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算師帶你解讀重疾新規

2021-01-09 人民網

愛選科技聯合創始人何劍鋼

2020年,無疑是醫療險和重疾險的「雙變革」年。

單就重疾險而言,短短幾個月內便已連續出臺多份重磅政策。今年3月31日,《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修訂版(徵求意見稿)》在保險行業內徵求了意見。之後,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醫師協會對反饋意見進行全面整理,吸收採納了部分合理意見,形成《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修訂版(公開徵求意見稿)》,並於6月1日起正式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另外,5月7日,中國精算師協會還發布了《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徵求意見稿)》。

那麼,相比2007年舊版重疾定義,新規最大變化有哪些?重疾新定義和新的發生率出來後,是否意味著又將掀起一輪「炒停售」熱潮?重疾險新產品是否會降價?消費者要不要等新產品出來再配置?

6月2日,中國精算協會正會員、北美精算師、加拿大精算師、愛選科技聯合創始人何劍鋼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對上述疑問均做了詳細解答。

新舊重疾定義六大變化

《國際金融報》:3月底出臺的那次新規徵求意見稿,相比2007年舊版規定,最大的變化有哪些?

何劍鋼:兩個版本有很大區別,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重疾數量從25種增加到28種,新增3種重疾:嚴重的慢性呼吸功能衰竭、嚴重克羅恩病、嚴重潰瘍性結腸炎。新增3種輕症:輕度惡性腫瘤、較輕急性心肌梗死、輕度腦中風後遺症,輕度疾病保額不超過重度疾病保額20%。

2.命名更清晰,名稱上就體現「重大」標準:如「惡性腫瘤」變成「嚴重惡性腫瘤」;單獨出現名稱中增加副標題,如嚴重慢性腎臟病-須透析治療,目的是減少理賠糾紛。

3.定義更加準確:新規更加結合最新的醫療臨床實踐,同時又考慮了理賠的實務操作,例如將兩個「開胸」手術變為切開「心包」和「心臟」,引入「肢體肌力」「臨床痴呆評定量表」等。

4.定期評估機制:新規明確了至少每5年對疾病定義及規範進行全面評估,明確了「保險行業疾病管理辦公室」負責相關定義追蹤修訂職責。

5.甲狀腺癌將TNM分期為I期的納入輕度疾病賠付,輕症賠付為20%,但不影響主要責任。

6.不得含有保障範圍高度重疊的疾病,罕見病要標註。

細節性的變化還有很多,特別是心血管相關的疾病,算是跟上了時代,數量化了定義。

輕症賠付比例提升至30%

《國際金融報》:6月1日的公開徵求意見稿和3月底的行業內意見徵求稿,變化又有哪些?

何劍鋼:前後兩個徵求意見稿的變化並不大,除了提升了輕症的賠付比例外,主要都是些細節改動,具體如下:

1.20%變為30%:上次徵求意見稿輕賠付比例是20%,而後業內曾提出,近2年重疾險輕症給付額度基本在20%至40%,所以此次最新意見稿也將輕症額度由20%提升至30%。

2.更準確的描述:如對嚴重惡性腫瘤的定義進行了個別文字調整,對TNM分期也做了解釋;上一版的「嚴重慢性腎臟病」更新為「嚴重慢性腎功能衰竭」,並引入了專業的腎病指南作為參考。

3.進一步放寬部分定義:例如,去除了需「留置胃管90天(含)以上」的要求,呼吸機使用天數下限從30天調整為7天。「輕度腦中風後遺症」中取消需「確診180天後」的限制,這意味著未來「輕度腦中風後遺症」的賠付或可提前半年發生,也可能會提升該項輕症的賠付率。

4.完善了部分重疾定義的描述:例如,「心臟瓣膜手術」明確「所有未切開心臟的心臟瓣膜介入手術不在保障範圍內」;上一版中,「嚴重阿爾茨海默病」和「嚴重腦炎後遺症或嚴重腦膜炎後遺症」中新出現的臨床痴呆評定量表(CDR)需要由具有評估資格的專科醫生進行判定。

甲狀腺癌分級賠付

對消費者更公平

《國際金融報》:重疾新規未剔除甲狀腺癌,而是分級賠付,對消費者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何劍鋼:我個人認為,這種變化對消費者來說更合理、更公平。

首先要明確的是,這次納為輕症的甲狀腺癌是I期甲狀腺癌,不是所有甲狀腺癌。

就甲狀腺癌本身而言,大部分,特別是I期甲狀腺癌,具有2高1低的特點。即保險發病率高、生存率高、醫療花費低。甲狀腺癌分型中90%以上的對人危害不大,致死率低,對人體危害較小、治療費用也較少,通常人均住院費用1至2萬元。

