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鑑定:
查證者:姚軍|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副研究員
最近,一篇名為《蜜蜂正在消失,人類可能滅亡》的文章在網絡上流傳,文中提到了全球範圍內蜜蜂正在減少的現象,並稱人類將印證科學家愛因斯坦「如果蜜蜂消失,人類將只能存活4年」的預言。事實到底如何呢?
一、蜜蜂的危機的確存在,保護蜜蜂全球在行動
消失的蜜蜂已經不再停留在紀錄片裡,2006年以來,世界範圍內出現了蜜蜂大量失蹤的神秘現象:在一個蜂巢中絕大多數工蜂不知所蹤,只剩下幼蟲、少量哺育蜂和蜂王,正所謂「活不見蜂,死不見屍」,蜂巢沒有工蜂的支撐整很快便走向滅亡。科學家把這個現象稱為「蜂群崩潰失調綜合症」(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CD),其原因包括:病原體、寄生蟲、農藥、免疫系統疾病等多種假設。然而確切原因至今不明。
以美國為例,近些年美國蜜蜂的數量以驚人的速度減少,2007年,北美授粉委員會報導過去58年來,受到寄生蟎危害美國的家養蜜蜂數量下降了59%;2006-2007年期間,由於未知原因美國蜂群數量經歷了前所未有的下降,29%的養蜂人損失蜂群數達75%。在美國蜂蜜每年為價值約148億美元的作物提供授粉服務。然而,傳粉物種蜜蜂數量的下降可導致植物物種的平行下降。為此,2015年美國政府頒布了《關於保護蜜蜂及其他傳粉者的國家戰略發展規劃》白皮書;去年10月,美國魚和野生動植物管理首次將蜜蜂加入美國瀕危物種名單(7種葉舌蜂)。
蜜蜂減少的趨勢並未見到改善的跡象,因此引發更廣泛擔憂,為此2008年8月8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將實施一項新舉措,保護對全球作物生產和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的蜜蜂、蝙蝠、鳥類和其他物種。
美國農業部
二、蜜蜂非常重要沒錯,但沒有證據證明愛因斯坦說過「蜜蜂消失人類只能再活四年」這句話。
蜜蜂對人類意義重大,事實上以目前的狀況看,人類一天也離不開蜜蜂。
首先,蜂蠟作為少有的能被大規模獲取的天然臘,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化妝品、農業及畜牧業、醫藥、食品甚至航天、電子、軍工等等行業的生產製造裡。
其次,吃貨人類享受味蕾的愉悅,也絕對離不開蜜蜂。琳琅滿目的食物和美味都直接或間接需要昆蟲授粉。可以說人類生活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昆蟲的授粉,而蜜蜂是授粉昆蟲裡的優質軍。有研究表明,相比人工授粉,昆蟲授粉可以使大多數作物的產量質量都得到提高。而且相比蒼蠅,黃蜂,甲蟲這些授粉昆蟲,能夠大規模家養的蜜蜂在授粉上更高效有優勢:1、專一性好,極少朝三暮四,效率極高;2、作為專業的授粉者,並不破壞性的消費植物;3、有專業的裝備和能力(花粉籃、花粉刷、分叉絨毛、靜電等),幹專業的事情;4、可以人工大規模的飼養;5、還能為人類提供食物和藥品。唯一的劣勢就只有,人類無法抗拒美味的蜂蜜和對授粉的依賴,越發對蜜蜂進行掠奪和盤剝。
另外,授粉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世界上近90%的野生植物和超過70%的主要作物,以及至少三分之一的全球糧食生產取決於動物授粉。此外,雖然許多動物授粉的野生植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花授粉,但長期以來都依賴授粉者進行個體間的遺傳交換,如果專一性授粉者消失,某些瀕危植物的授粉將會遇到困難。
蜜蜂如此重要,以至於網絡上一直流傳著「如果蜜蜂從地球上消失,人類將只能再存活4年」這句話,並且還打著愛因斯坦的旗號。但是經國外事實查證網站snopes的查證,翻閱愛因斯坦所有的作品和資料,都找不到提及「蜜蜂」和「四年」的話。而專門收集整理愛因斯坦的語錄,並且出版了《新愛因斯坦語錄》的編寫者也沒有找到「蜜蜂滅絕,人類只能活4年」這句話的來源,因此認為這句話「很有可能不是愛因斯坦說的」。
不過,即便愛因斯坦沒有說過這句話,我們一天也無法離開蜜蜂,除非你能夠忍受餐桌上只有穀物和肉類。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平臺和科普中國合作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