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新規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 甲狀腺癌分級賠付 利好消費者

2020-11-26 天天基金網

  時隔13年,重疾險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修訂版出爐。新規定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將原有的25種重疾定義擴展為28種重度疾病和3種輕度疾病,並適度拓寬了保障範圍。

  隨著重疾新規的發布,各保險公司又要為升級改造「明星產品」、全新推出新產品而忙活了。

  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聯合中國醫師協會重磅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下稱「重疾新規」),明確要求各公司不得在過渡期(2021年1月31日)結束後繼續銷售基於舊規範開發的重大疾病保險產品

  「只給3個月的過渡期,能把拳頭產品升級改造出來就很不錯了,推出全新產品肯定來不及。」上海某中小壽險公司產品開發部負責人向《國際金融報》記者直言,升級改造主要是修改部分責任、定義和費率,交費期、保險期間以及主要責任等基本要素不動。

  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副主任賈飆特別強調,各公司應加強銷售管理,嚴禁新老規範切換進行銷售誤導,嚴禁炒作停售。

  「新舊產品過渡期,促銷估計不可避免,只是希望行業能少些銷售誤導。」中國精算師協會正會員北美精算師、愛選科技聯合創始人何劍鋼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規中將甲狀腺癌TNM分期為I期的納入了輕度疾病賠付,按照30%保額進行分級賠付。消費者如果覺得需要甲狀腺癌全額賠付,可以選擇舊產品。如果希望採用更符合當前情況定義的保險,可以等著新產品上市。「不同的選擇意味著支付不同產品責任的保費,但核心訴求是自己有沒有要購買保險的需求,越早買,就越早有保障」。

  病種數量增加至28+3

  何劍鋼總結稱,相比2007版舊版重疾定義,新規主要有7個方面變化,區別較大。

  1、數量從25種擴展為28種,再加3種輕症。新增重疾為:嚴重慢性呼吸衰竭、嚴重克羅恩病、嚴重潰瘍性結腸炎。新增3輕症為:惡性腫瘤——輕度、較輕急性心肌梗死、輕度腦中風後遺症。

  2、輕症賠付比例為最高30%。

  3、甲狀腺癌將TNM分期為I期的納入輕度疾病賠付,按照30%保額進行分級賠付。

  4、命名更清晰,名稱上就體現了重大標準。如:「惡性腫瘤」變成「惡性腫瘤——嚴重」;保障的疾病名稱單獨出現時,應當採用主標題和副標題結合的形式,如:【惡性腫瘤——重度】——不包括部分早期惡性腫瘤。

  5、定義更加準確,結合最新的醫療臨床實踐,同時又考慮了理賠的實務操作。例如:冠狀動脈搭橋術由「開胸」規範為「切開心包」;心臟瓣膜手術由「開胸」規範為「切開心臟」;重大器官移植術增加了小腸的異體移植手術;主動脈手術由「開胸或開腹」規範為「開胸(含胸腔鏡下)或開腹(含腹腔鏡下)」。

  6、定期評估機制:新規明確至少每5年對疾病定義及規範進行全面評估。

  目前重疾險在健康險業務總保費中佔比近60%,是健康險領域非常重要的保險產品形態,也是各保險公司最重要的保障型業務之一。因此,重疾新規的出臺將對消費者產生較大影響。

  甲狀腺癌分級賠付,利好消費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修訂沒有剔除甲狀腺癌,而是將它根據疾病嚴重程度進行了分級,並按照輕重程度進行分級賠付。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最新醫學實踐,科學劃分疾病等級,合理區分重度疾病與輕度疾病,使賠付更加精準合理,是本次修訂工作的一個重要突破。在舊規範中屬於除外責任不予賠付的部分早期惡性腫瘤,本次也是依據上述分級原則,納入了新規範「惡性腫瘤——輕度」,如包括黑色素瘤以外的未發生淋巴結和遠處轉移的皮膚惡性腫瘤、TNM分期為T1N0M0的前列腺癌等疾病。從這一角度來說,對消費者的保障更加全面。

  何劍鋼認為,這種變化對消費者來說更合理、更公平。「甲狀腺癌分型中90%以上的對人危害不大,致死率低,對人體危害較小,治療費用也較少,通常人均住院費用為1至2萬元。」何劍鋼分析稱,最近幾年保險公司的重疾理賠,特別是中小公司和網銷為主的公司,甲狀腺癌都高居第一位,佔到癌症賠付比例的30%至40%,但實際上甲狀腺癌在高發癌症中僅排第七。

  目前甲狀腺過高的理賠額,最終還是會轉移到消費者身上,他們要為這樣一個對人體危害並不大的病種承擔更高額的保費,這一系列因果最終導致重疾險「低保費、高保障」的槓桿效用削弱。

  同時將I期甲狀腺癌變為輕症,也是國際趨勢,是為了重疾險的健康多樣化發展,能夠用合理的成本,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提供更具有針對性、區別性的保障。

  價格更科學合理

  那麼,重疾新規發布後,新的重疾險產品會不會降價?消費者要不要退舊買新?

