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新規發布,對購買重疾保險有哪些影響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2020年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在京舉辦新聞通氣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新規範)。時隔13年的重疾險定義,迎來了改變,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實施。

一、重疾新規發布後,會有哪些變化?

輕疾賠付比例調整:新規之前的輕疾賠付比例由保險公司自行決定,新規後輕症賠付比例不得超過重疾保額的30%。有了最高比例的限制;

在甲狀腺癌保障方面,2007版定義將其定義為「重大疾病」,舊規中甲狀腺癌都屬於惡性腫瘤,也就屬於重大疾病,按照重大疾病賠付標準100%保額賠付。在2020版定義中,新規則中TNM分期為I期或更輕分期的甲狀腺癌不屬於惡性腫瘤,也就不算重大疾病。新規將Ⅰ期甲狀腺癌劃分到輕疾保障裡,賠保額30%。

重大疾病病種增加:重大疾病的必含病種,從25個擴充到28個。分別有:嚴重潰瘍性結腸炎、嚴重克羅恩病、以及嚴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

首次有輕疾定義:分別有3個輕症,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後遺症、輕度惡性腫瘤;

重疾新定義中,對於部分重疾的定義更加明確和規範了。例如,冠狀動脈搭橋術和心臟瓣膜手術,之前要求「開胸」,現在變為「切開心包」。嚴重腦炎後遺症或嚴重腦膜炎後遺症:增加了CDR評估科學依據,引入肌力等級概念、咀嚼能力完全喪失改為嚴重咀嚼吞咽功能障礙。但是,在早期惡性腫瘤的定義上,去掉原位癌的理賠。也就是說,發生原位癌,官方定義的重疾不賠,輕症也不賠。

二、舊產品理賠會受影響嗎?

隨著接下來新重疾定義的正式出臺,很多人非常關心之前投保的重疾險是否會受影響?這一點在新重疾定義中的附則中也做了具體的說明。在新重疾定義正式發布之前購買的重疾險,還是會按照原條款進行理賠,即是新重疾定義的實施,並不會影響已承保客戶的保障。

另外,最近常說的「擇優理賠」,即指在2021年1月31日前,購買舊版重疾險的客戶,在2020年11月5日後產生重疾理賠時,在2007版舊定義與2020版新規定義中選擇對客戶更有利的範疇進行理賠。

三、那重疾險買舊的還是等新的?

這個問題對於沒有重疾保障的人沒有意義,重疾險購買的初衷就是防範不期而至的疾病風險。最佳購入重疾險的時間就是現在,沒有保險的,保障不足的朋友,需要及時補充自己的重疾保障。已經有了重疾險的,查看一下額度是否足夠,不夠的現在就加保也是好時機。行業內很多商業保險公司的重疾產品都是不錯的考慮。

陽光人壽「臻欣2020終身重大疾病保險」、「附加臻欣多次給付重大疾病保險」,保障170種疾病,其中輕症重疾30種,中症重疾30種,重大疾病110種。具備保費豁免功能。若被保險人確診首次患主險合同約定的輕症重疾(無論一種或多種)或中症重疾(無論一種或多種),將豁免自確診之日起主險合同應交且未交的保險費,被豁免的保險費視為您已交納的保險費,主險合同繼續有效。當被保險人確診首次患主險合同約定的重大疾病(無論一種或多種),我們將豁免附加險合同應交且未交的保險費,被豁免的保險費視為您已交納的保險費,附加險合同繼續有效。

