾期待的新定義重疾險終於來了。

由橫琴人壽承保,分為 A 、B 兩款,名字也很有地域特色:粵港澳大灣區重疾險

作為新重疾定義第一款產品,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它的保障怎麼樣?價格有更便宜嗎?

今天,深藍保實驗室就來測評史上首款新定義重疾險,一起揭開它的廬山真面目。

主要內容如下:

1)全網首發!新定義重疾保障好不好?

2)新老重疾對比,哪款性價比最高?

3)新定義重疾產品,便宜了嗎?

首款新定義重疾,保障好不好?

隨著重疾新定義的發布,很多人都在等待新品的上線,只是沒想到一切來得這麼快!

這次由粵港澳大灣區率先推出新定義重疾險,可謂早有預兆。

當初發布新定義時,官方就專門為粵港澳大灣區,單獨制定了一套發病率表,有意將大灣區作為新重疾試點區域。

並且,它作為國家戰略重要發展區域,率先推出新重疾也不難理解。

這次推出的大灣區重疾險一共有兩款:

A 款:保障非常簡單,保 28 種重疾 + 3 種輕症。

B 款:保障比 A 款好很多,保 100 種重疾 + 36 種輕症 + 18 種中症。

為了方便大家了解,我們整理了詳細的對比表:

對於首款新定義重疾險,我們總結了它的 3 大特點:

特點一:8 種大灣區特定重疾額外賠

保險公司根據過往大灣區的發病情況,專門對 8 種特定疾病額外賠 50% 保額,無論是 A 款還是 B 款,都有這個保障

這 8 種特定疾病如下:

以鼻咽癌為例,在廣東地區特別高發,主要跟當地的病毒類型、愛吃醃製食物有關。

假如買了 50 萬大灣區重疾,保障期內罹患這 8 種疾病,一共能賠 75 萬。

此外,對於 B 款重疾險,還增加了 16 種成人重疾、8 種老年重疾多賠 50% 的保障

具體病種如下:

其中紅色標註的,屬於新定義中最高發的法定 28 種重疾。

需要提醒大家,以上 24 種重疾是有年齡限制的,比如嚴重腦中風後遺症,只有 61 歲及以上患病,才能額外賠 50%。

特點二:前 10 年患重疾,多賠 80%

這項保障只有大灣區重疾 B 款有,A 款是沒有的

對於大灣區 B 款重疾,如果在買後的前 10 年裡,罹患重疾能多賠 80%,這個比例還是非常高的。

如果患的重疾剛好是上面那 8 種大灣區高發疾病的話,還可以額外賠 50% 保額。

比如買了 50 萬保額,前 10 年裡患重疾鼻咽癌,能直接賠 115 萬,保額翻了一倍多。

不過和老重疾相比,很多舊產品都是 60 歲前額外賠,大灣區重疾在賠付時間上還有待提高

總的來看,大灣區重疾還是有了非常獨特的創新,後續的新重疾還會有哪些改變,讓我們拭目以待。

大灣區新重疾,理賠條件更寬鬆?

新重疾險的疾病定義有很大變化,那麼和現有的老產品相比,都有哪些不同呢?

① 28 種法定重疾,有何變化?

新重疾定義更新後,將原有的法定 25 種重疾,擴大到 28 種。

相比於老重疾,其中理賠變寬鬆的有 6 種,變嚴格的有 2 種,剩下的和之前幾乎一樣。

我們整理了一張表:

建議重點關注變嚴的重疾,以 TNM 分期 Ⅰ 期或以下的甲狀腺癌為例,新定義重疾只賠保額的 30%,而舊重疾仍按 100% 來賠。

② 高發輕症,更寬鬆了嗎?

新重疾險對 3 種高發輕症:輕度惡性腫瘤、較輕急性心肌梗死、輕度腦中風後遺症做了統一規定。

不僅所有重疾都要包含,而且定義必須一樣。

我們將大灣區的新重疾險,和目前的上百款老產品一起對比,在和核賠員反覆確認後,最終按理賠嚴格程度,將高發輕症分為 5 個維度:嚴格、較嚴格、一般、較寬鬆、寬鬆。

大灣區的高發輕症表現如下:

直接說結論:

兩款新品的極早期惡性腫瘤,都缺少了原位癌保障,定義比現在的舊重疾要嚴格

此外,大灣區 B 款重疾的慢性腎功能衰竭,定義也較為嚴格,要求滿 180 天,還要符合另外兩項要求才能賠。

而較寬鬆的定義,只需要滿 90 天,符合其中一項要求就行。

我們覺得缺少了原位癌保障,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畢竟這個疾病,在各家公司的理賠年報裡,是非常高發的。

③ 中症病種,保障好不好?

