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註定不平凡的 2020 年底,萬眾期待的新定義重疾險終於來了。
由橫琴人壽承保,分為 A 、B 兩款,名字也很有地域特色:粵港澳大灣區重疾險。
作為新重疾定義第一款產品,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它的保障怎麼樣?價格有更便宜嗎?
今天,深藍保實驗室就來測評史上首款新定義重疾險,一起揭開它的廬山真面目。
主要內容如下:
1)全網首發!新定義重疾保障好不好?
2)新老重疾對比,哪款性價比最高?
3)新定義重疾產品,便宜了嗎?
首款新定義重疾,保障好不好?
隨著重疾新定義的發布,很多人都在等待新品的上線,只是沒想到一切來得這麼快!
這次由粵港澳大灣區率先推出新定義重疾險,可謂早有預兆。
當初發布新定義時,官方就專門為粵港澳大灣區,單獨制定了一套發病率表,有意將大灣區作為新重疾試點區域。
並且,它作為國家戰略重要發展區域,率先推出新重疾也不難理解。
這次推出的大灣區重疾險一共有兩款:
A 款:保障非常簡單,保 28 種重疾 + 3 種輕症。
B 款:保障比 A 款好很多,保 100 種重疾 + 36 種輕症 + 18 種中症。
為了方便大家了解,我們整理了詳細的對比表:
對於首款新定義重疾險,我們總結了它的 3 大特點:
特點一:8 種大灣區特定重疾額外賠
保險公司根據過往大灣區的發病情況,專門對 8 種特定疾病額外賠 50% 保額,無論是 A 款還是 B 款,都有這個保障。
這 8 種特定疾病如下:
以鼻咽癌為例,在廣東地區特別高發,主要跟當地的病毒類型、愛吃醃製食物有關。
假如買了 50 萬大灣區重疾,保障期內罹患這 8 種疾病,一共能賠 75 萬。
此外,對於 B 款重疾險,還增加了 16 種成人重疾、8 種老年重疾多賠 50% 的保障。
具體病種如下:
其中紅色標註的,屬於新定義中最高發的法定 28 種重疾。
需要提醒大家,以上 24 種重疾是有年齡限制的,比如嚴重腦中風後遺症,只有 61 歲及以上患病,才能額外賠 50%。
特點二:前 10 年患重疾,多賠 80%
這項保障只有大灣區重疾 B 款有,A 款是沒有的。
對於大灣區 B 款重疾,如果在買後的前 10 年裡,罹患重疾能多賠 80%,這個比例還是非常高的。
如果患的重疾剛好是上面那 8 種大灣區高發疾病的話,還可以額外賠 50% 保額。
比如買了 50 萬保額,前 10 年裡患重疾鼻咽癌,能直接賠 115 萬,保額翻了一倍多。
不過和老重疾相比,很多舊產品都是 60 歲前額外賠,大灣區重疾在賠付時間上還有待提高。
總的來看,大灣區重疾還是有了非常獨特的創新,後續的新重疾還會有哪些改變,讓我們拭目以待。
大灣區新重疾,理賠條件更寬鬆?
新重疾險的疾病定義有很大變化,那麼和現有的老產品相比,都有哪些不同呢?
① 28 種法定重疾,有何變化?
新重疾定義更新後,將原有的法定 25 種重疾,擴大到 28 種。
相比於老重疾,其中理賠變寬鬆的有 6 種,變嚴格的有 2 種,剩下的和之前幾乎一樣。
我們整理了一張表:
建議重點關注變嚴的重疾,以 TNM 分期 Ⅰ 期或以下的甲狀腺癌為例,新定義重疾只賠保額的 30%,而舊重疾仍按 100% 來賠。
② 高發輕症,更寬鬆了嗎?
新重疾險對 3 種高發輕症:輕度惡性腫瘤、較輕急性心肌梗死、輕度腦中風後遺症做了統一規定。
不僅所有重疾都要包含,而且定義必須一樣。
我們將大灣區的新重疾險,和目前的上百款老產品一起對比,在和核賠員反覆確認後,最終按理賠嚴格程度,將高發輕症分為 5 個維度:嚴格、較嚴格、一般、較寬鬆、寬鬆。
大灣區的高發輕症表現如下:
直接說結論:
兩款新品的極早期惡性腫瘤,都缺少了原位癌保障,定義比現在的舊重疾要嚴格。
此外,大灣區 B 款重疾的慢性腎功能衰竭,定義也較為嚴格,要求滿 180 天,還要符合另外兩項要求才能賠。
而較寬鬆的定義,只需要滿 90 天,符合其中一項要求就行。
我們覺得缺少了原位癌保障,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畢竟這個疾病,在各家公司的理賠年報裡,是非常高發的。
③ 中症病種,保障好不好?
