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研製出止血「速凝棉」,重慶高校博士獲800萬融資

2021-02-23 重慶發布

近日,西南大學透露,該校紡織服裝學院藍廣芊博士和其團隊歷時8年,研製出可快速止血的「速凝棉」。日前,他帶著這項成果登上CCTV-2《創業英雄匯》,獲得800萬融資。

創始人藍廣芊博士及其團隊

創始人藍廣芊博士在回答評委問題

這種名為「速凝棉」的產品,外觀看起來和普通脫脂棉差不多,但實驗顯示,「速凝棉」在吸水後立即變成果凍狀,即使用力擠壓,水分也不會滴出來。

「在各類事故中,大約60%的傷亡都是失血過多造成的。」藍廣芊說,通過實驗測試,「速凝棉」在動物的耳動脈、肝臟等處止血最快只需15秒,大大優於國外同類產品(止血時間需要1分鐘)。

為什麼「速凝棉」有這樣神奇的功效?原來,「速凝棉」在接觸到血液時,能夠立即吸收血液中的水分變成凝膠狀,從而快速減少血液的流動性,封住傷口。

據了解,目前凝膠類止血產品90%被國外壟斷,且大多使用明膠、甲殼素等高分子材料。「這兩種材料可以吸附血液中的血小板,或加速紅細胞的聚集,從而加快血液凝固。」藍廣芊說,但甲殼素的成本很高,1噸原材料價格達40多萬元。而取自豬蹄、牛皮的明膠,因為可能含有未知的過敏源,故可能引起過敏反應或者高燒。而取自植物性纖維素的脫脂棉,與人體相容性較好,成本也低。而且,由於改變了分子特性,「速凝棉」能夠與人體內的多種酶發生相互作用,從而快速分解為可被吸收的葡萄糖。「我們將『速凝棉』植入兔的背部肌肉,大約經過6周左右,其從多糖的纖維素降解為單糖分子被直接吸收。」藍廣芊說,所以,「速凝棉」安全性能較高。

「速凝棉」的成本也很低。「生產1噸『速凝棉』,成本僅為15萬元。」藍廣芊介紹,「速凝棉」適用於臨床手術、災害現場等各類急救止血,還可以開發成各類急救包。

目前,「速凝棉」已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在日前播出的CCTV-2《創業英雄匯》節目上,該項目被上海某投資公司以800萬融資,佔10%的股權搶投。