中症可以理解為「比輕症嚴重一點的疾病」,新定義出臺後仍沒有統一規範,很多中症都是和輕症混在一起的。

我們根據過往的測評經驗,整理了 20 種高發中症:

大灣區重疾險 B 款 中症比較一般,其中有 4 種疾病是缺失的。

我們認為中症更像是錦上添花,如果有家族史、或者自己在意的病種,可以重點關注一下。

比如,擔心以後老年痴呆,就可以重點關注阿爾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疾病。

總的來看,大灣區兩款新重疾的輕症不是很好,都缺少了高發的原位癌保障

大灣區重疾險,性價比高不高?

舊重疾險在明年 1 月 31 日才會全部下架,那大灣區新重疾和目前的老產品相比,到底該怎麼買呢?

我們挑了 3 款高性價比的老產品,一起對比下。

直接說結論: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們還是 更建議買舊定義的重疾。比如保到 70 歲可以考慮 福樂保,保終身可以考慮 超級瑪麗 2 號 max。

因為粵港澳大灣區新重疾,無論是在價格、保障內容,還是產品靈活性上,都不佔優勢

具體的原因分析,我們會在 第五部分詳細給大家說明。

作為重疾險歷史上的重大改革,保險公司剛開始推出新品,還是會比較謹慎。

目前新定義重疾也才出了一款,後面肯定還有更多公司跟進,相信也會有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出現。

就像近幾年來的舊定義重疾一樣,都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後來的性價比一山高過一山。

首款新定義重疾,都哪些不足?

作為首款新定義產品,目前來看,還不是很完美。

我們總結了大灣區重疾的 3 個不足:

不足 1 :沒有原位癌保障

原位癌是還沒有浸潤擴散的癌細胞,離癌症還有一定距離,是非常高發的疾病,老版重疾都將它作為輕症來賠。

不過,我們仔細看了大灣區重疾的條款,無論是 A 款還是 B 款,都沒有原位癌的保障,如果得了原位癌,兩款大灣區重疾都是不賠的

不足 2:保障不靈活,必須附加身故

無論是保到 70 歲,還是保終身,都 必須要附加身故

對於預算不多的朋友來說,保費壓力會非常大。

此外,這款產品也只有大灣區 A 款重疾能保到 70 歲,保障更好的 B 款只能保終身。

不足 3:所有輕症只賠 30%

和目前舊定義重疾險相比,這也算是一個不足。

因為新定義只要求法定的 3 種輕症,賠付比例不得超過 30%,對於其他的高發輕症,理論上是可以單獨提高賠付比例的。

比如 3 種法定輕症賠保額的 30%,其他高發輕症賠 45%。

不過,從大灣區新重疾來看,所有輕症仍統一按 30% 來賠,和目前輕症賠 45% 的舊重疾相比,還有些差距。

此外,考慮到有些朋友對橫琴人壽不太了解,這裡也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公司成立於 2016 年,各項指標都沒有問題,只是和平安、國壽等公司相比,知名度沒有那麼高。

新舊重疾,怎麼選更合適?

以大灣區新重疾為參照的話,如果你還沒買重疾險,我們更傾向於 先買舊定義重疾

主要是舊重疾有 4 個優勢:

價格更便宜:老版重疾價格比新版便宜 20%,雖然以後重疾有降價的可能,但目前來看,新重疾價格並不佔優勢。

保障更靈活:像老重疾 福樂保,除了保終身,還能選保到 70 歲,身故也可以自由附加,選擇更靈活。

60 歲前能額外賠:老產品 60 歲前患重疾,都能多賠 50% - 60% 保額;而大灣區重疾 B 款,只有前 10 年才能額外賠。

重疾擇優理賠:目前已有 4 家公司公布了這一消息,以冠狀動脈搭橋術重疾為例,雖然舊定義比較嚴格,但理賠時也能按更寬鬆的新定義來理賠。

早買早保障,未來何時能上線高性價比的新重疾,還是個未知數,如果一直等下去,萬一期間真的罹患大病,就得不償失了。

已經買過舊版重疾的朋友,如果保額不夠的話,在經濟允許範圍內,也可以適當考慮加保。

寫在最後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都是勇士。

首款新定義產品的出現,至少建立了一些標準,相信後面的產品也會陸續跟上。

希望以後的新品,能夠改進一些不足,推出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如果今天的分享對你有用,歡迎轉發給有需要的親朋好友。