買保險最重要的是買適合自己的需要的,能解決自己問題的產品,選擇穩健經營的公司和專業的值得信任的代理人最重要。

注:本計劃的「重大疾病保險金」和「身故保險金」僅給付一項。以上內容具體請以條款為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最近困惑的重疾新規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重疾新規? 最近都在熱傳的重疾新規,到底是什麼?與現在的重疾險區別又是什麼? 2020年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在京舉辦新聞通氣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新規範)。
  • 重疾新規正式發布,到底該怎麼選?
    ,昨天終於正式發布了。  《重疾新規》中規範的28種重疾與3種輕症中,有7種疾病定義的變化令理賠條件變得更加寬鬆、合理,大部分疾病的定義變化對於理賠整體影響不大,只有2種疾病(嚴重惡性腫瘤和嚴重特發性肺動脈高壓)的理賠條件變得更加嚴格了。  因此,從整體來看,更多疾病的理賠條件是有放寬的。
  • 重疾新規十問十答之5-7
    5、請問:重疾新規修改後,保險公司的理賠情況會有什麼變化呢?答:根據2020年11月5日當天同步發布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修訂版)》(20版重疾定義),然後對比2013年發布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7版重疾定義),我們可以粗略估算出,重疾經驗發生率(理賠率)會下降。
  • 精算師帶你解讀重疾新規
    今年3月31日,《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修訂版(徵求意見稿)》在保險行業內徵求了意見。之後,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醫師協會對反饋意見進行全面整理,吸收採納了部分合理意見,形成《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修訂版(公開徵求意見稿)》,並於6月1日起正式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另外,5月7日,中國精算師協會還發布了《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徵求意見稿)》。
  • 保險新規即將執行,「退市炒停熱」是否需要跟風購買?
    我們還是先來了解「新規」的意義以及到底說了些什麼,未來保險產品可能會有哪些變化吧。新規對重疾做出了哪些修改?新規重疾可以賠付輕症30%,老規範的保險可以得到100%保額。從這方面看,甲狀腺癌的保險責任確實縮水,但還沒有完全降級的程度。
  • 保險公司陸續推出重疾「擇優理賠」方案,對客戶有什麼影響?
    最近保險行業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重疾險定義重新進行了修訂,以後保險公司要再推出新產品,必須要符合新定義的規定。重疾新規推出的同時,保監會也規定2021年2月1號之前老產品必須全部下架。重疾險新規出來之後,保險公司開始陸續推出擇優理賠方案。
  • 新版的重疾險疾病定義和新版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都有望出臺
    但也有人認為,一直以來,是保險公司的銷售行為讓消費者產生了不合理的預期,是重疾糾紛的源頭,並不能全怪疾病定義太松,疾病定義越寬鬆,對消費者越有利。很多人購買重疾險,希望罹患重大疾病的時候「確診即賠」,但殊不知,保險業的重疾定義與醫學意義上的重疾定義並不同。
  • 超15家壽險公司發布2019理賠報告 哪些重疾最可怕?
    「買保險沒什麼用」「買了保險也不賠」……買保險經常有這種擔憂,那麼,保險賠不賠、賠多少?哪些年齡階段的人群易發生風險?哪些疾病高發……是時候用理賠大數據說話了!  近期,保險公司陸續發布年度理賠報告,看看2019年保險公司是怎麼賠的,能給你一個看待保險業、保險產品不一樣的角度。
  • 原位癌被重疾排外!它到底「特殊」在哪呢?
    然而,大多數人以為買了重疾險只要是罹患癌症就可以賠付,殊不知有一種癌症卻被絕大多數重疾險排除在重疾保障之外,那就是原位癌。 有很多小夥伴會想不通,原位癌也是癌,憑什麼不能賠?究竟原位癌有何特殊,它和癌症有什麼區別呢?
  • 對投保人有哪些影響?
    這是重疾險條款時隔13年迎來的大調整 屆時舊規範下的重疾險產品將停售 新規對投保人有哪些影響? 新規下,有些治療手段可以獲賠了。比如冠狀動脈搭橋術、心臟瓣膜手術由「開胸」改為「切開心包」「切開心臟」,不再強制要求開胸。
  •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發布修訂重疾...
    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簡稱新規範),對2007年發布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簡稱舊規範)進行了修訂,形成2020年修訂版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
  • 重疾險換代,新產品最快本月上市!拆解四大類變化,一文解決「選擇...
    11月5日,重疾險市場迎來一個大消息,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醫師協會(以下簡稱「兩協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新規範」,對應則稱「舊規範」),新規範給產品相應設置了3個月的過渡期,即舊規範下的重疾險產品將在2021年2月1日前予以停售。
  • 首款新定義重疾上線,到底有何驚喜?
    這次由粵港澳大灣區率先推出新定義重疾險,可謂早有預兆。當初發布新定義時,官方就專門為粵港澳大灣區,單獨制定了一套發病率表,有意將大灣區作為新重疾試點區域。並且,它作為國家戰略重要發展區域,率先推出新重疾也不難理解。
  • 2019保險理賠報告:單筆最高賠1696萬,重疾賠付呈年輕化趨勢
    從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情況看,由於早期甲狀腺癌治癒率較高,治療成本與其他重疾相比又較低,對消費者賺錢能力影響較小,所以近年來紛紛將早期甲狀腺癌(T1N0M0級別)從重疾定義中拿掉,作為輕症進行理賠,甚至早期前列腺癌(T1a/T1b級別)也進行了類似處理。」一位精算領域專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坦言。
  • 這5款熱賣重疾險,要下線了!
    因為2021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將會有一大批「舊重疾」產品陸續下線直到1月31日,所有舊重疾產品會全面下線!下方截圖是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副主任賈標在 《保險行業重大疾病定義及發生率表修訂成果新聞通氣會》的原話。
  • 超百種重疾險實為博眼球 25種病可覆蓋常見重疾
    如果,加上原位癌、心臟病(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等,基本上可以佔到重疾理賠的80%-90%。很多增加的病種,為公司將某項重大疾病進行拆分或添加發病率極低的疾病。因此,有營銷員表示,重大疾病病種數量在30-40種即可。
  • 新定義、新重疾發生率雙雙落地!新產品會降價嗎?
    10月25日,財聯社一封電報驚動了整個保險圈,說新版重疾定義很快就會發布。果然,11月5日,真的來了,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正式發布財聯社沒有食言,預測真是精準,感覺他們可以開展一項副業就是算命哈哈哈......
  • 重疾發病率正趨於年輕化
    信息時報訊(記者李晶晶)近日,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發布《2019年上半年理賠報告》顯示,重大疾病賠付金額佔總賠付金額的近七成,且患病年輕化趨勢趨於明顯。該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大都會人壽理賠案件中重大疾病理賠佔比19%,發生率前三的重疾分別為: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其中,佔比達80.5%的惡性腫瘤依然是都會人群健康和生命的最大威脅。
  • 無憂人生、如意甘霖、達爾文3號……錯過這波優質重疾,損失大了
    去年11月5號重疾新規發布,還有不少人信誓旦旦的說:新重疾險還早得很呢。這才過了幾個月,重疾市場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梳理了一下事情進展:覺得有必要再給大家分析一下:舊定義重疾險這趟末班車,到底值不值得上?一、沒趕上舊定義重疾末班車,你會錯過什麼?
  • 重疾險新規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 甲狀腺癌分級賠付 利好消費者
    隨著重疾新規的發布,各保險公司又要為升級改造「明星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下稱「重疾新規」),明確要求各公司不得在過渡期(2021年1月31日)結束後繼續銷售基於舊規範開發的重大疾病保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