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新規:將惡性腫瘤等3種核心疾病按照嚴重程度分級

2020-11-26 澎湃新聞

重疾險新規:將惡性腫瘤等3種核心疾病按照嚴重程度分級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

2020-11-05 15:28

2020年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以下簡稱醫師協會)在京舉辦新聞通氣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新規範)。這是保險業協會和醫師協會繼2007年制定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以下簡稱舊規範)後,在中國銀保監會指導下,再度合作開展修訂工作,形成2020年修訂版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賈飆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司局處室負責人,保險業協會、醫師協會、精算師協會相關負責人及部分保險公司代表等參會,會議由保險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邢煒主持。

2007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聯合發布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對於促進重大疾病保險健康發展,提升消費者對重大疾病保險的認識、保護消費者權益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醫學臨床診斷標準和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革新,舊規範中的部分內容已不能滿足當前行業發展和消費者的需求,需要加以修訂和完善。

在中國銀保監會指導下,保險業協會聯合醫師協會啟動了對舊規範的修訂工作。通過開展廣泛調研和徵求意見、數據搜集整理分析、國際比較研究和加強醫學專業支持,經過不斷完善形成了新規範,並於今年10月通過了保險行業及醫學專家的評審。

本次修訂工作以「科學規範、符合實際、適度前瞻」為總體原則,具體體現在「五個堅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助力產品供給側改革,科學合理地規範疾病定義,切實保護和提升消費者保障權益;堅持以數據分析和量化評估為依據,納入新規範的疾病符合醫學和經濟學意義上的「重大」標準;堅持重大疾病風險的可保特徵,包括不確定性、可測定性以及偶然性等;堅持以最新醫療實踐為標準,同時充分考慮保險理賠服務的可操作性;堅持可持續發展與防範系統性風險為定位,同時兼顧重大疾病定義的前瞻性與時效性。

本次重疾定義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優化分類,建立重大疾病分級體系。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

將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後遺症3種核心疾病,按照嚴重程度分為重度疾病和輕度疾病兩級。

通過科學分級,一方面充分適應了醫學診療技術發展,將部分過去屬於重症疾病,但目前診療費用較低、預後良好的疾病明確為輕症疾病,使賠付標準更加科學合理;另一方面,也適應重大疾病保險市場發展實際,對目前市場較為普遍的輕症疾病制定明確的行業標準,規範市場行為。二是

增加病種數量,適度擴展保障範圍。

基於重大疾病評估模型,量化評估重大程度,並結合定義規範性和可操作性,將原有25種重疾定義完善擴展為28種重度疾病和3種輕度疾病,並適度擴展保障範圍。三是擴展疾病定義範圍,優化定義內涵。根據最新醫學進展,擴展對重大器官移植術、冠狀動脈搭橋術、心臟瓣膜手術、主動脈手術等8種疾病的保障範圍,完善優化了嚴重慢性腎衰竭等7種疾病定義。

具體來看:

一是保障範圍進一步擴展。在原有重疾定義範圍的基礎上,新增了嚴重慢性呼吸衰竭、嚴重克羅恩病、嚴重潰瘍性結腸炎3種重度疾病;同時,對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後遺症3種核心重疾病種進行科學分級,新增了對應的3種輕度疾病的定義,擴展了保障範圍;二是賠付條件更為合理。根據最新醫學實踐,放寬了部分定義條目賠付條件,如對「心臟瓣膜手術」,取消了原定義規定的必須「實施了開胸」這一限定條件,代之以「實施了切開心臟」,切實提升了消費者的保障權益;三是引用標準更加客觀權威。儘可能採用可以量化的客觀標準或公認標準、減少主觀判斷,使重大疾病的認定更清晰、透明;如對惡性腫瘤分級,舊規範僅參考了世界衛生組織(WHO)《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ICD)的惡性腫瘤類別,本次在原定義基礎上,引入了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疾病分類腫瘤學專輯》第三版(ICD-O-3)的腫瘤形態學標準,使定義更加準確規範,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可能出現的理賠爭議和理解歧義;四是描述更加規範統一。如在人體損傷標準相關內容上,對舊規範中「肢體機能完全喪失」的表述,修改為使用行業標準《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及代碼》(JR/T 0083-2013)中「肌力」的相關表述,描述更權威,更統一,消除廣大消費者對於重疾定義在人體損傷標準方面與傷殘標準描述不一致的困擾。

賈飆指出,重疾險是我國保險業一類重要的險種,疾病定義是否科學合理是重疾險產品保障責任的核心,銀保監會將從監管角度對執行新規範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明確新開發的重大疾病保險產品應當符合新規範各項要求。二是明確過渡期為發文之日起至2021年1月31日,確保重大疾病保險新老規範平穩切換。過渡期結束後各公司不得繼續銷售基於舊規範開發的重大疾病保險產品。三是要求各公司加強銷售管理,嚴禁借新老規範切換進行銷售誤導,嚴禁炒作停售。