今天也是努力測評的一天!歡迎留言分享 :)

保險是門複雜的學問,普通人可能稍不留神就踩坑了,這裡我以多年的實操經驗整理了一份資料,裡面包括《社保手冊》、《投保指南》《保險方案》、《疾病核保》等知識,資料詳盡,關注深藍保測評,私信回復 「百度」 可以免費獲取,希望能解決你的保險問題。

相關焦點

  • 新定義、新重疾發生率雙雙落地!新產品會降價嗎?
    同日,銀保監會也發布了用於重疾險定價的《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新的重疾定義,新的重疾發生率雙雙落地,這樣的情景,縱觀整個保險行業的發展史,都是絕無僅有的。一、重疾新定義2020版變化看點重疾新定義,差不多算是今年說的最多,也是很多從業人員強調最多的大事兒,相信大家肯定也都通過各式各樣的渠道了解了~來總結下主要變化看點吧!
  • 最近困惑的重疾新規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重疾新規? 最近都在熱傳的重疾新規,到底是什麼?與現在的重疾險區別又是什麼? 2020年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在京舉辦新聞通氣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新規範)。
  • 新版的重疾險疾病定義和新版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都有望出臺
    重疾險疾病定義的修改,得到了保險公司的一致歡迎,但是外界擔憂之聲也難排除:新定義下的重疾,對保險公司的利益照顧良多,會不會導致消費者更加難賠、少賠?誰來守衛被保險人的利益?對比新舊定義,有4種疾病的賠付條件更緊,6種疾病賠付偏松,5種疾病的賠付條件有緊也有松,10種疾病不變。保險公司普遍認為,新定義回歸了重疾的初衷,即病情嚴重、治療花費巨大的病才能被稱為重疾。但也有人認為,一直以來,是保險公司的銷售行為讓消費者產生了不合理的預期,是重疾糾紛的源頭,並不能全怪疾病定義太松,疾病定義越寬鬆,對消費者越有利。
  • 重疾新規正式發布,到底該怎麼選?
    ,昨天終於正式發布了。  作為重疾險中幾乎「必含」的一種輕症,原位癌未來一定不會被剔除出重疾險的保障範圍,只不過原位癌會與惡性腫瘤的疾病定義分開來寫,成為一種獨立的輕症。  受此規則限制,未來一些網銷和經代渠道重疾險產品的開發,可能會把輕症劃歸為2組,第一組的3種高發輕症理賠限額為30%,第二組的其他輕症可以設置更高的賠償比例(比如45%)。  新疾病定義在理賠方面變得更加嚴格了?  不完全正確。
  • 重疾新規發布,對購買重疾保險有哪些影響
    2020年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在京舉辦新聞通氣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新規範)。時隔13年的重疾險定義,迎來了改變,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實施。一、重疾新規發布後,會有哪些變化?
  • 原位癌被重疾排外!它到底「特殊」在哪呢?
    然而,大多數人以為買了重疾險只要是罹患癌症就可以賠付,殊不知有一種癌症卻被絕大多數重疾險排除在重疾保障之外,那就是原位癌。 有很多小夥伴會想不通,原位癌也是癌,憑什麼不能賠?究竟原位癌有何特殊,它和癌症有什麼區別呢?
  • 重疾險換代,新產品最快本月上市!拆解四大類變化,一文解決「選擇...
    早先單位體檢時候,小吳注意到自己有良性甲狀腺結節,考慮到身邊親朋好友甲狀腺癌的高發率,正猶豫要不要買份商業險穩妥點,看到新聞說以後重疾險定義有變化了,有的疾病賠付條件還放寬了,但聽朋友這麼一說,小吳不免又好一陣迷惘,到底什麼時候買合適呢?
  • 新定義重疾險蓄勢 新產品現兩大變化
    「目前,我們正在忙著開發基於新規範的重疾險,還在和渠道方、再保方等抓緊溝通,爭取早點推出新產品。」某人身險公司精算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稱。他所稱的新規範,即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2020版重疾規範」)。在「2007版重疾規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和完善。
  • 重疾核心病種定義修訂完成 君康人壽發力健康險業務
    近日召開的中國銀保監會例會新聞發布會透露,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積極推進重大疾病定義修訂工作,今年6月完成重疾核心病種的定義修訂。業內人士認為,重疾核心病種的定義修訂和標準化意義重大,有望為健康險市場帶來新的增長點。君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康人壽」)積極迎合市場需求,不斷推陳出新,用保障內容豐富的疾病險產品為消費者提供風險保障。