而最近幾年保險公司的重疾理賠,特別是中小公司和網銷為主的公司,甲狀腺癌都高居第一位,佔到癌症賠付比例的30%至40%,但實際上甲狀腺癌在高發癌症中僅排第七。

目前甲狀腺過高的理賠額,最終還是會轉移到消費者身上,他們要為這樣一個對人體危害並不大的病種承擔更高額的保費。這一系列因果最終導致的是,重疾險「低保費、高保障」的槓桿效用削弱。

同時將I期甲狀腺癌變為輕症,也是國際趨勢,是為了重疾險的健康多樣化發展,能夠用合理的成本,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提供更具有針對性、區別性的保障。

此外,如果一個人患了I期甲狀腺癌,以前整個合同就終止了,而新定義下,是先賠付一個輕症賠付,如果得了更嚴重的其他重疾,還能繼續賠付,也對消費者更有利。

新規後產品價格

不是絕對漲或跌

《國際金融報》:新規後,新的重疾險產品會不會降價?消費者要不要退舊買新?

何劍鋼:首先從市場和專業者的角度看,這次的重疾定義修改和新的發生率出來,對於產品的影響將不會是一邊倒的情況。畢竟,新定義和新發生率的切換,有很多專業人士做了非常多的量化分析,都沒有覺得老產品就一定好,或者新產品就一定好。

當然單就定義來說,新定義更準確、更科學、更適應當前的市場,未來保險公司也會切換到新的定義裡去,切換到新的定義也會用新的發生率定價。產品價格會有不同,評估的準備金也會有不同。但從我們對這個不同進行的量化分析來看,產品價格也不是絕對得漲或跌。

為什麼這麼說?回到源頭上來說,只要定義和發生率是合理的,是匹配的,那麼其實就是產品的選擇問題。你選擇了老產品,甲狀腺癌可以全額賠付,那麼你就要交甲狀腺癌全額給付的保費。你選擇新產品,I期甲狀腺癌30%給付,那麼就會交30%賠付對應的保費。

對保險公司也是如此,部分公司或者部分代理人可能會炒停、炒新、炒大灣區。我認為,借著2020年這個健康險大年,提升大家的保險意識,多賣賣保險是好事,趕上這波概念不做也沒有道理。但同時也一定要先修煉好內功,比如說大灣區的產品會更便宜,是因為地域優勢麼?難道不是應該從風控的角度去下功夫?

新舊切換不要被不好的市場行為拖著走。以前也說過,最好的促進銷售的方式就是白送,但價格戰不是長久的,合理才是長久的,這個合理是建立在「和」字上,講究的是三方平衡——消費者滿意、公司長久運行、監管放心。那我們能做什麼呢?做好基礎工作,配合政策,創造更有風控技術含量的新時代保險產品,才是長久之計。