邢煒表示,重疾定義修訂成果的發布,是保險業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十四五」規劃要求及服務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對推動行業回歸保障本源、規範市場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保險公司在新規範實施後要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做好客戶服務,確保業務平穩有序發展。同時,將繼續加強與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醫師協會的合作,探索建立和完善重疾定義規範的長效工作機制。

會上還就社會各界關心的問題與在場的新聞媒體進行了深入交流。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修訂內容對比表

(原題為: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醫師協會聯合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重疾險

相關推薦

評論(15)

相關焦點

  • 重疾險新規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 甲狀腺癌分級賠付 利好消費者
    新規定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將原有的25種重疾定義擴展為28種重度疾病和3種輕度疾病,並適度拓寬了保障範圍。TNM分期為I期的納入了輕度疾病賠付,按照30%保額進行分級賠付。「不同的選擇意味著支付不同產品責任的保費,但核心訴求是自己有沒有要購買保險的需求,越早買,就越早有保障」。  病種數量增加至28+3  何劍鋼總結稱,相比2007版舊版重疾定義,新規主要有7個方面變化,區別較大。  1、數量從25種擴展為28種,再加3種輕症。新增重疾為:嚴重慢性呼吸衰竭、嚴重克羅恩病、嚴重潰瘍性結腸炎。
  • 重疾險疾病定義更新!你的保單將有大變化
    重疾險疾病定義更新!在新規範中,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後遺症3種核心疾病,按照嚴重程度分為重度疾病和輕度疾病兩級。新增了嚴重慢性呼吸衰竭、嚴重克羅恩病、嚴重潰瘍性結腸炎3種重度疾病。
  • 現在是上重疾險的最好時機麼
    重疾新規,指的是2020年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醫師協會聯合發布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也就是說各家保險公司,都要按照這個,定義和描述自家的重大疾病險。二、它為什麼會出現?先說下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規範。原因很簡單,對於五花八門的重大疾病,我們都是外行,即使是個全科醫生,也很難做到都了解。
  • ...要謹防三種銷售誤導|重疾險|新規範|原位癌|甲狀腺癌|惡性腫瘤
    事實上,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就《新規範》的相關問題答記者問中,專門談到過這個問題:在《新規範》中,將原來重大疾病定義中的「惡性腫瘤」更改為了「嚴重惡性腫瘤」,並給出了新的定義:嚴重惡性腫瘤:指惡性細胞不受控制的進行性增長和擴散,浸潤和破壞周圍正常組織,可以經血管、淋巴管 和體腔擴散轉移到身體其它部位,病灶經組織 病理學檢查
  • 最近困惑的重疾新規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重疾新規? 最近都在熱傳的重疾新規,到底是什麼?與現在的重疾險區別又是什麼? 時隔13年的重疾險定義,迎來了改變,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實施。 重疾新規發布後,會有哪些變化? 修訂前:
  • 行業|重疾險將迎大調整,等「新」還是買「舊」?對投保人有哪些影響?
    1月7日 距離事關上億保險消費者的 重疾險將正式「換擋」僅剩20餘天 2月1日起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 將正式實施
  • 重疾險新定義終審稿曝光:明確重度疾病28種 輕疾3種
    原標題:獨家| 重疾險新定義終審稿曝光!明確重度疾病28種,輕疾3種,險企設計產品時輕疾累計保額不應高於重疾險30%(內附全文)近日,多位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10月23日由銀保監會相關副主席主持的《重疾險新定義》評審會終審方案已通過,目前正在走銀保監會內部流程,預計重疾險新定義將很快發布。
  • 重疾新規正式發布,到底該怎麼選?
    具體的看,此次重疾定義有「六大變化」:  ①疾病種類,分級,擴容!  ②重度疾病28種,新增3種,惡性腫瘤重新定義!  因為只有輕度甲狀腺癌(一般是指T1N0M0或以下級別的甲狀腺癌)被劃歸到了輕症當中,更加嚴重的甲狀腺癌仍舊會按照重疾的疾病定義進行理賠。  「原位癌」不保了?  錯誤。
  • 精算師帶你解讀重疾新規
    愛選科技聯合創始人何劍鋼2020年,無疑是醫療險和重疾險的「雙變革」年。單就重疾險而言,短短幾個月內便已連續出臺多份重磅政策。今年3月31日,《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修訂版(徵求意見稿)》在保險行業內徵求了意見。