  何劍鋼指出,首先從市場和專業者的角度看,這次的重疾定義修改和新的重疾發生率出來,對於產品的影響將不會是一邊倒的情況。對於新定義和新發生率的切換,許多專業人士做了非常多的量化分析,都沒有覺得老產品就一定好,或者新產品就一定好。

  當然單就定義來說,新定義更準確、科學,也更適應當前的市場,未來保險公司也會切換到新的定義裡去,使用新的發生率定價產品價格會有不同,評估的準備金也會有不同。但從量化分析來看,產品價格並不是絕對的漲或跌。

  另外,何劍鋼認為,新舊切換不要被不好的市場行為拖著走。價格戰不是長久的,合理才是長久的。這個合理建立在「和」字上,講究的是三方平衡——消費者滿意、公司長久運行、監管放心。那我們能做什麼呢?做好基礎工作,配合政策,創造更有風控技術含量的新時代保險產品,這才是長久之計。

  「從保護消費者利益角度,本次修訂特別對風險邊際進行了科學優化。從價格上看,對於主流重疾險產品,如果在相同保障責任的前提條件下,重疾險產品價格會略有下降,對於定期重疾險產品,部分年齡段的價格會有明顯下降。」中國精算師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總體上看,重疾表修訂使重疾險產品價格更加科學合理。

(文章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重疾險新規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 甲狀腺癌分級賠付,利好消費者)

(責任編輯:DF532)