  • 撿錢日報:馬雲老師請大家吃肉;重疾新定義對這類人有影響!
    限時開放進群二維碼,進群有專人指導↓掃碼回復關鍵詞「螞蟻」即可進群2,重疾新定義即將落地,甲狀腺癌高危人群重點關注下!10月23日由銀保監會相關副主席主持的《重疾險新定義》評審會終審方案已通過,目前正在走銀保監會內部流程,預計重疾險新定義將很快發布。
  •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發布修訂重疾...
    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簡稱新規範),對2007年發布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簡稱舊規範)進行了修訂,形成2020年修訂版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
  • 保險公司陸續推出重疾「擇優理賠」方案,對客戶有什麼影響?
    最近保險行業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重疾險定義重新進行了修訂,以後保險公司要再推出新產品,必須要符合新定義的規定。重疾新規推出的同時,保監會也規定2021年2月1號之前老產品必須全部下架。重疾險新規出來之後,保險公司開始陸續推出擇優理賠方案。
  • 重疾新定義即將落地,炒停售應聲而起,專家說:別急
    》)以來,行業對於重疾新定義「翹首以盼」,但至今依然「難產」,現在,似乎終於有了新的進展。 從這份網傳《終審稿》來看,相對於《公開徵求意見稿》改動並不大,主要是對重複病相關規定、罕見病相關提示進行刪除,修改了某些疾病的名稱,對於少數病種的定義進行了完善等。 重疾新定義將出臺的消息一經發布,有關重疾險將漲價,須趕緊投保的聲音又開始出現。
  • 無憂人生、如意甘霖、達爾文3號……錯過這波優質重疾,損失大了
    去年11月5號重疾新規發布,還有不少人信誓旦旦的說:新重疾險還早得很呢。這才過了幾個月,重疾市場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梳理了一下事情進展:覺得有必要再給大家分析一下:舊定義重疾險這趟末班車,到底值不值得上?一、沒趕上舊定義重疾末班車,你會錯過什麼?
  • 部分重疾定義要變!你關心的惡性腫瘤、甲狀腺都分級了
    (原標題:部分重疾定義要變!你關心的惡性腫瘤、甲狀腺都分級了) 基於重大疾病評估模型,量化評估重大程度,並結合定義規範性和可操作性,將原有25種重疾定義完善擴展為28種重度疾病和3種輕度疾病,並適度擴展保障範圍。
  • 精算師帶你解讀重疾新規
    那麼,相比2007年舊版重疾定義,新規最大變化有哪些?重疾新定義和新的發生率出來後,是否意味著又將掀起一輪「炒停售」熱潮?重疾險新產品是否會降價?消費者要不要等新產品出來再配置?6月2日,中國精算協會正會員、北美精算師、加拿大精算師、愛選科技聯合創始人何劍鋼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對上述疑問均做了詳細解答。
  • 重疾新規十問十答之5-7
    5、請問:重疾新規修改後,保險公司的理賠情況會有什麼變化呢?答:根據2020年11月5日當天同步發布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修訂版)》(20版重疾定義),然後對比2013年發布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7版重疾定義),我們可以粗略估算出,重疾經驗發生率(理賠率)會下降。
  • 猴子新皮膚特效重做優化!增加行走動作,或成首款未上線就優化的新...
    王者榮耀中,猴子的新皮膚零號·赤焰的皮膚一經曝光之後,就引起了很多玩家的不滿,畢竟這款皮膚上面有著太多的妥協和敷衍,作為傳說皮膚甚至還沿用了原皮膚的行走動作,在口碑一路崩盤的情況下,天美終於無奈做出了妥協,這或許將成為首款還未上線就全面優化甚至重做行走動作的新皮膚。
  • 這5款熱賣重疾險,要下線了!
    因為2021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將會有一大批「舊重疾」產品陸續下線直到1月31日,所有舊重疾產品會全面下線!下方截圖是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副主任賈標在 《保險行業重大疾病定義及發生率表修訂成果新聞通氣會》的原話。
  • 重疾險新定義:保障增加 賠付更合理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聶國春) 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醫師協會(以下簡稱兩協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新規範)。新規範自2021年2月1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