相關焦點

  • 重疾新規發布,對購買重疾保險有哪些影響
    時隔13年的重疾險定義,迎來了改變,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實施。一、重疾新規發布後,會有哪些變化?輕疾賠付比例調整:新規之前的輕疾賠付比例由保險公司自行決定,新規後輕症賠付比例不得超過重疾保額的30%。
  • 最近困惑的重疾新規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重疾新規? 最近都在熱傳的重疾新規,到底是什麼?與現在的重疾險區別又是什麼? 時隔13年的重疾險定義,迎來了改變,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實施。 重疾新規發布後,會有哪些變化? 修訂前:
  • 重疾新規十問十答之5-7
    5、請問:重疾新規修改後,保險公司的理賠情況會有什麼變化呢?答:根據2020年11月5日當天同步發布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修訂版)》(20版重疾定義),然後對比2013年發布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7版重疾定義),我們可以粗略估算出,重疾經驗發生率(理賠率)會下降。
  • 重疾新規正式發布,到底該怎麼選?
    △來源:財聯社截圖  重疾新規 · 主要變化    重疾新規 · 主要關注點  甲狀腺癌被剔除重疾列表了?  不完全正確。  因為在《重疾新規》下,僅僅對規範中提到的3種高發輕症(即輕度惡性腫瘤、較輕急性心肌梗死、輕度腦中風後遺症)做了30%的保額限制,其他的輕症、中症等皆不受限。
  • 重疾險新規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 甲狀腺癌分級賠付 利好消費者
    北美精算師、愛選科技聯合創始人何劍鋼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規中將甲狀腺癌TNM分期為I期的納入了輕度疾病賠付,按照30%保額進行分級賠付。  病種數量增加至28+3  何劍鋼總結稱,相比2007版舊版重疾定義,新規主要有7個方面變化,區別較大。  1、數量從25種擴展為28種,再加3種輕症。新增重疾為:嚴重慢性呼吸衰竭、嚴重克羅恩病、嚴重潰瘍性結腸炎。新增3輕症為:惡性腫瘤——輕度、較輕急性心肌梗死、輕度腦中風後遺症。
  • 保險新規即將執行,「退市炒停熱」是否需要跟風購買?
    其實我覺得沒必要的,作為從業者,把即將到來的新規深度學習理解,再原原本本、簡單明了的解讀給消費者,讓消費者做出是否需要在改革前購買的判斷即可,利用一點新聞炒停促進業務發展,反而可能會造成非理性消費,給行業的名聲埋下一顆「雷」。我們還是先來了解「新規」的意義以及到底說了些什麼,未來保險產品可能會有哪些變化吧。
  • 新版的重疾險疾病定義和新版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都有望出臺
    因為這一年,新版的重疾險疾病定義和新版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都有望出臺,而這兩個標準,將影響整個保險市場若干年。這兩項工作,是保險公司設計重疾險產品的基礎,決定著未來重疾險產品的保障內容、類型、價格走向,與投保人息息相關。7月1日,重疾險定義將停止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早在5月7日,中國精算師協會已就重疾發生率表(2020版)向行業徵求意見。市場已聞風而動。
  • 超百種重疾險實為博眼球 25種病可覆蓋常見重疾
    25種病可覆蓋常見重疾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市面上病種在「100+」的重疾險產品並不少見,100-135種不一而足。但是,所謂的100種,並不是代表包含了100種重大疾病,而是將重疾病種和輕症險種進行了疊加,部分產品還添加了「兒童特定疾病」等。
  • 原位癌被重疾排外!它到底「特殊」在哪呢?
    ,原位癌也因此滾出重疾。 原位癌聽上去挺嚇人的,雖然帶了個「癌」字,但在重疾險的賠付條款中會註明:原位癌不賠。現行定義中,原位癌屬於重疾險的責任除外,也就是不保。 監管部門之所以將原位癌列為除外責任,除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標準,也是為了降低重疾險的費率,使普通百姓能夠負擔得起購買重疾險的費用。
  • 重疾險換代,新產品最快本月上市!拆解四大類變化,一文解決「選擇...
    「馬上甲狀腺癌就不能當癌症一樣賠了,要買的話你現在趕緊買。」電話那頭朋友不容置疑的催促讓小吳好一頓緊張。早先單位體檢時候,小吳注意到自己有良性甲狀腺結節,考慮到身邊親朋好友甲狀腺癌的高發率,正猶豫要不要買份商業險穩妥點,看到新聞說以後重疾險定義有變化了,有的疾病賠付條件還放寬了,但聽朋友這麼一說,小吳不免又好一陣迷惘,到底什麼時候買合適呢?
  • 重疾險新規:將惡性腫瘤等3種核心疾病按照嚴重程度分級
    重疾險新規:將惡性腫瘤等3種核心疾病按照嚴重程度分級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 2020-11-05 15:28
  • 新定義、新重疾發生率雙雙落地!新產品會降價嗎?
    你想呀,如果重疾發生率在升高,賠付的概率也會跟著上漲,保費肯定就要上漲了,所以是不是值得關注下~這張表,總共就2版:重疾發生率版本介紹:第一版是在2013年11月14日問世的,現在在售的重疾險產品全部都是依據這張表開發的;第二版,就是今天要說的,時隔7年,終於迎來首次更新~新表收集了近4億條承保記錄、587萬條理賠數據
  • 保險公司陸續推出重疾「擇優理賠」方案,對客戶有什麼影響?
    最近保險行業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重疾險定義重新進行了修訂,以後保險公司要再推出新產品,必須要符合新定義的規定。重疾新規推出的同時,保監會也規定2021年2月1號之前老產品必須全部下架。重疾險新規出來之後,保險公司開始陸續推出擇優理賠方案。
  • 中國精算師考試科目及考試內容
    中國精算師考試科目及考試內容 2004年03月17日18:17:38  21世紀經濟報導    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分為兩部分,準精算師部分和精算師部分。  風險理論 05   精算師部分的考試內容包括:  科目代碼 課程名稱 備註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  011 保險公司財務管理 必考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  012 保險法及相關法規 必考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  013 個人壽險與年金精算實務 必考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  014 社會保障 選考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  015 資產負債管理 選考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
  • 無憂人生、如意甘霖、達爾文3號……錯過這波優質重疾,損失大了
    去年11月5號重疾新規發布,還有不少人信誓旦旦的說:新重疾險還早得很呢。這才過了幾個月,重疾市場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梳理了一下事情進展:覺得有必要再給大家分析一下:舊定義重疾險這趟末班車,到底值不值得上?一、沒趕上舊定義重疾末班車,你會錯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