相關焦點

  • 【松樹薈投融資日報】KK館獲1億美元D輪融資;核桃編程獲5000萬美元B輪融資;Sandbox VR獲1100萬美元戰略融資
    3、瑞神安獲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愛朋醫療、榮安創投。常州瑞神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坐落於江蘇常州國家級開發區,是專注於植入式醫療器械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的創新型企業。公司創辦人和投資人來自於清華大學專家,風險投資和業內精英。產品源自於與清華大學微電子所的成果轉化,並經過產業化團隊長期的投入研製而形成。
  • Agility Robotic獲A輪800萬美元融資 發力雙足機器人商業落地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編 | 白鴿智東西3月23日消息,據IEEE Spectrum報導,創企Agility Robotics宣布成功獲A輪融資800萬美元,由安卓聯合創始人、前谷歌機器人公司負責人Andy Rubin創建的Playground Global
  • 專注原創科學教育內容 鍆龍科技獲1400萬美元B輪融資
    原標題:首發|專注原創科學教育內容,鍆龍科技獲1400萬美元B輪融資   倫敦原創科學教育內容
  • 為高校學生提供行業相關技能課程,「iNurture」獲400萬美元融資
    iNurture 官網據外媒 VCCircle報導,印度 iNurture 完成400萬美元融資,由 Kimera Ltd 領投,Bertelsmann India Investments、Ascent Capital、BlackSoil Capital Pvt.
  • ...公司「摩象科技」完成數千萬元融資;零跑科技將完成25億元A輪融資
    達觀數據宣布完成1.6億元B輪融資,晨山資本領投11月22日消息,達觀數據宣布完成1.6億元B輪融資,由寬帶旗下基金晨山資本領投,元禾重元、聯想之星、鐘鼎資本及老股東等跟投,達觀數據累計融資額已超2億元,成為語義識別領域融資額最高的企業之一。達觀數據曾於2015年獲真格基金領投,眾麟資本和掌門科技跟投的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2017年獲軟銀賽富和方廣資本5000萬元A輪融資。
  • 重慶申報120個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
    近日,重慶市學位委員會發布《重慶市2020年學位授權審核材料公示》,對西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等14所高校及重慶市委黨校擬新增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擬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的申請材料進行公示。根據申請材料,長江師範學院、重慶文理學院擬申請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 轉戰新公司 「光伏教父"施正榮再獲1200萬美元融資
    轉戰新公司 「光伏教父"施正榮再獲1200萬美元融資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1月12日,Sunman(上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官網宣布,已完成12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其中,澳洲政府所有的清潔能源金融公司(CEFC)注資了700萬美元,其他參與的投資者包括軟銀中國風險投資公司,Southern Cross Venture Partners和公司創始人施正榮博士。施正榮表示,CEFC的支持將使Sunman加快其在澳大利亞使用太陽能組件的轉型。上邁(SUNMAN)成立於2014年10月,由有「光伏教父"之稱的施正榮創辦。
  • ...萬美元A輪投資,真格基金領投;雷小鋒獲東科創投數百萬元天使融資
    「上市十條」旨在針對前期調研發現的企業上市共性問題,對企業融資、市場開拓、招聘專業人才、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關鍵方面給予支持,更多支持適當前移。掌上輔材獲800萬美元A輪投資,真格基金領投11月7日消息,輔材自營B2B平臺「掌上輔材」已獲得800萬美元A輪投資,領投方為真格基金,老股東源碼資本、不惑創投繼續跟投。
  • 穿上這件衣服,12秒止血!「西湖造」帶來止血黑科技
    衣服上、口罩裡,添加一種高科技新材料,就能快速止血、滅活病毒。這件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的事情,「西湖造」實現了。西湖區留下街道百家園路118號,杭州沸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戶於此。企業裡有好多「技術咖」,來自浙江大學和材料學和醫學領域。
  • 廈門大學80後博士研發出原位晶片,獲千萬元級融資
    廈門火炬高新區企業超新芯科技創始人廖洪鋼,這位廈門大學80後博士通過研發原位晶片,解決了這一系列問題。在海外學習工作期間萌生研發原位晶片想法廖洪鋼是廈大化學系99級學生,也是中美聯合培養的博士。超新芯科技技術總監張嘉俊說,通過原位晶片強大的圖像處理能力,電子顯微鏡觀測能力將大幅度提高,能全程高清拍攝每個原子的變化和運動軌跡,使得電子顯微鏡對物質的研究由靜態發展到動態變化的實時觀察。廖洪鋼在國外學習工作期間,接觸到了原位晶片和原位電鏡。而張嘉俊是北大計算機專業博士。
  • 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面向海內外誠聘博士人才
    學院現有院士1人,國家傑青、長江學者、百千萬人才工程等科技人才4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5人,國家、軍隊(省、部)級專家100餘人。90%的教員具有博士學位,40%的教員具有海外高校留學經歷。學院現承擔國家、軍隊(省、部)級科研任務462項,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58項、軍隊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19項,取得了軍隊和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6項,5人被評為全國、全軍教師。
  • 捐出800萬獎金的劉永坦,報考哈工大有前途
    劉老是哈工大教授,於2018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然而,他與家人商量後,將這800萬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目的是為發展哈工大的國防電子工程領域。劉永坦研製的中國唯一具備全天時、全天候、超視距、海空兼容對海探測能力的雷達裝備。這是技術的創新,這是研究的深入,這才是真正科技工作者的驕傲。
  • 七隻考拉獲5000萬A輪融資;數位獲5000萬A輪融資;旅途點點獲2000萬...
    近日,七隻考拉獲執一資本領投,經緯創投跟投5000萬元A輪融資。此外,經緯創投也是七隻考拉的天使輪投資方。  6、旅幫獲得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  旅幫是一個一站式旅遊服務平臺,通過整合旅行社優質路線信息,推出定製旅行新模式,給旅客自由行更多的可能,通過門店加盟的方式,給旅客更多的服務保障,近日,旅幫獲得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互程科技,此次融資將用於線下合伙人實體店營銷推廣
  • 高校科技及產業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科技人力  全國高校從事科技活動的人數為36.6萬,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35.5萬人,佔97.0%;研究與發展人員31.4萬人,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30.5萬人,佔97.1%;全時研究與發展人員18.9萬人,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18.3萬人,佔96.8%。  2. 科技經費  2007年全國高校通過各種渠道共獲得科技經費544.4億元,比上年增長19.0%。
  • 高校科技工作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五、國際科技交流  2001年,全國高校共有3.04萬人次出席各種國際學術會議,交流學術論文2.47萬篇;派遣訪問學者8663人,接受訪問學者6669人;派遣攻讀學位研究生1973人,其中攻讀博士學位1276人,攻讀碩士學位697人。各項指標較上年都有不同程度增長。
  • 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
    傳感器晶片、基本半導體、碳化矽功率器件、物聯網無線微連接模組、燧原科技、AI雲端訓練和推理晶片、芯能半導體、Micro-LED半導體顯示技術等 1、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擬募資20億元 2021年1月7日,上海禾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賽科技」)申請科創板上市已獲受理,華泰聯合證券為其保薦機構。
  • 教育部800萬專項抽檢論文經費,中山大學不怕,哪些高校會害怕?
    中山大學的軍令狀隨著北京大學爆發翟天臨事件以及清華大學爆發優秀博士畢業生被挪威科學家實名舉報的事件,教育部逐步開始要求全國各大高校嚴抓畢業生出口關,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本科生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對比擴招前的數據,出現大幅的滑坡現象
  • 高校研製的新冠病毒藥物、疫苗等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12月3日,在教育部發布會上,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指出,高校兩院院士在全國院士總數中佔比超過40%;另外,高校針對新冠病毒研發的抗體藥物、蛋白重組疫苗、減毒流感載體疫苗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Jus Mundi獲100萬歐元種子輪融資|一周法律科技速遞簡報
    本期導讀研究科技與法律的英國學者Suss kind曾在其著作中認為,法律行業過去200年之變化,不及未來20年之變化。面對著AI技術快速發展所帶來的行業壓力,傳統法律行業在教育模式、組織機構和收費模式等諸多方面已經顯現出不適應性。而當AI技術擁有了自我學習的能力之後,人們也開始對人工智慧技術支撐下的法律AI寄予厚望。
  • 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公布 來看重慶的大學哪些專業最牛
    重慶大學A-、重慶理工大學C+、重慶交通大學C-該學科A+的學校有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一級學科代碼及名稱: 0803 光學工程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39所,本次參評36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80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