中症可以理解為「比輕症嚴重一點的疾病」,新定義出臺後仍沒有統一規範,很多中症都是和輕症混在一起的。
我們根據過往的測評經驗,整理了 20 種高發中症:
大灣區重疾險 B 款 中症比較一般,其中有 4 種疾病是缺失的。
我們認為中症更像是錦上添花,如果有家族史、或者自己在意的病種,可以重點關注一下。
比如,擔心以後老年痴呆,就可以重點關注阿爾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疾病。
總的來看,大灣區兩款新重疾的輕症不是很好,都缺少了高發的原位癌保障。
大灣區重疾險,性價比高不高?
舊重疾險在明年 1 月 31 日才會全部下架,那大灣區新重疾和目前的老產品相比,到底該怎麼買呢?
我們挑了 3 款高性價比的老產品,一起對比下。
直接說結論: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們還是 更建議買舊定義的重疾。比如保到 70 歲可以考慮 福樂保,保終身可以考慮 超級瑪麗 2 號 max。
因為粵港澳大灣區新重疾,無論是在價格、保障內容,還是產品靈活性上,都不佔優勢。
具體的原因分析,我們會在 第五部分詳細給大家說明。
作為重疾險歷史上的重大改革,保險公司剛開始推出新品,還是會比較謹慎。
目前新定義重疾也才出了一款,後面肯定還有更多公司跟進,相信也會有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出現。
就像近幾年來的舊定義重疾一樣,都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後來的性價比一山高過一山。
首款新定義重疾,都哪些不足?
作為首款新定義產品,目前來看,還不是很完美。
我們總結了大灣區重疾的 3 個不足:
不足 1 :沒有原位癌保障
原位癌是還沒有浸潤擴散的癌細胞,離癌症還有一定距離,是非常高發的疾病,老版重疾都將它作為輕症來賠。
不過,我們仔細看了大灣區重疾的條款,無論是 A 款還是 B 款,都沒有原位癌的保障,如果得了原位癌,兩款大灣區重疾都是不賠的。
不足 2:保障不靈活,必須附加身故
無論是保到 70 歲,還是保終身,都 必須要附加身故。
對於預算不多的朋友來說,保費壓力會非常大。
此外,這款產品也只有大灣區 A 款重疾能保到 70 歲,保障更好的 B 款只能保終身。
不足 3:所有輕症只賠 30%
和目前舊定義重疾險相比,這也算是一個不足。
因為新定義只要求法定的 3 種輕症,賠付比例不得超過 30%,對於其他的高發輕症,理論上是可以單獨提高賠付比例的。
比如 3 種法定輕症賠保額的 30%,其他高發輕症賠 45%。
不過,從大灣區新重疾來看,所有輕症仍統一按 30% 來賠,和目前輕症賠 45% 的舊重疾相比,還有些差距。
此外,考慮到有些朋友對橫琴人壽不太了解,這裡也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公司成立於 2016 年,各項指標都沒有問題,只是和平安、國壽等公司相比,知名度沒有那麼高。
新舊重疾,怎麼選更合適?
以大灣區新重疾為參照的話,如果你還沒買重疾險,我們更傾向於 先買舊定義重疾。
主要是舊重疾有 4 個優勢:
價格更便宜:老版重疾價格比新版便宜 20%,雖然以後重疾有降價的可能,但目前來看,新重疾價格並不佔優勢。
保障更靈活:像老重疾 福樂保,除了保終身,還能選保到 70 歲,身故也可以自由附加,選擇更靈活。
60 歲前能額外賠:老產品 60 歲前患重疾,都能多賠 50% - 60% 保額;而大灣區重疾 B 款,只有前 10 年才能額外賠。
重疾擇優理賠:目前已有 4 家公司公布了這一消息,以冠狀動脈搭橋術重疾為例,雖然舊定義比較嚴格,但理賠時也能按更寬鬆的新定義來理賠。
早買早保障,未來何時能上線高性價比的新重疾,還是個未知數,如果一直等下去,萬一期間真的罹患大病,就得不償失了。
已經買過舊版重疾的朋友,如果保額不夠的話,在經濟允許範圍內,也可以適當考慮加保。
寫在最後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都是勇士。
首款新定義產品的出現,至少建立了一些標準,相信後面的產品也會陸續跟上。
希望以後的新品,能夠改進一些不足,推出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如果今天的分享對你有用,歡迎轉發給有需要的親朋好友。
今天也是努力測評的一天!歡迎留言分享 :)
保險是門複雜的學問,普通人可能稍不留神就踩坑了,這裡我以多年的實操經驗整理了一份資料,裡面包括《社保手冊》、《投保指南》《保險方案》、《疾病核保》等知識,資料詳盡,關注深藍保測評,私信回復 「百度」 可以免費獲取,希望能解決你的保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