  • 保險新規即將執行,「退市炒停熱」是否需要跟風購買?
    1、新增6種疾病:在原來統一規範的25種疾病的基礎上,增加了嚴重克羅恩病同時真正有積極推進作用的,我認為是引入了輕症的理念(其實目前保險產品早就有了),增加了必保的3項輕症疾病:輕度惡性腫瘤、輕度腦中風後遺症、輕度急性心梗。曾經X安福也因為少了其中幾種高發輕症而被詬病,將來統一規範後,高發疾病所有公司必不可少。
  • 早報|重疾險迎重大變革:新增6種疾病定義,價格或下降
    > 今日精選 9 Nov. 2020 ● 重疾險迎重大變革:新增6種疾病定義● 十大消費城市重排座次:上海消費超萬億,深圳升至第五 ● 央行副行長:不能出現政策懸崖,資金不要去玩錢生錢的遊戲 ● 商務部:中國吸收外資佔全球比重今年有望穩中趨升 財經新聞 重疾險迎重大變革:新增6種疾病定義
  • 重疾新規發布,對購買重疾保險有哪些影響
    2020年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在京舉辦新聞通氣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新規範)。時隔13年的重疾險定義,迎來了改變,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實施。一、重疾新規發布後,會有哪些變化?
  • 獨家| 重疾險新定義終審稿曝光!明確重度疾病28種,輕疾3種,險企...
    文 | 財聯社 記者丁豔近日,多位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10月23日由銀保監會相關副主席主持的《重疾險新定義》評審會終審方案已通過,目前正在走銀保監會內部流程,預計重疾險新定義將很快發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終審稿》明確了重度疾病主要包括惡性腫瘤——重度、較重急性心肌梗死、嚴重腦中風後遺症、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嚴重慢性腎衰竭、急性重症肝炎或亞急性重症肝炎、嚴重潰瘍性結腸炎等28種;輕度疾病主要包括惡性腫瘤——輕度、較輕急性心肌梗死、輕度腦中風後遺症3種。
  •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發布修訂重疾...
    一是優化分類,建立重大疾病分級體系。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將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後遺症3種核心疾病,按照嚴重程度分為重度疾病和輕度疾病兩級。基於重大疾病評估模型,量化評估重大程度,並結合定義規範性和可操作性,將原有25種重疾定義完善擴展為28種重度疾病和3種輕度疾病,並適度擴展保障範圍。三是擴展疾病定義範圍,優化定義內涵。根據最新醫學進展,擴展對重大器官移植術、冠狀動脈搭橋術、心臟瓣膜手術、主動脈手術等8種疾病的保障範圍,完善優化了嚴重慢性腎衰竭等7種疾病定義。具體來看,上述修訂有以下特點。
  • 重疾險新定義終審稿曝光!明確重疾28種 輕疾3種
    ,預計重疾險新定義將很快發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終審稿》明確了重度疾病主要包括惡性腫瘤——重度、較重急性心肌梗死、嚴重腦中風後遺症、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嚴重慢性腎衰竭、急性重症肝炎或亞急性重症肝炎、嚴重潰瘍性結腸炎等28種;輕度疾病主要包括惡性腫瘤——輕度、較輕急性心肌梗死、輕度腦中風後遺症3種。
  • 重疾險新定義終審稿曝光!明確重度疾病28種 輕疾保額不應高於重疾30%
    ,目前正在走銀保監會內部流程,預計重疾險新定義將很快發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終審稿》明確了重度疾病主要包括惡性腫瘤——重度、較重急性心肌梗死、嚴重腦中風後遺症、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嚴重慢性腎衰竭、急性重症肝炎或亞急性重症肝炎、嚴重潰瘍性結腸炎等28種;輕度疾病主要包括惡性腫瘤——輕度、較輕急性心肌梗死、輕度腦中風後遺症3種。
  • 重疾險新定義:保障增加 賠付更合理
    據悉,本次重疾定義修訂首次引入了輕度疾病定義,將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後遺症3種核心疾病,按照嚴重程度分為重度疾病和輕度疾病兩級。例如,對惡性腫瘤分級,新規範在原定義基礎上,引入了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腫瘤學專輯》第三版(ICD-O-3)的腫瘤形態學標準,使定義更加準確規範,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可能出現的理賠爭議和理解歧義。
  • 重疾險漲價了?可以用防癌險代替嗎
    最近保險圈發生的大事,有兩件跟重疾險有關。一是3月底,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修訂版(徵求意見稿)》,對2007年8月實施的重疾定義進行修訂。我們先來一起看看,重疾險和防癌險到底有哪些區別。為什麼重疾險比防癌險貴,到底是貴得合理還是太坑?保障範圍不同重疾險,是對保險合同中指定的若干種費用高、危害重的疾病進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