相關焦點

  • 重疾險新規:將惡性腫瘤等3種核心疾病按照嚴重程度分級
    重疾險新規:將惡性腫瘤等3種核心疾病按照嚴重程度分級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 2020-11-05 15:28
  • 重疾險新定義:保障增加 賠付更合理
    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重大疾病保險是健康險領域非常重要的保險產品形態,也是消費者非常青睞的產品。重疾發生率表項目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8年間,重大疾病保險已為消費者提供了超過3000款產品,累計承保近2億人次。2007年,兩協會聯合發布規範。
  • 精算師帶你解讀重疾新規
    愛選科技聯合創始人何劍鋼2020年,無疑是醫療險和重疾險的「雙變革」年。單就重疾險而言,短短幾個月內便已連續出臺多份重磅政策。今年3月31日,《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修訂版(徵求意見稿)》在保險行業內徵求了意見。
  • 行業|重疾險將迎大調整,等「新」還是買「舊」?對投保人有哪些影響?
    重疾險下月上新,多家險企推擇優方案 據了解,新規範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將原有25種重疾定義完善擴展為28種重度疾病和3種輕度疾病。
  • 最近困惑的重疾新規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重疾新規? 最近都在熱傳的重疾新規,到底是什麼?與現在的重疾險區別又是什麼? 時隔13年的重疾險定義,迎來了改變,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實施。 重疾新規發布後,會有哪些變化? 修訂前:
  • 重疾新規正式發布,到底該怎麼選?
    具體的看,此次重疾定義有「六大變化」:  ①疾病種類,分級,擴容!  ②重度疾病28種,新增3種,惡性腫瘤重新定義!  ③新增輕度疾病,共3種,I期甲狀腺癌在內!  ④限定輕度疾病保險金額,30%!  ⑤優化疾病定義表述,放寬賠付條件!  ⑥除外責任,增至9條!
  • ...要謹防三種銷售誤導|重疾險|新規範|原位癌|甲狀腺癌|惡性腫瘤
    只是想提醒一下,在重疾險將要升級換代的同時,可以預見的幾個銷售誤導也在路上了:1.甲狀腺癌要從重大疾病中剔除;2.原位癌將無法獲得賠付;3.重疾險要漲價了;01 甲狀腺癌要從重大疾病保險中剔除了?自從去年開始,業內就一直流傳著「甲狀腺癌要從重大疾病中被剔除」的消息。
  • 保險新規即將執行,「退市炒停熱」是否需要跟風購買?
    有的朋友可能會問了:為什麼修訂重疾險的定義一定要拖上醫師協會來聯合發布呢?這是因為在保險理賠環節,一個疾病最後能否達到重疾險的理賠標準,與醫生的診斷報告描述是息息相關的。如果重疾險的疾病定義存在著界定模糊,在實際理賠過程中就會造成不必要的爭議,導致保險公司與客戶陷入糾紛,同時也可能給醫生帶來麻煩。目前徵求意見稿已於6月1日發布了第二版的修訂。新規對重疾做出了哪些修改?
  • 重疾險疾病定義更新!你的保單將有大變化
    重疾險疾病定義更新!在新規範中,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後遺症3種核心疾病,按照嚴重程度分為重度疾病和輕度疾病兩級。新增了嚴重慢性呼吸衰竭、嚴重克羅恩病、嚴重潰瘍性結腸炎3種重度疾病。
  • 重疾新規發布,對購買重疾保險有哪些影響
    2020年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在京舉辦新聞通氣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新規範)。時隔13年的重疾險定義,迎來了改變,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實施。一、重疾新規發布後,會有哪些變化?
  • 新版的重疾險疾病定義和新版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都有望出臺
    記者採訪了解到,新定義在多個病種前增加了「嚴重」二字,一定程度上讓重疾的定義更「重」。但是,本次重疾定義修訂對疾病進行了分級,將賠付經驗中常見大病的輕症納入了賠付範圍,擴大了賠付範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甲狀腺癌早期可以輕症賠付。多位保險公司人士告訴記者,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正在研究制定過渡期的方案,並將與規範一起發布。
  • 新定義重疾險蓄勢 新產品現兩大變化
    中國人壽指出,該公司結合「2020版重疾規範」,並充分考慮當前通行的醫療技術發展和醫學診斷標準發展趨勢,推出「優選」理賠方案,持有中國人壽長期重大疾病保險產品有效保單的客戶,若於「2020版重疾規範」發布(2020年11月5日)後,首次確診保險產品條款中列明的重大疾病,該公司將基於該疾病的兩種醫療診斷標準選擇有利於客戶的一種。
  • 現在是上重疾險的最好時機麼
    重疾新規,指的是2020年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醫師協會聯合發布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也就是說各家保險公司,都要按照這個,定義和描述自家的重大疾病險。二、它為什麼會出現?先說下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規範。原因很簡單,對於五花八門的重大疾病,我們都是外行,即使是個全科醫生,也很難做到都了解。
  • 早報|重疾險迎重大變革:新增6種疾病定義,價格或下降
    今日精選 9 Nov. 2020 ● 重疾險迎重大變革:新增6種疾病定義,價格或下降 重疾險迎來重大變革。
  •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發布修訂重疾...
    本次重疾定義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優化分類,建立重大疾病分級體系。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將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後遺症3種核心疾病,按照嚴重程度分為重度疾病和輕度疾病兩級。通過科學分級,一方面充分適應了醫學診療技術發展,將部分過去屬於重症疾病,但目前診療費用較低、預後良好的疾病明確為輕症疾病,使賠付標準更加科學合理;另一方面,也適應重大疾病保險市場發展實際,對目前市場較為普遍的輕症疾病制定明確的行業標準,規範市場行為。二是增加病種數量,適度擴展保障範圍。
  • 重疾險新定義終審稿曝光:明確重度疾病28種 輕疾3種
    原標題:獨家| 重疾險新定義終審稿曝光!明確重度疾病28種,輕疾3種,險企設計產品時輕疾累計保額不應高於重疾險30%(內附全文)近日,多位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10月23日由銀保監會相關副主席主持的《重疾險新定義》評審會終審方案已通過,目前正在走銀保監會內部流程,預計重疾險新定義將很快發布。
  • 獨家| 重疾險新定義終審稿曝光!明確重度疾病28種,輕疾3種,險企...
    文 | 財聯社 記者丁豔近日,多位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10月23日由銀保監會相關副主席主持的《重疾險新定義》評審會終審方案已通過,目前正在走銀保監會內部流程,預計重疾險新定義將很快發布。同時其亦指出,保險公司設計重大疾病保險產品時,所包含的本規範中的每種輕度疾病累計保險金額分別不應高於所包含的本規範中的相應重度疾病累計保險金額的30%;如有多次賠付責任的,輕度疾病的單次保險金額還應不高於同一賠付次序的相應重度疾病單次保險金額的30%,無相同賠付次序的,以最近的賠付次序為參照。
  • 重疾險新定義終審稿曝光!明確重度疾病28種 輕疾保額不應高於重疾30%
    ,目前正在走銀保監會內部流程,預計重疾險新定義將很快發布。同時其亦指出,保險公司設計重大疾病保險產品時,所包含的本規範中的每種輕度疾病累計保險金額分別不應高於所包含的本規範中的相應重度疾病累計保險金額的30%;如有多次賠付責任的,輕度疾病的單次保險金額還應不高於同一賠付次序的相應重度疾病單次保險金額的30%,無相同賠付次序的,以最近的賠付次序為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